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课件((共1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课件((共1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06 08:5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3张PPT)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考点1 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2020湖南株洲,12,2分)下列关于不同种类植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
A.藻类植物都是单细胞,都生活在水中
B.苔藓植物茎中无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为假根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体内具有输导组织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有种子,种子中都有胚
答案 A 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例如水绵、海带、紫菜等都是多细胞藻类植物。
2.(2020云南昆明,32,1.5分)能传播西尼罗热病毒的库蚊,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据此推测库蚊属于 (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答案 D 身体和附肢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故库蚊属于节肢动物。
方法技巧 准确把握各种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3.(2020山东青岛,9,1分)青岛是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动物种类繁多。下列关于海洋动物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蛤蜊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B.海蜇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C.对虾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属于节肢动物
D.鲅鱼通过头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类
答案 A 海蜇属于腔肠动物,B错误;对虾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而昆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
腹部,C错误;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不是头部,D错误。
4.(2020湖南株洲,15,2分)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
B.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C.节肢动物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的
D.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答案 C 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的(同律分节),而节肢动物虽然也有许多体节,
但彼此不相似,大多数节肢动物有头部、胸部和腹部之分(异律分节),C错误。
5.(2020山东青岛,35,1分)某同学假期回郊区的奶奶家,对农庄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②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B.③④的分类依据是身体是否分节
C.⑤是胎生,⑥是卵生
D.动物分类既要比较形态结构,也要比较生理功能
答案 B 蜻蜓是节肢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两者的身体都由体节构成,所以分类依据不可能为身体是
否分节。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的,属于同律分节;蜻蜓的体节彼此不相似,属于异律
分节,分类的依据可以为体节是否相似。
6.(2020云南昆明,29,1.5分)生物分类有多个等级,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
A.界  B.门
C.科  D.种
答案 D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可见,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
也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方法技巧 熟记生物分类单位共7个,最大的是界,最小的是种。
7.(2020山东青岛,31,1分)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迁地保护
B.随意捕杀或引进某种生物,会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C.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答案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A错误;每种生物都是一个
丰富的基因库,而不是“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合理开
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不是禁止一切开发和利用,D错误。
8.(2020江苏连云港,9,1分)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聚焦生物多样性。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围湖造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稳定
C.引进外来物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D.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
答案 B 围湖造田、引进外来物种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进而破坏当地生态系统,A、C错误;建立自然
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错误。
9.(2019湖南长沙,19,2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的“蒹葭”是芦苇,它是一种单子叶植物,以下植物
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肾蕨  B.葫芦藓
C.花生  D.玉米
答案 D 单子叶植物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肾蕨是蕨类植物,葫芦藓是苔藓植物,二者都是孢
子植物,依靠孢子繁殖;花生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玉米是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因此,与
芦苇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玉米。
抢分妙招 明确单子叶植物的常见代表有小麦、玉米、高粱、竹子、芦苇等。
10.(2019江苏连云港,5,1分)下列生物特征中,可作为区分蕨类、种子植物的分类特征的是 (  )
A.是否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B.是否具有根、茎、叶
C.是否只有细丝状的假根
D.子叶是1片还是2片
答案 A 蕨类植物是孢子植物,依靠孢子繁殖;种子植物依靠种子繁殖。两者分类的依据是能否产生
种子或是否依靠孢子繁殖。
抢分妙招 明确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的最大区别是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
11.(2019湖南长沙,14,2分)为了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某校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
创作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作品,以下四位同学的作品中,不是昆虫的是 (  )

答案 B 图中四种动物分别表示瓢虫、蜘蛛、蝴蝶、蜻蜓,只有蜘蛛不是昆虫。昆虫的基本特征是三
对足、两对翅、一对触角,蜘蛛的足是四对,四对足是蛛形纲动物的主要特征,因此蜘蛛不属于昆虫。
方法技巧 明确昆虫的基本特征: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
12.(2019新疆,12,2分)下列选项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较少的是 (  )
A.杏属   B.双子叶植物纲
C.种子植物门  D.蔷薇科
答案 C 所同属的分类单位越大,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
解题关键 明确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同属的分类单
位越大,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
13.(2019广东东莞,24,2分)“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
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
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答案 D 由于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稳定,因此常被用作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D正确;分类
单位由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以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所同属的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因此,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多,亲缘关系较近,B、
C错误。
方法技巧 明确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14.(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13,2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
多样性的是 (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③引进世界各地不同的物种 ④迁地保护 ⑤
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⑥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⑥
答案 B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①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④迁地保护和⑥保护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②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属于过度开发利用,③引进世界各地不同的物种会造成
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生态平衡,②③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⑤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也是错误
