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社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汲(jí)水 园圃(pǔ) 愧怍(zuó) 残羹冷炙(zhì)
B.回溯(sù) 瞭(liào)望 簇新(cù) 力有未逮(dài)
C.脑髓(suǐ) 蹩(bié)进 不肖(xiāo) 命运多舛(chuǎn)
D.干瘪(biě) 颓垣(yuán) 趿拉(jí) 层峦叠嶂(zhàng)
2.下列选项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绯红 缱绻 户牖 礼尚往来
B.诟病 羁靡 巡徼 犬豕鸡豚
C.荟萃 取缔 自栩 斑驳陆离
D.疏竣 徜徉 攻讦 荒诞不经
3. 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概念股的没落也在情理之中。而且,这一趋势仍有望延续。也就是说,互联网概念股已成明日黄花,在操作中,仍需谨慎。
B.作者认为,由于这些因素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因此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C.歹徒以为躲在山上,警方望尘莫及,可以苟喘一时,没想到才躲几天就被逮捕归案。
D.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盛产反季节瓜菜和海产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C.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D.许多地方以较低的价格征用耕地盖起高楼大厦,这给国家不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给老百姓造成极大的利益伤害。
5.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著,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作者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B.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的作者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普希金;诗集《草叶集》的作者是被公认为美国的“诗歌之父”的惠特曼,《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悼念的是林肯总统。
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朝花夕拾》等。
D.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两人为“老庄”。 墨子,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6.《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出三点:(6分)
(1)_______
(2)_______ _ 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7.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子:亦以明死生之大
A.安能屈豪杰之流 B.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C.人皆得以隶使之 D.佯狂不知所之者
8.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佯狂不知所之? ?②视五人之死?? ③忠义暴于朝廷
A.装扮 看待 ?通“曝” B.假装? 观看 ?显露
C.装扮?? 比照 通“曝” D.假装?? 比较 显露
9.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与“亦以明死生之大”中“大”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思知止以安人 B.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C.且庸人尚羞之 D.素善留侯张良
10.对此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文中把“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与五人对比,反衬五人为正义而死,重于泰山。
B.文中作者用假设,从反面说明五人之死的可贵。
C.于文中,作者强调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都有重要的作用。
D.文段最后一句,揭示作记的缘由和目的,点明文章中心。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25分)
卖酒者传
魏 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量酌之,曰:“毋盗瓶中酒,受主翁笞也。”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有事醵饮者,必会其肆。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多墨色。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平事不得决,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③。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噉。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④,决卖酒者宜死。卖酒者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 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①平事:评议事情。 ②子母:利息和本金。
③责券:求取借据。 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数:多次,屡次
B.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
C.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
D.贫者立券还之??????????????? 立:订立
1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何忧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客偿博所负???????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C.若中心愿之乎?????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至夜分,乃散去??? 良乃入,具告沛公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货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
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3分)
译文:
(2)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4分)
译文:
(3)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3分)
译文:
(4)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译文:
(5)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3分)
译文:
四、古诗词鉴赏及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 咏柳 [贺知章]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答:?????????????????????????????????
