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专题训练------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的妙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车厢里
[俄]苔菲
“请问,太太!您姓维格多尔奇克吗?”
“对不起,太太!我本姓楚克尔曼。”
“楚克尔曼?到底还是楚克尔曼!我永远都不会想到!您是楚克尔索恩的亲戚吗?”
“不,我不是。”
“他们是非常富裕的人。谁不知道楚克尔索恩啊!他们有自己的工厂、自己的马匹。他们还想买车呢,已经想了两年了。穷人才不会想这些呢。既然一个人想买车,而不是买什么鲱鱼和洋葱之类的,那就是说,他兜里有钱。楚克尔索恩家,嗬!楚克尔索恩家族是一个富裕家族。”
“可能他们是亲戚呢,我怎么知道。甚至,也许是亲戚。只是我不会为此而骄傲的。我没时间骄傲。我们有自己的造纸业。”
“请问,您在哪里定居?”
“我们在里加。”
“在罗马①?哇,太太,太太!您是多么幸福的人啊,太太!”
“呸,那有什么!”
“因为,也许非常美!我宁愿不惜一切代价,哪怕看上一眼也好啊!”
“看上一眼,也许会感觉很好。而我是用双眼在看,所以我已经厌烦了。”
“您也许在开玩笑!请问,太太!您当然会说意大利语了?哦,我真想听一下!”
“意大利语?不会说。为什么我要说意大利语呢?”
“如果您要向意大利人买点儿什么的话,人家听不懂怎么办呢?”
“您说什么呀?假如有个牵着猴的坏蛋向我推销假琥珀,那我还要为了他来说蹩脚的意大利语?呸!我才不需要呢!”
“哦,太太,您真让我惊讶!请问,您那儿的天气怎么样?很热吗?”
“不是很热。夏天还不错。”
“而我有一个熟人去过那里,他说,都热得让人出汗。”
“也许他在撒谎。”
“他为什么要撒谎呢?因为我要给他钱,让他撒谎?还是别的什么?”
“太太,您不要这样生气。柳利卡先生是一位富人,有自己的药店,可撒起谎来就像个低级下流的叫花子。如果他早上喝了咖啡,他一定会对别人说,他喝了茶。”
“好吧,随便。就算我的熟人没有出汗。我在争论吗?什么?请问,您那里的自然风光一定很美吧?一定是令人惊叹的!我想象那里会有各种各样的仙人掌,还有其他一些动植物!”
“什么呀!没什么特别的。请您允许开一下窗,好吗?这里很闷。”
“请允许我亲自为您打开……”
“你为什么要操这个心呢……”
“对我来说,这是顺手的事……瞧,打开了!你现在感觉好些了吗?我很高兴能为您服务。那么,您那里的自然风光还是非常美的,对吗?”
“呸!那只不过是自然风光而已!”
“当然,对习惯于美的人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啊,太太,只要看着您就觉得舒服。我在想,您是一个懂得享受的人。就在您身上,有某种特别的痕迹。这个胸针……是在那里买的吗?”
“这个?是在维尔诺。太太,您有孩子吗?”
“我有一个女儿。哦,那是怎样的孩子啊!简直就是某种特别的东西。美人儿,甚至羞于启齿。但是,只有一点不好:可以想象一下,她的眼睛长得就像我的一样非常美。眉毛也像我,额头、脸颊,甚至鼻子,而下面都像她父亲,父亲,父亲!这么好的孩子!我想,明年带她去你们那座伟大的城市。只是麻烦的是出国护照,否则……”
“您为什么要出国护照呢?来我们这里不需要出国护照!”
“您说什么?”
“也许,您去莫斯科也要带着出国护照?”
“去莫斯科不要护照!”
“那为什么去里加要,而去莫斯科不要?”
“里加和我什么关系,您为什么硬要跟我说里加呢?”
“因为您想去里加啊。”
“去里加?我想去里加?不,您听到了某个相像的名字了。”
“抱歉,太太!您一听说我是从里加来的,就完全昏了头。简直就像用牙咬住我的脖子一样,紧紧不放。我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为了里加而疯狂!”