的,应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因此①④⑥符合题意。
解题关键 明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15.(2018湖南娄底,18,2分)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是指基因的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答案 B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C错误;引进外
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威胁,因此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D错误。
方法技巧 明确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16.(2017江西,5,1分)甲是一类用孢子繁殖的植物,根据图可知它在植物类群中属于 (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答案 C 用孢子繁殖的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
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故C符合题意。
17.(2016江苏南通,24,2分)地球上已发现和命名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其中有些生物类群的已知种数如
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
生物类群 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世界已知种数 4 340 8 730 6 300 4 010 22 037 >260 000 850~940 10 000~12 000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数量多样性
答案 B 表格中列举了各种各样的生物,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思路分析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
样性。
18.(2020福建,27,5分)某同学发现了三只外形相似的昆虫,通过比较形态结构等特征查到种名,并绘制分
类图(如图)。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


(1)观察发现,三者均身体分节、体表具有坚韧的    ;停息时状态如图,[ ]的翅平展,另外二者翅收
拢。
(2)黄足蚁蛉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这种变态发育方式称为    。
(3)根据分类图可知,与红蜻亲缘关系较近的是[ ],图中缺少的分类等级是    。
答案 (1)外骨骼 ② (2)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发育) (3)① 属
解析 (1)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昆虫的身体
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中胸部是运动中心 ,足和翅都着生在胸部。分析题图可知,停息时②红蜻的翅
平展,①斑脊猪丝蟋和③黄足蚁蛉的翅收拢。(2)黄足蚁蛉的发育过程中有蛹期,故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3)两种动物所属的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①和红蜻所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目,而
③和红蜻所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纲,纲比目大,所以①和红蜻的亲缘关系较近;分类等级单位由大到小依
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对比图中的分类单位,图中缺少的分类等级是属。
19.(2019湖南湘潭,36,5分)如图甲是金丝猴、朱鹮、水杉、大肠杆菌、肾蕨和珙桐六种生物分类表解
图,图乙是鸟类呼吸系统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根据生物的特征写出图甲中数字①所代表的生物:      。
(2)请完善图甲中a、b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a   ;b    。
(3)朱鹮的呼吸作用旺盛,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肺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
率,这与它具有图乙中[ ]    结构有关。(括号内填写字母,横线上填写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4)生物学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上述六种生物中,
与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填写相应数字)。
答案 (1)大肠杆菌 (2)种子植物 胎生 (3)b 气囊 (4)④
解析 (1)题述的六种生物中,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金丝猴、朱鹮、水杉、肾蕨和
珙桐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2)根据是否产生种子,可将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肾蕨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
物;水杉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珙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朱鹮属于鸟类,生殖
方式为卵生;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生殖方式为胎生。因此①是大肠杆菌,②是肾蕨,③是水杉,④是珙桐,
⑤是朱鹮,⑥是金丝猴,a是种子植物,b是胎生。(3)图乙中,a是气管,b是气囊,c是肺。鸟类的呼吸方式为双
重呼吸,双重呼吸与气囊结构有关:吸气时,大部分气体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部分气体进入气囊暂时储
存;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又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满足对氧气
的需求。(4)图示六种生物中,珙桐与水杉都属于种子植物,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
20.(2018江西,16,5分)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鱼类、虾等动物为食,通常栖息于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
流。每年春天,江豚开始进入繁殖期,10月生产,每胎产1仔。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
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西鄱阳湖的草洲浅滩,成了江豚抚育幼仔的重要场所。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野外数量急剧下降。现在政府采取保护措施后,它的数量有所回
升。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如过往船只纷纷为长江江豚主动让道,唯恐江豚受
惊。
(1)根据江豚“10月生产,每胎产1仔”可判断长江江豚在动物类群中属于     。
(2)“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豚的这些行为从行为方式
(类型)上划分属于   行为。
(3)鄱阳湖草洲浅滩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
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    。
(4)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保护生物种类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
答案 (1)哺乳类 (2)繁殖 (3)光合作用 较弱 (4)基因的多样性
解析 (1)由题目叙述可知,江豚生殖方式为胎生,而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因此,长江江豚
属于哺乳类动物。(2)亲代保护和帮助幼小的子代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3)鄱阳湖的草洲浅滩生态系
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就
会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越强,由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较森林生态系统少,因此自动调节能
力较弱。(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解题思路 材料中找关键词配合题目问题作答又快又准。如材料中“每胎产1仔”说明江豚胎生,所以
为哺乳类动物;“帮助幼仔的行为”说明有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考点2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1.(2020山东青岛,5,1分)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幼体用鳃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皮肤裸露 ⑤完全用肺呼吸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B 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减少水分蒸发;生殖和发育可以脱离对水环境的依赖;
发达的肺在陆地上气体交换的能力完全可以满足整个身体对氧的需要。这些特征说明爬行动物比两栖
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
知识拓展 两栖动物的体表裸露,而且肺不发达,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辅助肺呼吸;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
中进行。这些都使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2.(2020安徽,9,2分)生物之间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就近。下列动物与黑猩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答案 C 川金丝猴和黑猩猩都属于哺乳动物,亲缘关系最近;图中的蝾螈属于两栖动物,丹顶鹤属于鸟
类,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故C符合题意。
方法技巧 首先把图中动物的所属类群弄清楚,然后比较找出所属类群关系较近的。
3.(2020山东青岛,30,1分)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C.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定向变异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D 生物的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是相对于环境来讲的,适应环境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则该
变异为有利变异;反之为不利变异。自然选择保留的是当时环境下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但随着环
