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6 10:5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浙江某一以姓氏命名的古村落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类建筑主要建造于清朝时期。建设宜居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地政府计划对该村落进行重构改造。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推测该古村落 (  )
A.位于平原地区  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无祠堂建筑  D.“大户人家”居住在北部
2.当地政府在对该村落进行改造时,计划修建一个可进行小型公共活动的绿化区域,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当前,我国乡村重构改造过程中,活力普遍不足,原因在于 (  )
A.建筑老旧  B.人口外流C.污染严重  D.距城市远
  城市建筑高度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城市的功能分区、空间形态等特征。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某城市主城区不同用地方式下,平均建筑高度的空间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甲、乙、丙用地方式分别是 (  )
A.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行政文教用地、住宅用地
C.住宅用地、商业用地、行政文教用地
D.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
5.推测该城市最可能为 (  )
A.中小型城市  B.平原型城市
C.资源型城市  D.条带状城市
  下图为欧洲西部某沿海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中的海防堤是为应对海平面上升1 m而设计的。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①②③代表的功能区最合理的是  (  )
A.①居住区 ②工业区 ③商业区
B.①工业区 ②居住区 ③商业区
C.①商业区 ②居住区 ③工业区
D.①居住区 ②商业区 ③工业区
7.随着城市功能区的分化,高级居住区最可能出现在 (  )
A.城市西南部  B.城市东南部
C.城市东北部  D.城市西北部
8.下列有关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各功能区是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的
B.城市功能区是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断集中的体现
C.城市功能区中,工业区的用地面积比例是最大的
D.城市的商业区形成于居住区与工业区的过渡地带
  日本东京都市圈是以首都东京为中心的巨型都市圈,其实际范围包括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埼玉县等。1950年起,东京都市圈将城市轨道交通线由中心城逐步向外延伸至卫星城、远郊区,促使不同圈层的人口发生变动。下图示意1955—2005年东京都市圈不同圈层五年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东京都市圈将城市轨道交通线由中心城向外延伸的主要目的是 (  )
A.疏解中心城的城市职能  B.增加卫星城的就业机会
C.提高远郊区的环境质量  D.促进都市圈逆城镇化进程
10.下列选项中,与1995—200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流动状况最相符的是 (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21年7月发布,一些特大城市充分利用各项支持政策,积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注重实现职住平衡(职住平衡通俗理解就是居民工作地距生活地近,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在政策导向方面,这些特大城市均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青年人,不设收入线门槛,住房以7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一些特大城市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青年人,其主要目的是 (  )
①吸引人才迁入  ②缩小收入差距
③缓解就业压力  ④提高人口生育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意见》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具体体现在 (  )
A.城市规划合理,环境改善B.城市绿化美化,环境优美
C.市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D.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
  福寿沟是我国宋代时期建成的地下排水系统,是世界上早期最杰出的排水系统之一,它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老城区地下,是赣州古城地下的大规模古代砖石排水沟管系统。下图是福寿沟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图中水窗应在 (  )
A.城内水塘水位上涨时开启
B.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开启
C.主干沟比城外护城壕水位高时开启
D.城外护城壕比主干沟水位高时开启
14.福寿沟的建设,对城市的作用是 (  )
A.减轻城市内涝  
B.降低地下水位
C.加剧热岛效应  
D.解决缺水问题
  下表为“某年我国三大城市群部分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城市群 面积(万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万人) 城镇化水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京津冀 18.25 8 379 60 47 262
长三角 10.99 10 763 70 65 665
珠三角 5.56 5 613 83 67 121
