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名篇情景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名篇情景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6 07:4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名篇情景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内容虽然寻常但意旨博大,所举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志向远大、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两句,把秋天之景和疾病缠身的悲愁紧密结合,概括了诗人漂泊流离的人生境遇。
(2)荀子在《劝学》中认为,“_______,_______”,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以此论证学习要善于凭借外物。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是对前面所描写的赤壁景物的总结,而“_______”则引出对历史人物周瑜的描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宏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他开门见山就提出了六国破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观点;而贾谊在《过秦论》上篇结尾指出,秦国以很小的地盘而“致万乘之势”,最后却因为一个人发动叛乱而导致彻底灭亡,根本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
(3)在《蜀相》中,杜甫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__________”;俯瞰:“__________”。
(2)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所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营造了慷慨悲壮的氛围。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
(2)苏淘《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6.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致。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平定叛乱。辛弃疾赞叹刘裕赫赫战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
(3)柳永在《望海潮》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钱塘江绿树环绕,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暮春春花落时桃花源桃林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开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
(3)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中,借用庄子和杜宇的典故,表露出自己远大抱负不能实现而徒留一份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今人用“世外桃源“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_____,_____”。
(2)成语“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_____ ”。
(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荀子在《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除了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提出人人都要修养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学子与其终日空想,不如奋起学习。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传达了相似的观点。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叠词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蜿蜒曲折的山路图。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边塞苦寒、风狂雪早的特点。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强调学习要善假于物、注意积累、锲而不舍,《论语》中“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学习的重要方法是学思结合。
(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诗人因农村初春生机勃郁的景象而触景生情,用“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诗人的生活理想。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和自然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江山依旧而后继无人的感慨。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宠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鱼我所欲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李白、李贺和李商隐同为浪漫主义诗人,但诗风有别,异彩纷呈。《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句见豪放雄奇;《李凭箜篌引》中“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句展瑰丽奇诡;《锦瑟》中“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句显隐晦迷离。
(2)古代散文中不乏理趣盎然的名篇。《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将郭橐驼介绍的能让树木活得长久且茂盛的方法“_______,_______”,引申至对“官理”的深思;《石钟山记》中,苏轼以“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可乎”句,揭示了事须亲身探访,不可无依据猜测的道理。
(3)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借助诗文互证的方法。《离骚》中诗人以香草美饰来表现其高洁的情操,如“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句,这正印证了《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呜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2)荀子在《劝学》中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战争的烟尘铺天盖地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用“角声”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与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蕴含的思想是一致的。
(2)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琵琶女自叙身世后,白居易表达与之产生共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默写。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滕王阁序》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高底、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逍遥游》一文中体现宋荣子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自己面对大好河山,想起曾经叱咤风云的许多历史人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写客人希望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从其亲身体验中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空想不如学习。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在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产生了共鸣,这也是全诗的主旨句。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以蚯蚓和螃蟹为喻说明学习要专心,它们分别因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而有着截然相反的结果。
(2)韩愈《师说》中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邻船无声,冷月寂静,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王籍的诗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3)《兰亭集序》中写兰亭集会盛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两句思接千古,追忆英雄孙权,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
(2)“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典型意象,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来营造送别友人的凄凉景象。
(3)《诗经》中女主人公自诉不能出嫁的原因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2)《醉翁亭记》中写琅琊山树木茂盛山色秀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环境描写来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春风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美人烘托英雄,更显得周瑜青春年少,风姿洒脱的形象。
(2)在《登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着笔,概括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多重愁苦生活。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 ,________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
2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用斑鸠贪吃桑葚来比喻自己过于迷恋“氓”。
(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表明诗人优待贤才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服、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描写琵琶女出场时那种游怯的神态。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刘裕北伐时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场面。
2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 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渔家傲》“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又包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无奈。
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由岳阳楼名联“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千古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离骚》中表达对百姓的同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的爱国主义情怀。
(3)《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2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 卫风 氓》中写女子婚后日夜辛苦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采薇》中写戍卒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德行、至死不悔的心志。
3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阿房宫赋》中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
(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真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小物有小物的凭借,大物有大物的凭借。如果“___________”,就只能以芥草为舟;而蜩与学鸠不理解.所以质疑大鹏的行为“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直接表现陋室主人高洁的品行和安贫乐道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登高望远,想到东吴的建立者孙权,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年轻的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是《归园田居(其一)》的点睛之笔。
(3)曹操《短歌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3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形象生动地描写歌乐之声的凄冷、幽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伤。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名诗歌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揭示出士大夫耻于相师的原因。这些士大夫认为师生之间年龄和学问都相近,如果从师,就会处于“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的尴尬境地。
(2)荀子在《劝学》中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
3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阐明了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就会灭亡的道理,强调了“忧患”之于国家的另一种意义。
(2)歌曲《山路十八弯》中描写了山路的曲折难行,李白的《蜀道难》中也有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世俗皆“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却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2.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3.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弊在赂秦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4.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暴霜露 斩荆棘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6.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7.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8.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9. (1)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10. 朝闻道 夕死可矣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1.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12.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13.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14.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老鱼跳波瘦蛟舞 沧海月明珠有泪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而臆断其有无 纫秋兰以为佩 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15. (1)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黑云压城城欲摧 角声满天秋色里
16.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17.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18.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挟飞仙以邀游 抱明月而长终
19.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0. 用心一也 用心躁也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21.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22.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23.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24.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25.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26.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8.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9. (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30.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1.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2.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33. (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34.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35.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