“请原谅,太太……但是,只是您自己……”
“不,请您原谅我,而不是我原谅您!”
“不,请原谅!这一点请您原谅我。因为您在这里自吹自擂,而现在自己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请您把窗户关上,风吹到我牙齿了。”
“您还要给我解释,有风在吹!先给自己办好去里加的护照吧。哈哈!”
“她还说楚克尔索恩是她的亲戚呢!楚克尔索恩才不想认识您呢。我要是告诉他,您死乞白赖地想做他的亲戚,他的背心会被笑破的!等着瞧吧!”
“哎,这对我来说很重要!请不要碰那窗户!我感觉很闷。”
“本来是从里加来的,却觉得自己是萨拉·贝恩哈特②。”
“哪有这种没教养的人啊!请您不要动我的窗户。”
“这已经是她的窗户了!你们听见了吗?怎么,您是文达沃——雷宾斯卡娅路还是什么?”
“您别忘了,您这是在跟谁说话!”
“跟一位里加的小市民在说话!”
“真有修养!请您别动窗户!”
“那风吹到我的牙齿了……”
“请原谅,太太……”
“不,请您原谅……”
“不,请原谅。请您原谅我。乘务员!乘务员!请您给我换个地方。你们这里坐着的是里加的乘客!”
“呸!”
【注】①俄文里,单词“里加”与“罗马”的前两个字母相同,因此被听错了。②法国女演员。
1.故事在两位太太的吵架声中戛然而止,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这样处理的妙处。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琴 师
岑燮钧
我们小的时候,住在县剧团里,父亲是团里的琴师。
有一阵,父亲总是晚回来,母亲知道他是给团里一个小姑娘马玉娘拉琴后,就时不时跟父亲吵架。
有一回,她拍着巴掌骂道:你以为你是好人,好人会被撵到乡下来 父亲似乎恼羞成怒,一个反手巴掌甩了过去,母亲摸着脸,张牙舞爪地扑了上来。
从此,但凡要吃饭了,我就跑去叫父亲,我怕母亲去闹。
父亲对马玉娘很耐心,我经常听到他说道:对,对,就这样唱,唱高音时,可以用气息托着,若断若续……云派唱腔就是这样的特点,像云一样,飘若游丝……
那时,剧团青黄不接。老演员经过文革的耽搁,有的荒废了,有的形象不行了,正需要年轻演员顶上去。
终于,马玉娘成了剧团的主角,可她的神态总是幽幽的。母亲是团里烧饭的。她不喜欢马玉娘,她喜欢李铁梅一样的,人精精神神,嗓子脆亮脆亮的。父亲不屑地说:你知道什么。
果然。马玉娘渐渐地红了起来。
有一天,大家都知道了,马玉娘要调到省里去,她被省团的云老师看中了。
那天,父亲倒了酒慢慢地喝着,直到我们都吃完了,他还在喝。母亲催了几次,父亲喝道:你有完没完!
大概是半年后,有一晚,我们听到敲门声,母亲走出去,一会儿转身向里喊道:马玉娘来了!
