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河南中考考点过关-第九单元 溶液 课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3河南中考考点过关-第九单元 溶液 课件(共6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06 19: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第九单元 溶液
&1& 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1.溶液
溶液 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①________、
②________的
③__________
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④______是最常用的溶剂,
汽油和酒精也可作溶剂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溶液 特征 ⑤__________: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⑥__________:外界条件(温度、气压等)不变时,溶质
不会从溶剂中析出
均一性
稳定性
续表
2.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放热 ①____________(固)、 ②__________(液)等 通常会引起密闭容器
内的压强变化
吸热 ③__________(固)等
无明显现象 氯化钠(固)等
氢氧化钠
浓硫酸
硝酸铵
【知识拓展】 (1)将 固体加入水中会放热,是因其与水发生化学
反应而放出热量。
(2)可以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钠固体。
(3)密闭容器内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通常会引起容器内的压强
变化。若吸收热量,则会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若放出热量,则会使
密闭容器内压强增大。
3.常见的去污方法及原理
方法 原理 举例
溶解 使污垢溶解于某种溶剂中,从 而去除污垢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乳化 使乳化剂作用于污垢,发生 ________作用,从而去除污垢 用洗洁精洗去碗碟上的油污
化学 反应 使污垢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从 而将其去除 盐酸除铁锈、醋酸除水垢、用含氢
氧化钠的清洁剂清洗油烟机
乳化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1.溶液都是无色的。 ( )
×
[解析]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 溶液显蓝色。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 )

[解析]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3.在一种溶液中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而溶剂只能有一种。 ( )

4.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体积
和溶剂体积之和。 ( )
×
[解析] 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
考点过关练
1.&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可包容万物。
(1) [2022北京中考]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泥土 C.面粉 D.花生油
A
(2) 溶液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__叫溶质,
溶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性,溶质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从溶液
里分离出来。
均一
稳定
被溶解的物质
可溶(或易溶)
结晶
(3) 有些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向
烧杯中加入试剂A,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试剂A可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固体(或浓硫酸、氧化钙等,合理即可)
(4) 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________作用。
乳化
&3& 溶解度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判断方法
.&4& .
不饱和
饱和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①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②对于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溶质
降低
溶剂
溶剂
升高
溶质
升高
溶剂
溶剂
降低
(3) 溶质结晶方法
①____________(或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
大的物质,如
②____________: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如
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
2.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定 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________时所溶解的质量 该气体的压强为 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饱和状态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影响 因素 内因 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 主要是温度(温度越 高,大多数物质的溶 解度越大,熟石灰等 物质除外)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
越小
越大
续表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应用举例 蔗糖在水中没有完全 溶解,稍加热,蔗糖 可以继续溶解,是因 为温度升高,蔗糖的 溶解度增大 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大量气体涌出,原因是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喝汽水后会打嗝,是因为汽水到体内,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续表
【整理归纳】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①“一定温
度”——条件;②“ 溶剂”——标准;③“饱和状态”——状态;④“溶
解的质量(溶质)”——单位
(2)固体溶解度( 时)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
溶解性 ________ 微溶 可溶 ________
举例 碳酸钙、氯化 银 熟石灰、硫酸 钙 碳酸氢钠、硼 酸 硝酸钾、氯化

难溶
易溶
3.溶解度曲线
(1) 定义:用纵轴表示溶解度,横轴表示温度,得到表示物质的溶解
度随________变化的曲线。
温度
(2)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溶解度 曲线 点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下溶解度
________
相等
溶解度曲线 线 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如__________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
化不大,如__________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减小,如____________
面 ①曲线上方: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溶液饱和且有未溶解的溶质) ②曲线下方: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硝酸钾
氯化钠
氢氧化钙
续表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1.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 )
×
[解析] 饱和溶液是相对于某溶质饱和,对于其他溶质不一定饱和。如一
定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仍能溶解适量硝酸钾。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
×
3.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

4.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可以通过升温变成饱和溶液。 ( )

5.搅拌能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 )
×
[解析]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溶剂种类,搅拌只
能改变物质的溶解速率,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考点过关练
1. [2022陕西中考] &5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
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 度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1) 时, 的溶解度是_______

(2) 如图是 的溶解度曲线,则 的溶解度曲线是
____(填“ ”或“ ”)。 时,若饱和 溶液和饱和 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C
A.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B.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大于
(3) 时,将 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并分别进行如
下操作:
据此分析, ______, 的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
4.6
105
&6& 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质量与________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 (1)所有溶液:

(2)饱和溶液:
溶质
溶液
2.溶液的稀释
原理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计算公式 (浓) (浓) (稀) (稀)
(浓) (水) (稀)
(溶液质量) (溶液体积) (溶液密度)
3.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常见误区
【误区1】溶液中的溶质越多,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一定越大。
【点拨】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它的大小既与溶质质量有关,也与溶液
质量有关。
【误区2】在一定温度下,可以配制出任意溶质质量分数的某溶液。
【点拨】一定温度下,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不能配制出更大溶质质量分数的该溶液。
【误区3】将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某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点拨】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将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某溶液倒
掉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不变的,仍为 ,只是溶质、
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均减小了一半。
【误区4】将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硝酸钾溶液与 溶质质量分
数为 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点拨】两种溶液相混合,溶液的质量具有加和性,但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能相加。实际上,该两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详见实验帮)
考点过关练
1.[2022荆州中考] 向一定温度、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
的氧化钙,下列图像符合实际变化过程的是( )
A.&7& B.&8&
C.&9& D.&10&
B
2.[2022云南中考] 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
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A.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D
实验1 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
如图,加入 固体充分溶解后,出现浑浊的试
管是______(填“甲”或“乙”),烧杯中悬浮物
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运动。

