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曲五首》学习方案
辽宁省丹东东港市黑沟学校 乔德生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收集有关“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张养浩”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相关常识: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www.21-cn-jy.com
题解: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这篇七律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选自《刘禹锡集·外集》。我们学过刘禹锡的《陋室铭》和《秋词》。
《赤壁》(七绝):
相关常识: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曾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之为“杜樊川”。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本诗选自《樊川诗集》。
杜牧作品:《过华清宫》《山行》《秋夕》《泊秦淮》
《过零丁洋》(七律):
相关常识: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号文山,江西庐陵(今吉安)人。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水调歌头》:
相关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在中秋月圆之夜,客居他乡, 思念弟弟,举杯畅饮,写下了这篇文章。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解题: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山坡羊·潼关怀古》:
相关常识:选自《全元散曲》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题目;张养浩:元代曲作者(千古文坛以身殉职第一吏)。张养浩(1270—1329),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积劳成疾。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题解: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二、认定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诗词曲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领会其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三、夯实基础:
1. 读一读,写一写,并给划线的字注音:
宫阙 绮 踌躇
四、整体感知:
1..熟读全文:
(1)指导朗读:点拨节奏和语气:
(2)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疏通文意:
看注释讲解大意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质疑
全班交流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分析理解:
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
《赤壁》:
分析理解:
赏析:
1.《赤壁》诗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战发生地,由此可见传统咏史诗的一个什么特点?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零丁洋》:
分析理解:
赏析: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水调歌头》:
分析理解:
赏析:
《水调歌头》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山坡羊·潼关怀古》:
分析理解,并赏析: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二、把握主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赤壁》: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
请搜集整理本课的千古名句。
教学反思:
《25.诗词曲五首》学习方案参考答案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请收集有关“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张养浩”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示例: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相关常识: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21cnjy.com
题解: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这篇七律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选自《刘禹锡集·外集》。我们学过刘禹锡的《陋室铭》和《秋词》。2·1·c·n·j·y
《赤壁》(七绝):
相关常识: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曾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之为“杜樊川”。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本诗选自《樊川诗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杜牧作品:《过华清宫》《山行》《秋夕》《泊秦淮》
《过零丁洋》(七律):
相关常识: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号文山,江西庐陵(今吉安)人。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水调歌头》:
相关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在中秋月圆之夜,客居他乡, 思念弟弟,举杯畅饮,写下了这篇文章。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21·世纪*教育网
解题: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21*cnjy*com
《山坡羊·潼关怀古》:
相关常识:选自《全元散曲》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题目;张养浩:元代曲作者(千古文坛以身殉职第一吏)。张养浩(1270—1329),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积劳成疾。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来源:21cnj*y.co*m】
题解: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21*cnjy*com
二、认定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诗词曲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其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三、夯实基础:1. 读一读,写一写,并给划线的字注音:
宫阙 绮 踌躇
què qǐ chóuchú
四、整体感知: 1..熟读全文: (1)指导朗读:点拨节奏和语气:
(2)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疏通文意:
看注释讲解大意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质疑
全班交流
大意参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21教育网
《山坡羊·潼关怀古》: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分析理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贬谪地之僻,被贬时间之长)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故,人事全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暗示政治上的新旧交替)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后人用此诗句,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等。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赤壁》:
分析理解: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后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赏析:
1.《赤壁》诗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战发生地,由此可见传统咏史诗的一个什么特点?
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型。许多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www-2-1-cnjy-com
《过零丁洋》:
分析理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前两句写作者读书,如仕途,起兵抗元,经历四年战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
《水调歌头》:
分析理解:
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版权所有:21教育】
最富有哲理且自我安慰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说,唯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赏析:
《水调歌头》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21·cn·jy·com
《山坡羊·潼关怀古》:
分析理解,并赏析: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全曲可分三层: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2-1-c-n-j-y
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出处:21教育名师】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其实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
二、把握主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
请搜集整理本课的千古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