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分布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6 07:2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
  (2022江苏盐城学业水平测试改编)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四题。
1.世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位于 (  )
A.南半球中高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低纬度
2.甲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
A.终年严寒  B.闷热潮湿
C.极端干旱  D.空气稀薄
3.图中人口分布最多的纬度带人口稠密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
①历史悠久  ②土壤肥沃
③气候温暖  ④工业化起步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南纬40°—60°人口数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气候优劣  B.地势高低
C.洋流分布  D.海陆分布
  (2021浙江湖州菱湖中学月考改编)下表是部分大洲及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所占比例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面积所占 比例(%) 人口所 占比例(%)
欧洲 48.7 54.9
亚洲 26.9 47.3
非洲 19.4 45.1
北美洲 38.5 51.3
南美洲 26.8 62.8
大洋洲 44.2 94.3
世界 30.1 50.3
5.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6.内陆人口最少的大洲是 (  )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2022安徽池州一中月考)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下列有关其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处于中低纬度  B.多濒临海洋
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
8.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干旱  D.⑧—高寒
9.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 (  )
A.内陆比沿海多  B.欧洲比亚洲多
C.东半球比西半球多  D.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题组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021广东东莞光明中学月考)下图为厄瓜多尔本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0.厄瓜多尔本土约一半人口居住在中部,其原因是中部地区 (  )
A.地势低平  B.降水丰富  
C.气候凉爽  D.河网稠密
  (2022福建厦门三中月考)群山环抱的费尔干纳盆地在天山西侧,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所共有,是中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题。
11.费尔干纳盆地人口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源充足,物产丰富
B.降水丰沛,气候温暖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D.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2022黑龙江牡丹江期中)下图为加拿大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加拿大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
A.南部多北部少  B.西部多东部少
C.中间多四周少  D.均沿河分布
13.哈得孙湾沿岸人口稀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气候  B.水源  C.矿产  D.交通
  (2022浙江海盐高级中学期中)下图为世界某地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题。
14.导致该地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社会经济原因有 (  )
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开发历史悠久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组三 我国人口分布
  (2022安徽舒城中学月考改编)“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该线揭示了我国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人口密度的差异。读图,回答下面四题。
15.黑河—腾冲一线两侧的人口比重一直稳定少变,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自然环境差异稳定  
B.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稳定
C.社会文化差异稳定  
D.人口政策差异稳定
16.河南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第三大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17.影响图中甲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光照  
B.热量
C.水资源  
D.海拔
18.下列国家中,人口分布也可能存在类似我国“胡焕庸线”的是 (  )
A.沙特阿拉伯  
B.俄罗斯
C.荷兰  
D.印度
  (2021山东新泰二中月考)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重心为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分布在地域上的集中状况。读表,完成下题。
表1 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
年份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3年
经度 125.01°E 124.98°E 124.97°E 124.95°E
纬度 42.93°N 42.86°N 42.84°N 42.83°N
表2 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
年份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3年
指数 0.323 6 0.325 0.329 4 0.331 4
19.我国东北地区 (  )
A.人口重心移动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移动
B.人口分布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散
C.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
D.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人口分布特点
  (2022河南联考)下图中的阴影部分为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下列大洲中,人口分布最均匀的是 (  )
A.北美洲  B.亚洲
C.南美洲  D.欧洲
2.图中反映的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  )
A.临海  B.临河  C.喜热  D.喜冷
3.导致甲区域人口密度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纬度  D.海陆分布
  (2021福建莆田一中期末)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大
B.3 500~3 699米的每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
C.距河流8~10千米分布人口最多
D.高程4 500米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P170定点1
5.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
A.巴西高原  B.非洲南部
C.青藏高原  D.北美大草原
6.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能资源分布  B.地势和坡向
C.水运交通便捷度  D.取用水方便
  (2021吉林辽源五中月考)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内的常住人口为单位。人口密度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下表为2018年重庆部分区域(地域)的面积与常住人口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区域 (地域) 渝中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北碚区
面积(平方千米) 23 396 431 751
常住人口(万人) 64.95 113.39 118.69 78.62
7.在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四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
A.渝中区  B.沙坪坝区 C.九龙坡区  D.北碚区
8.目前,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往往是 (  )
A.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B.开发时间长短
C.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 D.人口素质高低
(2022江苏徐州期中)“胡焕庸线”作为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大发现之一,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重要特征。下面为“不同时期我国‘胡焕庸线’两侧区域人口分布变化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题。
年份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人口比重(%) 人口密度(人/km2) 人口比重(%) 人口密度(人/km2)
1953年 94.80 139.51 5.20 5.83
1982年 94.23 230.25 5.77 10.82
1990年 94.13 259.00 5.87 12.40
2000年 93.89 283.98 6.11 14.18
2010年 93.68 303.92 6.32 15.72
9.1953年到2010年 (  )
A.东南半壁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B.东南半壁的人口增长率比西北半壁高
C.西北半壁人口密度逐渐降低
D.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量多于西北半壁
题组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021江苏南京十三中月考)下面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0.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
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
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
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
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
11.下列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国中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B.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
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2021云南玉溪师院附中期末)下面两幅图为人口密度与海拔、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图1
图2
12.
