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7 05:54:52

文档简介

玉溪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应将姓名、考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填涂在规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客观题填涂使用2B铅笔,主观题作答使用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
4.保持答题卡整洁,不可折叠、污损、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贴)、胶带纸等,不得在答题卡上乱涂乱画或做标记。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胡适之则把这种认识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下头有他的孙子。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了。但历史也不是单纯事件的条块铺陈,它的背后还有“思想”,“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思想”,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发现有血有肉的生命。事实上,对许多研究者来说,研究对象与他个人经历并无直接关系。研究政治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政治家,如果没有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难以开展的。
历史想象应是“构造性”的。这一点和艺术想象确有相似之处。钱钟书也认为,“史学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于小说、剧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邳遇黄石公等,就具有艺术想象的意味。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所赖以说明问题的一些“凭借”,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它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按照安德森的话说叫作“想象的共同体”。比如,研究民族,即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全部同胞,或者和他们相遇,而是一种相互连接的意象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当然,历史想象也不可“天马行空”。这是它与艺术想象的不同点,柯林武德说:历史的想象是“一种经过训练的想象,其目的是寻求事实真相,而艺术家则是为想象而想象”。因此,治学者一定要将它限制在他所发现的材料上,避免添枝加叶,损害其真实性。他可以有深入而巧妙的推论,但必须时刻保持充分的自制力,以防止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红楼梦》研究中曾有过“索隐派”,他们借助离奇的想象,抓住书中的只言片语或某一个人物、情节,跟清代史事相比附,测字猜谜式地从中“索”出所“隐”的人和事来。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总之,治学者需有历史想象力,但不可以做“索隐派”,更不要去“影射史学”。
(摘编自周良书《治学需有历史想象力》)
材料二:
“历史想象力”,不仅是一个诗歌“写什么”的功能概念,同时也是“怎么写”的本体概念。“历史想象力”要求诗人具有历史意识和当下关怀,对生存、个体生命、文化之间真正临界点和真正国境的语言有深度理解和自觉挖掘意识,能够将诗性的幻想和具体生存的真实性作扭结一体的游走,处理时代生活血肉之躯上的噬心主题。“历史想象力”、应是有组织力的思想和持久的生存经验深刻融合后的产物,这样的诗是有巨大整合能力的诗,它不仅可以是纯粹的和自足的,同时也会把历史和时代生存的重大命题最大限度地诗化。它不仅指向文学的狭小社区,更进入广大的有机知识分子群,成为影响当代人精神的力量。
丰富的想象力,是一切艺术的主要特征。但是,单纯考察想象力是否“丰富”,并不能决定文学作品的价值,重要的还是想象力的质量的高下。诗歌话语固有的具体生存语境压力和词语使用的全部历史留下的语义积淀,决定了我们在衡量诗歌文本中的想象力的价值时,必须同时将其对“历史生存的命名力”考虑进来。所以我们要讨论的有关先锋诗歌“想象力”问题在当下的含义,无疑应当将“历史想象力”作为重点之一。
(摘自陈超《重铸诗歌的“历史想象力”》,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寅恪先生认为治学之时,需借助历史的想象力,入古人之境,才能比较准确、深刻地评论古人的学说。
B.历史想象力有助于研究工作开展,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原材料背后的内在“思想”,有所发现。
C.历史想象的构造性,体现在入情合理地追叙真人真事和赖以说明问题的“想象的共同体”两个方面。
D.有深入而巧妙的推论,时刻保持充分的自制力,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中,这应成为治学者牢记的“信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与艺术想象虚构有相似之处,但仍应确保其真实性。
B.胡适“祖孙的方法”与李大钊论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都旨在说明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
C.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而想象力丰富与否决定了诗歌想象力的价值。
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针对“历史想象力”这一内容展开,不过二者所涉及的领域并不相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历史想象力范畴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鼠疫》描写了一个北非城市突发鼠疫后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表现了勇者“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正义的精神。
B.瓦特看到开水沸腾,壶盖跳动便猜想有看不见的东西推动了壶盖运动,通过反复观察得出是水蒸气的力量从而发明了蒸汽机。
C.李白在《登太白峰》中写到自己在日落时分登上太白峰,听到太白星向他问候,并且为他打开通向天界的大门,让他与月亮无比接近。
D.莱特兄弟拆开父亲送的“蝴蝶玩具”,大胆设想除了鸟、蝴蝶等动物之外,人工制造的物品也可以飞天,最终发明了飞机。
4.红学研究中曾有过的“索隐派”有哪些错误的做法。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分析。(4分)
5.怎样衡量现代诗是否具备优秀的“历史想象力”,请结合我们学过的诗歌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一9题。
拳击家
【美】海明威
尼克一骨碌起身,抬头目送末节货车拐过路轨,不见了灯光。他摸摸膝盖,裤子划破了,皮肤也擦破了,两手都擦伤了,眼圈准保发青了,已经感到痛了。
这个扳闸工真是混帐东西!
