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压、蝉”等五个字。
2、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越来越——”“渐渐”,会用这两个词语说话。体会“挂、坐”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能表达自己对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坐、挂”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 问题法 移位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示课题
1、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是什么?(多媒体出示雨珠图片)
2、是雨珠,它是雨后留在小草叶片上的,有一位生活的有心人,通过仔细观察写了关于下雨的优美文章,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老师带同学在课文里去感受下雨的情景。(学生观察图片,回答老师的问题,自然的导入课题。课堂上可能有孩子会说图片上的是露珠,我要很恰当的引导。)
3、出示课题,读课题。(简单的解释雷雨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板书课题时强调雨字头的写法)
板书:16雷雨
二、再读课文,感受雷雨景象
(一)检查识字
1、多媒体出示青蛙跳伞动画,在伞上出示词语。(是动画图片,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指名认读词语,及时鼓励表扬读词语的学生,学生评价。
3、全班齐读,。(提出朗读要求,不能拖音、唱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后的景象?
1、指名汇报。课文一共8个自然段,结构非常清晰,层次分明,分3个明显的场景,但有个别的孩子对6自然段应该是雷雨中还是在雷雨后有点分不清,老师在这里稍作提醒。
2、作者只写了下雨时的情景吗?学生自由说,结合看插图,让孩子们在心里对课文形成自己的结构,对整篇课文内容达到清晰的感知。
3、多媒体出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各在课文第几自然段。(相机板书:雷雨前 1-3 雷雨中 4-6 雷雨后 7-8)
(三)了解雷雨前的景象
1、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你呢?读的时候还可以联系以前看到的情景想一想。我们默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圈一圈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老师巡视检查,学生反馈。)
2、师生交流:雷雨前,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对照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指名汇报。(根据孩子们找到的情景特点板书)
3、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当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向你们压下来时,你会有什么感觉?请你把这样的感觉放进去读一读。指名朗读课文。
(1)多媒体出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语句及图片。
(2)引导体会:抬头看见厚厚的乌云重重的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
(3)多媒体出示“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语句及图片。
(4)朗读: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①问:“垂下来”是什么意思?
②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提问:把“垂”字换成“落”或“掉”字,行不行?(这个词语的在情景中运用的特别之处孩子们不会表述的清楚,在这里老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明白)
(5)朗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理解并积累“越来越……”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越( )
4、全班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此时,你仿佛看到了(预设:闪电像白色的巨龙从空中穿过,闪电划破整个 天空),听到了(预设:轰隆隆的雷声仿佛要震碎整个宇宙,巨雷震耳欲聋)。
(四)、理解感觉雷雨中的景象
1、过渡:雷雨中又写了哪些景物变化呢?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词语。(树、房子、雷声、雨)
2通过图片直观演示雷雨中的情景。清大家自由读4、5、6自然段。用朗读声告诉我,雷雨有多大。
3、品读:哗,哗,哗,雨下起来了。看标点,这三个“哗”能读得那么快吗?再指名读。
4、引导学生用上“越来越……”,说说雷雨中景物的变化。“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学生想象说。
这时候,天地一片( )
5、渐渐地,渐渐地——( 学生接)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渐渐地,渐渐地”该怎么读?
6、观看下雷雨的插图。
这时候,如果你是站在窗前的男孩,你会怎么说?
7、让我们再用朗读来表现一下大雨吧!
(五)品读感悟雷雨后的景象
1、默读第七、八自然段,圈一圈课文描写的景物。
2、指名读第七自然段,朗读第二句“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时加一个呼吸清新空气的动作。
3、引导:这些雨后的景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从哪地方感受到的?
4、多媒体出示图片:
①“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彩虹像什么一样挂在天空?感受“挂”这个词的准确性。指名说一说在这里为什么用挂而不用其它词语。学生可能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清楚,老师相机指导。
②“蜘蛛又坐在网上”对比雷雨前和现在的蜘蛛,从而体会“坐”字表现了这只蜘蛛此时的悠闲自在。
5、与雷雨前景象对比朗读。
三、迁移表达,整体提升
1、让我们再次欣赏这场雷雨好吗?借助板书,说一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的变化。
2、指导书写“雷、黑、垂”这三个字,强调书写要点。
3、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
4、联系自己的经验,仿照课文说说自己见过的下雨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