下列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有 (  )
①图1纵坐标为海拔,图2纵坐标为人口密度
②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
③图1横坐标为海拔,图2横坐标为年降水量
④图1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图2横坐标为海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
据图推断正确的有 (  )
①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减小
②随着年降水量减小,人口密度均匀增大
③在海拔1 000米以下地区,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减小;在海拔1 000米以上地区,人口密度降速变慢
④在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下地区,随年降水量增大,人口密度增大;在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地区,人口密度增速变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
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
②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③图中E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
④图中D点可能位于东北平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2022河北邢台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面积74.33万平方千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植被繁茂,但至今依旧地广人稀。岛的中间是山地,四周为平原。南部地势低洼,成为大片湿地,仅有一些原始部落住在森林里,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不多。除少数肥沃的火山地区外,其余地区土地贫瘠。
分析加里曼丹岛至今地广人稀的原因。
16.(2022江苏连云港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下图为2015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示意图。
(1)简述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人口密度特点,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P170定点2
(2)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否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读图可知,0°—60°N分布着世界88.1%的人口,因此这个地带是世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即北半球中低纬度,故选C。
2.A 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北纬60°—90°,属于高纬度地带,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少,终年严寒,不利于人们居住和进行生产活动,因此人口稀少,故选A。
3.C 图中人口分布最多的纬度带是北纬20°—40°,这里气候相对温暖,土壤肥沃,适宜早期农业发展,为后期人口的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②③正确。历史悠久和工业化起步早不属于自然原因,且该纬度带的大多数地区工业化起步晚,①④错误。故选C。
4.D 据所学知识可知,南纬40°—60°基本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进而使得该区域人口数量少,故选D。
5.B 亚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所占比例为47.3%,而亚洲人口总数超过40亿,是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虽然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所占比例高于亚洲,但总人口较亚洲少,所以B正确。
6.D 读表可知,大洋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所占比例是94.3%,占比最大,加之大洋洲本身人口数量较少,所以是内陆人口最少的大洲,D正确。
7.C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都处于中低纬度地区,都濒临海洋,多为平原地形,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其中①②两地分别位于东亚和南亚,经济并非高度发达。故选C。
8.D 由图可知,⑤地位于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旱,A错误;⑥地位于亚马孙热带雨林,气候湿热,B错误;⑦地位于南极洲,气候酷寒,C错误;⑧地位于青藏高原,人口稀少主要是由于气候高寒,D正确。
9.C 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沿海多于内陆、亚洲多于欧洲、低纬度多于高纬度;东半球为20°W向东到160°E,人口多于西半球,所以C正确。
10.C 厄瓜多尔本土位于赤道附近,平原地区气候炎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中部地区位于河流源头,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比较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集中,C正确。
11.A 根据材料可知,费尔干纳盆地在天山西侧,此处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制约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读图可知,该地为盆地地形,盆地内部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故成为人口分布的密集区,A正确、B错误;矿产资源状况无法从材料中得知,C错误;交通对其人口分布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
方法总结
  影响干旱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临近河流或地下水丰富的地区,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人口也较为集中。
12.A 读图,结合加拿大人口密度的图例可知,加拿大南部人口密度多在1~50人/km2,北部人口密度在1人/km2以下,因此加拿大人口南部多、北部少,A正确。
13.A 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得孙湾沿岸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生产生活,故人口稀少,A正确;哈得孙湾沿岸有河流流经且临海,水源充足,海运便利,B、D错误;哈得孙湾南部沿岸有银矿分布,C错误。
14.D 该地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矿产资源丰富,但这些都不是社会经济原因,①②错误;由于气温较北部高,所以南部农业发展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相对发达,因而人口密度相对较高,③④正确。故选D。
15.A 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侧总体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宜居的环境使该侧人口密集;而西北侧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降水少。由于两侧自然环境差异稳定,黑河—腾冲一线两侧的人口比重一直稳定少变,A正确。
16.A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因而人口稠密,A正确;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经济并不发达,工业、商业贸易并不繁荣,B、C错误;矿产资源对小范围区域的人口数量影响较大,不是整个河南省人口稠密的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
17.C 图中甲地区位于我国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分布最主要受水资源的影响,光照、热量及海拔均不是最主要影响因素,故选C。
18.B 俄罗斯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人口少,可能存在类似我国“胡焕庸线”的人口地理分界线,B正确。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荷兰国土面积狭小、地势平坦,人口稠密,总体人口分布较为均匀;印度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恒河流域,故三国都没有形成明显的人口地理分界线,A、C、D错误。
