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___周第___课时
课题 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组审核 级部审核 学生姓名
教师寄语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学习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 2.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 3.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课前预习】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 ,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 ,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 ,进行 。 2.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企图一举消灭红军。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 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 ,攻克贵州北部重镇 。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 和 “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 。 4.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 走向 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 ,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 ,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红军继续北上,强渡 ,飞夺 ,翻过 ,走过茫茫 ,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 ,与 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 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 。 2.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 ,保存了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 ,铸就了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合作探究】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 【指挥失误——被迫转移】 战地日记(一) 1934年9月6日 阴 今天天气阴沉,让人闷得发慌,正如我们心情。老蒋在对我们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四次围剿没赚到什么便宜后,接着又发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围剿。但这次,同志们仗虽打得辛苦,坚持了一年,却未打退 敌人。看着身边同志一个个倒下,我们都很难过。为什么这场仗这么难打,我们会胜利吗 我们前途在哪里 “这场仗这么难打”的原因是什么 最终结果如何 【漫漫征程——初战失利】 战地日记(二) 1934年10月26日 多云 我们从瑞金出发,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我们拼死冲杀,有很多同志倒下了。我们不知路在何方 要走向哪里 红军面临着生死存亡,我们会摆脱敌人吗 (2)红军面临着生死存亡,在这一时刻,毛泽东提出怎样的建议 【漫漫征程——知错就改】 战地日记(三) 1935年1月27日 晴 在遵义经过短暂的休整后,我们继续在川黔滇地区运动。军队的领导告诉我们,党中央更换了领导人,军事上的指挥权再次转到毛泽东和周恩来手中。…… (3)“党中央更换了领导人”与哪次会议有关 为什么说这一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漫漫征程——创造奇迹】 战地日记(四) 1936年10月21日 晴 虽经历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我们却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摆脱了老蒋追击。这两天,我们同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合了,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我们相信只要保存下革命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二】什么是长征精神?其内涵是什么? 结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自我评价专栏 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