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总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1 基础知识综合
分类1:语段阅读基础综合
1.(2022·宿迁地区·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语段,按要求作答。
在我们的身边,有无数的英雄,他们有的于危难之间力挽狂lán( )有的为百姓安居鞠躬尽cuì( ),有的为震兴中华锲( )而不舍, ① ……他们当中,有些英雄是家喻( )户晓的,而更多的则是平凡英雄,正如那些抗疫战士,便是战“疫”中逆行不退的光,照亮人间,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力挽狂lán( ) 鞠躬尽cuì( ) 锲( )而不舍 家喻( )户晓
(2)请在文段中①处补写一句话,仿照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
______改为______
【答案】
(1)①澜 ②瘁 ③qiè ④yù
(2)示例:有的为挽救他人义无反顾(灵活,答案不唯一)
(3)①震 ②振
【解析】
(1)本题考查注音和读拼音写汉字。
力挽狂澜:读音lì wǎn kuáng lán,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澜:读音lán,大浪;
鞠躬尽瘁:读音jū gōng jìn cuì,形容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瘁:读音cuì,劳苦;
锲而不舍:读音qiè ér bù shě,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读音qiè,镂刻;
家喻户晓:读音是jiā yù hù xiǎo,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喻:读音yù,明白。
(2)本题考查仿写。
仿写要求词性相对,句式整齐,意义相近。据前文的例句“有的于危难之间力挽狂澜”“有的为百姓安居鞠躬尽瘁”“有的为振兴中华锲而不舍”,可知要求仿写的句式为“有点+介词(为、于、向等)……(所作贡献)+四字形容词”,话题围绕“英雄的义举”展开。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句式符合,语意通顺即可。
示例:有的为救死扶伤逆风而行。
(3)本题考查错别字。
震兴——振兴。振兴是大力发展,使兴旺强盛之意,在这里指的是复兴中华。
2.(2022·宿迁宿城区·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青春无畏,行者无疆,gèn ① 古以来,“梦想”一直是个热议的话题。
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想吗?寒冷孤寂中,它怀抱信念取暖,等到春回大地时,它就会以两片绿叶问候春天 A 你知道一个鸟儿的梦想吗?征途迢迢中,它 B (锲而不舍/不离不弃)向前奋飞,在掀起狂澜 ② 的大海彼岸,梦想会赐予它另一双翅膀。
太阳总在有梦想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想的地方朦胧。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行,梦想也是一曲响彻云xiāo ③ 的凯歌。对于每一位正值花季的伙伴来说,如果你没有梦想,你的未来和将来注定会平淡无奇。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B处的横线上。
(4)第三段画线句子有语病,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答案】
(1)①亘 ②lán ③霄
(2);
(3)锲而不舍
(4)去掉“未来和”或“和将来”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亘古(gèn gǔ):自古以来;整个古代。
狂澜(kuáng lán):巨大而汹涌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也可来比喻剧烈的社会变动或大的动乱。
云霄(yún xiāo):天际,高空;泛指高远,深厚。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想吗?寒冷孤寂中,它怀抱信念取暖,等到春回大地时,它就会以两片绿叶问候春天”与“你知道一个鸟儿的梦想吗?征途迢迢中,它……梦想会赐予它另一双翅膀”为并列关系的句子,中间应用分号。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不离不弃:永远在身边,永不分离,永不抛弃。
在此形容鸟儿为追求梦想,永不放弃,应使用“锲而不舍”一词。
(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病因“未来”与“将来”语义重复;修改建议:去掉“未来和”或“和将来”。
3.(2022·盐城东台第二联盟·七年级下册期中)时值谷雨时节,小奕查阅资料做了一份阅读笔记,请你根据要求帮他完善笔记。
【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随感】24节气周而复始,拥有亘( )古不变的zhì( )序,古人善于观察自然总结规律,而我们对这些可爱的自然生命却大多不认得,应当感到愧柞。
【谷雨诗作】
辞春迎夏雨花飞,绿茂红衰色隐归。
……
五谷丰登年景好,无垠( )沃野笑声追。
【随感】谷雨时节,暮春时候,植被就如李清照所说,绿肥红瘦。不必衰伤,来年又是一个明媚、斑lán( )的春天。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亘( )古 zhì( )序 无垠( ) 斑lán( )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答案】
(1)①gèn ②秩 ③yín ④斓
(2)①柞 ②怍 ③衰 ④哀
【解析】
(1)
亘古(gèn gǔ):自古以来;整个古代。
秩序(zhì xù):有条理地、有组织地安排各构成部分以求达到正常的运转或良好的外观的状态。
无垠(wú yín):形容广阔无边、没有边际。
斑斓(bān lán):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非常灿烂多彩;又指生活多姿多彩。
(2)
愧柞——愧怍;
愧怍:惭愧,羞愧;引申为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
衰伤——哀伤;
哀伤:指悲痛、忧伤。
4.(2022·盐城东台六校·七年级下册期中)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①____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读书以立德,立德以立身。曾国藩说的“读书即是立德”,更是直截了当②____指出读书是道德养成的重要手段。读书可以让你与很多优秀人物不期而遇,可以让你不再在困顿里忧心忡忡,引领你冲破迷茫的bǎo___垒,走向达观。
(1)给加点字注音:忧心忡忡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bǎo垒_____
(3)在①和②画线处填写正确的“的”或“地”。
①_____ ②_____
【答案】
(1)chōng
(2)堡
(3)①的 ②地
【解析】
(1)忧心忡忡(yōu xīn chōng chōng):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担心。
(2)堡垒(bǎo lěi):军队所修筑,战守两用的小城堡;比喻难于攻破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进步思想影响的人。
(3)第一处:“感情与气质”为名词,前面用“的”。第二处:“指出”动词,“直截了当”作状语,后面用“地”。
5.(2022·盐城盐都第一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字音字形。
在文学的殿堂里,我们领略滔滔黄河在中原大地的澎pài___和豪迈,聆听东北土地发出炽热___的誓言,赞美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慷kǎi___淋漓,见证动作滞笨___的老王对杨绛一家朴素的情怀……这里有人类永恒的美和悲壮的爱。
【答案】 ①湃 ② chì ③慨 ④zhì
【解析】
澎湃(péng pài): 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形容声势浩大。
炽热(chì rè):极热,温度极高;(情绪等)热烈;烧热。
慷慨(kāng kǎi):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比喻布施财富和布施智慧。
滞笨(zhì bèn):形容人行动迟缓或者思考迟钝。
6.(2022·扬州广陵区·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端木蕻良为洗去故乡的污(huì)和耻辱而愿付出一切,闻一多先生为寻找救国良药而 甲 ,邓稼先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jū)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时时激荡着我们胸中那殷红的热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 乙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作出努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污(huì)___________ (jū)_____________ 躬尽瘁
(2)加点字“殷”在文中的读音是____________
(3)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入文中甲处,使语句通顺。( )
A. 沥尽心血 B. 含辛茹苦 C. 绞尽脑汁 D. 忠心耿耿
(4)下列填入乙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拼搏创新,立志读书,勇毅前行
B. 立志读书,拼搏创新,勇毅前行
C. 立志读书,勇毅前行,拼搏创新
D. 勇毅前行,立志读书,拼搏创新
(5)修改语段中画线句①的语病。
【答案】
(1)①秽 ②鞠
(2)B
(3)A
(4)B
(5)语义重复,“添砖加瓦”和“做出努力”任删一个即可。
【解析】
(1)
污秽(wū huì):肮脏的,不洁净的。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2)
殷红(yān hóng):发黑的红色。
故选B。
(3)
A.沥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付出了全部精力。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
B.含辛茹苦:形容经受过艰辛困苦。
C.绞尽脑汁: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去思考一件事情。
D.忠心耿耿:形容非常忠诚。
横线甲处,形容闻一多先生为寻找救国良药而孜孜不倦、用尽心思,因此用“沥尽心血”恰当;
故选A。
(4)
本题考查语句排序。
“立志读书”是中学生最基本的任务,“拼搏创新”是更深一层的追求,“勇毅前行”是伴随一生的精神追求。因此,“立志读书”“拼搏创新”“勇毅前行”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
故选B。
(5)画线句中用词重复,“添砖加瓦”比喻为宏伟的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与“做出努力”语义重复,要删掉其中一个。
7.(2022·扬州邗江区第三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阳春三月,风光正好!清晨风和,瘦西湖畔,桃红柳绿,人们徜徉其中,悠然自得;正午日丽,个园、何园展开宽厚温暖的臂膀,拥抱着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夜幕降临,皎皎月华照耀着斑lán( )大地,古街、老巷、灯光,似有无言的默qì( ),静静地守候着这一方古城。恍惚间,千年前的胜景依稀在这里驻足,模糊了岁月的沧桑。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徜徉 ( ) 皎皎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斑lán( ) 默qì( )
【答案】
(1)①cháng ②jiǎo
(2)①斓 ②契
【解析】
(1)
徜徉(cháng yáng):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皎皎(jiǎo jiǎo):洁白,清白。
(2)
斑斓(bān lán):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
默契(mò qì):心灵相通,配合得很好。