19.C 由表1可知,东北地区的人口重心移动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移动,A错误;由表2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集中指数增大,表明人口分布趋于集中,B错误;由于人口分布趋于集中,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C正确、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D 读图可知,北美洲、亚洲和南美洲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存在较为明显的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欧洲整体人口分布最为均匀,故选D。
2.A 读图可知,图中整体临海地区人口较为密集,A正确。图中未体现人口分布与河流的关系,B错误。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少,两极附近人口稀少,C、D错误。
3.B 甲区域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旱,不适宜人类居住,因而人口密度小,故选B。
4.B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错误;3 500~3 699米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曲线斜率最大,即该海拔每百米高程的人口最为密集,B正确;距河流1~2千米人口密度最大,故分布人口最多,C错误;高程4 500米以上人口密度较小且变化较小,D错误。
5.C 由图可知,该流域3 500~4 000米人口总数多,4 000~5 299米人口总数少,整体海拔高,可能位于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C正确。
6.D 该流域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用水方便,D正确;水能资源主要影响发电,水电依靠电网输送,其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A错误;坡向主要影响植被分布,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小,B错误;当地水运条件较差,需求量小,水运交通便捷度对人口分布影响小,C错误。
7.A 根据材料中人口密度的定义,结合表中各区域(地域)的面积和常住人口数量可计算选项中各区域(地域)的人口密度。经计算可得,渝中区人口密度约为2.82万人/平方千米,沙坪坝区人口密度约为0.29万人/平方千米,九龙坡区人口密度约为0.28万人/平方千米,北碚区人口密度约为0.10万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最大(最稠密)的为渝中区,A正确。
8.C 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社会,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现代,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往往是社会经济条件,即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C正确。
9.D 从表中可以看出,1953年到2010年,东南半壁人口比重虽有少量下降,但整体人口比重仍在93%以上,且人口密度增长了一倍以上,故东南半壁人口数量逐渐增加,A错误;东南半壁的人口密度增长了一倍以上,而西北半壁的人口密度却增长了两倍左右,故东南半壁的人口增长率比西北半壁低,B错误;从表中可直观获得西北半壁人口密度逐渐增加的信息,C错误;东南半壁的人口增长速度虽没有西北半壁快,但东南半壁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占绝对优势,因此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量多于西北半壁,D正确。
规律总结 人口密度既能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也能从数量上反映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10.D ①国人口集中在该国东南部与西南部,与澳大利亚人口分布情况相符;②国西部和偏北部人口稠密,且呈带状分布,与德国人口集中分布在莱茵河、多瑙河流域相符;③国人口东多西少,与美国人口分布情况相符;④国东北部人口稠密,与印度人口分布情况相符。
11.B 由上题可知,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中西部气候干旱,人口稀少;德国人口最密集区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美国西部并非因为深居内陆而人口稀少,而是因为以高原山地为主,开发较晚;印度中部为德干高原,气候较干旱,人口相对较少。
12.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图的纵坐标应为人口密度;世界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总体而言,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图1横坐标应为海拔;降水极少的地区,人口密度小,随着降水的增多,人口密度显著增大,但降水进一步增多,气候过湿,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密度的增长又趋于减缓,所以图2横坐标应为年降水量。故B正确。
13.C 结合上题,随着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并非均匀减小,在海拔1 000米以下的地区,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减小,在海拔1 000米以上的地区,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降速变慢;人口密度也并非随着年降水量的减小而均匀增大,在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下的地区,随年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增大,在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的地区,人口密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加增速变慢,C正确。
解题方法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步骤 ①找:找图名、图例、横轴、纵轴、点线数据; ②析:分析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数据分布规律; ③答:比较各选项或用地理术语分条目组织答案。
14.A 图中A点的海拔约为4 000米,可能位于青藏高原;C点海拔接近0米,不可能是四川盆地;E点年降水量极小,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D点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毫米,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不可能如此大,A正确。
15.答案 岛屿虽然面积大,但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岛屿周边被海洋包围,对外联系不便;岛内有价值的矿产少,资源开发落后;岛屿整体土壤贫瘠且山地多,种植业落后。
解析 人口稀少的原因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自然条件(气候、资源等)、对外交通联系(位置)等方面思考。
16.答案 (1)特点:人口密度最小。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利,对外开放程度低。
(2)不是。理由: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分布不均衡并不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
解析 (1)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主体为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利,对外联系不便,人口密度最小。
(2)首先表明态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给出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胡焕庸线”东南侧,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交通发达,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国家政策宽松,人口流动加大,大量“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区人口涌入。“胡焕庸线”西北侧,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人口少。两侧人口分布不均衡,但人口分布状况都是合理的。因此人口分布不均衡并不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