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期中模拟卷-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不超过30的正整数中,是3的倍数或4的倍数的数有 个.
2.用不同的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3÷6== 9÷7==
3.的分数单位是 ;里面有 个;5个是 .
4.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0.67,,0.666,,. .
5.20的因数中,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
6.在○里填上“>”“<”或“=”.
○0.17 1.25○ ○ 3○3.
7.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8.数轴上,负数都在0的左边.( )
9.20以内所有质数的积一定能同时被2、3、5整除。( )
10.零下3℃比0℃还要低3℃。( )
11.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都是无限多的。( )
12.把10g糖放入100g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10。( )
13.+19读作加19,-19读作减19.( )
14.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7份占这个圆形的。 ( )
15.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定有一个能被3整除. ( ).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6.如果转动下面的转盘,哪个转盘指针停在阴影部分的可能性大?( )
A. B. C.
17.姐姐比妹妹高,也就是妹妹比姐姐矮( )
A. B. C.
18.3、5、6、10都是30的( )
A.质因数 B.公因数 C.因数
19.36÷9=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36是9的倍数 B.9是36的因数 C.9、4是因数
20.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这时的大小是原来正方形大小的( )
A. B. C.
21.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打开,平均分成了若干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B. C.
22.1□03是一个能被3整除的4位数,□中最大填( )。
A.7 B.8 C.9
23.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两次用的( )
A.第一次多 B.第二次多 C不能比较
四、计算(共8分)
24.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4分)
4×7=________
56÷8=________
49+7=________
42÷7=________
25.简算题。(每题2分,共4分)
29.4+45.73+100.6+14.27
五、解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26.如图由3个正方形组成,你能将它分成形状大小相等的4份吗?
27.五(1)班有男生29人,其中有女生21人,男、女生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8.五(2)班共有17幅书法作品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其中4幅作品从全校255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五(2)班没有获奖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
29.1990年~1995年下列国家年平均森林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的变化情况是:
中国减少866, 印度增长72, 韩国减少130,
新西兰增长434, 泰国减少3294, 孟加拉国减少88.
如果规定将“增加”记为正,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六个国家1990年~1995年年平均森林面积的增长量.
30.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31.小甜、小婷、小颖三位小朋友今年的年龄的积是630,其中小婷比小甜大2岁,小颖比小婷大1岁,她们三人今年分别是多少岁?
参考答案:
1.15
【详解】试题分析:3的倍数:3、6、9、12、15、18、21、24、27、30,(10个);
4的倍数:4、8、12、16、20、24、28,(7个);
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即12的倍数的有12、24,(2个);
所以共有10+7﹣2=15(个).
解:不超过30的3的倍数有(个),不超过30的4的倍数有=7(个);不超过30的3×4=12的倍数有(个),因此不超过30的正整数中是3的倍数,或是4的倍数的数共有10+7﹣2=15(个).
故答案为15.
点评:此题考查了倍数的知识,在本题中主要考查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
3.,11,
【详解】试题分析:(1)判定一个分数的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判定一个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看分子,分子是几,就有几个分数单位;
(3)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5个就是.
解:(1)的分母是8,所以分数单位是;
(2)的分子是11,所以里面有11个;
(3)5个就是;
故答案为,1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做分母),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做分子).
4.<0.67<
【详解】试题分析:先将三个分数化成小数,再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即可得解.
解:因为=0.75,≈0.6667,=0.625,
且0.625<0.666<0.6667<0.67<0.75,
所以<0.67<;
故答案为<0.67<.
点评: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比较大小时,一般都化成小数,再比较大小即可.
5.1,20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求解即可.
解:20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即20.
故答案为1,20.
点评:此题考查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是基础题型,比较简单.
6.<;=;>;<
【详解】试题分析:(1)先把化成分数即=0.1,再比较大小;
(2)先把化成分数即=1.25,再比较大小;
(3)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4)直接比较.
解:(1)=0.1,
因为0.1<0.17,所以<0.17;
(2)=1.25,
因为1.25=1.25,所以1.25=;
(3)=,=,
因为>,所以>;
(4)3<3.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小数比较大小,要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比较大小.
7.90
【分析】根据2、5的倍数的特征可知: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上必须是0,个位上是0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然后从最大的个位是0的两位数找起,据此解答。
【详解】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9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2和5的倍数特征的认识与应用。
8.√
9.√
10.√
【分析】正负数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以0℃为标准,低于0℃的记作负,高于0℃的记作正.
【详解】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判断,零下的温度都比0℃低,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1.×
【详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故答案为:×
12.×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糖水10+100=110克,糖与糖水的比是10∶11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糖水10+100=110(克)
糖与糖水的比是:
10∶110
=(10÷10)∶(110÷10)
=1∶11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比的应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注意是求糖与糖水的比,而不是糖与水的比。
13.错误
【分析】“+”读作:正,“-”读作:负;后面的数字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详解】+19读作:正十九,-19读作:负十九.原题读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4.√
【详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7÷10=
故答案为:√
15.√
【详解】试题分析:所有的自然数除以3的余数只有3种情况:正好整除、余数是1、余数是2,且周期出现,其中0也能被3整除.
