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离子反应》基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2CO3溶液与稀盐酸
B.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
C.稀H2SO4与NaCl溶液
D.稀HNO3与Ba(OH)2溶液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的反应: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稀硝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铝与稀盐酸反应:
C.三氧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足量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4.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以用表示的有( )
A.Cu(OH)2和HNO3
B.Ba(OH)2与H2SO4
C.CO2和NaOH溶液
D.H2SO4和NaOH
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其中记录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H+、Cl-、、Ba2+
B.澄清透明的溶液;、Al3+、、K+
C.强碱性溶液:K+、Mg2+、、
D.无色的溶液:、、Cu2+、
7.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无色溶液中:、Fe2+、、
B.在含大量Ba2+的溶液中:Cu2+、Na+、Cl-、OH-
C.在强酸性溶液中:K+、Mg2+、Cl-、
D.在强碱性溶液中:Na+、K+、Cl-、
8.除去食盐中少量的Ca2+和,而又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应依次加入( )
A.BaCl2、Na2CO3
B.Na2CO3、BaCl2
C.BaCl2、Na2CO3、HCl
D.Ba(NO3)2、Na2CO3、HC1
二、填空题
9.某固体可能由KNO3、K2SO4、KCl、NaCl、Cu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五步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①将固体加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将沉淀滤出,检测发现该沉淀可完全溶于稀HNO3;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⑤将沉淀滤出,检测发现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
(1)据此,可判断出固体中肯定有__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
(2)写出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离子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重新组合,生成难溶、易挥发的物质或水,利用离子反应可以进行物质的检验、除杂或制备。
(1)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成分是Fe2O3),将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此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拟用氯化钙固体、碳酸钠溶液和稀硝酸等试剂,先制得碳酸钙,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①写出制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
a.用蒸馏水完全溶解CaCl2后,加入__________。
b.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Cl-。
c.加入__________,使沉淀完全溶解。
d.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稀H2CO3和NaCl溶液混合后,电离出H+、Na+、Cl-和四种离子相互组合不会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故不会发生离子反应,C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铁与硫酸钢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盐,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难溶物写化学式,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错误。故选A。
3.答案:A
解析:稀硝酸与氫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铝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足量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故D错误。故选A。
4.答案:D
解析:Cu(OH)2为固体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用化学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Ba(OH)2和H2SO4反应的生成物有BaSO4沉淀和H2O, 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CO2为气体分子,保留其分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为或,C错误;H2SO4中的 和NaOH中的Na+反应后仍以离子形式存在,故应删,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故选D。
5.答案:D
解析: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弱酸、水、弱碱)或气体生成。甲中有硫酸钡沉淀生成;乙中有碳酸钙沉淀生成;丙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则甲、乙、丙均不符合澄清溶液的描述。故选D。
6.答案:B
解析: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H+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满足澄清透明条件, 故B正确; Mg2+、分别与O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Cu2+有颜色,且与Cu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
7.答案:D
解析:Fe2+为有色离子,且与反应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Cu2+与OH-反应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H+,与H+反应生成CO2和水, 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Na+、K+、Cl-、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强碱性溶液中的OH-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
8.答案:C
解析:除杂的基本原则是:一不增加新杂质,二不减少被提纯物质,先选择除杂试剂,除去Ca2+和分别选用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 再分析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保证杂质全部被除去,加入的试剂应过量,可以先加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 再加Na2CO3溶液,除去Ca2+和过量的Ba2+,过滤、最后加入稀盐酸除去过量的。
二、填空题
9.答案:(1)Na2CO3、CuCl2 K2SO4 KCl、NaCl、KNO3
(2)
解析:将固体加水得到无色溶液,则不含CuCl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此沉淀可完全溶于稀HNO3,则不含K2SO4,应含有Na2CO3; 向③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 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应为AgCl,但滴加氯化溶液时引入了Cl-,不能证明原物质中含有KCl、NaCl;实验过程中没有涉及KNO3的性质实验,无法证明是否含有KNO3。
10.答案:(1) (2)①, ②a.碳酸钠溶液 c.稀硝酸
解析:(1)带有铁锈的铁钉与酸反应时,首先是Fe2O3与酸反应,然后是Fe与酸反应。
(2)正确理解题中信息,写出相应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即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