8.(2022·扬州江都区邵樊片·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遭受了一次次磨难,每一次都能浴火重生。新冠( )肺炎疫情袭来,中华民族又一次经受了严jùn( )的考验。医务工作者、人民子弟兵们冲向抗疫一线,鞠躬尽瘁……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róng( )铸到一个空前的强度,爱心、情怀、责任放射出最璀璨( )光华,用忠诚、智慧、生命谱写了新时代最壮丽的英雄史诗。
(1)给加点字注音。
新 冠( ) 璀 璨 ( )
(2)看拼音写汉字。
严jùn( ) róng( )铸
(3)根据下联,将上联补充完成。
以________和勇气________新冠时疫;
用忠诚与智慧谱写英雄史诗。
【答案】
(1)①guān ②càn
(2)①峻 ②熔
(3)①示例:担当 ②示例:抵挡
【解析】
(1)
①新冠(guān):意思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简称。
②璀璨(càn):意思是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也用于人或事物。
(2)①严jùn——严峻:意思是严厉、严肃,严重。
②róng铸——熔铸:意思是物料经高温熔化后,直接浇铸成制品的方法。
(3)本题考查对联知识。
第一空,根据下联中“忠诚”,可知要填入表示人的正面品行的词语,如“担当”“责任”“使命”等;
第二空,根据下联中“谱写”,可知要填入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还要与“新冠时疫”搭配恰当,如“抵挡”“抗击”“阻击”等。
9.(2022·常州·七年级下册期中)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他一直是我的挚友( )
(2)对此深恶痛绝( )
(3)这些都是妇rú皆知的事( )
(4)真真正正过了一把yǐn( )
(5)不要guàn输那些不切实际的思想( )
【答案】 ①zhì ②wù ③孺 ④瘾 ⑤灌
【解析】
考查字音字形。
挚友,zhì yǒu,情谊深厚朋友。
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u,极端地厌恶、痛恨。
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瘾,yǐn。过一把瘾,指尝试做一次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灌输,guàn shū,输送(思想、知识等)。
10.(2022·南通海安曲塘片·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bó dà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shù l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 、懂 、辨 。我们青少年不仅要睁眼看世界,还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qǐ fā,为我所用。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将“荣辱”、“是非”、“廉耻”三个词语分别填在横线上。
(3)划线句子有语病,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
(1)博大 树立 启发
(2)廉耻 荣辱 是非
(3)将“睁眼看世界”与“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对调
【解析】
(1)
bó dà——博大:宽广;丰富(多用于抽象事物)。
shù lì——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qǐ fā——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2)
廉耻:羞耻。
荣辱:光荣和耻辱。
是非:指事理的对与错,泛称口舌的争论。
分析语境,人学伦理,可以知道羞耻。可以懂得光荣与耻辱。可以区分哪些是事或理是对的还是错的。故空白处三个词语依次为:廉耻、荣辱、是非。
(3)
“不仅要睁眼看世界,还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语序不当,应为: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
11.(2022·淮安洪泽实验·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习题。
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ruò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 (A.闪现 B.涌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采,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保姆,却惦记着“我”喜欢的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我秀我字:
(2)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惦( )记 ruò( )点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一个错别字。_____改为_____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答案】
(1)向善求美(或优秀品格)
(2)①diàn ②弱
(3)①采 ②彩
(4)闪现
【解析】
(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书写时要注意要求,正确抄写。注意“善”字的结构。
(2)
惦记(diàn jì):(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
弱点(ruò diǎn):不足的地方,力量薄弱的方面。
(3)“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采”中“采”是错别字,应改为“彩”。精彩,jīng cǎi,(形)特别好,最出色。
(4)
“闪现”是指短暂地出现,忽然出现。
“涌现”指在同一时期大量的出现或突然出现。
结合句子“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 优秀品格的光辉”可知,优秀品格的光辉不可能在他们身上同一时期大量的出现,应是不定时地忽然出现,故应选填“闪现”。
12.(2022·淮安洪泽外国语·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勤劳淳朴的华夏儿女,一路高歌,奋勇向前。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回顾“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拨书写抗疫史诗”,展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祝愿“山河锦绣、物产丰ráo”“和顺致祥、幸福美满”,勉励“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奋斗,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铿锵的话语,声震天地;豪迈的气魄,气冲斗牛;深情的祝福,鼓舞人心。这点燃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奋斗 (感情、激情),而且吹响了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响亮号角。
(1)从下面两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临写在田字格里。
众志成城 山河锦绣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磨砺____ 物产丰ráo____
(3)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____改为____
(4)结合语境,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______(感情、激情)
【答案】
(1)众志成城(山河锦绣)
(2)①lì ②饶
(3)①拨 ②拔
(4)激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字形书写。注意用“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正楷依次认真书写。从两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临写即可。注意“成城、锦绣”的写法。
(2)磨砺,mó lì,原意是把有尖、刃的金属用道具磨锐利,比喻人经受磨练或锻炼。
丰饶,fēnɡ ráo,丰裕富饶;丰足充实。
(3)坚韧不拔,jiān rèn bù bá,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拔:移动。
(4)
感情,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作流露,同时也表示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或厌恶的心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与语境“点燃”搭配,用“激情”。
13.(2022·淮安淮安区·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yǒng;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表达)。在中华文明优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临写下面的词语。
家国情怀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歌yǒng( ) 沉醉( )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 改为____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5)下列词语中“凝”与画线词同义的是( )
A. 凝坐 B. 凝冬 C. 凝视 D. 凝集
【答案】
(1)家国情怀
(2)①咏 ②zuì
(3)①优 ②悠
(4)表现
(5)D
【解析】
(1)考查汉字书写。首先保证书写的正确,然后力求书写的美观。注意“情怀”的写法。
(2)
yǒng——咏,歌咏:吟咏。 谓以诗歌颂扬。
醉——zuì,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3)优久——悠久:年代久远。
(4)表现:表表示出来的行为或作风。表达:表示(思想、感情)。句中的“这些”指的是前文提到的一些爱国的具体行为。故应用“表现”。
(5)
凝聚:聚集、积聚。凝:聚集,集中。
A.凝坐:静坐。凝:停止、静止;
B.凝冬:严冬。凝:表示程度很深;
C.凝视:聚精会神地看。凝:注目、注视;
D.凝集:凝结在一起,聚集。凝:聚集,集中;
故选D。
14.(2022·南京科利华·七年级下册期中)第二小组搜集了一些爱国人物的事迹。小张同学上台发言。
他说:“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点点星光组成星河,一颗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跳动在雄鸡的胸膛上。陶行知先生谈到‘国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于是,闻一多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kāng kǎi)淋漓,是大勇的革命烈士。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夜里在寒气逼人的山腰宿营,听着像山泉呜咽(______)像波涛澎湃的不可捉摸的声响,一早就出发,奔向胜利。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马玉祥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______),越觉着打得解恨!’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恨,对祖国的爱。邓稼先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是中国当之无______(kuì)的两弹元勋。正是每一个炎黄子孙这涓涓细流一般的家国情怀,使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奔腾向前!”
