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4月月考试卷
语
文
2023.4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韵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红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塑料,人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业态发展,中国塑料制品特
别是一次性塑料用品消耗量持续上升。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提供的数据,
2021年中国产生废塑料6200万吨左右,废塑料总体回收率为31%。那么,我们应如何解决塑
2
料污染问题?
做好垃圾分类,关键在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塑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能
回收利用,将极大减少资源浪费。然而,由于不同塑料的回收价值、分拣成本差异较大,如何对
塑料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一直是待解难题。
随着全国禁限塑时间表确定,各地陆续推出多项禁限塑政策。当传统塑料“下岗”,谁来替
代它们?《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推广使用可降解购物袋、可降解包装膜
(袋),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加强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等。
“相对于几百年才能消失的‘白色垃圾’,在堆肥条件下,全生物降解制品能在30天内被微
生物分解90%以上,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态进入自然界;在非堆肥条件下,垃圾处理厂未处理
干净的部分全生物降解制品将在2年内逐步降解干净。”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项目总监
郭德凡表示,公司生产的生物降解塑料符合国际、国家权威标准。他表示,在使用全生物降解制
品过程中,我们依然要做好垃圾分类、定点弃置、集中处理,不应随意丢弃。
那么,塑料制品要达到什么标准才算生物降解呢?国际相关标准规定了4项测试:一是生
物降解测试,材料能被微生物分解并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是崩解测试,材料能在堆肥过程中崩
解,不存在“白色污染”;三是生物相容性测试,堆肥残留物不能对生物生长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四是重金属含量测试,不能含有重金属,对堆肥残留物产生影响。只有同时通过这4项测试,才
能被认可为生物降解塑料。
价格是影响可降解塑料推广应用的一大因素。据了解,一个生物降解塑料袋的价格一般是
一个普通塑料袋价格的两到三倍。
【高一4月月考试卷语文卷第1页(共8页)】SL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4月月考试卷·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B项,“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则能在30天之内就被分解90%以上”错误,应该加上“在堆肥条件下”这个前
提条件。)
2.C(C项,“居民就不再使用普通塑料垃圾袋”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七段“教会居民正确投放可降解塑料袋和普
通塑料袋”可知,并非完全不再使用普通塑料垃圾袋,而是正确投放这两种塑料袋。)
3.D(D项,售货员使用塑料袋给小王打包,不符合减量化的观点。)
4.①减少塑料使用量。②做好垃圾分类,对塑料制品进行回收、循环再利用。③使用全生物降解制品。④加强
监管,齐抓共管、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每点1分)
5.①使用“几乎”“极大减少”“基本形成”等限定语,使语言严密。②使用数字和数据,使语言严密。③使用“一
是”“二是”等分类词语,使语言严密。(每点2分)
6.C(C项,“‘荣耀'揭示了她内心的虚荣”错误,不是虚荣,而是光荣。)
7.D(D项,“对话的内容雅俗共赏”错误,文中的对话具有生活气息,谈不上“雅”。)
8.①勤奋上进,思想进步。他热爱读书,踊跃参军。②为国奉献,不怕吃苦。为了抗战,与亲人分离:以苦为乐,
拥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③有情有义,关爱家人。嘱附妻子教养孩子,爱妻子,惦念家人,给亲人写信。(答
对一点给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9.①环境的真实。豆叶带污泥,发臭气。日本黑心鬼放堤淹老百姓,黑豆是秕秕的,草不好,黄牛也瘦了。这是
农家生活,也是女主人公生活的环境。②情境的真实。文中“姥姥”和婶子家比热闹的情境,“她”在心里和大
姐比女婿的情境等,都很符合农村妇女真实的生活情境。③情感的真实。小说开头女主人公因丈夫无消息
等产生的无精打采,结尾收到信的欢喜,公公收到信的“痛快”等,都很真实地展现了人物的情感。④形象的
真实。文中三位女性“比女婿”的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使人物形象真实生动。(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0.C(“后单于遣使者朝贺”句意完整,“朝贺”作“使者”的谓语,“元帝”是下一句的主语,应断在下句,排除B,D
两项。“元帝陈设倡乐”句意完整,“元帝”做主语,“陈设”作谓语,“倡乐”作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11.A(A项,“古代纪年的年号…宋之仁宗”错误,仁宗是庙号而非年号。)
12.B(B项,“昭君去意已决"错误,从材料二来看,昭君出塞和亲无法改变是因为“单于使者在旁”,昭君虽然是
主动求去,但结合原文的“积五六年,昭君心有怨旷”也只能看出怨恨和讽刺,“去意已决”的说法过于绝对。)
13.(1)元帝就问后宫,想把一位女子赐给单于,谁是能远行的人,起立。(“乃”“行者”“起”各1分,句意1分)
(2)单于死后,儿子世违继位成为单于。凡是胡人,父亲死了可以娶母亲为妻。(“继”“凡”“妻”各1分,句
意1分)
14.①昭君来自偏远之地,未被皇帝宠幸。②昭君心怀怨愤,主动请求远嫁。③匈奴使者在场,皇帝不便反悔。
(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竟宁元年,单于文来到汉朝,汉朝对他的礼過和赏赐还像以前一样,并增加衣服、锦帛、粗丝棉的责赐,都比
黄龙年间增加一倍。单于自己说愿意做汉朝的女娇,以亲近汉朝。汉元帝把后宫良家女子王墙字昭君赐给单
于为妻。单于十分高兴,向天子上书,说自己愿意保护上谷以西至敦煌的汉朝边塞,并永远传下去。
材料二:
王昭君是齐国王寰的女儿。昭君十七岁时,容貌洁白靓丽,用名齐国,很多人家求亲,家里都不答应。后来
献给汉元市。因为来自偏远地方,没有被宠幸,只是在后宫充个效。累积了五六年,昭君心里有怨恨,故意不修
饰自己的身形面容。元帝每次来后官,都粗疏忽略不经过她的住处。后来单于派遣使者来朝贡贺,元帝安排了
歌舞音乐,就命令后宫女子妆粉出席。昭君因为心里怨愤很久,不能得到侍奉皇帝的机会,就更换了妆饰,以精
致的妆容和漂亮的衣服,形貌带着夺目的光辉来出席。都坐下来了,元帝对匈奴使者说:“单于希望得到什么喜
欢的东西?”句奴使者回答说:“奇珍异宝,我们那儿都有。只有女人丑陋,不如中原的女子。”元帝就问后宫,想
把一位女子赐给单于,谁是能远行的人,起立。这时,昭君喟叹一声,越过前面的席位,走上前来说:“我有幸在
后宫充数,长得粗丑又身份低微,不能合于陛下心意,我非常愿意出行。”当时单于使者就在旁边,元帝大惊,后
悔也无法阻止。过了好一会儿,才叹息着说:“我错过了!”于是只好将昭君给了单于。
【高一4月月考试卷·语文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338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