境的改变,该变异也可能变成不利变异,A错误。北极熊本身就存在白色变异和非白色变异,只是白色变
异更有利于北极熊在冰天雪地里生存,环境对北极熊的毛色进行了选择,B错误。变异是随机的、不定
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错误。
4.(2020山东德州,22,1分)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如图)。对其形成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有利变异的结果
答案 A 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拟态,借以躲避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2020湖南长沙,23,1分)一种生活在浅海的章鱼,能根据周围环境不断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和形状。关
于章鱼的这种伪装能力,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B.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有利于章鱼躲避敌害  D.有利于章鱼获取食物
答案 A 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6.(2020湖北宜昌,48,2分)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
效逐渐下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正确的是 (  )
A.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繁殖能力
B.杀虫剂的使用对苍蝇进行了定向选择
C.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免疫力
D.杀虫剂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答案 B 杀虫剂杀死了没有抗药性的苍蝇,把有抗药性的苍蝇选择了出来,这些有抗药性的苍蝇经过
大量繁殖,产生的后代中大多数苍蝇都具有抗药性,饲养员再使用杀虫剂时,药效就下降了。
知识拓展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包括四部分: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7.(2020湖南株洲,17,2分)有关人类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B.没有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C.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就可以完全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D.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答案 C 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推断出了生
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故C错误。
8.(2019广东东莞,26,2分)格兰特在1976~1985年对达夫涅主岛上的强壮地雀研究时发现:岛上先持续干
旱,食物中大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大;后来持续雨季,食物中小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
喙变小。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
A.大坚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
B.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C.在进化中地雀的喙不会变得更大或更小
D.食物组成是地雀喙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
答案 C 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进化中地雀的
喙会变得更大或更小,故C符合题意。
9.(2019北京,14,1分)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进行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
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
B.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夜蛾采取不同的策略逃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夜蛾具有不同的逃生策略与蝙蝠捕食无关
答案 D 夜蛾具有不同的逃生策略与蝙蝠的捕食方式有关,两者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10.(2018山东德州,22,2分)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B.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
C.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答案 D 米勒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不能证明原始海洋中的有
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抢分妙招 明确米勒实验的结论。
11.(2018湖南长沙,21,2分)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是 (  )
A.体内无脊柱→体内有脊柱
B.种子裸露→种子外有果皮
C.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D.身体分节→身体不分节
答案 D 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解题关键 明确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包括三个方面。
12.(2018北京,13,1分)节肢动物鳃的进化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鳃进化出的结构是不同的
B.鳃的进化有利于适应生存环境
C.鳃的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
D.鳃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C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生物鳃的进化。
方法技巧 明确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3.(2017湖北武汉,20,3分)如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答案 A 由于生物所处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
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故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生物与环境
相适应,原始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不同特点,进化为各
类哺乳动物,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主动进化的结果,B错误;生
物进化是定向的,而生物变异不定向,生物通过不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C错误;在现存条件下,原始
哺乳动物不能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的原因有两个:在内因方面,现在的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与原始的哺乳动物不完全相同;在外因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原始哺乳动物进化时的自然条件
不同,D错误。
14.(2020山东泰安,18,7分)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依据一定的特征,可将生物分成不同类群。在漫长的
进化历程中,不同类群的生物形成了与各自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请分析回答:
(1)植物多样性的进化中,蕨类植物比藻类、苔藓植物高等,主要表现在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
这些器官中有专门的    ,植株高大得多。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等,主要表现在被子植物一般都
能    ,种子外面有起保护作用的果皮。
(2)动物多样性的进化中,与环节动物相比,节肢动物身体各部分有进一步的分工、运动能力增强,主要原
因是节肢动物的      分节。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主要原因是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在陆上产卵,          。哺乳动物是动物中的高等类群,能
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主要原因是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
          。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通过自然选
择,          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环境,不断出现适应各种环境的生物新
类型。
答案 (1)输导组织 开花结果
(2)身体和附肢 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3)基因的多样性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解析 (1)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可以运输
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供植物生长利用,所以蕨类植物可以长得很高大。被子植物一般都能开花结果,而
且被子植物的种子外还有果皮包被,保护种子,因此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等。(2)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的身体都有许多体节,但环节动物的体节彼此相似,而节肢动物的体节不相似,有头部、胸部和腹部的区
分,头部是感觉中心,胸部是运动中心。节肢动物的附肢(足和触角)也分节,使其运动能力更强。爬行动
物比两栖动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卵表面
有坚韧的卵壳,可防止水分蒸发,使其在没有水的陆地上能孵化出幼体。哺乳动物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
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3)生物的各种特征主要是由基因控制的,所
以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在生存斗争中,那些适应环境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斗
争中获胜得以生存,并不断地繁衍后代,使这种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得以积累,进而导致生物更好地适应特
定的环境,不断出现适应各种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解题思路 抓住题目所需生物的关键特征,明确它所属的类群,然后据其主要特征答题。
考点1 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教师专用题组