(1)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临写下面的内容。
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kāng kǎi)淋漓 呜咽(______) 过瘾(______) 当之无______(kuì)
【答案】
(1)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
(2)①慷慨 ② yè ③yǐn ④愧
【解析】
(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注意辨析字形,认清字的结构,每个字的笔画,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能错,避免出现涂改的痕迹;书写语句时,要考虑标点符号,该占几格就占几格;不写连笔字,要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地写,谨慎用笔,不要漏写、多写、错写。本题注意“拳”“殷”的书写。
(2)
①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读音kāng kǎi lín lí。
②呜咽:低声哭泣读音wū yè。
③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读音guò yǐn。
④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读音dāng zhī wú kuì。
15.(2022·南京联合体·七年级下册期中)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新时代的闪耀的星空中,不仅有鞠躬尽瘁的袁隆平、家喻户晓的杨振宁、力挽狂lán的钟南山等大人物,还有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人物:他们有的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有的逆风而行,守护万家; , 。他们身上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宛若一轮红日,温暖着每一个中国人。
(1)给加点字注音:鲜( )
(2)看拼音写汉字:lán( )
(3)下列成语中的“喻”与画线字同义的是( )
A. 喻之以理 B. 不言而喻 C. 难以言喻 D. 借古喻今
(4)请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其与前面两句形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xiǎn
(2)澜
(3)B
(4)①有的穿梭社区,传递温暖; ②有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的无私奉献,拯救生命。(句式相同,符合人物设定)
【解析】
(1)鲜为人知——xiǎn,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
(2)力挽狂lán——澜,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澜,波浪。
(3)此题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家喻户晓”的意思是“每家每户都知道”,“喻”的意思是“明白,了解”。
A.“喻之以理”的意思是“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喻,说明,告知;
B.“不言而喻”的意思是“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喻,明白,了解;
C.“难以言喻”的意思是“事物、心情找不到恰当的语句或词语形容、说明或表达出来”,喻,说明,告知;
D.“借古喻今”的意思是“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喻,比方;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根据此要求可仿写为:有的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有的立足本职,心系群众。
16.(2022·南通海门东洲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liú chàng,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wǎn zhuǎn悠扬; , , 。生命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安,可除了勇敢面对,我们别无选择。唯有靠精心准备才能chù pèng到梦想的影子,越是黑暗时,越是不能熄灭生命的灯,越要点亮人生的光芒,越应该 A (脚踏实地/勤学不辍)地追逐梦想。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答案】
(1)流畅 宛转 触碰
(2)脚踏实地
(3)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解析】
(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只有读准字音,才能得出相应的词语。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所写汉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我们把留有这空隙称为“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墙壁。”目的就是让孩子把汉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易错字有:畅、宛。
(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脚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符合语境。
(3)本题是对学生句子仿写的考查。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仿照例句“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运用比喻修辞拟写句子即可。
17.(2022·泰州泰兴·七年级下册期中)
梦想从未散场,传奇永不落幕。作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除了那些扣人心弦的精彩shùn间,除了那些争金夺银的高光时刻,还有许多美好值得我们铭记:开幕式上,书写着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小雪花”引导牌组成一朵巨大的“雪花”,传递着团结一致【甲】合作共赢的美好期许;冰雪赛场上,“我真为你骄傲!”同场比拼的美国选手阿什利·考德威尔为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徐梦桃近乎完美的表现欢呼,彰显了jìng技体育的精神风貌【乙】闭幕式上,4位视障歌手全新演绎经典歌曲《你鼓舞了我》,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
瞧!这就是奥林匹克的魅力,这就是北京冬奥会在竞技之外的震hàn!哪怕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哪怕世界经济未出低迷,2022年北京冬奥会仍然以liáo亮之音,奏响了团结友谊的乐章,传递着爱与和平的力量。它不但启迪世人:更快,更高,才能创造这番精彩;更在鼓舞世界:用心,用爱,必将跨越山海!
——(《人民日报》 2022年03月18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顿号 【乙】分号 B. 【甲】逗号 【乙】分号
C. 【甲】逗号 【乙】句号 D. 【甲】顿号 【乙】句号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加点词语“和”“为”“就”“着”依次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
B. 画横线语段读来朗朗上口,有气势,有节奏,情感也很强烈,这主要是排比修辞手法带来的表达效果。
C. 第二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
D. 《资治通鉴》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答案】
(1)瞬 竞 撼 嘹
(2)A
(3) D
【解析】
(1)
瞬间(shùn jiān):刹那;顷刻间。
竞技(jìng jì):比赛技艺,多指体育比赛。
震撼(zhèn hàn):震动;摇撼。
嘹亮(liáo liàng):(声音)清晰响亮。
(2)
甲处,“团结一致”“合作共赢”是对“美好期许”的共同修饰,中间要短暂停顿,因此要用顿号;
第一段,画横线的三个分句,分别从“开幕式上”“冰雪赛场上”“闭幕式上”三个方面列举了值得我们铭记的美好时刻,这三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中间要用分号。因此乙处用分号;
故选A。
(3)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故选D。
18.(2022·无锡积余·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答题。
走进苍茫的的大漠,看着这gèn( )古不变的云天、仿佛永远褪不去yān( )红血色的大地和呜咽( )的风声,好似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岁月,看到了那些即使 A ,也在所不惜的守卫国土的战士。茫茫大漠,处处埋葬着誓要荡涤世间污huì( )的忠魂,为此这片荒僻的土地也不凡了起来。
(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gèn( )古 yān( )红 污huì( ) 呜咽( )
(2)下列词语中最符合A处文意的一项是( )
A. 燕然勒功 B. 气冲斗牛 C. 锋芒毕露 D. 马革裹尸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答案】
(1)①亘 ②殷 ③秽 ④yè
(2)D
(3)把“和”,改为“,听到了”
【解析】
(1)考查字音字形。
亘古,gèn gǔ,整个古代;终古。
殷红,yān hóng,发黑的红色。
污秽,wū huì,肮脏的。
呜咽,wū yè,低声哭泣。
(2)考查成语运用。
A.燕然勒功: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B.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C.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D.马革裹尸:指在战场上壮烈牺牲;
此处表达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守卫国土的职责,不惜牺牲。故应用“马革裹尸”。
故选D。
(3)
考查病句修改。“云天”和“大地”可以“看着”,但“风声”不能。故应把“和”,改为“,听到了”。
分类2:字音字形
1.(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斑斓 谰语 万丈狂澜 B. 哺育 胸脯 捕风捉影
C. 怯懦 提挈 锲而不舍 D. 无暇 瑕疵 闻名遐迩
【答案】B
【解析】
A.斑斓——lán,谰语——lán,万丈狂澜——lán;
B.哺育——bǔ,胸脯——pú,捕风捉影——bǔ;
C.怯懦——qiè,提挈——qiè,锲而不舍——qiè;
D.无暇——xiá,瑕疵——xiá,闻名遐迩——xiá;
故选B。
2.(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 拗口 拗断 执拗 B. 方便 便宜 便条
C. 称赞 称心 称雄 D. 观察 道观 改观
【答案】A
【解析】
A.ào/ǎo/niù;
B.biàn/pián/biàn;
C.chēng/chèn/chēng;
D.guān/guàn/guān;
故选A。
3.(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梳懒 滋长 全神灌注 B. 迸裂 谦逊 苛捐杂税
C. 亘古 烦燥 憨然入梦 D. 惊耸 挚痛 奋不顾生
【答案】B
【解析】
A.梳懒——疏懒,全神灌注——全神贯注;
C.烦燥——烦躁, 憨然入梦——酣然入梦;
D.惊耸——惊悚,奋不顾生——奋不顾身, 挚痛 ——炽痛;
故选B。
4.(2022·常州溧阳·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滞笨(zhì) 模样(mó) 默契(qì) 字帖(tiě)
B. 坚韧(rèn) 晌午(shǎng) 殷红(yīn) 亘古(gèn)
C 伛偻(yǔ) 震悚(sǒn) 污秽(huì) 哺育(bǔ)
D. 愧怍(zuò) 粗拙(zhuō) 豁亮(huò) 嗥鸣(háo)
【答案】D
【解析】
A. 模样(mó——mú),字帖(tiě——tiè);
B. 殷红(yīn——yān);
C. 震悚(sǒn——sǒng) ;
故选D。
5.(2022·常州溧阳·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咳嗽 什物 犁耙 百叶窗 不以为然
B. 咀爵 卓越 元勋 军隅里 妇孺皆知
C. 取谛 斑斓 惶恐 座右铭 微不足道
D. 祈祷 摇蓝 红妆 钓鱼竿 酣然入梦
【答案】A
【解析】
B.咀爵——咀嚼;
C.取谛——取缔;
D. 摇蓝——摇篮;
故选A。
分类3:词语(含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1.(2022·盐城景山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B. 春天草长莺飞,漫步在东湖公园,你一定会被家乡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C. 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D.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答案】C
【解析】
A.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句中用于形容春夏秋冬循环往复,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句中用于形容东湖公园的春天的景象,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句中用于形容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停止,使用对象错误,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
D.出类拔萃:指才干实力能力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句中用于形容我们身边很多优秀的同学,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C。
2.(2022·盐城东台第二联盟·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科研小组通宵达旦工作到凌晨一点。