15.由表可知,三大城市群中 (  )
A.地区生产总值最少的是京津冀
B.人口密度最小的是珠三角
C.城镇人口最少的是珠三角
D.单位面积城镇人口最多的是长三角
16.有关三大城市群的城镇化建设目标,说法错误的是 (  )
A.扩大城市群的用地规模
B.完善城市群的协调能力
C.提高城市群的荷载功能
D.增强城市群的带动能力
  海草房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以厚石砌墙,屋顶用晒干的海草遮盖,最厚处达4米,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转作旅游资源。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7.海草房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突显当地人们的生活特色B.修饰屋顶,使其更加美观
C.防止海洋水汽的腐蚀D.防止大风将房顶上的海草刮跑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海草房越来越少的原因可能有 (  )
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②海水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减少
③生活水平提高,外出人口增加④城镇化水平提高,工厂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苏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两千余年来基本保持着“河街相邻、水陆并行”(图甲)的双棋盘格局。传统民居临水而建,多为二三层砖木结构楼房,一层为沿街商铺,二层以上为住宅且向街探出,顶层阳面屋檐多为飞檐(檐部向上倾斜翘起,如图乙),呈现一派“人家尽枕河”的水乡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甲
图乙
19.与普通屋顶相比,飞檐设计的优越性是 (  )
A.截留屋顶雨雪  B.利于夏季保温C.增加冬季采光  D.利于夏季遮阳
20.二层以上住宅向街探出,能够 (  )
①为行人遮阳避雨  ②为船只提供码头③提升商铺等级  ④增加住宅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下图是英国某中等城市略图。图示区域常年受西南风控制,重工业区有钢铁、建材、机械、汽车配件等工业部门,甲、乙、丙、丁为不同功能区,包括高级居住区、低级居住区、高新技术区和绿化区。E路段私家车数量众多,在工作日形成明显的早高峰和晚高峰。
(1)指出甲、乙、丙、丁对应的功能区。(4分)
(2)说出E路段工作日两次交通高峰私家车的主流方向。(2分)
(3)结合生态效益,简要分析图示重工业区区位选择的合理性。(4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深入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首都发展格局、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图示意通州区区域位置及相关要素。
(1)指出通州区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有利条件。(6分)
(2)简述通州区城市副中心建设对北京市中心区的有利影响。(6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与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对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表示意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数据(单位:亿人)。
年份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1953 0.8 5.2
1964 1.3 5.9
1982 2.1 8.2
1990 3.0 8.6
2000 4.6 8.1
2010 6.6 6.7
2020 9.0 5.1
(1)依据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补充完善下图并在图中绘制城镇化变化折线。并据此说出我国城镇化的变化特点。(6分)
(2)阐述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4分)
(3)说明城镇化对改善城乡居住环境的作用。(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糯黑村(位置见下图)始建于1816年,长年盗匪横行。糯黑村的传统建筑以木为架、垒石作墙。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来村游客增多,村民新建了不少现代建筑。为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当地政府在糯黑村划分了现代与传统建筑的建设区域。
(1)从地形角度,说明糯黑村选址的合理性。(6分)
(2)分析糯黑村传统建筑以木为架、垒石作墙的原因。(4分)
(3)说明旅游业发展后该村地域文化可能出现的变化。(4分)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1.D 从图中可看出,该古村落建筑大部分为砖石结构,少部分为土木结构与木结构,房屋建筑一般就地取材,说明该古村落岩石多、森林多,应为山区,A错误;该古村落以姓氏命名,说明是聚族而居,古代中国家族观念较强,聚族而居的村落往往都有宗族祠堂,C错误;“大户人家”一般是指较为富有的家庭,由于较为富有,可以通过购买木料,建造更为舒适、形式多变(砖石、土木结构建筑基本上为单一的长条形)的木结构房屋,故图示中木结构建筑应为历史上“大户人家”的居住地,D正确;该古村落位于浙江,多洪涝灾害,“大户人家”一般会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修建房屋,可推测河流大体由西北流向东南,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B错误。
2.A 根据材料可知,该古村落建筑主要建造于清朝时期,年代久远;图中甲地的土木结构建筑历经风雨,破损较为严重,保护价值不大,且土墙不易于修葺维护;位置上甲地位于村落中心地带,因此最可能拆除其上原有建筑以修建绿化区域,A正确。
3.B 乡村活力应主要与人有关,即使建筑物再新颖、距离城市再近,若没有人的活动,乡村也缺乏活力,故A、D错误;目前我国乡村大量青壮年人口外流,乡村人口数量锐减,经济增长慢,导致活力不足,B正确;与城镇相比,乡村地区环境污染较轻,C错误。
