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6 18:44: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语文第二、三单元测试答案
参考答案
chuí( 捶 )打 翻来fù( 覆 )去 tì tǎng( 倜傥 ) 云xiāo( 霄 )
人声dǐng( 鼎 )沸 jiàn(鉴 )赏 jié( 截 )然不同 花团jǐn( 锦 )簇
2.默写填空(12分)
(1)子曰: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
(3)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4)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世说新语》是由 南朝宋 (朝代)时 刘义庆 (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6)鲁迅原名周树人《朝花夕拾》是他的 回忆性散文 (文体)集。
⑺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是美国作家 海伦·凯勒 。
3.①卧冰求鲤②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鼓励小孩子打旋;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③父亲强迫我背《鉴略》
④明代 吴承恩⑤七十二变 筋斗云 如意金箍棒 如来佛祖 观世音菩萨 孙行者⑥大闹天宫 唐僧
4.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5.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6.拟人。续写略。
7.写出二条。如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③融情入景,景中有人。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8.好,表现出小男孩很用心,认真的程度深。“极”字把一个孩子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9.因为老师富有爱心,像妈妈一样爱护他,有一颗伟大的心。
10.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真切、感人,更能体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妈妈的欣慰和对孩子的爱。
11.示例:一个智力受损的男孩将自己得了最高分的作文献给了自己的妈妈作为生日礼物。
12.(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
(3)自我检查,反省 (4)越过,超过
13. 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就可以凭这个成为老师了。
14.忠 信 习 品德
16.吟余小立闲干外。
17.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语文第二、三单元测试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基础积累(3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chuí( )打 翻来fù( )去 tì tǎng( ) 云xiāo( )
人声dǐng( )沸 jiàn( )赏 jié( )然不同 花团jǐn( )簇
2.默写填空(12分)
(1)子曰: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子在川上曰:“ , 。”
(3)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4)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世说新语》是由 (朝代)时 (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6)鲁迅原名 ,《朝花夕拾》是他的 (文体)集。
⑺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 ,作者是美国作家 。
3.名著阅读(14分)
①《朝花夕拾》中,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 ”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② 《琐记》中提到的有关衍太太的事有 、 。
③《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 。
④《西游记》的作者是 (朝代)的 。
⑤《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_____ 、______ 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__ 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____ _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___ __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_____ _。
⑥《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其中前7回写_______ _ 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主人公的反抗精神;8----12回写_________ 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
二、 阅读理解(36分)
(一) (11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4.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2分)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个美丽的故事 (12分)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8.第2自然段加点词“极其”,你认为“极”字用得好吗?请你说明理由。(3分)
9.为什么把“老师”称为“妈妈式”的?(3分)
10.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内容。(3分)
(三)《论语》十二章(节选)(10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2分)
15.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2分)           
     
(四)题 奉 晚 (3分)
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6.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1分)
17.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分)
三、作文(30分)
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提示内容详见教材P5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