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河南中考题型过关-题型一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3河南中考题型过关-题型一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06 21: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题型一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类型1 分类法
1.物质的分类
(1) 根据物质的组成不同分类
请在实线方框里补充下列物质的分类,并在虚线方框里用化学用语填空
(填两种即可)。
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初中常见的有
机物有:
混合物
纯净物
化合物
(合理即可)
(合理即可)
(合理即可)
(2) 根据物质的构成不同分类
请用构成物质的微粒填充下图中的空白。
.&2& .
分子
原子
离子
【归纳总结】
物质分类的易混辨析
①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时不要被一些修饰词迷惑。例如,清新的空气是
混合物,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
②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但 等的
性质与无机物相似,被归为无机物。
2.元素的分类
(1)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分类
化学元素

(2) 根据人体中元素的含量不同分类
常量元素 含量超过 如氧、碳、氢、氮、______(人体中含量
最高的金属元素)、钾、钠等
微量元素 含量在 以下 如铁、铜、硒、锌、氟、碘等

3.反应的分类
(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基本反应类型 定义 表达式 特点
①________反 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
②________反 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
化合
分解
基本反应类型 定义 表达式 特点
③_____反应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 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的反应 单换单
(一换一)
④______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双交换,
价不变
置换
复分解
续表
【温馨提示】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
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2)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缓慢氧化、生石灰和水的反应、金属和酸的反
应、中和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如
;等等。
4.化肥的分类
化肥种类 特点 举例
氮肥 只含氮、磷、 钾中的氮元素 四类:a.氨水;b.尿素(化学式为①____
________);c.铵盐,如碳酸氢铵、氯化铵等;d.硝酸盐,如
磷肥 只含氮、磷、 钾中的磷元素 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等

化肥种类 特点 举例
钾肥 只含氮、磷、 钾中的钾元素 硫酸钾、氯化钾等
② _________ 同时含有氮、 磷、钾中的两 种或三种元素 硝酸钾(化学式为③________)、磷酸二氢
铵(化学式为④_____________)等
复合肥


续表
5.材料的分类
.&3& .
纯金属
合金
塑料
合成橡胶
6.能源的分类
(1) 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煤、石油、天然气等。比较清洁的化石
燃料是__________;可燃冰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
天然气

(2) 新能源(可再生):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理想
的清洁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氢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
能源目前还没有被推广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或
氢气本身无毒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或与其他燃料相比,热值高等)
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4& [2018河南中考B卷] 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
不正确的是 ( )
A.碱:烧碱、熟石灰
B.有机物:甲烷、乙醇
C.混合物:空气、石油
D.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
D
&5& [2022天津中考] 分类是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汽水 B.单质:氢气
C.混合物:氯酸钾 D.有机物:一氧化碳
B
【思路分析】 汽水中含有碳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A错误;氢气
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B正确;氯酸钾是由钾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C错误;一氧化碳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和无机
物相似,被归为无机物,D错误。
类型2 类比推理法
所谓类比推理,就是已知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类似,在这种情况下从已知的
规律来推测未知的规律。类比推理是最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此类
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解题小技巧: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连接词和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语,如
因为、所以、一定等。看到“因为、所以”要核对定义、判断因果关系,
看到“一定”要尝试找出反例。
&6& [2022安徽中考]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
是( )
A.氯化氢由分子构成,则氯化钠也由分子构成
B.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则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C.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氢氧化钙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锌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则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也产生氢气
C
【思路分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A错误;铝在常温下与氧
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对内层铝有保护作用,故铝制品具有很
好的抗腐蚀性能,B错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都含有 ,溶
液均呈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正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
为氢前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为氢后金属,不能与稀硫酸
反应生成氢气,D错误。
&7& [2022吉林中考]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
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
单质
C.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则带有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燃烧都发光、放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
【思路分析】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
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A不正确;离子都是
带有电荷的粒子,但是带有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荷、
电子带负电荷,C不正确;燃烧都发光、放热,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
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D不正确。
类型3 归纳法
归纳法是把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使知识条理清晰、网络清楚,便于
学生理解记忆。初中常见的知识归纳有基础知识与概念,化学用语,物
质的组成、结构与变化,气体的性质、制取与实验等几方面。
&8& [2022泰安中考] 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
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能源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过程 ②要多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 ③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B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
硼酸溶液
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
布盖灭
③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
通风
续表
【思路分析】A项,①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②营养补品要
适量食用,膳食均衡才能保证身体健康。C项,②霉变的大米中含有的
黄曲霉毒素十分耐热,蒸煮也不能将其破坏,只有加热到 以上才
能破坏它。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因此,绝对
不能食用霉变食物。D项,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
再涂上 的碳酸氢钠溶液。
类型4 建构模型法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
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可以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
象化的手段,也可以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该类题一般建构化学基础
知识模型,并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等。
&9& [2022常德中考] 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
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查阅资料:物质A由硫
元素与氢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
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物质 的化学式为 ,其水溶液中含有
B.物质 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
C.物质 可形成酸雨
D.实验室常用物质 的稀溶液做干燥剂
【思路分析】 物质A为 ,其水溶液显酸性,故其水溶液中含有
A正确;物质B为硫单质,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B正确;物质C为
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C正确;物质 为硫酸,浓硫酸具有
吸水性,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不用稀硫酸作干燥剂,D错误。
类型5 宏观微观联系法
&10& [2022岳阳中考] 基于“宏观—微观—符号”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
方法,结合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从物质类别上看:图示物质中有 2 种氧化物
B.从微观构成上看:图示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从元素价态上看: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D.从表示方法上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思路分析】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
组成可知,反应过程中没有氧化物,A错误。 是由甲烷分子构成
的, 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是由甲醇分子构成的,图示物质均
由分子构成,B正确。氧气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该反应
有单质参加,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C错误。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可知,该反应是 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化学方
程式为 ,D错误。
1.[2020河南12] 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锂、汞都属于金属元素
B.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尿素、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料
D.塑料、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C
2.[2019河南7] 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
正确的是( )
A.氧化物:
B.复合肥料:
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D.有机物:
D
3.[2017河南4]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海水、干冰 B.冰水、水银 C.食醋、黄铜 D.煤、金刚石
D
4.[2021河南6] 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指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
铁反应得到铜,该反应为(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C
5.[2015河南9] 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
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
该方法中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B
6.[2013河南8]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一定不是氧化
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D
7.[2014河南6] 下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C
8.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判断下列物质的分类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 [2019河南B卷8A] 碱:烧碱、纯碱、消石灰( )
×
(2) [2015河南7A] 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

(3) [2015河南7B] 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

(4) [2013河南6A] 醋酸和干冰都属于有机物( )
×
(5) [2013河南6B] 不锈钢和金刚石都属于合金( )
×
(6) [2014河南8D]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
×
9.[2017河南17第一空] “共享单车”(自行车)的构件有:橡胶轮胎、铁
车架、塑料把手、不锈钢钢圈等。其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橡胶和________。
塑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