B.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C. 我曾多次提醒他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可他就是不以为然。
D. 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答案】D
【解析】
A.通宵达旦: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科研小组只是工作到凌晨一点,使用“通宵达旦”不符合语境;
B.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在此形容数学题的解答步骤多,答案多,使用对象错误;
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在此形容他对交通安全不在意,使用错误;可将“不以为然”改为“不以为意”;
D.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使用正确;
故选D。
3.(2022·盐城东台六校·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妙手回春,治愈了众多患者,让他们重获健康。
B. 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发展杂交水稻,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助章”当之无愧。
【答案】B
【解析】
A.妙手回春:意思是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这里形容抗疫一线的医生们的医术高超,使用恰当;
B.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句中是妈妈要我向老师请教,对象错误,使用不恰当;
C.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这里形容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的勤劳不懈,使用恰当;
D.当之无愧:意思是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这里是说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助章”完全当得起,使用恰当;
故选B。
4.(2022·盐城盐都第一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我们面对疫情的时候,全体医护人员齐上阵,加班加点抢救病人,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
B.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C.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 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答案】D
【解析】
A.有目共睹: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与该句句意相符合;
B.休戚与共: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与该句句意相符合;
C.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与该句句意相符合;
D.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观,使用错误;
故选D。
5.(2022·扬州邗江区第三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种解法,真可谓扑朔迷离。
C. 像你这样目不窥园,不注重观察大自然,失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没有了生活的情趣,怎能写出好文章呢?
D. 大智若愚,可以避灾免祸;锋芒毕露,往往遭嫉受害。
【答案】D
【解析】
A.兀兀穷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不能用来指某些年代。使用不恰当;
B.扑朔迷离:原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会扑腾不停,雌兔会眯上眼睛,而在地上跑的时候雌雄难辨。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这里形容数学题的解题步骤繁杂。使用不恰当;
C.目不窥园: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句中的意思指不关注大自然,该成语和句意相反,望文生义。使用不恰当;
D.锋芒毕露:意思是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这里形容人气盛逞强。使用恰当;
故选D。
6.(2022·扬州江都区邵樊片·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去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大丰荷兰花海内游人如织。
B. 他忍受不了大家的嘲笑,气冲斗牛,把手中的书本重重地砸在地上,扬长而去。
C. 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D. 由陈凯歌担任总导演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成为2019中国最硬核的电影。
【答案】B
【解析】
A.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线一样,密密麻麻。这里形容“游人的多”,正确;
B.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这里指“他面对大家嘲笑时的反应”,不符合语境;
C.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指在战场上壮烈牺牲。这里修饰“战场”,正确;
D.硬核:网络流行词,原指朋克摇滚里最狠的一种风格,后衍生出各种核类音乐。后来引申指“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也指那些能力出众的人,形容厉害,很刚,很彪悍。这里指电影受欢迎的程度,正确;
故选B。
7.(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A. 淳朴 谦逊 坚韧 刚强 纯洁 高尚
B. 纯洁 高尚 淳朴 谦逊 坚韧 刚强
C. 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 纯洁 高尚
D. 纯洁 高尚 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
分类4: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1.(2022·盐城景山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盐城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A.否定词语滥用,应该去掉“不”;
B.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意识”;
D.一面对两面,可去掉“是否”或在“能够”前加“能否”;
故选C。
2.(2022·盐城东台第二联盟·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B. 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所以鲁迅先生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C. 盐通铁路通车后,使我市到上海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读书习惯。
【答案】D
【解析】
A.歧义。可将“三个”调至“公司的”之后;
B.主客颠倒。应将“鲁迅先生对我”改为“我对鲁迅先生”;
C.无主句。去掉“使”;
故选D。
3.(2022·盐城东台六校·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提高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勤奋刻苦的程度。
B. 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当务之急。
C.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D. 当外国友人来东台时,受到了东台人民的热烈欢迎。
【答案】A
【解析】
B.词语使用不当,将“增加”改为“提高”;
C.语序不当,应该将“广泛”移到“关注”;
D.缺少主语,可去掉“当……时”;
故选A。
4.(2022·盐城盐都第一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 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 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答案】B
【解析】
A.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C.“加快”与“质量”不搭配;
D.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故选B。
5.(2022·南通海门东洲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萤王》是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2018年的全新力作。
B. 据美国零售业领导协会数据,在美国销售的超过41%以上的衣服和72%左右的鞋子都来自中国。
C. 亚洲博鳌论坛2018年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D. 今天的海门儿女建设美好家园,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神。
【答案】A
【解析】
B.语义重复,删去“超过”或“以上”;
C.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为主题”;
D.语序不当,将“发扬”与“继承”互换位置;
故选A。
分类5:语句连贯
1.(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选择句子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① ,像山泉在呜咽, ② 。
A. ①像野马奔驰在平原上 ②像波涛在澎湃
B. ①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②像澎湃的波涛
C. ①像野马奔驰在平原上 ②像澎湃的波涛
D. ①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②像波涛在澎湃
【答案】D
【解析】
考查语句的衔接。
根据“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可知,写的声音应是有远有近,有大有小。且结合“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山泉在呜咽”可知选的句子的结构应是“像+名词+在+动词”。据此可知,“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的句式符合“像+名词+在+动词”的结构;
故选D。
2.(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下面横线处所填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提醒可以直对相知的亲友,也可以 ;可以是简单的一个动作,也可以 。总之,不管你是受到提醒还是提醒别人,你都是幸福的。
①不停地絮絮叨叨
②只是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
③朝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④凶猛的雷霆霹雳
A. ④①③② B. ④②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答案】A
【解析】
考查语句的排序。
第一个空。根据“和风细雨”可知应对“雷霆霹雳”,据此可知应填④;
第二个空。根据“片言只语”可知应对“絮絮叨叨”,据此可知应填①;
第三个空。根据“相知的亲友”可知应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据此可知应填③;
第四个空。根据“动作”可知应对“眼神”,据此可知应填②;
故选A。
3.(2022·南通海门东洲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 ②④①③⑤ B. ①③④⑤② C. ②④⑤③① D. ①④⑤③②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B项正确,先提出是好事,再引出思考,回答问题后,得出结论。
4.(2022·无锡积余·七年级下册期中)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通过窗子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能看见自己的污点。
②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
③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
④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⑤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的心如镜,就观照了自我。
A. ②③④①⑤ B. ③④①②⑤ C. ③④②①⑤ D. ②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B.前后按照逻辑顺序排列,③为总起句,讲述“窗子”的意义,接着是第④句,讲述“镜子”的意义;接下来第①句总结“窗子”和“镜子”的作用;第②句承上启下,承接前文的“窗子”和“镜子”,也引出第⑤句的内容,因此句子的正确排序应该是③④①②⑤;
故选B。
分类6:语法知识综合
1.(2022·扬州邗江区第三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热烈欢迎”“暴跳如雷”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C. “沿河边走”“向我点头”“我在唱歌”
解说:加点的词都是介词,它们都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解说:这句话是个病句。
【答案】C
【解析】
C.“是跟名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错误,“沿”后接名词,“向”后接名词,“在”后接动词;
故选C。