4.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用地方式在市中心的平均建筑高度最高,由市中心向外平均建筑高度迅速递减,应为商业用地;乙用地方式的平均建筑高度在市中心较高,在与城区中心距离为4~12千米范围内平均建筑高度超过甲用地方式和丙用地方式,应是住宅用地;丙用地方式的平均建筑高度在距市中心12千米以外超过甲、乙用地方式,应为工业用地;行政文教用地平均建筑高度较低,一般在城市中的区位分布没有固定的要求,受地租因素影响较小,因此甲、乙、丙均不是行政文教用地。故选D。
5.B 该城市功能分区呈现由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的分布特征,即呈同心圆式分布,城市中心用地强度最大,向外用地强度减小,最可能为集中紧凑式布局,而且城区面积较大,最可能为平原型大城市,B正确、A错误;资源型城市一般中心区多为工业区,面积较小,C错误;条带状城市布局为分散疏松式,沿一条或几条轴线呈长条状分布,D错误。
6.C 根据城市各功能区的特点进行判断,功能区①位于城市中心,应该是商业区;功能区②分布于商业区外围,且面积最大,应该是居住区;功能区③位于城市边缘,应该是工业区。故选C。
7.A 高级居住区要求环境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该城市为欧洲西部沿海城市,西南部临海,位于上风向,邻近公园休闲用地,因此西南部最可能形成高级居住区,故选A。
8.B 随着城市功能增多、规模扩大,各类功能用地日趋分化,从而形成较为明显的功能区,A错误;在各功能区中,居住区的用地面积比例是最大的,C错误;城市中心区往往形成商业区,居住区与工业区的过渡地带应为绿化带,D错误;城市功能区是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断集中的体现,B正确。
9.A 由材料可知,日本东京都市圈是以首都东京为中心的巨型都市圈,将城市轨道交通线由中心城向外延伸是为了缓解大城市病,可以疏解、分散中心城的城市职能,但并不能直接增加卫星城的就业机会,A正确、B错误;城市轨道交通线由中心城向外延伸,可能使远郊区的人口增多,可能会造成远郊区环境质量的下降,C错误;城市轨道交通线由中心城向外延伸至卫星城、远郊区,可以促进郊区城镇化,并不是逆城镇化,D错误。
解题方法 交通线由中心城延伸至卫星城,一般是为了分散城市职能、解决大城市病,伴随而来的是就业机会的转移、就业人数的增多。卫星城人口的增多,属于郊区城镇化的范畴。
10.D 读图可知,1995—2005年,中心城人口增长率由负转正,总体来说为人口净迁入;卫星城人口保持平稳的正增长,远郊区人口增速放缓,但仍为正增长。即三个区域均为人口净迁入,故选D。
11.B 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的是无房新市民、青年人,可以吸引人才迁入,①正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影响收入,因此也不会缩小收入差距,②错误;保障性租赁住房并没有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因此对就业压力没有缓解作用,③错误;可以减轻无房新市民、青年人的经济负担,提高其生育意愿,从而提高人口生育率,④正确。故选B。
12.D 由材料可知,《意见》的实施,使得一些特大城市注重实现职住平衡,让居民工作地距离生活地近,可以就近工作,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改善空气质量,D正确;《意见》的实施,对于城市规划、城市绿化美化和市民的环保意识均影响不大,A、B、C错误。
13.C 福寿沟运用水力学原理,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利用水力将水窗关闭,若水位下降到低于水窗,则借水窗内主干沟之水力将水窗冲开,利于排水,因此图中水窗应在主干沟比城外护城壕水位高时开启,C正确;在城内水塘水位上涨时开启过早,A错误;城外护城壕水位上涨时开启、城外护城壕比主干沟水位高时开启会导致雨水倒灌入城,B、D错误。
14.A 福寿沟利用地势高差,连通城内坑塘水系蓄洪,通往城墙处的水窗;以单向水窗阻挡环城江河洪水,并在洪水消退时向环城江河排涝。福寿沟的建设对城市的作用是减轻城市内涝,A正确。福寿沟的建设会提高地下水位、缓解缺水问题,但不会加剧热岛效应,B、C、D错误。
15.C 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通过计算得出地区生产总值最少的是珠三角,A错误;人口密度=常住人口÷面积,通过计算得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京津冀,B错误;城镇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通过计算得出城镇人口最少的是珠三角,C正确;单位面积城镇人口=城镇人口÷面积=(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面积,通过计算得出单位面积城镇人口最多的是珠三角,D错误。
16.A 完善城市群的协调能力、提高城市群的荷载功能、增强城市群的带动能力都是三大城市群的城镇化建设目标,B、C、D不符合题意。盲目扩大城市群的用地规模、忽视城市群内部联系,对城市群发展不利,A符合题意。故选A。
17.D 海草房位于沿海地带,所在地区风大浪高,因此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大风将房顶上的海草刮跑,D正确;主要目的不是突显生活特色和修饰屋顶,A、B错误;渔网无法防止海洋水汽的腐蚀,C错误。
18.B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海水产养殖增多,人类活动增强,导致海草产量大幅减少,从而使新建海草房减少,②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渔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当地人口减少,新建海草房减少,③正确;海平面上升对新建海草房数量的影响较小,①错误;海草房为渔村传统民居,距离城市较远,工厂面积增加对新建海草房数量影响较小,④错误。故选B。
19.C 材料提示“顶层阳面屋檐多为飞檐”,再对比图乙中两种设计可知,飞檐有利于太阳光照射入屋内,增加室内采光,特别是冬季入射角度较小时,阳光照射到屋内的面积比普通屋顶更大,C正确;截留雨雪会增加屋檐的载重,危险性大,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夏季气温高,并不需要保温,B错误;飞檐不利于遮阳,D错误。
20.D 二层以上住宅向街探出,是为了增加探出这部分的居住面积,同时能够为街道上的行人遮阳避雨,①④正确;船只不停靠在二层,一层才是商铺,②③错误。故选D。
21.答案 (1)甲为绿化区,(1分)乙为低级居住区,(1分)丙为高级居住区,(1分)丁为高新技术区。(1分)
(2)早高峰向东(流入商业区),(1分)晚高峰向西(流出商业区)。(1分)
