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鹿王本生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敦煌莫高窟的独特价值,掌握《鹿王本生图》的构图特点。 掌握识读《鹿王本生图》的方法。理解画面的节奏感与故事发展的关联性。 3、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向善的品质,树立文化自信,达成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鹿王本生图》的构图特点,理解画面构图对叙事、主题思想表达的作用。 难点:理解画面的节奏感与故事发展的关联性。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教材、PPT课件、网络数字资源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建构助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以教师为主的活动 以学生为主的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视频展示】 播放《九色鹿》动画影片片段 【提问】 大家认识这位好朋友吗?大家知道这个动画片是根据什么故事改编而成的?出自哪里呢? 这是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改编的动画作品。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片《九色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个自北朝就妇孺皆知的故事,穿越了千年的时空隧道,在新的时代获得了新生,成为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经典。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敦煌壁画,走进《鹿王本生图》。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以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学生童年熟悉的动画角色,吸引学生进入到敦煌壁画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鹿王本生图》构图研究 【提问】 你知道这幅壁画具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视频展示】 利用动起来的《鹿王本生图》给学生详细诉说故事缘由 【动画演示】 1、根据故事内容,将整幅作品概括为6个故事情节; 2、将每个情节还原到原画,大家仔细观察,画面构图有什么特点? 【小结】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幅《鹿王本生图》与一般的长卷叙事顺序不同。其故事是由两边向中间发展。 【思考】 1、画师为何如此安排画面呢?想要突出什么? 2、画师用怎样的构图形式特点将大家的视线集中到画面中心的?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总结出以下三种构图特点: 形象的大小变化。 凸字布局 人物趋向 【小结】 可能我们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会感觉这个故事的安排特别混乱,但如果我们仔细去琢磨一下,就会看出这是个非常巧妙的安排。 这些构图特点,都引导着观者的视线向画面中心聚拢,画师希望通过这样的处理,凸显《鹿王本生图》的故事高潮以及向善的中心思想。在这样巧妙的构图安排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九色鹿的心地善良和溺水者的丑陋之心,让广大看到壁画的人对因果报应带来的后果印象更加深刻。 思考并仔细观察画面构图特征,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图像理解的能力
课堂总结 在我国璀璨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中有许多这样的作品,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精湛艺术的高度水平,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有关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民情风俗等发展演变的形象资料,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今天,我们与敦煌相遇,与九色鹿相识,敦煌,它向全世界传递它千年不朽的奥秘,愿同学们传承创新敦煌文化,愿我们的民族文化绽放时代的光芒。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树立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