2.(2022·扬州江都区邵樊片·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此句中“把”是介词。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采用互文手法,写多年征战,有的将军、战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D. “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大丰区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此句没有语病。
【答案】D
【解析】
D.这个句子有语病,成分残缺,缺宾语,在“脱贫致富”后加上“的道路”。
故选D。
3.(2022·常州·七年级下册期中)选出下列对画线处的语言表达分析错误的一项( )
A. 三天大雪,雪后初晴的田野,放眼望去,一片非常雪白的世界。(副词使用得当)
B. 我们如果不把这本书认真读好,就不能指望读别的书了。(副词使用得当)
C. 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露惊中外的体育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错用介词)
D. 对于这些因管理疏忽和致严重事故的人员理当严肃追责。(错用连词)
【答案】A
【解析】
考查词语赏析。
A.“雪白”就是非常白的意思,与前面的“非常”重复,所以副词使用不当。故选A。
4.(2022·常州溧阳·七年级下册期中)下面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其中“嗡嗡”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闹”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蜜蜂当人来写。
B. 班主任李老师经常通过微信的方式和学生家长聊孩子的教育问题。这句话中加点的“通过”“和”都是起连接作用的连词。
C.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虽然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是也要注意各项之间的排列关系。
D.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句中“辟头”的意思是:开头)
【答案】B
【解析】
B.“这句话中加点的‘通过’‘和’都是起连接作用的连词”表述有误,“通过”是介词;
故选B。
5.(2022·南京科利华·七年级下册期中)第三小组围绕“爱国情感”展开了讨论之后,小李同学代表小组总结发言。
她说:“作为一个中国人,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是最基本的情感。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立足现实,从身边做起,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践行对祖国的热爱。《木兰诗》中木兰就是一个爱家、爱国的巾帼英雄。她在家勤劳、善良,替父从军,敢于担当,沙场征战,机智勇敢。啊!木兰就是我的榜样!”
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热爱自己的民族是最基本的情感。(副词)
B.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连词)
C. 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践行对祖国的热爱。(副词)
D. 啊!木兰就是我的榜样!(叹词)
【答案】C
【解析】
C.“对”是介词,与宾语“祖国”搭配。
故选C。
6.(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句子中每组加点词词性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 ②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B. ①从街上买东西回来 ②在父亲闪腰的部位
C. ①因为他是单干户 ②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D. ①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答案】C
【解析】
A.都为副词;
B.都为介词;
C.连词/副词;
D.都为介词;
故选C。
分类7:文学文化常识
1.(2022·宿迁地区·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礼记》《论语》《孟子》。
C.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古今异义是同样的词或字在古时候的意思和现代的意思不一样的现象。《孙权劝学》中的“博士”“以为”“往事”都属于这种现象。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有误,“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有误,“以为”的意思是“认为”,不是古今异义词;
故选C。
2.(2022·盐城景山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说和做的事迹,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B.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通过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以多个片段组合在一起的形式,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
C.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 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加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都可以起到揭示和凸显人物精神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C.《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故选C。
3.(2022·盐城东台第二联盟·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都出自《论语》,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话。
B.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文言文称呼对方的称谓语有卿、大兄、汝、尔等,其中“卿”“大兄”“汝”属于敬辞。
D.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C
【解析】
C.“汝”不属于敬辞,是一般称呼。
故选C。
4.(2022·盐城东台六校·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吕蒙在孙权劝说下 “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惊人长进而令鲁肃叹服的故事就选自于其中。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更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 《卖油翁》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笔记小说集《归田录》中记叙的一则故事。卖油翁用小绝活、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大道理。
D. “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博士”是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大兄”是古代对朋友辈的敬称;古代西北部民族被称为“胡”;《木兰诗》中在一起行军打仗的士兵被称为“火伴”。
【答案】D
【解析】
D.《木兰诗》“火伴”的意思是军中的同伴。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本项中“《木兰诗》中在一起行军打仗的士兵被称为‘火伴’”表述错误;
故选D。
5.(2022·盐城盐都第一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本文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ー些琐事,刻画了一个很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B. 《卖油翁》的作者是南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
C. 杨绛的丈夫是钱钟书,字默存,他的代表作是小说《围城》。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文中出现的“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的最高统治者。
【答案】B
【解析】
B.“《卖油翁》的作者是南宋欧阳修”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欧阳修。
故选B。
6.(2022·扬州广陵区·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学习,其惊人长进令鲁肃叹服的故事就选自于其中。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更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 《卖油翁》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归田录》中记叙的一则故事。卖油翁用小绝活、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大道理。
D. “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博士”是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大兄”是古代对朋友的敬称;《木兰诗》中在一起行军打仗的士兵被称为“火伴”。
【答案】D
【解析】
D.《木兰诗》“火伴”的意思是军中的同伴。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本项中“《木兰诗》中在一起行军打仗的士兵被称为‘火伴’”表述错误;
故选D。
7.(2022·扬州邗江区第三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诗人臧克家笔下,“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一面;敢“说”敢“做”,“说”了就“做”,又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一面。如此对比鲜明,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B. 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连名字都没人知道的保姆,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一个蹬三轮的“田螺眼”,李森祥笔下的“父亲”是一个用汗水和辛劳砌成九级台阶却坐太高了又不自在的朴实农民,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质的光辉。
C. 《孙权劝学》节选自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讲述了鲁肃在孙权的劝告下学习并学有所成的故事。“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出自本文。
D.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讲述了北宋时期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因为没有成年的兄长,父亲又年老多病,木兰决定替父从军,报效国家。
【答案】B
【解析】
A.“‘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一面;敢‘说’敢‘做’,‘说’了就‘做’,又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一面”有误,应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一面;敢“说”敢“做”,“说”了就“做”,又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一面;
C.“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有误,应为: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讲述了鲁肃在孙权的劝告下学习并学有所成的故事”有误,应为:讲述了吕蒙在孙权的劝告下学习并学有所成的故事;
D.“讲述了北宋时期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有误,应为:讲述了南北朝时期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故选B。
8.(2022·扬州江都区邵樊片·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B.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欧阳修,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阿长与<山海经>》、《台阶》、《老王》的作者分别是鲁迅、李森祥、杨绛,文体都是散文,都是述说小人物的故事。
【答案】D
【解析】
D.《台阶》是李森祥的小说,所以选项“文体都是散文”的表述不正确。
故选D。
9.(2022·南京科利华·七年级下册期中)第四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有所发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始终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B. 《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原名舒庆春,是东北作家群中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怀着忧郁的心情眷恋故乡的土地,为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愤怒。
C. 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开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后,作家魏巍随军采访写出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经刊发,“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呼广为传颂。