向上
实验2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试管①与试管④中固体几乎不溶解;试管
②中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棕色;试管③中固
体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2) 对比试管__________________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物质的溶解性
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①②(或③④)
(3) 设计实验①③,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4) 该实验运用了_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
实验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1.用固体配制溶液
(1) 所需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____________、
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胶头滴管
玻璃棒
量筒
(2) 操作步骤(以配制 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为例)
①计算: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
(按水的密度 换算体积)。


②称量:用____________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____________)。
④溶解: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用__________不
断搅拌至氯化钠完全溶解。
⑤装瓶: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托盘天平
胶头滴管
玻璃棒
(3) 注意事项
①用天平称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
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
量)。
②量取液体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平,视线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4)误差分析
误差 原因 举例
溶质质 量分数 偏小 溶质的量 偏少 ①溶质中有杂质;
②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且用到游码;
③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左偏;
④转移药品时有撒落(或称量纸上有药品残留);
⑤溶质没有完全溶解
误差 原因 举例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溶剂的量 偏多 ①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
②配制前,烧杯或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即仪器内原来就有少量水
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溶质的量 偏多 ①所用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污渍;
②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右偏
溶剂的量 偏少 ①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向烧杯中倒水时,有水洒出
续表
【反思设问】 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仍有部分留在烧杯中,则所配得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如何变化?
[答案] 没有影响。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1) 所需仪器: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量筒。与用固体配制溶液相比,
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托盘天平
镊子
药匙
(2)操作步骤:
①计算:计算所需浓溶液的体积和所需水的体积:
浓溶液的质量=
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
浓溶液的质量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浓溶液和水(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
③混匀:将量取的浓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④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11& 实验室配制 质量分数为 溶液,操作示意图如下。请回
答:
(1) 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量筒、玻璃棒、广口瓶。
烧杯
(2) 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①⑤③④
(3)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4) 取 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 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溶液,需加水______
20
(5)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并贴上标签。小明同学
贴的标签有不妥之处,如图所示,请在右侧的空白
标签上填写正确内容。
.&12
&
.
溶液

(6)经检测,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E.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ABD
命题点1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表格(必考)
1.[2021河南10] 如图是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A. 的溶解度大于 的溶解度
B.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时, 加入到 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D.将 时一定质量的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该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2.[2020河南10]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B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时, 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时,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 需加水
D.将 时相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3.[2016河南8] 下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B.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时, 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水,可以得到
质量分数为 的溶液
4.[2015河南11] 下表是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 34.0 37.0 40.0 42.6
31.6 45.8 63.9 85.5
A. 时, 的溶解度大于 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之间
C. 时, 中加入 水可得质量分数为 的溶液
D. 时, 中加入 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 ,有 固体析出
C
5.[2022河南17] 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由图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
大”或“ ”)。
减小
(2) 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第6题图
(1) [2019河南16第一空;2018河南18第一空]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
温度为_____

(2) [2018河南18第二空] 时,分别用甲、乙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
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
”);
小于
(3) [2013河南14第一空] 时,分别将 甲、乙的饱和溶液降
温至 ,析出固体质量甲_____乙(填“>”“<”或“=”)。

7.[2017河南18第一、三空]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
解度曲线。将 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
和溶液降温至 ,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
乙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填“ ”或“ ”); 时,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的溶液,
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

70
第7题图
8.[2019河南B卷18] 将 某固体物质放入盛有
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
下图所示。则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 ;A、B、
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为_______点
处的溶液;将 时的 溶液稀释到 ,需加水
的质量为______

AB

9.[2017河南B卷18] 根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
关问题:
(1) 在_____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2) 时,若将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 ,需加水的质量为
_______

(3) 将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其他条件不
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填“>”“<”或“=”)
乙。
=
命题点2 溶液的配制(必考)
10.[2019河南10] 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 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C
11.[2018河南11]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
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
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12.[2022河南18]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质量分数为 的溶液,
实验步骤为计算、__________________、量取、溶解;水的密度近似看做
,量取水时所选用量筒的规格应为_________(填“ ”“
”或“ ”)。
称量(或称取)

13.[2020河南17]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所需氯
化钠固体应该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上进行称
量;若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则可能是量取水时________
(填“俯视”或“仰视”)量筒读数所致。
左盘
俯视
14.[2021河南23] 实验室选用下列仪器配制 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
溶液。
(1) 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
3
(2) 完成该实验,上图中有一种仪器不必用到,请写出该仪器的名称。
[答案] 漏斗。
(3) 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对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案] 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