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这样考--第7节 压强(第1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试这样考--第7节 压强(第1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06 07:4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节 压强(第1课时)
考试这样考
题型一 压力的作用效果
角度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海绵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
因素有关”的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B.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乙、丙两次实验
C.由甲、乙两图现象可得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D.由甲、丙两图能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既与压力大小有关,又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角度2:对压力作用效果的理解
2.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作用的效果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压力作用的效果只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D.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
题型二 压强
角度1:压强的概述
3.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压强越大 B.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C.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D.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小
角度2:对压强的理解
4.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  )
A.压力变小 B.压力变大 C.压强变小 D.压强变大
角度3:压强的计算
5.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
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如何
通过脚印来估测大象的质量呢?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
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做了脚
印的石膏模型.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质量为
25千克。把石膏模型放在一张纸片上画出脚印形状,剪下“脚印”,测得质量为40克。
在同一张纸上剪下一块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测出质量为5克。(g取10N/kg)
(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帕。
(2)大象的质量约为______千克。
题型三 学科综合
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到的图像。用这两种物质
制成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
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为(  )
A.1∶1 B.2∶1 C.4∶1 D.8∶1
题型四 拓展创新
7.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
某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
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
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2: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如图1所示。用
专用的压力测试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
步骤3:改变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如图2所示.用步骤2的方法,测出与水平面成30°
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
表一
序号 重力/N 压力/N
1 5 5
2 10 10
3 15 15
表二
序号 重力/N 压力/N
4 5 4.3
5 10 8.7
6 15 13.0
(1)无论物体在受力面上如何放置,重力的大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比较序号 的数据可得:当重力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
水平方向夹角增大,物体对受力面的压力减小;由此可知,该同学的猜想“压力的
大小等于重力”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能力提升训练
1.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子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
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如图所示为一个家里常见的平底薄壁的玻璃杯,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为
F,压强为p,如果将它倒扣过来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F不变,p变大 B.F不变,p不变 C.F变大,p变小 D.F不变,p变小
(能力1图) (能力2图)
参考答案
能力提升训练
1.D 2.C 3.A 4.C 5.2.5 ×105, 4000 6.C
7.(1)不变 (2)1、4或2、5或3、6 不合理
能力提升训练
1.D 2.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