“来啊,小子,”那家伙说,“我给你看样东西。”他上当了,刚走过去,他的双手双膝就磕在路轨旁边了。
水洼地在升起的薄雾里朦朦胧胧。尼克眼睛又痛,肚子又饿,顺着路轨一直走了好几英里,两旁的水洼地还是一个样。后来,前面出现一座桥,桥外是群山,黑咕隆咚的。尼克看见前方有堆火,他立刻顺着路轨小心地走过去,火堆这会儿很明亮,有个人坐在火堆旁望着火,尼克走近,他还是一动不动。
“喂!”尼克说。
那人抬眼看看。
“你哪儿弄来个黑眼圈?”他问道。
“一个扳闸工揍了我一拳。”
“从货车上掉下来吗?”
“不错,我早晚要揍他一顿。”
那人瞧着尼克,笑了。在火光下尼克看到他的脸变了相。鼻子是塌下去的,眼睛成了两条细缝,两片嘴唇奇形怪状,在火光下神色同死尸一样。
“你不喜欢我这副嘴脸吗?”那人问。
尼克不好意思了。“哪儿的话。”他说。
“他们的拳头落在我身上都开了花,可谁也伤不了我,”那小个儿说道,“听着!叫我阿德好了。”
“好!”
“我不大对劲,”那小个儿说道,“我是疯子。”
尼克忍不住想笑出声来。
“你很正常嘛。”他说道。
“不,我是疯子。”
“你怎么会发疯的?”
“我不知道,”阿德说,“你认识我吗?”
“不认识。”
“我就是阿德·弗朗西斯。”
“不骗人?”
“你不信?”
“信。”尼克知道这管保错不了。
有个人顺着铁道路堤下来,穿过空地走到火堆边。
“喂,柏格斯!”阿德说道,“这是我老朋友柏格斯。”
“幸会!”柏格斯说道。
“我是尼克·亚当斯。”
黑人柏格斯在火堆旁打开一包东西,往一个平底锅里搁上火腿片。锅烫了,油磁磁直响,在锅里打了几个鸡蛋,不时翻着面。
"亚当斯先生,请你把那袋子里的面包切几片下来吧。"柏格斯从火边回过头来说道。
尼克掏出一个面包,切了六七下。阿德眼巴巴看着他,探过身去。
“尼克,把刀子给我。”他说道。
“别给!亚当斯先生。”黑人说道。
那个职业拳击家坐着不动了。
"亚当斯先生,请你把面包给我。"伯格斯要求道。尼克就把面包递给他。
黑人捡起一片火腿,搁在一片面包上,上面再盖个煎蛋。阿德接过三明治,张口就吃。
“亚当斯先生的确饿了,”黑人说。那小个子不吱声,尼克他慕名已久,知道他过去是个拳击冠军。打从黑人说起刀子的事他还没开过口呢。
“弗朗西斯先生,你还要来点吗?”柏格斯问道。
阿德不答他的碴,兀自瞧着尼克。
“弗朗西斯先生?”黑人柔声说。
阿德不答他的碴,兀自瞧着尼克。
“我跟你说话呢,弗朗西斯先生。”黑人柔声说。
阿德一个劲地瞧着尼克。他拉下了帽檐,罩住了眼睛。尼克感到紧张不安。
“你怎么胆敢这样?”他从压低的帽檐下厉声喝问尼克。
“你不请自来,吃人家的东西,人家问你借刀子,你倒神气啦。你当我们能容忍你到什么地步?”