D. 《老山界》作者陆定一,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的卓越领导人。
【答案】B
【解析】
B.“原名舒庆春”有误,应为:曹汉文(曹京平)。舒庆春是老舍的原名。
故选B。
10.(2022·南通海门东洲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B.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壁”。
【答案】B
【解析】
B.《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故选B。
11.(2022·无锡积余·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叙事诗。
B.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因其在诗词上成就极高,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D. 《竹里馆》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苏轼曾称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答案】C
【解析】
考查文化文学常识。
C.“在诗词上成就极高”有误,应为:在散文上成就极高。故选C。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总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1 基础知识综合
分类1:语段阅读基础综合
1.(2022·宿迁地区·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语段,按要求作答。
在我们的身边,有无数的英雄,他们有的于危难之间力挽狂lán( )有的为百姓安居鞠躬尽cuì( ),有的为震兴中华锲( )而不舍, ① ……他们当中,有些英雄是家喻( )户晓的,而更多的则是平凡英雄,正如那些抗疫战士,便是战“疫”中逆行不退的光,照亮人间,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力挽狂lán( ) 鞠躬尽cuì( ) 锲( )而不舍 家喻( )户晓
(2)请在文段中①处补写一句话,仿照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
______改为______
2.(2022·宿迁宿城区·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青春无畏,行者无疆,gèn ① 古以来,“梦想”一直是个热议的话题。
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想吗?寒冷孤寂中,它怀抱信念取暖,等到春回大地时,它就会以两片绿叶问候春天 A 你知道一个鸟儿的梦想吗?征途迢迢中,它 B (锲而不舍/不离不弃)向前奋飞,在掀起狂澜 ② 的大海彼岸,梦想会赐予它另一双翅膀。
太阳总在有梦想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想的地方朦胧。梦想注定是孤独的旅行,梦想也是一曲响彻云xiāo ③ 的凯歌。对于每一位正值花季的伙伴来说,如果你没有梦想,你的未来和将来注定会平淡无奇。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B处的横线上。
(4)第三段画线句子有语病,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3.(2022·盐城东台第二联盟·七年级下册期中)时值谷雨时节,小奕查阅资料做了一份阅读笔记,请你根据要求帮他完善笔记。
【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随感】24节气周而复始,拥有亘( )古不变的zhì( )序,古人善于观察自然总结规律,而我们对这些可爱的自然生命却大多不认得,应当感到愧柞。
【谷雨诗作】
辞春迎夏雨花飞,绿茂红衰色隐归。
……
五谷丰登年景好,无垠( )沃野笑声追。
【随感】谷雨时节,暮春时候,植被就如李清照所说,绿肥红瘦。不必衰伤,来年又是一个明媚、斑lán( )的春天。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亘( )古 zhì( )序 无垠( ) 斑lán( )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4.(2022·盐城东台六校·七年级下册期中)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①____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读书以立德,立德以立身。曾国藩说的“读书即是立德”,更是直截了当②____指出读书是道德养成的重要手段。读书可以让你与很多优秀人物不期而遇,可以让你不再在困顿里忧心忡忡,引领你冲破迷茫的bǎo___垒,走向达观。
(1)给加点字注音:忧心忡忡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bǎo垒_____
(3)在①和②画线处填写正确的“的”或“地”。
①_____ ②_____
5.(2022·盐城盐都第一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字音字形。
在文学的殿堂里,我们领略滔滔黄河在中原大地的澎pài___和豪迈,聆听东北土地发出炽热___的誓言,赞美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慷kǎi___淋漓,见证动作滞笨___的老王对杨绛一家朴素的情怀……这里有人类永恒的美和悲壮的爱。
6.(2022·扬州广陵区·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端木蕻良为洗去故乡的污(huì)和耻辱而愿付出一切,闻一多先生为寻找救国良药而 甲 ,邓稼先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jū)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时时激荡着我们胸中那殷红的热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 乙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作出努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污(huì)___________ (jū)_____________ 躬尽瘁
(2)加点字“殷”在文中的读音是____________
(3)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入文中甲处,使语句通顺。( )
A. 沥尽心血 B. 含辛茹苦 C. 绞尽脑汁 D. 忠心耿耿
(4)下列填入乙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拼搏创新,立志读书,勇毅前行
B. 立志读书,拼搏创新,勇毅前行
C. 立志读书,勇毅前行,拼搏创新
D. 勇毅前行,立志读书,拼搏创新
(5)修改语段中画线句①的语病。
7.(2022·扬州邗江区第三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阳春三月,风光正好!清晨风和,瘦西湖畔,桃红柳绿,人们徜徉其中,悠然自得;正午日丽,个园、何园展开宽厚温暖的臂膀,拥抱着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夜幕降临,皎皎月华照耀着斑lán( )大地,古街、老巷、灯光,似有无言的默qì( ),静静地守候着这一方古城。恍惚间,千年前的胜景依稀在这里驻足,模糊了岁月的沧桑。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徜徉 ( ) 皎皎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斑lán( ) 默qì( )
8.(2022·扬州江都区邵樊片·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遭受了一次次磨难,每一次都能浴火重生。新冠( )肺炎疫情袭来,中华民族又一次经受了严jùn( )的考验。医务工作者、人民子弟兵们冲向抗疫一线,鞠躬尽瘁……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róng( )铸到一个空前的强度,爱心、情怀、责任放射出最璀璨( )光华,用忠诚、智慧、生命谱写了新时代最壮丽的英雄史诗。
(1)给加点字注音。
新 冠( ) 璀 璨 ( )
(2)看拼音写汉字。
严jùn( ) róng( )铸
(3)根据下联,将上联补充完成。
以________和勇气________新冠时疫;
用忠诚与智慧谱写英雄史诗。
9.(2022·常州·七年级下册期中)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他一直是我的挚友( )
(2)对此深恶痛绝( )
(3)这些都是妇rú皆知的事( )
(4)真真正正过了一把yǐn( )
(5)不要guàn输那些不切实际的思想( )
10.(2022·南通海安曲塘片·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bó dà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shù l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 、懂 、辨 。我们青少年不仅要睁眼看世界,还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qǐ fā,为我所用。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将“荣辱”、“是非”、“廉耻”三个词语分别填在横线上。
(3)划线句子有语病,写出修改意见。
11.(2022·淮安洪泽实验·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习题。
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ruò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 (A.闪现 B.涌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采,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保姆,却惦记着“我”喜欢的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我秀我字:
(2)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惦( )记 ruò( )点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一个错别字。_____改为_____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12.(2022·淮安洪泽外国语·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勤劳淳朴的华夏儿女,一路高歌,奋勇向前。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回顾“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拨书写抗疫史诗”,展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祝愿“山河锦绣、物产丰ráo”“和顺致祥、幸福美满”,勉励“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奋斗,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铿锵的话语,声震天地;豪迈的气魄,气冲斗牛;深情的祝福,鼓舞人心。这点燃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奋斗 (感情、激情),而且吹响了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响亮号角。
(1)从下面两个词语中任选一个临写在田字格里。
众志成城 山河锦绣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磨砺____ 物产丰ráo____
(3)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____改为____
(4)结合语境,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______(感情、激情)
13.(2022·淮安淮安区·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yǒng;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表达)。在中华文明优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临写下面的词语。
家国情怀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歌yǒng( ) 沉醉( )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 改为____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5)下列词语中“凝”与画线词同义的是( )
A. 凝坐 B. 凝冬 C. 凝视 D. 凝集
14.(2022·南京科利华·七年级下册期中)第二小组搜集了一些爱国人物的事迹。小张同学上台发言。
他说:“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点点星光组成星河,一颗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跳动在雄鸡的胸膛上。陶行知先生谈到‘国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于是,闻一多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kāng kǎi)淋漓,是大勇的革命烈士。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夜里在寒气逼人的山腰宿营,听着像山泉呜咽(______)像波涛澎湃的不可捉摸的声响,一早就出发,奔向胜利。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马玉祥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______),越觉着打得解恨!’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恨,对祖国的爱。邓稼先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是中国当之无______(kuì)的两弹元勋。正是每一个炎黄子孙这涓涓细流一般的家国情怀,使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奔腾向前!”