(3)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对城区(居民密集区)的大气污染小;(2分)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居民密集区)的水体污染小。(2分)
解析 (1)读图可知,甲位于重工业区与老城区之间,而重工业区大气污染严重,所以甲应为绿化区;乙靠近重工业区,与重工业区之间有绿化区相隔,应为低级居住区,方便工人上下班;丙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环境质量好,应为高级居住区;丁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质量好,靠近通往机场的公路,交通便利,应为高新技术区。
(2)E路段是连接商业区与老城区外围的重要交通线路,因此工作日两次交通高峰最可能是商业区工作人员上下班造成的,具体为早高峰私家车流入商业区,晚高峰私家车流出商业区。
(3)结合生态效益,主要从减少环境污染角度考虑,重工业对大气和水体都有污染。读图,结合文字材料信息“图示区域常年受西南风控制”可知,图示重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污染物难以进入城市,对城区的大气污染小;同时,重工业区位于河流下游地带,对城区的水体污染较小。
22.答案 (1)土地面积广,地价低;连接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公路、铁路密集,交通便利;有政府政策支持。(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分散北京市中心区的行政职能;分流中心区人口;缓解中心区交通拥堵和住房紧张状况;减轻中心区大气污染,改善其环境质量。(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据图分析,通州区离北京市中心区较近,连接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内铁路、公路稠密,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联系;与北京市中心区相比,通州区可利用土地面积广,且价格较低;将通州区建设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是政府的规划,有政府的政策支持。
(2)通州区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对于分散北京市中心城区的行政职能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分散北京市中心区的人口,缓解中心区庞大的人口压力;部分产业和人口迁往通州后,可以缓解北京市中心区交通拥堵和住房紧张状况,可以减轻中心区大气污染,改善其环境质量,等。
23.答案 (1)折线图:(2分)
变化特点: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2分)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后城镇化速度加快。(2分)
(2)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2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2分)
(3)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2分)通过平整土地、修建基础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2分)
解析 (1)根据“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100%”,可以计算出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城镇化水平,然后在坐标图内描点,最后用直线连接各点即可。
从数据和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后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快。
(2)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从促进工业化、科技进步、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来分析。城镇化加快,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城镇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速度会加快,会拉动内需,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3)城镇化对改善城乡居住环境的作用可从对污染物的处理、美化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城镇化对改善城乡居住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城镇化使污染物得以集中排放,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城镇化通过平整土地、修建基础设施、绿化和美化环境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24.答案 (1)海拔较高,夏季凉爽;(2分)三面环山,受冬季冷空气影响小;(2分)地形封闭,利于防御盗匪。(2分)
(2)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喀斯特高原,多木材、石材;(2分)木架结构利于防震;(1分)石墙厚实坚固,利于防御盗匪。(1分)
(3)旅游服务设施的修建,可能破坏古村落的建筑风格;服务业的发展,可能改变村民的传统生产方式;外来游客带来的文化,可能冲击传统文化。(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解析 (1)由图示可知,该区域海拔整体在2 000米左右,地势高,夏季凉爽;糯黑村东北、西南和西北部三面环山,南下的冬季风对其影响较小,冬季温和;据材料可知,区域内盗匪横行,糯黑村地形比较封闭,有利于防御盗匪。
(2)该村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喀斯特地貌区,区域内石灰岩广布,山间有树林,为建筑提供了丰富的石材、木材;木架结构有利于防震;石墙坚固,有利于防御盗匪。
(3)新建旅游服务设施可能会破坏原有的传统建筑风格;随着旅游业发展,大多数村民可能由原来从事种植业转为从事旅游服务业,从而改变生产方式;外来游客可能来自世界各地,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可能会冲击当地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