他站起身来,狠狠瞪着尼克,步步紧逼,左脚迈出一步,右脚就紧跟上去。
一瞬间,趁小个子低着头,黑人照着他后脑勺"啪"的一下。他扑倒在地,脸埋在草堆里。黑人抱起他到火边,轻轻放下。
“真对不起。”他说道。
“没关系。”尼克看见草地上的棍子,棍子有个柔韧的把儿,重的一头裹着手绢。
“我不希望你把他打伤,也不希望他打伤你。”黑人笑道。
“你自己倒把他打伤了。”
“每当他这样发作,我总是只好给他来一下。”
“他怎会发疯的?”尼克问道。
“噢,原因可多着呐!”黑人在火边答道,又给那个昏迷不醒的人铺在脑袋下的衣服捋平。
“一则,他挨打的次数太多啦。再则,他结了婚,这下就惹出不少麻烦来了。”
“这事我倒记得。”
“可不,有不少人对他妻子看不顺眼,纷纷嘀嘀咕咕,于是两人闹起意见来,有一天,她拔脚出走,一去不回了。他就这样发疯了。”
“你在哪儿认识他的?”尼克问道。
“在牢里。”黑人说。
他笑了笑,低声又说:“我出了牢,就去看望他,我愿意陪着他。”
“你们都干些什么?”尼克问道。
“噢,就是到处流浪。”
“他挣了不少钱吧。”
“可不。不过,全花光了,要不就是给人夺走了。她给他寄钱呢。”
“亚当斯先生,我随时都可以叫醒他。请你趁早走吧,实在是怕他见到你又惊动了。你沿着路轨走两英里就看到城了。你最好带一份三明治。”黑人这一番话说得彬彬有礼。
尼克离开火堆,走到铁道路轨上去。他竖起耳朵,只听得黑人说得低沉柔和,就是听不出说些什么。后来又听得小个儿说:"柏格斯,我脑袋好痛啊。"
“只消喝上这一杯热咖啡就好了。”黑人的声音在劝慰。
尼克走上路轨,没想到手里还拿着一份三明治,就放进了口袋。趁着路轨没拐进山间,他站在逐渐高起的斜坡上回头望着,还看得见空地上那片火光。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人物形象十分鲜明,扳闸工的“坏”、拳击家的“怪”、黑人的“柔”以及尼克的单纯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B.阿德在职业生涯中多次受伤,在生活中屡受打击,最后发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和《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截然不同。
C.尼克在一片黑咕隆咚的背景中看到了一个火堆,这个明亮的火堆暗示黑暗中也会有亮光,暗示外面的世界既有残酷也有温情。
D.小说结尾尼克走上路轨后,才意识到手里还拿了一份三明治,表明尼克耳闻目睹拳击家的创伤之后,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拳击家的鼻子、眼睛、嘴唇都变了形,这怪异的外形造成了悬念,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B.小说两次写到"阿德不答他的碴,兀自瞧着尼克",渲染了紧张的氛围,预示将要爆发激烈的冲突。
C.小说以尼克开篇、结尾,尼克不仅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还是表现主题的重要人物。
D.小说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在对话中叙述了阿德的人生经历,同时铺垫充分,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8.小说开头画线部分表现了尼克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迷惘的一代”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出现的一类作家。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海明威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家。不过,在《拳击家》中,作家叙述现实社会残酷的同时,也写到了其中温情的一面。“温情的一面”有哪些体现?它们各自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选自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有删改)
【注】①圬(wū):粉刷墙壁。②镘(màn):粉刷墙壁的工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B.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C.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D.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唐人避太宗之讳而将“民”写作“人”,与下文“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中用法和意义不相同。
B. 相生,意为“相互求得生存”。此处的“相”与《孔雀东南飞》中“誓天不相负”的“相”字意义相同。
C. 过之,意为“经过那里”。此处的“过”与《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的“过”用法意义相同。
D. 盖,副词,相当于“大概”。此处的“盖”与《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的“盖”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人物传记,但对传主的经历叙述简约,重在引述其观点,发表议论,实际上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杂文。
B.王承福有自己的生存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事,人与人是需要相互依靠、通力协作来求得生存的。
C.作者对王承福的评价富有辩证色彩,既肯定他的“独善其身”,又对他类似杨朱的“贵己”思想持否定态度。
D.作者借给王承福作传来反思自己的患得患失、贪邪无道,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有这种行为的世人的批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4分)