父亲既没激动,也没热情,只是淡淡说,坐。马玉娘说了些省团的事,父亲只是“嗯”“噢”“啊”地应着,有时点点头。临到马玉娘要走时,他说:东西拿走!马玉娘说,只是一点点意思!父亲说:以后,你拿东西,就别来了。人家说这话是客气话,可是父亲却是一本正经的,弄得马玉娘很下不来台。父亲把东西硬是拿了出去,然后关了门。门敲了几下,然后听到马玉娘走了。
母亲看看父亲,白了他一眼。
本来,剧团刚刚有点生气。可是,马玉娘一走,又黯淡下去了。一个好演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后来,马玉娘托团里的一个老同事,给父亲捎来一把新的胡琴。父亲试了一下,收下了。
马玉娘越来越红,新戏一个接着一个。可是,父亲越来越落寞,因为剧团解散了。
父亲的最后两年是在省城度过的。母亲殁了,他也老得很快。他的心脏不行,把他一个人放在乡下,不放心,于是,我叫他来。起先,他不肯,我哭着“骂”了他,他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肯跟我了。来的时候,他把那把胡琴带上了。
我给他打开了戏曲频道。那时,乡下没有数字电视,戏曲频道是收不到的。我给他说,戏曲频道里经常有马玉娘的戏。她现在是省团的当家花旦了,还得了梅花奖。
第二晚,果然看上了马玉娘的大戏。父亲一边看,一边给她打拍子。我问父亲,她唱得好吗 父亲点点头,说好,比原来更好了。她原来的嗓音里有一层翳,现在这一层翳散了,但又没完全散,就有了一种幽咽的美。这种嗓音,比起单纯的声音来,更有回味。戏曲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味。这一晚,父亲的话特别多,我从来没见他讲过这么多话,还讲得很有兴致。
他以前是一个多么寡淡的人啊,一天说不了几句话。父亲说,当初,她因为是新招的,高音上不去。差点被刷掉。是他,力排众议,帮她另选流派,练唱三年,终于练出了一条像云致秋那样的幽咽婉转别具一格的嗓子……
我告诉他,你知道吗,玉娘姐家就在我们前面的一个小区。我指着前面的灯光说,喏,就是那边高楼上亮灯的地方。
父亲顿了顿。说,这么近啊……
父亲身体越来越不好,每次我提及让玉娘姐来看看他,可他总是摇摇头。他不愿麻烦人家。
父亲平平静静地走了。
父亲去世后第三天,马玉娘摸到我家来,捧着两束花。她是从朋友圈里看到这消息的,说真不知道老师就住在离她家这么近的地方——真是太过意不去了。
我说,父亲临终前,一直看着你的小区,可是,他就是不让我告诉你。
她的眼圈红了,说,我知道,我知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走到父亲的遗像前,献上两束花,深深地鞠了一躬。
她说,另一束花是云老师的。然后,她转发给我一张照片,说你看看。
我第一次看到了父亲文革前的照片:他在给云致秋操琴……
(选自《四川文学》,2017年第12期)
2.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请赏析其妙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起薇山往事
黎幸欢
我那时是个年轻小伙子,为了生计,跟着经验丰富的师傅上起薇山砍伐杉木。
在那里我认识了房丽莎,她可是个好女孩。她父亲房冷水是一个乡村音乐老师。我和房丽莎经常爬上起薇山的半山腰,遥看夏日绚丽的日落。我们一起唱歌,一起傻笑。那段时间,我沉醉在一种甜蜜的时光里,那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
但是,这一切都被“黑斑”——一个穿黑衣服的人搅乱了。
秋天的时候,镇上来了一个穿黑色西服的中年牧师,一个刚离异不久的家伙。我发现,尽管自己常去房丽莎家,但“黑斑”去的次数比我还勤,而房冷水先生明显地对他很热情。渐渐地,我感到很失落,不再像过去一样经常往房丽莎家跑,而是和伙计们去外面闲逛、酗酒。
有一天,我跑到房丽莎家,只是为了想见见她。房冷水和“黑斑”也都在家里。他们似乎在讨论什么事情,见到我后就突然扯开了话题。
房冷水压住自己的火气,尽量有礼貌地和我说:“哎,小伙子,你选择走哪条路,那是你的自由。不过,我觉得年轻人不该酗酒。我们是不会欢迎一个酗酒的人走进家门的。不要说话,房丽莎。”他看见丽莎想开口,就这样阻拦她说。“黑斑”见状,就插嘴进来。他们两人狠狠教训了我一通,非得让我改邪归正。房丽莎只是在旁边看着,什么话也不说。我却看得出来,她也认为我该改邪归正。我垂头丧气地离开了。我是想诚心改邪归正的,为了房丽莎。
有一次,我们参加了新年前的巡回表演。刚唱完歌,房丽莎就晕倒了。沈木希医生来给她看病,不允许有人打扰他工作。
“她马上就会好起来的,孩子,她马上就会好起来的。你必须有耐心……”我和“黑斑”焦急地在门外来回溜达,没人的时候,“黑斑”总是这样安慰我,好像是他做错了事情一样。
“喂,小伙子,现在不是你,就是我,只有一个人能跟房丽莎相好。怎么,你难道没有点想法吗?你是个懦夫,或者是一个情感的骗子,对吗?”
