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河南中考考点过关-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3河南中考考点过关-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06 19:4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1& 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①__________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__________________ 隔绝空气(或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③ __________ 降低温度至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一不可 只需其一
可燃物
空气(或氧气)
着火点
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常见灭火实例
灭火实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油锅着火 锅盖盖灭 隔绝__________________
熄灭酒精灯 用灯帽盖灭
森林着火 设置隔离带 清除__________
酒精洒在桌面上 燃烧 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__________________、降低
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空气(或氧气)
可燃物
空气(或氧气)
4.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灭火器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高压水枪 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扑灭一般失火
干粉灭火器 隔绝空气(或氧气) 扑灭一般失火和油、气等燃烧
引起的失火
二氧化碳 灭火器 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和隔绝空气(或氧气)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
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水基型灭 火器 隔绝空气(或氧气) 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
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
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5.燃烧条件的探究(详见实验帮)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1.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
×
[解析] 灭火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即可。
2.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
×
[解析] 不一定。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也会发生缓慢氧化,如食物腐烂等。
3.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
×
[解析] 不一定。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
4.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
[解析] 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它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
般不会改变。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
火点以下。
考点过关练
1.&2& 物质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变化,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是一种系统思维意识。
(1) 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氧气充足时,
酒精燃烧可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燃
二氧化碳和水(或
(2) 化学变化的发生是有条件的。酒精燃烧需要点燃,点燃是为了满足
燃烧的条件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吃火锅时,发现固体酒
精火焰显黄色,则灶具的进风口应________(填“改大”“改小”或“不变”)。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改大
(3) [2022云南中考] 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能实现灭火。下列灭
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B.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汽油着火——用水浇灭
D
&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2.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1) 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会
发生爆炸。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________,防止发生爆炸。
②家庭用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
并打开门窗通风,切不可开灯检查,也不能打开排风扇等电器。
③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应严禁烟火。
④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切不可用燃着的蜡烛进行灯火试验。
验纯
(2) 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____________再选择合适的方法灭火。
关闭电源
(3) 被困火灾区时应根据火势和火场实际情况,及时选择科学的逃生
方法。一般情况下,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逃离
火灾区。若火势较大,应及时拨打_______火警电话。
119
3.爆炸与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
爆炸 燃烧 缓慢氧化 自燃
概念 可燃物在 ①__________ ____内急剧燃 烧 可燃物与氧气发 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 化反应 缓慢进行的 氧化反应 由缓慢氧化引
起的自发燃烧
能量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出的热量 不明显 放热明显
有限的空间
爆炸 燃烧 缓慢氧化 自燃
温度 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未达到可燃 物的着火点 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是否发光 发光 发光 无明显发光 现象 发光
联系 都属于②________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剧烈程 度不同
氧化
续表
【归纳总结】
(1)形成爆炸的原因
①由物理变化引起,如轮胎、气球、蒸汽锅炉爆炸;
②由化学变化引起,如火药、天然气等燃烧引起的爆炸;
③核反应引起,如原子弹、氢弹爆炸。
(2)广义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 中燃烧生成
中燃烧生成 和C等。
(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生成物可能不同。如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
三铁,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时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1.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

2.室内着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 )
×
[解析] 室内着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因为空气流通会带来更多氧气,
使火势更大。
考点过关练
1.关注生活与社会,应用物质的性质分析下列安全问题。
(1) [2022广东中考] 学校采购了一批含 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
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志是( )
A.&4& B.&5& C.&6& D.&7&
D
(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
氧,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发生爆炸(或减轻重量,合理即可)
&8&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意义
(1) 表现形式: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
化,因此把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①________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等。
②________反应:如物质的燃烧、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氧
化钙与水的反应等。
吸热
放热
(2)能量变化的意义
①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做饭、取暖等。
②利用燃烧等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如火力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
和发射火箭等。
③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矿采煤、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等。
2.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石油
天然气
(1) 煤和石油
煤 石油
元素组 成 主要:C 少量: 主要:C、
少量:
综合利 用 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 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等。 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各组分沸点
不同将其分离,得到溶剂油、汽油、
煤油、柴油等。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煤 石油
对环境 的影响 ①燃烧时会产生 等有害气体, 溶于 雨水会形成________; ②燃烧产生的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可形成浮尘
共同点 都是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都是____________(填“可再 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酸雨
混合物
不可再生
续表
【特别提醒】 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属于_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下一空同)变化;石油分馏的原理是利用石油中各
组分的沸点不同,使它们分离,属于________变化。
化学
物理
(2)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式为
_______。
甲烷的性质及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用途 作燃料、化工原料


【特别提醒】 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它可以由秸秆、杂草、人畜
粪便等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产生,属于可再生能源。人们可利用沼
气做饭、发电,沼气肥是很好的农家肥。
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 燃烧时需要有______________。如做饭时,调节燃气灶或煤炉的
进风口等。
足够的空气
(2) 燃料与空气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如工业燃煤时,常将煤块
粉碎成煤粉等。
足够大的接触面
4.新能源
(1) 乙醇:化学式为___________,俗称________,可由高粱、玉米和
薯类等发酵、蒸馏得到,属于__________能源,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
可再生