(2)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4分)
1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王承福选择“圬”这一职业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洪适
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①从它归丙穴②。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圉圉:形容巨鱼逃跑的样子。②丙穴,本来是地名,此指鱼穴。左思《蜀都赋》有“嘉鱼出于丙穴”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子月”一句为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也为下文诸多内容张本。
B.“成虚设”“从它归”写出渔人费尽心思仍一无所获,眼睁睁看着鱼逃跑的窘境。
C.六、七句对仗工整,月、雪意象优美,意境空灵,但“独钓”则流露着淡淡哀伤。
D.渔人作为劳动者,其生活充满艰辛,但作者描写渔人时却融入了赞赏的情感。
16.有人评价这首词描写出渔人生活中“贫也乐”的精神,请结合内容对此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早晚勤勉修德的句子是“ , ”。
(2)《屈原列传》中,屈原感受到君王听信谗言的句子是:“ , ”。
(3)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出身,说他不过是个“ , ”,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4)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诗中屡见不鲜,如李白《蜀道难》中有“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湖北武汉江夏区,近60万亩湿地迤逦环绕,136处湖泊 ① 。这里有高山草甸、瀑布流泉、森林村落······这个生机勃勃、强势崛起的地方,就是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灵山石质好。60多年前,灵山聚集了20多家采石厂。过度开采使灵山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灰尘弥漫,乱石遍野,道路坑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万物有时,灵山迎来了历史机遇。2019年,灵山采石厂全部关停,江夏区政府引入社会力量推进山体修复,区物控集团“跨界”参与,各个专业团队深入调研,通过清除危岩、削坡整形、岩体锚固、绿化覆盖等技术手段,对灵山进行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
仅仅三年,曾经 ② 的灵山矿区华丽变身。灰暗天空蓝起来了,破损山体绿起来了,漫山花草长起来了。矿坑化为碧绿的湖泊,宛如灵山脚下的一块翡翠。瀑布从山涧奔流而下,汇入翡翠湖,湖畔蛙声鸟鸣 ③ ,这是大自然的音乐会。
就这样,一个集山、水、湖、洞、村为一体的“山水田园综合体”蔚然兴起,应运而生了一个农旅文融合的4A级旅游景区,一方雄伟壮丽、横空出世的“矿世奇苑”在江夏中部“雄起”,在武汉之南傲然挺立着一座前卫时尚的生态小镇。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句式整齐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桥梁是为跨越沟谷、水面或障碍物而修建的构筑物,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系统、附属设施等组成,可按用途、大小、结构、跨径等分为多种类型。____①_____,桥梁可分为梁式桥、拱桥、缆索承重桥等。作为人类活动的基础设施,桥梁历史悠久,《诗经》中就有对古人在渭河上架设浮桥的描写。从古代的独木桥、汀步桥、木制浮桥,到砖石结构古桥,再到钢桥、混凝土桥,建造技术日新月异,桥梁结构、规模、材料、用途、外观等各方面不断发展。
港珠澳大桥是当代桥梁技术的集大成者,___②_____:全长55公里,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6.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46米,是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等等。
如今,桥梁在我们生活中已不仅仅是交通设施,它承载着更舒适快捷的体验需求和更高的审美需求。未来,随着新材料、悬浮技术、漂浮技术、深水建造技术等不断创新突破,现代浮桥和悬浮隧道将成为沿海城市拓展发展空间的新载体,漂浮城市和漂浮机场也有机会从梦想变为现实。
2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三人同年出生,同年参加高考,大学毕业后又在同一座城市工作。
B.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我们是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
C.尽管这些意见包围着我们,遮蔽了人们的视野,但是总有人是清醒的。
D.七月流火,我们怀着满腔热情,来到梨园村,看望当地的留守儿童。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作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对于爱自己和爱他人,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保密☆启用前玉溪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
语文
1.(3分)D【解析】“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中”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以防止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