1.(2018湖南长沙,15,2分)在研学中,一群学生看到几只鸟在水面游动,还会潜入水底,生物老师告诉他们
这是绿头鸭。据此推测,绿头鸭的足具备下列哪种形态特征 (  )

答案 B 绿头鸭的足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2.(2018安徽,16,2分)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森林大面积减少会危害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大批引进外来物种可丰富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
D.控制蚊、蝇等有害动物数量不破坏基因多样性
答案 B 大批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引发生物入侵,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3.(2018广东,16,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C.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D.围湖造田,扩展用地
答案 D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绿化造林,净化空气”都能够减少能量的
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A、B、C不符合题意。围湖造田,导
致蓄洪能力减弱,易发生洪涝灾害;扩展用地,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理念,D符合题意。
解题关键 明确“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常用措施。
4.(2017山东威海,19,1分)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属于陆生脊椎动物
B.都属于变温动物
C.所产的卵都有卵壳
D.发育过程都经过变态发育
答案 B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而两栖动物不是,A错误;两栖动物的卵没有卵壳保护,C错
误;爬行动物的发育不属于变态发育,D错误。
5.(2017湖南益阳,16,2分)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林容易发生严重的虫害
B.为了丰富动植物资源,应该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C.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D.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偷猎者的疯狂捕杀
答案 B 引进一些外来物种需要经过科学的论证、随时观察和调查,否则外来物种因适于生长或缺少
天敌等原因大量繁殖,容易破坏生态平衡。
6.(2017湖北武汉,10,3分)目前野生的长江江豚数量已不足1 200头,且正在以每年6.4%的速度递减,如不
抓紧保护,很可能步白鳍豚后尘,在10至15年间出现功能性灭绝。下列关于江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猩猩相比,江豚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
B.刚出生的长江江豚通过母乳获取营养
C.保护江豚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其转移到水族馆
D.气候变化是导致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答案 B 猩猩是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非常近,因此与猩猩相比,江豚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远,A错误;
江豚是哺乳动物,因此刚出生的长江江豚通过母乳获取营养,B正确;保护江豚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自然
保护区,C错误;导致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水污染等,D错误。
解题关键 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
7.(2016山东青岛,13,1分)下列特征中,不是扇贝和乌贼共有的是 (  )
A.身体柔软  B.运动器官是足
C.有外套膜  D.身体外有贝壳
答案 D 扇贝具有坚硬的贝壳,而乌贼的贝壳退化。
8.(2019北京,20,6)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在金黄的芦苇荡,一对丹顶鹤扇动着美丽的翅膀翩翩起舞。丹顶鹤体态优美、行止有节、鹤鸣悠扬,被
人们誉为“仙鹤”。
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沼泽、浅滩和芦苇塘等湿地。它的喙、颈和足都很长,能够捕
食湿地中的鱼、虾、昆虫和软体动物,也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丹顶鹤春夏季在东北地区繁殖,就地
取材筑巢产卵,雌雄轮流孵卵。约一个月后,雏鸟破壳而出,跟随双亲学习觅食、飞翔等生存技能。幼鹤
长到一岁左右就离开双亲独立生活。丹顶鹤秋冬季节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近年来,由于湿地面积大量减少,丹顶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保护丹顶鹤,我国不仅建立了多个自然
保护区就地保护,而且在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等机构迁地保护,进行了相关研究和种群复壮工
作。
丹顶鹤幼体容易感染血孢子虫。血孢子虫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血细胞内快速繁殖,导致个体患病甚至
死亡。为了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北京动物园研究人员将一岁以内的丹顶鹤幼体移至防蚊大棚饲养。
持续监测发现,采取该预防措施后,幼鹤未检测到血孢子虫感染。该措施已用于幼鹤野外放归前的阶段
饲养。目前北京动物园已有6只丹顶鹤成功放归野外。截至2018年,由各地保护机构放归的16只丹顶鹤
中,已有9只成功在野外存活,并有多只在野外繁殖了后代。

(1)丹顶鹤属于    纲(类)动物,其适应栖息环境的形态特征有        。
(2)保护丹顶鹤的主要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      。
(3)将幼鹤移至防蚊大棚饲养,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研究人员定期取幼鹤血液制
成玻片标本,借助    观察,监测其是否感染了血孢子虫。
(4)野外放归前,研究人员要先对丹顶鹤进行一段时间的野化训练。结合文中信息,你认为需要进行的训
练有        。
答案 (1)鸟 喙、颈、足都很长 (2)迁地保护 (3)切断传播途径 显微镜 (4)觅食、飞翔
解析 (1)丹顶鹤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喙无齿,这些都是鸟类的主要特征。丹顶鹤的喙、颈、足都很
长,能够捕食湿地中的鱼、虾等,也能啄食植物的根、茎和种子,适于栖息在沼泽、浅滩和芦苇塘等湿
地。(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3)丹顶鹤幼体容易感染血孢子虫,由血
孢子虫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可知,蚊子属于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将幼小的鹤移至防蚊大棚饲养,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血液玻片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才能监测其是否感染了血孢子虫。(4)要在野外存活,丹顶
鹤首先要学会觅食、飞翔、避敌等基本生存能力,所以野外放归前,要进行的野化训练包括觅食、飞翔
等基本的生存技能。
9.(2017山东青岛,37,7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
发你无限的遐想。如图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
(2)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                   。
(3)比较B和E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           ;动物E在生长发
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4)动物C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
(5)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
(7)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答案 (1)体内有无脊柱
(2)鸟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等)
(3)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外骨骼限制了蝗虫的发育和长大
(4)变态发育
(5)胎生、哺乳
(6)鳃、鳍
(7)AD
解析 图中A是鸽子,属于鸟类;B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E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F是鱼,属于鱼类。(1)图中ACDF分为一类,它们体内都有脊柱,而BE分为另一类,
它们的体内都没有脊柱,可见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2)A鸽子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身体呈流
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的羽毛特别是正羽用于飞行,方便搏击空气;前肢特化成翼,宽大
的翼增加了飞行的升力。(3)B蚯蚓和E蝗虫的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有利于灵活运动;E蝗虫体表有外
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会限制蝗虫的发育和长大,因此节肢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
皮现象。(4)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尾部的摆动游泳;成体是青蛙,用肺呼吸和皮肤
辅助呼吸,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到水中游泳,这种发育方式叫变态发育。(5)D家兔具有胎生、哺乳
的特点,这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6)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用鳃呼吸,靠
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7)在动物界中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增强
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方法技巧 明确动物分类的依据及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考点2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1.(2019新疆,13,2分)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后发展的是 (  )
A.直立行走  B.使用语言
C.学会用火  D.使用工具
答案 B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
生。因此,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后发展的是使用语言。
2.(2018湖南娄底,24,2分)很多被子植物的果实都非常甜美可口,分析其主要生物学意义是 (  )
A.这些植物乐于奉献,给人类和动物提供美食
B.我们应该怀有感恩之心,保护好这些植物
C.上帝特意创造了这些植物,为人类和动物提供美味的食物