(2) 氢气:热值高,产物是水,无污染,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____________,导致氢气作为燃料和化学能源
暂时未能广泛应用。
贮存困难
(3)可燃冰:科学家发现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
水合物 ,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构成。
(4) 其他新能源主要有:__________、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潮
汐能和核能等。
太阳能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1.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
×
[解析] 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如太阳能、水能、地热
能等。
2.为治理雾霾,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
[解析] 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燃料,禁止使用不现实,应合理
使用。
3.加高炼铁厂烟囱,可减少空气污染。( )
×
[解析] 加高烟囱不能减少空气污染,反而会扩大污染范围。
考点过关练
1.&9&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
(1) 节约资源,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例如做饭时,要调节灶具的
进风口,使天然气燃烧时有足够的空气;工业上锅炉用煤,将煤块粉碎
后可以燃烧得更充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大了煤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
(2) 从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分析其燃烧产物,能够引起温室效应
的燃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引起粉尘污染的燃料主要是
______;煤燃烧时排放的_______、_______等会引起酸雨。
煤、石油、天然气



(3) 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值高(或燃烧产物无污染)
实验1 灭火原理的探究
如图所示实验,将实验装置倒置,从橡胶管喷出大量液体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
的泡沫喷射在可燃物的表面,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降温的作用。
浓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瓶内压强迅速增大
隔绝空气(或氧气)
.&10& .
甲 乙 丙
实验2 生石灰与水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如图甲,向盛有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手轻轻触碰试管
外壁,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试管外壁发烫

化学

(2) 乙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管内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
(3) 丙实验中,挤压胶头滴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产
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气球胀大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锥形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实验 燃烧条件的探究
1.探究方法:
(1)分项控制变量
实验 探究物质具有可燃性才能燃烧。
实验 探究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才能燃烧。
实验 探究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2) 综合控制变量
① 甲中铜片的作用是________。
导热
② 装置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绝空气、提供热量
③ 实验现象及结论
对比对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中铜片上的白磷 和红磷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 烧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中铜片上的白磷 和水中的白磷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通入氧气前后 水中的白磷 通入氧气前不燃烧, 通入氧气后燃烧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探究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改进创新
3.实验装置的改进
图1
图2
图3
这几种装置的改进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微型实验
(1) 如图,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缓缓推入 形管,并用
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 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该
实验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型实验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装置简单,节约药品
(2) 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① 挤压A滴管并微热燃烧管,发现乒乓球碎片燃烧而滤纸碎片不燃烧,由
此可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② 挤压B滴管,燃着的乒乓球碎片熄灭了,请写出滴管A、B内溶液中溶质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5.数字化实验
数字化实验平台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以及配套软件等构
成,图1装置是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过程中氧气浓度变化情况,图2是软
件记录的实验数据。
图1
图2
组装好实验装置后(气密性良好),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的红磷
和白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燃烧匙中的白磷提
出水面,再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也被点燃。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 高能激光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
匙里的白磷在水中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温度达到红磷、白磷的着火点
没有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2) 图2是用传感器测量整个过程中烧瓶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2
中_____(填字母)点表示燃烧的红磷刚好熄灭,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
(3) 通过探究可知,课本上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__________(填“严谨”或“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不严谨
红磷不能耗尽容器内的氧气
&11& 用图1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
图1
图2
图3
(1)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 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 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 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
(4) 图2所示实验中,发现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
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蒸发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至纸的着火点以下
(5) 利用图3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前 均已
关闭)
Ⅰ.打开 ,使热水流入左管,浸没白磷。
Ⅱ.关闭 ,打开 ,使左管中的热水流出。
① 实验过程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绝空气、提供热量
② 该实验中,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Ⅰ后白磷不燃烧,操作Ⅱ后白磷燃烧
命题点1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必考)
1.[2018河南16第二空;2015河南15第二空] 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
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2016河南15第一空] 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3.[2022河南22] 某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 写出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2) 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案]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命题点2 安全知识(2022年新考向)
4.[2022河南5] 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 )
A.&12& B.&13& C.&14& D.&15&
C
5.[2017河南B卷21] 青少年应了解防火灭火的科学方法。
(1)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 若发现房间中燃气泄漏,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
[答案] 关闭阀门、开窗通风等。
命题点3 燃料、能源和资源(10年8考)
6.[2020河南8]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煤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
C
7.[2017河南B卷3] 未来新能源“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
属于( )
A.酸 B.单质 C.有机物 D.混合物
C
8.[2021河南19(1)]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9河南17]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种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
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灶具的进风口应________(填“改大”“改小”或
“不变”);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一条即可)。

改大
产物无污染(合理即可)
10.[2020河南19] 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用
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完全燃烧的
化学方程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绝氧气(或空气)

11.[2019河南B卷17第一空] 氢能源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还未能广泛应用,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制取成本高(或贮存困难)
12.[2018河南B卷16第一空] 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有足够的空气(或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13.[2013河南17(3)] 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 与氧气浓度有关,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或
与接触面积有关,如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