2.(3分)C【解析】单纯考察想象力是否“丰富°,并不能决定文学作品的价值,重要的还是想象力的质量的高下。
3.(3分)C【解析】属于艺术想象力。
4.(4分)①将事实纳入了假想的框架。(用假想比附事实)
②生造出所谓“隐”的人和事来。(每点2分)
5.(4分)能够将诗性的幻想和具体生存的真实性作扭结一体的游走。(2分)如昌耀的诗歌,郭沫若的诗歌,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群体或个人的体验。(2分)
6.(3分)B(“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和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截然不同”错。从阿德的“他们的拳头落在我身上都开了花,可谁也伤不了我”这句话可以看出,阿德在职业生涯中也是个“硬汉”。)
7.(3分)D(“铺垫充分”错。小说恰恰因对话而少了很多叙述和铺垫,显得简洁。)
8.(6分)①起初气愤恼怒。“这个扳闸工真是混帐东西!”一句心理描写,写出了尼克被扳闸工欺骗并挨揍后的气愤之情。②然后迷茫焦虑。暗夜里水洼地“朦朦胧胧”,走了好几英里后“还是一个样”,这些场景烘托出尼克因为受伤、挨饿而产生的迷茫和焦虑。③最后惊喜且小心谨慎。看到一堆火之后,尼克“立刻顺着路轨小心地走过去”,此处的动作描写表明尼克在茫茫暗夜中看到亮光后的惊喜,以及他独自流浪时的小心谨慎。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阿德清醒时的热情和对尼克的理解,//以及柏格斯对尼克的关爱、友善,/展示出人性中善良的一面,//表现了陌生人之间的关爱。②阿德一无所有时,当初被迫出走的妻子仍给他寄钱;//出狱后柏格斯对阿德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展示出充满暴力的现实中的温情,//表现了小人物之间的真情和友爱(“夫妻之爱”“狱友之爱”也可)。
(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 C 【解析】句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是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的,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
11. B 【解】A“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中的“人”指“他人”,不是避讳的用法;B“誓天不相负”的“相”相当于“你”。D《赤壁赋》中的“盖”是句首发语词,无义。
12. D 【解析】"作者借给王承福作传来反思自己的患得患失、贪邪无道"有误,作者是借给王承福作传来提醒自己避免患得患失、贪邪无道。
13. (1)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来给付给主人。(舍,住、寄居,1分。上下,增减,1分。偿,给付、抵偿,1分。句意1分)
(2)贡献(事业)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所以,用来……的东西,1分。自奉,供养(供给)自己,1分。养于我,由自己供养,1分。句意1分】
14.参考答案:①从军归来,失去土地。(1分)②技能容易掌握,力所能及。(只愿劳力,不想劳心。(1分)③能自食其力,问心无愧。(1分)
15.C【解析】C.“但‘独钓’则流露着淡淡哀伤”错误。“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共同刻画出渔人闲逸的姿态和心情,并没有哀伤。
16.参考答案: ①渔人打鱼一无所获,“妻子一船衣百结”,写出了其经济生活状况堪忧、生活窘迫。②渔人有任人评说的不以为意,表现出旷达的胸襟,他陶醉于西浦月、南溪雪的美景之中。③渔人虽然穷困但家人团聚,不知人世间离别之苦,“长欢悦”表现出知足的快乐的心态。
17.答案:
(1)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3)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8.18.①星罗棋布②满目疮痍③不绝于耳
19.①比喻,将矿坑治理后成为的湖泊比作翡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湖泊的清澈碧绿。②排比,"蓝起来了""绿起来了""长起来了"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写出了灵山矿区治理后的变化,突出了新灵山之美。
20.一个集山、水、湖、洞、村为一体的"山水田园综合体"蔚然兴起,一个农旅文融合的4A级旅游景区应运而生,一个雄伟壮丽的"矿世奇苑"在江夏中部横空出世,一个前卫时尚的生态小镇在武汉之南傲然挺立。
21.C 【解析】此题考查人称代词的用法,近年来练习模拟时关注度不高,2022年高考首次考“你”的用法,本题考“我们”的用法。题干和选项C中的“我们”都是泛指,没有指具体哪些人,而A和D的“我们”都是特指,B的“我们”则是特别的用法,不包括自己,相当“你们”,但比你们亲切。
22.参考答案:①就结构体系而言 ②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
【解析】本题①处,前后句子都是讲桥梁分类,前面的句子讲分类的标准,后面的句子是按其中一个标准而进行的分类。从“梁式桥、拱桥、缆索承重桥”看,可知这是按结构分类的,故答案可为:就结构体系而言。
②处,从其后的冒号看,该句当为下文的领起句,而下文说的都是“世界之最”,可知答案当为: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
23.【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类、关系型作文题。