?(2)两首诗的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4分)
答:??????? ??????????????????????????????????????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纫秋兰以为佩。
(2)朝搴阰之木兰兮, 。
(3)惟草木之零落兮, 。
(4) ,虽九死其犹未悔。
(5)有善始者实繁, 。
(6)吾所以为此者, 。
五、现代文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20分)
林斤澜!哈哈哈哈……
汪 曾 祺
林斤澜这个名字很怪。他原名庆澜,意思是庆祝河水安澜,大概生他那年他们家乡曾遭过一次水灾,后来水退了。不知从哪年,他自己改名“斤澜”。我跟他说过,“斤澜”没讲,他也说:没讲!他们家的人名字都有点怪,夫人叫“古叶”,女儿叫“布谷”。大概都是他给起的。斤澜好怪,好与众不同。他的《矮凳桥风情》里有三个女孩子,三姐妹叫笑翼、笑耳、笑杉。小城镇哪里会有这样的名字呢?我捉摸了很久,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是小一、小二、小三。笑翼的妈妈给儿女起名字时不会起这样的怪名字的,这都是林斤澜搞的鬼。夏尚质,周尚文,林尚怪,林斤澜被称为“怪味胡豆”,罪有应得。
斤澜曾患心脏病,30岁就得过一次心肌梗死。后来又得过一次,但都活下来了。60岁时他就说过他活得已经够了本,再活就是白饶。斤澜的身体不算好,但他不在乎。我这些年出外旅游,总是“逢高不上,遇山而止”,斤澜则是有山就爬。他慢条斯理的,一步一步地走,还误不了看山看水,结果总是他头一个到山顶,一览众山小,笑看众头低。他应该节制饮食,但是他不,每有小聚,他都是谈笑风生,饮啖自若,不论是黄酒、白酒、葡萄酒、啤酒,全都招呼。最近有一次,他同时喝了三种酒。人常说酒喝杂了不好,斤澜说:“没事!”斤澜爱吃肉,三天不吃肉就觉得难受。他是温州人,说起生吃海鲜,眉飞色舞。吃海鲜,喝黄酒,嘿!不过温州的“老酒汗”(黄酒再蒸一次)我实在喝不出好来。温州人还有一种喝法,在黄酒里加鸡蛋,煮热,这算什么酒!斤澜的吃喝是很平民化的。我和他曾在屯溪街头一小吃店的檐下,就一盘煮螺蛳,一人喝了两瓶加饭酒。他爱吃豆腐,老豆腐、嫩豆腐、毛豆腐、臭豆腐,都好。煎炒煮炸,都好。我陪他在乐山小饭馆吃了乡坝头上的菜豆花,好!
斤澜的平民化生活习惯来自于他对生活的平民意识,这种平民意识当然会渗入他的作品。
斤澜的哈哈笑是很有名的。这是他的保护色。斤澜每遇有人提到某人、某事,不想表态,就把提问者的原话重复一次,然后就殿以哈哈的笑声。“×××,哈哈哈哈……”“这件事,哈哈哈哈……”把想要从口中掏出他的真实看法的新闻记者之类的人弄得莫名其妙,斤澜这种使人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尾巴的笑声,使他摆脱了尴尬,而且得到一层安全的甲壳。在反右派运动中,他就是这样应付过来的。⑴林斤澜不被打成右派,是无天理,因此我说他是“漏网右派”,他也欣然接受。
斤澜极少臧否人物,但是是非清楚,爱憎分明。他一直在北京市文联工作,对市文联的领导,一般干部的遗闻佚事了如指掌。比如老舍挨斗,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揭发批判老舍的人是赖也赖不掉的。他觉得萧军有骨头有侠气,真是一条汉子。红卫兵想要萧军低头认罪,萧军就是不低头,两腿直立,如同生了根。萧军没有动手,他说:“我要是一动手,七八个小青年就得趴下。”红卫兵斗骆宾基,萧军说:“你们谁敢动骆宾基一根毫毛!”京剧演员荀慧生病重,是萧军背着他上车的。“文革”后,文联作协批斗浩然,斤澜听着,忽然大叫:“浩然是好人哪!”当场昏厥。⑵斤澜平时似很温和,总是含笑看世界,但他的感情是非常强烈的。
斤澜对青年作家(现在都已是中年了)是很关心的。对他们的作品几乎一篇不落地都看了,包括一些评论家的不断花样翻新,用一种不中不西希里古怪的语言所写的论文。他看得很仔细,能用这种古怪语言和他们对话。这一点,他比我强得多。
林斤澜!哈哈哈哈……
(选自《汪曾祺散文选》,有删改。)
17、文中第二段详细描写林斤澜的“饮食”情况,刻画出人物怎样的特点?(4分)
18、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作者对于林斤澜怎样的看法?(4分)
第一处:
第二处:
19、与课文《金岳霖先生》一样,本文在材料组织上看似松散,其实是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20、请探究作者以“林斤澜!哈哈哈哈……”为题的用意。(6分)
六、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忽略可以是一种爱护,可以是一种伤害;忽略可以是一种策略,可以是一种过错;忽略可以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可以是一种卑微的态度。请以“忽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根据上述材料中一点或几点确立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可以讲述见闻、述说体会、阐发道理。不少于800字。
4.选B A项句式杂糅,应为“有……危险”或“会遭到破坏”;C项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的习惯;D项“不但”应放在“给国家”前。