D.这些植物有美味的果实,有利于动物为它们传播种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D 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味美可口的果实可诱使动物来食用,进而让动物为
它们传播种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符合题意。
3.(2017山东德州,16,1分)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
的相似程度达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 (  )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答案 B 基因相似,说明遗传物质相似,进而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名师点睛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4.(2017河北保定,7,1分)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化石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B.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具有更复杂的结构
C.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答案 B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但是陆生生物不一定比水生生物结构更复杂,如陆生
的蛇属于爬行动物,而水生的鲸鱼属于哺乳动物,鲸鱼比蛇的结构复杂,B错误。
5.(2016山东德州,15,1分)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顺序是 (  )
①诞生原始生命 ②形成有机小分子 ③构成独立的体系 ④形成有机大分子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答案 D 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在紫外线、闪电、高温和宇宙射线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有机
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
这样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些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
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可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行分为四个阶段:②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④形成
有机大分子物质→③构成独立的体系→①诞生原始生命,故D符合题意。
6.(2016四川成都,18,2分)能为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提供证据的化石是 (  )
A.三叶虫  B.恐龙
C.始祖鸟  D.始祖马
答案 C 化石是非常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始祖鸟和孔子鸟等化石为现在的鸟类起源于古代爬
行类提供了证据,故C符合题意。
7.(2016四川内江,11,3分)下列各项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  )
A.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
B.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
C.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
D.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
答案 C 小猫的毛色不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是一种变异现象,与自然选择无关。
8.(2017福建,31,5分)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使用抗生素时,
致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内的多种细菌被一起杀死。
资料2 有些细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能力。如果滥用抗生素,会对细菌的抗药性不断选择,从而催生能抵
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资料3 在自然界中,噬菌体是细菌的天然“敌人”,一种噬菌体只攻击特定的细菌。科学家正在研发噬
菌体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1)病毒性疾病能否用抗生素治疗     。
(2)遗传物质的改变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是一种    现象。“超级细菌”的产生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解释。
(3)噬菌体的外壳由      组成,可以识别特定细菌,使得它的攻击具有特异性。
(4)综合以上资料,提出一个减少“超级细菌”的办法。          。
答案 (1)否 (2)变异 自然选择 (3)蛋白质 (4)不滥用抗生素
解析 (1)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对病毒无作用。(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解释“超级细菌”的产生:细菌中由于基因突变,出现了极个别的能抵抗抗生素的个体。每一次使用抗
生素,实际上是对细菌进行了一次选择,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死,原先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超
级细菌”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3)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
菌体。噬菌体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4)“超级细菌”的出现是抗
生素对细菌长期选择的结果,因此,不滥用抗生素会减少“超级细菌”的出现。
考点1 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2020山东淄博模拟,4)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蕨类更适应陆地环境
B.种子植物的胚是新个体的幼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胚乳
C.子房内没有胚珠是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最主要区别
D.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指子房和胚珠受精,并分别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答案 A 蕨类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
组织,A正确;种子植物的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不包括胚乳,B错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
物最主要的区别是裸子植物的子房没有子房壁,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C错误;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指卵
细胞和极核分别与一个精子结合,并分别发育成胚和胚乳,这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D错误。
2.(2020山东青岛崂山一模,23)如图描述的是4种不同动物的特征。与动物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

A.家兔、蝗虫、家鸽、蚯蚓  B.家兔、家鸽、蝗虫、蚯蚓
C.家鸽、蝗虫、蚯蚓、家兔  D.蚯蚓、家鸽、蝗虫、家兔
答案 B 体表被毛是哺乳动物的特征,根据选项判断①是家兔;体表被羽毛是鸟类的特征,根据选项判
断②是家鸽;有外骨骼是节肢动物的特征,根据选项判断③是蝗虫;④无脊椎、没有外骨骼,根据选项判
断④是蚯蚓,B符合题意。
方法技巧 掌握动物的主要类群的主要特征。
3.(2020山东青岛李沧一模,25)如图表示生物与所属类群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
答案 D 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A错误;爬行动物属于脊椎动物,B错误;小麦是单子叶植物,C错误。
方法技巧 掌握动物、植物、病毒的分类依据尤为重要。
4.(2020山东青岛市南模拟,14)如图为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
B.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
C.猫和虎同属于猫科
D.虎和犬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答案 C 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食肉目),A错误;狼和犬同属于犬属,同其他生物相比,两者的相似
程度最大,B错误;虎和犬同属于食肉目,有亲缘关系,D错误。
方法技巧 明确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5.(2020辽宁大联考,15)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途径的是 (  )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加强教育与法制管理
D.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答案 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与法制管理,A、B、C不符合题意;
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该物种大量繁殖,威胁本地其他生物的生存,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D
符合题意。
6.(2019广东一模,16)下列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
A.蚯蚓和蜈蚣  B.蜈蚣和眼镜蛇
C.沙蚕和眼镜蛇  D.蚯蚓和沙蚕
答案 D 环节动物的常见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和沙蚕等。蜈蚣属于节肢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
7.(2019湖南娄底模拟,3)以下与鲸鱼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  )
A.海马  B.鲍鱼  C.大熊猫  D.鳄鱼
答案 C 鲸鱼是哺乳动物,海马是鱼类,鲍鱼是软体动物,大熊猫是哺乳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
方法技巧 明确以上几种动物所属类群,掌握各类群的特征。
8.(2019山东威海模拟,27)按照蜜蜂所属类群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 (  )
①植物 ②动物 ③脊椎动物 ④无脊椎动物 ⑤节肢动物 ⑥环节动物 ⑦甲壳类 ⑧昆虫类
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⑧
C.②④⑤⑧  D.②④⑥⑦
答案 C 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中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
附肢都分节的是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其中蜜蜂属于昆虫纲(类)。所以