本题中要求“作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对于爱自己和爱他人,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命题人意在引导考生思考“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关系,考生审题立意时必须将思考重点放到对二者关系的探究上,不可仅仅扣住其中之一来写。王尔德的话强调的是爱自己,孟子的话强调的是爱别人,两句话都很有道理。二者组合到一起之所以给人一种矛盾的感觉,是因为命题人删掉了王尔德和孟子当初说话时的特定语境,又将二者组合在一起构筑了一种新语境。考生审题时不可轻易否定任何一方。仔细思考这两句话,考生便会发现二者皆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爱自己是开始,善待自己,热爱生活,这样才能享受一生的浪漫;爱自己是开始,有了这个开始,才可能懂得爱他人,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何谈去爱他人?人和人的关系是相互的,懂得爱他人的人自然也能得到他人的关爱,这又是更高层面的爱自己。
考生在审题时,要将两句话打通,进行统一的、辩证的思考。而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写懂得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可以写爱自己是开始,爱他人、礼敬他人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爱自己等。只要能扣住“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关系立意进行写作均可,这就给考生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开放性。对于本文的文体是开放的。“体验”侧重于人生经历,适合写成就事明理的记叙文。“思考”侧重于自己的认识,适合写成议论文。
【立意】
1.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2.懂得爱他人的人才能更好地爱自己;
3.爱自己是开端,爱他人是发展;
4.爱他人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爱自己;
5.爱,让人生完美,让世界浪漫;等等。
【素材】
1.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爱自己是对自己生命的信任与尊重。人生的目标就是“活下去”并且“活得好”。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即便能够活下去,也很难活得越来越好。爱自己要学会接纳,笑对人生。父母、家庭、容貌和身体,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不可选择的东西。爱自己就是对这些内容的欣然接纳,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向上,越来越优秀,活出属于自己的风采。即便如残疾作家史铁生、断臂天使雷庆瑶、无臂钢琴师刘伟遭遇不幸,也不能放弃对生命的热爱。
2.爱自己是开端,爱他人是延续与拓展。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妨补上一句:爱自己,推及到爱别人,浪漫到爱别人。孟子还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和人之间的爱是相互的,爱他人者,一定能得到他人回敬的爱。“仁者爱人”,仁者又怎么会对自己不仁不爱,只不过爱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完美,才有力量去爱别人,才有资格获得别人的爱。(精彩语段)
3.儒家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由独善身到兼济天下,其实就是一个由爱自己到爱别人的过程。从社会角度而言,爱他人是一种责任;从生命角度而言,爱他人却是一种生命需要。一个不懂得爱他人的人,就像不会呼吸的鱼,走出家族的水域,来到群居的社会,必将孤独自闭,焦渴而死。被爱是一种幸福,能够施与爱却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幸福。(精彩语段)
4.李连杰创办壹基金,姚明创办姚基金,濮存昕更是热衷于公益事业,在对他人的关爱中,他们提升了生命的境界。爱是一种能力,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爱他人需要学会表达。他人只有感受到了我们传递的爱,才能积极回应,当生命的冷雨凄风骤然而至,我们不仅需要保护好自己,也要学会保护他人。(精彩语段)
【范文1】
自爱抚慰心灵,爱人延续温情
在王尔德眼中“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而孟子则认为“仁者爱人”。我们青年人只有正确把握“自爱”与“爱人”的关系和界限,才能寻找到自己人生中的价值所在。
自爱,点亮灵魂深处的烛火,让光芒于内心绽放。一个人的价值向来不是由他人评判。纵使别人的爱和温暖不可或缺,但自爱才是人生的良药。倘若一个人不自爱,你又如何指望他人的爱能温暖他冰冷的内心?诚如周国平所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自爱自始至终都是我们的精神高地,只有先学会爱自己,让自己的灵魂原野郁郁葱葱,才能学会如何爱人,令时代充满祝福和热情。
“自爱”确实是“爱人”的基石,但是只有“自爱”的人生无疑是“惨淡的”,没有“爱人”,再纯洁的“自爱”也会成为自私的枷锁。
爱人,燃起黑暗中奉献的明灯,令温情在世界传递。我们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人,而正是爱——自己对他人的爱,他人对自己的爱,一个个性格相异爱好不同的个人才被连结成了社会中的群体。汪曾祺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爱人,让爱在世界传递,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明代医师李时珍跋山涉水,寻觅良方,只因为他怀有对病人的爱;邓世昌下令撞击侵略者船舰,以身报国,只因他怀有对国家的爱;屠呦呦研制青蒿素,解决疟疾对世界的危害,只因心怀对人类的爱。只有给予世界爱意,世界才会用同等的温情包裹你,让爱的源泉涌流在人间大地。
