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画杨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画杨桃(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6 14:3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画杨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角度不同结论不同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文中多处对比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角度的重要性,突破课文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文中老师说的话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观察角度不同所得结论也就不同,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能在详析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的多处对比。
教学难点:
能从文中老师的话中感受角度的重要性,说出通过学习这个故事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设置课堂活动——选词填空,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从提示语中选择恰当的内容填空。
【设计意图:设置课堂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思考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在图画课上,我是怎样画杨桃的?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加强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要求,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细读课文,提炼词句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在老师的带领下,找出描写老师做法的词语后填写导学单,注意按顺序,找完整。
2.默读课文12-16自然段,当同学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时,那几个同学又有怎样的做法?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几个同学做法的语句。
【设计意图:通过两轮提问,从文中提取关键词句,理清脉络,为后面发现对比做好准备。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的要求。】
四、思维导图,探究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关注课文重点词句,比较老师与同学做法的不同以及几个同学前后做法的不同。】
五、当堂作画,感悟教诲
通过几个同学前后做法的不同,启发学生认识到老师的教诲在这个故事当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带来的杨桃,亲自动手画一画,结合美术学科关于取景角度的知识要点,懂得取景角度不同,画出来的画作差别很大,引发学生思考本文想要带给大家的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操作并融合美术学科相关知识,引发学生关注课文中蕴藏的道理与启示,回归课文的中心主旨。】
六、思维拓展,总结归纳
角度问题的思维拓展:
1.图片欣赏。(不同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2.古诗中的角度。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山,看到的景象也截然不同)
总结:学会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能欣赏到人生中更多的美丽风景。)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拓展训练,为学生创造更多观察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升华文章的中心主旨。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等要求。】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