按照所属的类群由大到小排序,蜜蜂依次属于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昆虫类,故C符合题意。
9.(2019广东一模,2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生物界如此多姿多彩的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侵入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 C 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10.(2018浙江温州模拟,1)《本草纲目》用“部”“类”等分类等级对药用动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将畜
类、兽类、鼠类等归入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则兽部相当于动物分类中的
(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答案 D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
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因此题述的兽部相当于哺乳类。
11.(2018山东青岛市北一模,18)白鳍豚、扬子鳄、娃娃鱼等珍贵保护动物所共有的特征是 (  )
A.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B.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D.体内受精,卵生
答案 A 白鳍豚是哺乳动物,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娃娃鱼是两栖动物,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
解题关键 明确白鳍豚、扬子鳄、娃娃鱼都属于脊椎动物。
12.(2018福建模拟,17)下列处于同一分类等级中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A.牛科   B.偶蹄目
C.哺乳纲  D.脊索动物门
答案 A 生物所处的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等级依
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方法技巧 明确所属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
13.(2018广东模拟,41)港珠澳大桥项目直接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
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范例。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移入海洋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完善法律法规  D.建立种质库
答案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
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方法技巧 区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和最有效措施。
14.(2019山东青岛市南一模,40)仔细观察下列动物,回答相关问题:

(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    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
因是                。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                  ;C的呼
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诗句,体现了“雨”和“蛙”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
为                    。图中与青蛙的发育过程有相似之处的动物是  
(填字母代号)。
(4)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 ]   与肺相通,辅助肺呼吸。
(5)与G相比,H身体呈      ,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它的运动、捕食和防御。
(6)图中所示动物在分类上最小的共同分类单位是  。若将这些动物分为两类:一类
是A、B、C、D、G、H,另一类是E和F,则分类依据为         。
答案 (1)表膜 表层氧气多,有利于草履虫的呼吸 (2)保持体壁的湿润,有利于蚯蚓呼吸 鳃、足 (3)
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在水中进行 D (4)2 气囊 (5)两侧对称(或左右对称) (6)界 体内有无
脊柱
解析 (1)A是草履虫,用表膜呼吸;实验时,从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时,要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因为表层
氧气多,有利于草履虫的呼吸。(2)B是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所以实验过程中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
保持体壁的湿润,有利于蚯蚓呼吸;C是缢蛏,属于软体动物,呼吸器官是鳃,运动器官是足。(3)青蛙是体
外受精,在水中进行;受精卵在水中孵化,幼体蝌蚪在水中生活,经过变态发育成幼蛙后才能到陆地上生
活,可见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都在水中进行。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与之相似的动物是D蝗
虫,蝗虫为不完全变态发育。(4)F是家鸽,属于鸟类,体内有发达的[2]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5)H是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或左右对称),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它的运动、捕食和防御。(6)题图
动物分别属于不同的动物门,所以它们在分类上最小的共同分类单位是界;E和F分别属于两栖动物和鸟
类,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图中其他动物的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分类依据为体
内有无脊柱。
解题关键 明确图中常见动物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
考点2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1.(2020广东普宁模拟,5)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森林  D.原始陆地
答案 B 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原始的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
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
的有机物。后来,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
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其中所含的简单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形成复杂
的有机物,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2.(2020山东青岛市南模拟,20)某种农药对杀灭害虫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防治效果越
来越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农药的质量随着时间推移降低了
B.害虫产生能抵抗农药的定向变异
C.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D.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答案 D 害虫中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变异,使用农药杀死了没有抗药性的害虫,而有抗药性的害虫被选
择保留了下来,并大量繁殖,因此,再使用这种农药,防治效果就越来越差了,D正确,A、C错误;害虫的变异
是不定向的,B错误。
方法技巧 熟记变异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先变异,后选择。
3.(2020山东青岛崂山模拟,29)“超级细菌”MRSA的出现与滥用抗生素甲氧西林之间的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对此过程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滥用甲氧西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耐药性增强
B.甲氧西林使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变异
C.耐药性对葡萄球菌来说能遗传给下一代
D.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中原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
答案 B 从图中可以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遗传的多样性,耐药性变异个体和不耐药性变异个体
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中原来就存在,耐药性这种变异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因此是可以遗传给下
一代的,变异是随机自发产生的,是不定向的,B错误,C、D正确。甲氧西林的使用,把不耐药的变异个体
杀死了,即甲氧西林对耐药性的个体进行了定向选择,使该种群中耐药性的基因频率增大,所以滥用抗生
素甲氧西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耐药性增强,A正确。
解题关键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进化原因理论知识。
4.(2020山东青岛市南模拟,23)自然界中现存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下面有关进化的
论述中,不科学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研究,要建立在对地质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而且要涉及许多研
究方法,最需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较
B.郑氏始孔子鸟证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C.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长颈鹿的长颈是长颈鹿不断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答案 C 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矮处的树叶缺乏时长颈鹿能获取高处的树叶,在生存斗争中获胜,
长颈鹿的长颈是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结果,也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认为长
颈鹿的长颈是不断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C符合题意。
方法技巧 现存生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是不科学的。