我凶巴巴地说:“说,再说,我就勒死你。”
“不,我真是替你感到可怜。因为你什么都不知道。”他说。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说。
“我常想,这事应该让你也知道。”他说,“我们俩谁也得不到,世上没有人能够得到她。她的病是天生的,很难治好的,也许还能活半年。我不是来和你竞争的,而是出于她父亲的乞求。他并不希望你为了一场爱情耽误前途,却又害怕你无法接受生活残酷的事实。”
这时候,房冷水走出来。“你来啦?”他说道,“你已知道了所有事情。现在……你们走吧。我是不会让你们见她的。她太虚弱了,还是让她安安静静地睡一会吧。”
他就这样不容商量,当着我俩的面,直截了当地关上了门。
第二天,我又到房冷水家门前去了。老房冷水出来开的门,他说:“你又来了,求你做一回好人。让我的女儿静一下,她好不容易睡过去。”
我再三恳求他让我见见她,哪怕只说声再见。这时,有个女人在二楼上向下面喊道:“她说请李奥丁霍都上楼来。”
老房冷水听到后,马上就让开了道。
就这样,那个女人领着我进到屋子里,见到了房丽莎。她正躺在床上,这个温暖的季节还盖着一层厚厚的棉被。她那一头浓密的头发披散在枕头上,但是她的脸颊却瘦削得使一个强壮的人害怕。
她看了我一会,就说:“你已知道了我生病的事儿?相信我,不是诚心欺骗你。我以为,自己能好起来。可是,你知道,这次我打了一次败仗。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败仗。不过,没有关系,我会好起来的。不是吗?难道你不希望我好起来吗?”
她看了我一会,就说:“李奥丁霍都,你一直是我心上的小伙子。但是,现在我请你把我忘记吧,你是一个好小伙子。没事的,你将来会遇上比我好的姑娘。”
她说的时候,强装出笑容,我差点儿放声大哭。她伸出手来,把我的衣领弄整齐,就像女人抚弄缎带那样。
我想告诉她,不管如何,我都愿意等她好起来,然后和她结婚。
她告诉我,沈木希医生认为这里的医疗条件太差,气候湿寒,不利于她的治疗。她们接受了这个善良的建议,准备到城里去。她让我像个男子汉坚强起来,她会继续为我祈福的。
“现在你得离开了,小伙子。”那个妇女在旁边提醒我。于是,我走出房间,轻轻掩上门,下了楼。
他们就这样走了,可我连声告别的话都没有来得及说。黑斑也调到另一个他们称作“老寨”的教区那里去了,只有我一个人留在起薇山。
夏天来到的时候,我就辞掉了伐木的活儿,永远离开了那个地方。
3.小说结尾似一首乐曲戛然而止,并没有交代“我”和房丽莎之间的结局,请分析作者这样结尾的妙处。
答案
1.①小说结尾姓楚克尔曼的太太要求乘务员给自己换个地方,并强调这里坐着的是里加的乘客,表现了楚克尔曼太太的气愤和对对方的厌恶。
②和姓楚克尔曼的太太对话的人刚还不停地请求对方原谅,马上就说出“呸!”转变之快,令人捧腹,形象地表现了她的虚伪和势利,富有讽刺意味。
③小说在一片吵闹声中戛然而止,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参考示例:(1)悬念落实,心情释然——揭示了前文让马玉娘代为“父亲遗像”献花、父亲按照云派唱腔指导马玉娘练唱的原因。(2)展现“我”明白缘由后的激动、敬佩、怀念等复杂情感。(3)丰富人物形象,衬托人物品质——(文革前曾为云致秋操琴)烘托父亲琴艺精湛,侧面衬托甘为人梯、提携后进的优秀品质。(4)和开头呼应。(5)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3.①小说结尾没有明确交待房丽莎的结局,这就为二人的爱情故事留下一个悬念,这样的结尾会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回味无穷。②二人美好的爱情因疾病而被迫猛然中止,这样的结尾给小说增添了浓重的悲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