(1)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临写下面的内容。
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kāng kǎi)淋漓 呜咽(______) 过瘾(______) 当之无______(kuì)
15.(2022·南京联合体·七年级下册期中)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新时代的闪耀的星空中,不仅有鞠躬尽瘁的袁隆平、家喻户晓的杨振宁、力挽狂lán的钟南山等大人物,还有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人物:他们有的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有的逆风而行,守护万家; , 。他们身上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宛若一轮红日,温暖着每一个中国人。
(1)给加点字注音:鲜( )
(2)看拼音写汉字:lán( )
(3)下列成语中的“喻”与画线字同义的是( )
A. 喻之以理 B. 不言而喻 C. 难以言喻 D. 借古喻今
(4)请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其与前面两句形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22·南通海门东洲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liú chàng,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wǎn zhuǎn悠扬; , , 。生命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安,可除了勇敢面对,我们别无选择。唯有靠精心准备才能chù pèng到梦想的影子,越是黑暗时,越是不能熄灭生命的灯,越要点亮人生的光芒,越应该 A (脚踏实地/勤学不辍)地追逐梦想。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17.(2022·泰州泰兴·七年级下册期中)
梦想从未散场,传奇永不落幕。作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除了那些扣人心弦的精彩shùn间,除了那些争金夺银的高光时刻,还有许多美好值得我们铭记:开幕式上,书写着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小雪花”引导牌组成一朵巨大的“雪花”,传递着团结一致【甲】合作共赢的美好期许;冰雪赛场上,“我真为你骄傲!”同场比拼的美国选手阿什利·考德威尔为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徐梦桃近乎完美的表现欢呼,彰显了jìng技体育的精神风貌【乙】闭幕式上,4位视障歌手全新演绎经典歌曲《你鼓舞了我》,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
瞧!这就是奥林匹克的魅力,这就是北京冬奥会在竞技之外的震hàn!哪怕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哪怕世界经济未出低迷,2022年北京冬奥会仍然以liáo亮之音,奏响了团结友谊的乐章,传递着爱与和平的力量。它不但启迪世人:更快,更高,才能创造这番精彩;更在鼓舞世界:用心,用爱,必将跨越山海!
——(《人民日报》 2022年03月18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顿号 【乙】分号 B. 【甲】逗号 【乙】分号
C. 【甲】逗号 【乙】句号 D. 【甲】顿号 【乙】句号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加点词语“和”“为”“就”“着”依次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
B. 画横线语段读来朗朗上口,有气势,有节奏,情感也很强烈,这主要是排比修辞手法带来的表达效果。
C. 第二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
D. 《资治通鉴》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18.(2022·无锡积余·七年级下册期中)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答题。
走进苍茫的的大漠,看着这gèn( )古不变的云天、仿佛永远褪不去yān( )红血色的大地和呜咽( )的风声,好似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岁月,看到了那些即使 A ,也在所不惜的守卫国土的战士。茫茫大漠,处处埋葬着誓要荡涤世间污huì( )的忠魂,为此这片荒僻的土地也不凡了起来。
(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gèn( )古 yān( )红 污huì( ) 呜咽( )
(2)下列词语中最符合A处文意的一项是( )
A. 燕然勒功 B. 气冲斗牛 C. 锋芒毕露 D. 马革裹尸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分类2:字音字形
1.(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斑斓 谰语 万丈狂澜 B. 哺育 胸脯 捕风捉影
C. 怯懦 提挈 锲而不舍 D. 无暇 瑕疵 闻名遐迩
2.(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 拗口 拗断 执拗 B. 方便 便宜 便条
C. 称赞 称心 称雄 D. 观察 道观 改观
3.(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梳懒 滋长 全神灌注 B. 迸裂 谦逊 苛捐杂税
C. 亘古 烦燥 憨然入梦 D. 惊耸 挚痛 奋不顾生
4.(2022·常州溧阳·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滞笨(zhì) 模样(mó) 默契(qì) 字帖(tiě)
B. 坚韧(rèn) 晌午(shǎng) 殷红(yīn) 亘古(gèn)
C 伛偻(yǔ) 震悚(sǒn) 污秽(huì) 哺育(bǔ)
D. 愧怍(zuò) 粗拙(zhuō) 豁亮(huò) 嗥鸣(háo)
5.(2022·常州溧阳·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咳嗽 什物 犁耙 百叶窗 不以为然
B. 咀爵 卓越 元勋 军隅里 妇孺皆知
C. 取谛 斑斓 惶恐 座右铭 微不足道
D. 祈祷 摇蓝 红妆 钓鱼竿 酣然入梦
分类3:词语(含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1.(2022·盐城景山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B. 春天草长莺飞,漫步在东湖公园,你一定会被家乡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C. 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D.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2.(2022·盐城东台第二联盟·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科研小组通宵达旦工作到凌晨一点。
B.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C. 我曾多次提醒他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可他就是不以为然。
D. 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3.(2022·盐城东台六校·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妙手回春,治愈了众多患者,让他们重获健康。
B. 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发展杂交水稻,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助章”当之无愧。
4.(2022·盐城盐都第一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我们面对疫情的时候,全体医护人员齐上阵,加班加点抢救病人,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
B.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C.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 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5.(2022·扬州邗江区第三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种解法,真可谓扑朔迷离。