5.(2019山东德州模拟,11)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的藻类植物和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  )
A.运动方式的不同  B.营养方式的不同
C.细胞结构的不同  D.对外界刺激反应不同
答案 B 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原始生命分化为两类:一类是自养型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的原始藻类植物;另一类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原始的单细胞动
物。
6.(2019北京海淀一模,12)马铃薯甲虫以马铃薯为食。如图为两者的进化过程图(箭头表示进化方向),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
B.甲虫为了取食马铃薯产生耐受毒素的变异
C.无毒素马铃薯和不耐受毒素的甲虫被淘汰
D.马铃薯使甲虫卵块脱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B 变异是生物在繁殖过程中随机发生的,而且是不定向的,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生存下来,而不
适应环境的变异被淘汰掉。甲虫中耐受毒素的变异能存活是因为不耐受毒素的变异被能产生有毒物质
的马铃薯抑制了生长而无法生存和繁殖后代,逐渐被淘汰;有耐受毒素的变异存活下来,这是自然选择的
结果。
解题关键 理解掌握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先变异后选择。
7.(2019山东青岛市南一模,30)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
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答案 C 害虫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有抗药性的变异个体产生,通过使用农药,把没有抗药性的害虫杀
灭,因此种群密度减少;具有抗药性的害虫被农药选择存活下来,这些害虫大量繁殖,使得种群密度又逐
渐增多,之后随着斗争加剧等原因,种群密度会逐渐下降。
方法技巧 明确自然选择的原理:先变异后选择,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
8.(2018广东普宁一模,42)2016年5月,美国发现对所有已知抗生素有抵抗力的“超级细菌”。“超级细
菌”的产生是  的结果。 (  )
A.遗传
B.变异
C.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
D.细菌对抗生素进行选择
答案 C 题述“超级细菌”是指对所有已知抗生素具有抵抗力的细菌,其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
择的结果。
方法技巧 熟记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9.(2018四川绵阳涪城一模,38)下面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色鲜艳的箭毒蛙在自然界能长期生存,不能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
B.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C.米勒的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氨基酸等有机物
D.在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答案 C 警戒色的形成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生物
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普遍存在的,不是所有的变异都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错误。米勒的
模拟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
实现的,C正确。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
较少;低等的生物如果适应当时的环境,也会存活下来,故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有低等生物化
石,D错误。
解题关键 明确米勒实验的结论;生物的进化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实现。
10.(2018广东模拟,42)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B.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A 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
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错误。
11.(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模拟,13)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
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答案 B 变异是不定向的,不是因为适应环境才变异,而是因为环境的改变把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选
择了下来,A、C、D错误;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12.(2019山东德州模拟,27)金鱼,又称“金鲫鱼”,起源于中国,因色彩绚丽,形态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先由银灰色的野生鲫鱼变为红黄色的金鲫鱼,然后再经过不同时期的家养,由红黄色金鲫鱼逐渐变成
各个不同品种的金鱼(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鲫鱼经过人们逐代的     选择,进化为现在多种多样的金鱼品种。野生鲫鱼的背部颜色
较深,腹部颜色较浅,不易被天敌发现。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       的生物学观点。
(2)李明的家里喂养了几条小金鱼,并且在鱼缸里放了一些金鱼藻(一种水生被子植物),不但可以提高观
赏价值,还可以给金鱼提供    和食物来源。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金鱼有而金鱼藻没有的
是    。
(3)李明同学在学习《物质运输的器官》这节课时,把家里养的金鱼带到了学校,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
一起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以下是他们操作的过程:
①选择一条尾鳍颜色   (填“深”或“浅”)的金鱼,将小金鱼放在培养皿内,用纱布包裹,保持鱼体
湿润。如图所示做法正确的是     。

   第①题图         第②题图
②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如图。图中属于小鱼动脉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答案 (1)人工 相适应 (2)氧气 系统 (3)①浅 A ②a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或血流方向)
解析 (1) 现在多种多样的金鱼品种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对金鱼进行选择的结果,这属于人工
选择,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历程。野生鲫鱼由于背部颜色较深,腹部颜色较浅,不易被天敌发
现,才能得以生存和繁殖,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金鱼藻(一种水生被子植物)能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制造的有机物可用于金鱼藻生长和繁殖,部分金鱼藻成为金
鱼的食物来源,氧气成为金鱼呼吸利用的气体来源。金鱼藻是植物,其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
植物体,而金鱼是动物,其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金鱼有而金鱼藻没有的是
系统。(3)①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需要薄而透明,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需
要选择一条尾鳍颜色浅的金鱼。为了维持小金鱼的正常呼吸,需要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
露出尾鳍,方便观察,故A正确。B项和C项的湿棉絮都没有包裹鳃盖,D项没露出尾鳍,因此B、C、D错
误。②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属于小鱼动脉的是a,原因是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或血流方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2020山东青岛市南模拟,18)孙亮同学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已对7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简单分类(见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待区分的生物 大雁、野兔、蝗虫、青蛙、蚯蚓、蜘蛛、鲫鱼
类别1 青蛙、大雁、野兔
类别2 蝗虫、蚯蚓、蜘蛛
A.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
B.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
C.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D.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
答案 C 由表可看出,类群1全是脊椎动物,类群2全是无脊椎动物,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所以鲫鱼
应该划分到类群1中,C正确。
方法技巧 明确有无脊柱是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常用分类依据。
2.(2020山东青岛崂山模拟,33)一种昆虫有正常翅和残翅两种类型,其1900年迁徙到常刮大风的海岛上,
有人抽样调查了自1900年到1960年两种翅型昆虫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此种昆虫的正常翅和残翅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正常翅昆虫数量减少,是其繁殖能力减弱导致的
C.在该岛上,容易生存的是残翅昆虫,属于有利变异
D.不同翅型昆虫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B 此种昆虫的正常翅和残翅都是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正确。正常翅昆虫数量
减少,不是其繁殖能力减弱导致的。在经常刮风的海岛上,残翅不容易被风刮到海里,正常翅容易被风刮
到海里,由于自然选择,正常翅昆虫数量减少,残翅昆虫数量增多,B错误,D正确。在该岛上,容易生存的是
残翅昆虫,对于该昆虫来说属于有利变异,C正确。
方法技巧 掌握并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3.(2019山东青岛市南一模,35)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相关概念间包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
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所属关系的是 (  )
A.Ⅰ昆虫、Ⅱ鼠妇、Ⅲ蝗虫
B.Ⅰ内分泌腺、Ⅱ垂体、Ⅲ唾液腺
C.Ⅰ种子植物、Ⅱ孢子植物、Ⅲ被子植物
D.Ⅰ胚、Ⅱ子叶、Ⅲ胚根
答案 D 图中看出,Ⅰ包括Ⅱ和Ⅲ,Ⅱ和Ⅲ是并列关系。胚包括四部分: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其中