5.选C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6.(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
(2)既劝诫常人不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
(3)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以增加收入。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7.选B 同为助词“的”; A.指示代词,这、这类 C.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五人 D.动词,到……去 8选D
9.选B 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A.形容词使动用法;C.形容词意动用法;D.形容词作动词
10.选C 并非强调每一个普通老百姓,而是特指五义士。
(1)天冷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
(2)到方术之士判定的死期,卖酒者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换服装等待死亡。(4分)
(3)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3分)
(4)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5)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
四、古诗词鉴赏及名篇名句默写。
15.(1)贺诗表达了喜悦、赞美之情;曾诗表达了对柳的贬斥、嘲讽之意。????(2)前者由柳条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条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16.(1)扈江离与辟芷兮 (2)夕揽洲之宿莽
(3)恐美人之迟暮 (4)亦余心之所善兮
(5)能克终者盖寡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五、现代文阅读鉴赏
17、他患有心脏病却不节制饮食,表现其乐观、随性的生活态度;他对于饮食并不讲究,表现其“平民化”的生活习惯。(每点2分)
(2)“哈哈笑”是林斤谰招牌式的笑声,具有个性特点,听其声便可想见其人;
(3)“×××,哈哈哈哈……”是林斤谰的一种处世智慧,这里套用其格式,既可以表现其性格,也含有戏谑的意味,表现作者与林斤谰之间亲近的关系:
(4)林斤谰的性格中有看似相左相反的矛盾,给人以有趣、好玩的印象,同时也给人以一种言之不尽、耐人寻味之感。(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附参考译文:
(江西)万安县有个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一生从不欺负别人。如果遇见被(主人)派来买酒的奴仆、婢女,一定问:“你能饮酒吗?”(并且根据奴仆、婢女说的酒量)尽量斟酒给他们(饮),并叮嘱:“千万不要偷瓶中的酒喝,不然要受主人鞭笞的。”有时遇到(奴仆、婢女)走路不稳跌倒摔破了装酒的器皿,总是从自己家拿出瓶子,重新装好酒,让(奴仆、婢女)拿着回去。因此,远远近近的人都称赞他是有德行的人。
每逢乡里有人凑钱喝酒,一定在他的酒馆聚会。乡里有人多次聚在一块儿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相互叹息,大多脸色难看。卖酒者询问道:“诸位为什么多次聚在一块儿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相互叹息呢?”聚在一起喝酒的人说:“我们为某甲向某乙借贷提供了担保,某甲超过期限不肯还贷,将要被起诉,如果被起诉就会倾家荡产,事情也就会牵连到我们,我们几家人就不能够休息了!”卖酒者询问:“你们担保了多少钱?”聚在一起喝酒的人回答“本息一共四百两。”卖酒者说:“这有什么值得发愁的呢?”立即拿出四百两帮他们偿还贷款,还不求取借据。
有个方术之士(行占卜的人)谈论五行,判定卖酒者将死。方术之士判定的死期将到之时,他摆下酒宴,把他购置的田地屋舍的主人一起召来,说:“我以往买你们的田地屋舍,你们心中愿意吗?价格没有吃亏吧?”想要赎回的人按照当初契约的价格,价格不公道的,拿现金追补。又把向他借贷的人一起召来说:“你们借贷了资金若干,本息若干了。”如果有人能偿还,不要他们还利息;如果是贫困的人,立即把借据给他们(不要他们偿还了),并且说:“不要让我的子孙为追索借贷让你们受苦了!”到方术之士判定的死期,卖酒者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换服装等待死亡。卖酒者的脸色和平时一样明亮,亲戚朋友面面相觑,等到半夜才散去。这事之后,卖酒者又活了七年。
魏先生说:我听说卖酒者喜好赌博,没事就和自己的三个儿子终日赌博,争执起来没有家人之间的礼节。有人问他,他说:“儿子们好玩耍,不这样他们就会与别人赌博,败坏我的家产了。”唉,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