C. 像你这样目不窥园,不注重观察大自然,失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没有了生活的情趣,怎能写出好文章呢?
D. 大智若愚,可以避灾免祸;锋芒毕露,往往遭嫉受害。
6.(2022·扬州江都区邵樊片·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去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大丰荷兰花海内游人如织。
B. 他忍受不了大家的嘲笑,气冲斗牛,把手中的书本重重地砸在地上,扬长而去。
C. 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D. 由陈凯歌担任总导演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成为2019中国最硬核的电影。
7.(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 和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A. 淳朴 谦逊 坚韧 刚强 纯洁 高尚
B. 纯洁 高尚 淳朴 谦逊 坚韧 刚强
C. 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 纯洁 高尚
D. 纯洁 高尚 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
分类4: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1.(2022·盐城景山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盐城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2.(2022·盐城东台第二联盟·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B. 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所以鲁迅先生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C. 盐通铁路通车后,使我市到上海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读书习惯。
3.(2022·盐城东台六校·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提高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勤奋刻苦的程度。
B. 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当务之急。
C.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D. 当外国友人来东台时,受到了东台人民的热烈欢迎。
4.(2022·盐城盐都第一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 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 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5.(2022·南通海门东洲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萤王》是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2018年的全新力作。
B. 据美国零售业领导协会数据,在美国销售的超过41%以上的衣服和72%左右的鞋子都来自中国。
C. 亚洲博鳌论坛2018年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D. 今天的海门儿女建设美好家园,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神。
分类5:语句连贯
1.(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选择句子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① ,像山泉在呜咽, ② 。
A. ①像野马奔驰在平原上 ②像波涛在澎湃
B. ①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②像澎湃的波涛
C. ①像野马奔驰在平原上 ②像澎湃的波涛
D. ①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②像波涛在澎湃
2.(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下面横线处所填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提醒可以直对相知的亲友,也可以 ;可以是简单的一个动作,也可以 。总之,不管你是受到提醒还是提醒别人,你都是幸福的。
①不停地絮絮叨叨
②只是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
③朝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④凶猛的雷霆霹雳
A. ④①③② B. ④②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3.(2022·南通海门东洲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 ②④①③⑤ B. ①③④⑤② C. ②④⑤③① D. ①④⑤③②
4.(2022·无锡积余·七年级下册期中)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通过窗子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能看见自己的污点。
②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
③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
④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⑤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的心如镜,就观照了自我。
A. ②③④①⑤ B. ③④①②⑤ C. ③④②①⑤ D. ②①③④⑤
分类6:语法知识综合
1.(2022·扬州邗江区第三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热烈欢迎”“暴跳如雷”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C. “沿河边走”“向我点头”“我在唱歌”
解说:加点的词都是介词,它们都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解说:这句话是个病句。
2.(2022·扬州江都区邵樊片·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此句中“把”是介词。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采用互文手法,写多年征战,有的将军、战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D. “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大丰区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此句没有语病。
3.(2022·常州·七年级下册期中)选出下列对画线处的语言表达分析错误的一项( )
A. 三天大雪,雪后初晴的田野,放眼望去,一片非常雪白的世界。(副词使用得当)
B. 我们如果不把这本书认真读好,就不能指望读别的书了。(副词使用得当)
C. 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露惊中外的体育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错用介词)
D. 对于这些因管理疏忽和致严重事故的人员理当严肃追责。(错用连词)
4.(2022·常州溧阳·七年级下册期中)下面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其中“嗡嗡”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闹”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蜜蜂当人来写。
B. 班主任李老师经常通过微信的方式和学生家长聊孩子的教育问题。这句话中加点的“通过”“和”都是起连接作用的连词。
C.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虽然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是也要注意各项之间的排列关系。
D.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句中“辟头”的意思是:开头)
5.(2022·南京科利华·七年级下册期中)第三小组围绕“爱国情感”展开了讨论之后,小李同学代表小组总结发言。
她说:“作为一个中国人,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是最基本的情感。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立足现实,从身边做起,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践行对祖国的热爱。《木兰诗》中木兰就是一个爱家、爱国的巾帼英雄。她在家勤劳、善良,替父从军,敢于担当,沙场征战,机智勇敢。啊!木兰就是我的榜样!”
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热爱自己的民族是最基本的情感。(副词)
B.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连词)
C. 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践行对祖国的热爱。(副词)
D. 啊!木兰就是我的榜样!(叹词)
6.(2022·镇江句容·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句子中每组加点词词性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 ②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B. ①从街上买东西回来 ②在父亲闪腰的部位
C. ①因为他是单干户 ②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D. ①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分类6:文学文化常识
1.(2022·宿迁地区·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礼记》《论语》《孟子》。
C.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古今异义是同样的词或字在古时候的意思和现代的意思不一样的现象。《孙权劝学》中的“博士”“以为”“往事”都属于这种现象。
2.(2022·盐城景山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说和做的事迹,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B.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通过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以多个片段组合在一起的形式,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
C.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 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加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都可以起到揭示和凸显人物精神的作用。
3.(2022·盐城东台第二联盟·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都出自《论语》,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话。
B.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文言文称呼对方的称谓语有卿、大兄、汝、尔等,其中“卿”“大兄”“汝”属于敬辞。
D.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2022·盐城东台六校·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吕蒙在孙权劝说下 “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惊人长进而令鲁肃叹服的故事就选自于其中。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更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 《卖油翁》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笔记小说集《归田录》中记叙的一则故事。卖油翁用小绝活、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大道理。
D. “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博士”是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大兄”是古代对朋友辈的敬称;古代西北部民族被称为“胡”;《木兰诗》中在一起行军打仗的士兵被称为“火伴”。
5.(2022·盐城盐都第一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本文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ー些琐事,刻画了一个很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B. 《卖油翁》的作者是南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
C. 杨绛的丈夫是钱钟书,字默存,他的代表作是小说《围城》。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文中出现的“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的最高统治者。
6.(2022·扬州广陵区·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学习,其惊人长进令鲁肃叹服的故事就选自于其中。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更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 《卖油翁》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归田录》中记叙的一则故事。卖油翁用小绝活、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大道理。
D. “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博士”是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大兄”是古代对朋友的敬称;《木兰诗》中在一起行军打仗的士兵被称为“火伴”。
7.(2022·扬州邗江区第三共同体·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诗人臧克家笔下,“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一面;敢“说”敢“做”,“说”了就“做”,又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一面。如此对比鲜明,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B. 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连名字都没人知道的保姆,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一个蹬三轮的“田螺眼”,李森祥笔下的“父亲”是一个用汗水和辛劳砌成九级台阶却坐太高了又不自在的朴实农民,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质的光辉。
C. 《孙权劝学》节选自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讲述了鲁肃在孙权的劝告下学习并学有所成的故事。“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出自本文。
D.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讲述了北宋时期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因为没有成年的兄长,父亲又年老多病,木兰决定替父从军,报效国家。
8.(2022·扬州江都区邵樊片·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B.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欧阳修,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阿长与<山海经>》、《台阶》、《老王》的作者分别是鲁迅、李森祥、杨绛,文体都是散文,都是述说小人物的故事。
9.(2022·南京科利华·七年级下册期中)第四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有所发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始终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B. 《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原名舒庆春,是东北作家群中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怀着忧郁的心情眷恋故乡的土地,为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愤怒。
C. 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开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后,作家魏巍随军采访写出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经刊发,“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呼广为传颂。
D. 《老山界》作者陆定一,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的卓越领导人。
10.(2022·南通海门东洲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B.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壁”。
11.(2022·无锡积余·七年级下册期中)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叙事诗。
B.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因其在诗词上成就极高,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D. 《竹里馆》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苏轼曾称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