子叶和胚根是并列关系,D符合题意;鼠妇不是昆虫,A不符合题意;唾液腺是外分泌腺,B不符合题意;种子
植物不包括孢子植物,C不符合题意。
思路分析 首先明确图示中各概念间的从属关系。
4.(2018河北保定定兴二模,9)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

A.Ⅰ生态系统、Ⅱ生物部分、Ⅲ生产者
B.Ⅰ微生物、Ⅱ细菌、Ⅲ真菌
C.Ⅰ血液、Ⅱ血浆、Ⅲ血红蛋白
D.Ⅰ肾单位、Ⅱ肾小球、Ⅲ肾小管
答案 A 由图可看出,Ⅰ概念包含Ⅱ,Ⅱ概念包含Ⅲ。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它们是并列关系,B不
符合题意;血浆和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是并列关系,C不符合题意;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
管三部分,可见肾小球和肾小管是并列关系,D不符合题意。
解题关键 先据图示明确三个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再把各选项涉及的概念一一对应看是否符合以上包
含关系。
5.(2018山东济南槐荫一模,18)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B.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答案 B 生物间所属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科比纲小,所以,青蒿与向日葵的共
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B正确;纲比科大,结合“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可知,
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远,A错误;题述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属,C错误;各生物之
间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如都需要营养、都能进行呼吸等,D错误。
思路分析 明确生物(间)所属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6.(2018河北保定定兴二模,3)下列植物按照从高等到低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答案 C 图中①为苔藓植物,无真正的根;②为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依靠孢子
繁殖;③为被子植物,有果皮保护种子;④为裸子植物,无果皮,种子裸露。所以由高等到低等排序为被子
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即③④②①。
7.(2018山东青岛市北一模,26)生物的分类非常重要,掌握不同的分类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生物,造
福人类。以下生物是我国特有或珍稀生物种类,其中符合生物分类概念图的是  (  )
A.桫椤、银杏  B.水杉、珙桐
C.朱鹮、藏羚羊  D.海豚、扬子鳄
答案 C 朱鹮和藏羚羊分别属于鸟类和哺乳类,都属于恒温动物,C符合题意;桫椤是蕨类植物,靠孢子
繁殖,无种子,A不符合题意;水杉是裸子植物,珙桐是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B不符合题意;海豚是哺
乳动物,体温恒定,D不符合题意。
思路分析 把选项直接代入相应位置,看特征是否符合。
8.(2018山东济南槐荫一模,23)如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

选项 1 2 3 4
A 叶片 叶肉 叶脉 表皮
B 纲 目 科 种
C 藻类 苔藓 蕨类 裸子
D 动物 无脊椎动物 恒温动物 家鸽
答案 B 据图可知,1包含2、3、4,2包含3、4,3包含4。叶肉、叶脉、表皮是并列关系,A不符合题意;
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C不符合题意;恒温动物属于脊椎动
物,不属于无脊椎动物,D不符合题意。
解题思路 首先据图示确定4个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再根据表中各内容判断是否符合图中的包含关系。
9.(2018河南一模,9)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
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 (  )
①自然发生 ②物种不变 ③过度繁殖 ④环境污染 ⑤生存斗争 ⑥遗传、变异 ⑦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⑦  B.④⑤⑥⑦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⑤
答案 C 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
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
争。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
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解题关键 明确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
存。
10.(2018北京一零一中学一模,16)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近年来由于广泛使用使一些细菌对青霉
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细菌接触药物前,抗药性已经产生
B.细菌接触药物后,才产生了抗药性
C.细菌的抗药性是对具有青霉素环境的适应
D.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B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变异类型,有抗药性的和没有抗药性的,使用青霉素把没有抗
药性的细菌杀死了,而有抗药性的细菌被选择存活了下来并大量繁殖。
11.(2018河北保定一模,1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米勒实验中,密闭的实验装置内气体主要有氢气、氨气、甲烷等,但没有水蒸气和氧气
B.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C.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
D.生物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A 米勒的实验中,为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密闭的实验装置中加入的气体有水蒸气、氢气、
氨、甲烷等,但没有氧气,A错误。
解题关键 明确米勒实验装置内的气体是模拟的原始大气成分。
二、非选择题(共23分)
12.(2019广东二模,32)(11分)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如图是海葵、鲤鱼、蜜蜂、蜗牛、
鸽子、熊猫这6种动物的分类表解图,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生物分类上,上述6种动物所属的最大共同单位是    。图中A和B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2)图中②代表的动物的名称是    ,该动物类群的特征是成员之间按照等级分化而建立分工,因此,
它们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3)图中⑤代表的动物名称是    ,其在生殖方面的主要特征是       。
(4)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5)生物的多样性表现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和        。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 (1)界 体内有脊柱(或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2)蜜蜂 社会 (3)熊猫 胎生、哺乳
(4)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 (5)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 (6)栖息环境
解析 (1)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
多。题述中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可见,它们所属的最大共同分
类单位是界。A类动物和B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有脊柱。(2)②为无脊椎动物,无硬壳、身体分节,
可确定②是蜜蜂。蜜蜂群体按照等级分化而建立分工,具有社会行为。(3)由图中可看出⑤是胎生的,题
述动物中只有熊猫是胎生的,属于哺乳动物,在生殖方面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4)生物分类是研究
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的依据是形态结构、内部构造、生理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
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5)生物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
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6)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
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
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3.(2018山东青岛市北二模,39)(12分)生物圈中不同的动物类群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生物学家
认为,所有的动物都起源于单细胞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相继产生新的物种。如图的“进化树”表
示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及各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1)请写出丙代表的动物类群:    ,如果把涡虫列入进化树中,它最适合列在哪一个位置 [ ] 
  。
(2)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    ,该类群的绝大多数种类适于生活在陆地上,与
此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             。
(3)生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研究发现: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出现在6亿年前,最早的鱼类大约出现在5.3亿年前,
大约3.2亿年前才出现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 ]     ,其适应陆地生活的生殖特点是 
            ;最高等的一类脊椎动物是[ ]    ,这类动物与其他脊椎动物明显不
同的识别特征有             (写两条)。
(4)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来看,动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答案 (1)两栖动物 甲 扁形动物 (2)B 节肢动物 体表有外骨骼 (3)D 爬行动物 体内受精,
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F 哺乳动物 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内有膈(五选二) (4)由
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