自爱者方可爱人,爱人后才能更好理解何谓之爱。无论是“自爱”还是“爱人”,都是相同的爱在不同之处的具体表现,二者如同矛盾双方,集对立统计于一体,只有真正理解了二者的含义,我们才能在“自爱”中凝聚对他人的爱和温情,又从“爱人”中感悟自己灵魂的炽热和深刻。
身为新时代青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责任已悄然来到我们身上,让我们在用爱点亮自己的同时,释放出温暖社会的火热,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爱激奋灵魂,爱人传递美好。色彩单调的生活原本不值得赞扬,只因爱的存在,它才能光芒万丈。
【范文2】
热爱自我与非我
王尔德曾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体现了爱自己的重要性;孟子则说:“仁者爱人。”可见爱他人同样不容忽视。
热爱自己是每个人不容置疑的必修课。自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人的首要目的就是爱自己。倘若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珍惜,而是自暴自弃,生命也就不能称之为生命,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人活着的意义是体验、奋斗、创造与奉献,浑浑噩噩的生活一文不值。而做到爱自己的关键就是认真度过每一天,不浪费自己、糟践自己。活过、写过、爱过的司汤达曾言:“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昨天的冷淡抄袭。”此言得之。
然而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爱与温情,这未免太过冷漠自私。人与人之间应该要有真爱,厚障壁与隔膜应该被打破或穿透。单方向的爱无法在一个没有爱的传递的社会中长久存留,只有利益与猜疑的社会同样也无法长久延续。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必须的,每个人同时接受爱与传递爱,同时热爱自我与非我,才能稳定地生活与发展。
非我不仅仅是他人,还包括社会和国家,乃至全人类。关心自己与身边的人只是小爱,热爱社会群体方成大爱。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艰苦付出汗水,奋斗五六十年,在“飞鸟无栖树”的漠漠瀚海造就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正是对社会、对他人的一份热爱,使他们克服重重困难。
只有同时倾心于自我与非我,将此二者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从而发掘自身价值,将二者转化为动力。日本冰滑选手羽生结弦,为克服哮喘而学习滑冰,在此过程不断挑战自我,终于在平昌奥运会一鸣惊人:他将对自我的爱转化为对非我的动力。跳水选手郭晶晶,在视网膜剥落的情况下毅然为国而战,成功折桂。她将对非我,对国家的爱转化为自我发掘的动力,从而更加完美地升华了自我。因此,自我与非我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只要用恰当的眼光去看,它们并不是格格不入的。
热爱自我与非我,努力铸就更灿烂人生!
让每个人都做到兼顾两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值得我们身在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为之付出毕生的努力。列夫·托尔斯泰曾言:“人生的目的不在于完善,而在于越来越接近完善。”既然如此,只要尽力的爱自己,努力的爱他人,日臻完善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他放弃官勋回到家乡,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镫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来给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之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管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一样(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是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的,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罢了!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自己才能相称的事却要贸然去做力不能及的事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还要勉强去做的结果吗?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欢富贵为贫贱而悲伤,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听了他的话,起初还很疑惑不解,再进一步思考,他这个人大概是那种所谓"独善其身"的人吧。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觉得他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这难道是学了杨朱的学说吗?杨朱之学,是不肯拔自己一根毫毛去做有利于天下的事。而王承福把有家当作劳心的事,不肯操点心来养活妻子儿女,难道会肯为其他人操劳心智吗?尽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唯恐得不到富贵,得到后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欲望,贪婪奸邪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太多了!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