解: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定有一个能被3整除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3的倍数的特征.注意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定有一个能被3整除.
16.A
【详解】试题分析:分别求出阴影部分占圆的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分数的大小,即可判断.
解:A,把圆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3份,就是;
B,把圆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2份,就是;
C,把圆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1份,就是;
;
A的可能性最大.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求解,根据可能性的求法,也就是求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17.C
【详解】试题分析:假设妹妹身高为“1”,则姐姐身高1+=,要求妹妹比姐姐矮几分之几,应该用妹妹比姐姐矮的数值除以姐姐的身高,即可得解.
解:1+=,
=;
答:姐姐比妹妹高,也就是妹妹比姐姐矮;
故选C.
点评:理解比谁高几分之几(或矮几分之几),就要除以谁,谁就作为单位“1”,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C
【详解】30÷3=10,30÷5=6,30÷6=5,30÷10=3,
所以3、5、6、10都是30的因数;
故选C
19.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进行解答即可.
解:36÷9=4,所以36是9的倍数,9是36的因数;
9、4是因数,说法错误,因为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故选C.
点评:此题应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20.B
【详解】试题分析:把这张正方形纸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对折后,面积是原来面积的,再对折,面积是原面积的的,即.
解: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这时的大小是原来正方形大小的.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考查简单图形的折叠问题.当折叠次数较多时要找规律解答,把一张纸对折n次后,面积是原来面积的,
21.B
【详解】试题分析:把这长正方形纸的面积看作单位“1“,对折一次,被平均分成了2份,即21份,每份是原来长方形的,即,对折二次,被平均分成了4份,即22份,每份是原来面积的,即,对折三次,被平均分成了8份,即23份,每份是原来面积的,即,…对折n次,被平均分成了2n份,每份是原来的.
本题是考查简单图形势折叠问题、分数的意义.此类题要找规律,折叠的次数少,可以动手操作,折叠次数很多,只能通过找出的规律计算.
解: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打开,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考查简单图形势折叠问题、分数的意义.此类题要找规律,折叠的次数少,可以动手操作,折叠次数很多,只能通过找出的规律计算.
22.B
【解析】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1+3=4,至少加上2才是3的倍数,所以□里可以填:2、5、8,最大可以填8.
故答案为:B.
23.C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需要从两种情况分析:当绳子>1米,当绳子=1米,(这根绳子不可能小于1米)分别求出用去的,再进一步比较用去的长度.
解:(1)当绳子>1米,假如是2米,第一次用去:2×=1(米),第二次用去:(米),第一次用去的多;
(2)当绳子=1米,第一次用去:1×=(米),第二次用去:(米),两次用去的一样多;
故选C.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要从两种情况分析用去的长度,再进一步比较用去的长度,考虑问题要全面.
24. 28 7 56 6
25.190;3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原式等于(29.4+100.6)+(45.73+14.27);
(2)先把算式写成,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详解】29.4+45.73+100.6+14.27
=(29.4+100.6)+(45.73+14.27)
=130+60
=190
=
=×(++1)
=×()
=×12
=3
26.
【详解】试题分析:把每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所以3个正方形平均分成3×4=12(个)小正方形,再把12个小正方形中每3个为一份,正好平均分成4份.
解:由分析可得如图所示:
.
点评:解决本题先将整个图形分解成小的图形,并且小图形的个数是4的倍数之后再平均分.
27.、
【详解】试题分析:五(1)班有男生29人,其中有女生21人,则全班共有29+21=50人.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男生占全班人数的29÷50=,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1÷50=.
解:班共有29+21=50(人).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29÷50=,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1÷50=.
答: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点评:本题也可在求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基础上,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求得女生占人班人数的分率:1﹣.
28.
【分析】17幅画参赛,4幅作品获奖,则没有获奖的为17-4=13(幅);要求甲占乙的几分之几,就用甲除以乙,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详解】由分析得:
(17-4)÷255
=13÷255
=
答:五(2)班没有获奖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
【点睛】本题运用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答时先确定是哪两个量相比较,从而确定标准量和比较量,再列式计算。
29.-866;+72;-130;+434;-3294;-88
【详解】解: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减少866记作-866;增长72记作+72;减少130记作-130;增长434记作+434;减少3294记作-3294;减少88记作-88.
故答案为-866;+72;-130;+434;-3294;-88
正负数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此题中减少的部分就记作-,增长的部分就记作正,由此根据正负数的知识写出这些数即可.
30.答案不唯一,如:一共有多少个冰激凌
3×4=12(个)
31.小甜7岁 小婷9岁 小颖10岁
【分析】其他两个人比年龄最小的那个人的年龄各大了多少岁,可得知它们之间差的不多,再将630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然后再写成3个相近的数的乘积的形式.
【详解】小婷比小甜大2岁,小颖比小婷大1岁,说明小颖比小甜大3岁.
630=2×3×3×5×7=7×9×10
所以小甜7岁,小婷9岁,小颖10岁.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