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期中模拟卷-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8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 )。
A.12厘米 B.24厘米 C.48厘米 D.18厘米
2.用4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很多图形,无论拼成什么图形,它们的面积( )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不能确定
3.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最接近( )
A.500分 B.500周 C.500时 D.500月
4.从99里面减去9,减去( )次得数为0.
A.9 B.10 C.11
5.佳佳的爸爸5月21日出差,6月30日回家,他一共出差( )天。
A.42 B.40 C.41
6.一个因数是196,另一个因数是9,积最接近( )
A.1800 B.900 C.2700
7.学校举行“元旦欢庆会”,从14:30开始,活动进行了100分钟,欢庆会结束的时间是( ).
A.15:30 B.15:10 C.下午4:10
8.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874﹣169+31=874﹣(169+31) B.85×13+7=85×(13+7) C.(80+8)×25=80×25+8×2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9.13月= 年 月 7米8分米= 米
1.9元= 元 角 5吨250千克= 吨.
10.两个数相除,商是1,则这两个数一定相等 .
11.25×60的末尾有 个0 579÷6的商是 位数.
12.儿童节在第 季度,国庆节在第 季度.
13.单位换算.
(1)0.1358t=_____kg=_____g
(2)29350cm2=_____dm2=_____m2
(3)0.039km=_____m=_____cm.
14.400的5倍是 ,13的6倍是 ,8个15连加的和是 .
15.计算480÷39的商时,一般把39当作 来试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6.小明用1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5刻度对齐另一端,物体长度为5厘米 ( )
17.相邻两个月最多有61天.( )
18.101×86=100×86+86( )
19.一间长方形卧室的长是5米,宽是3米,用边长5分米的地砖铺满,需要60块. ( )
20.1700年是闰年.( )
21.把一包糖分成5份,1份一定比2份少.( )
22.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中间经过9小时. ( )
23.一个长为8cm、宽为3cm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24cm。( )
五、计算(每题1分,共22分)
24.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
56÷8= 81-45=
9+4×3= 45+54=
7×5-5= 34-4×7=
45÷9= 9×9=
25.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每题2分,共8分)
*294÷7= 624÷6= *542÷3= 41×12=
26.怎样简便怎样算。(每题2分,共6分)
25×23×4 37×27+37×23 29×101-29
四、解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27.买桌椅.
如果买3张饭桌,需要付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8.有48枝花,如果每4枝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多少束?把这些花束平均放在2个花瓶里,每个花瓶可以放多少束花?
29. 把378个西红柿平均装进6个袋里,每袋装多少个?如果平均装进9个袋子里,每袋装多少个?
30..某农具厂计划用9天生产675件小农具,实际每天生产114件,比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件?
31.每6人组成一个小组玩跳绳,可以分成6个小组。如果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玩丢手绢,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这个长方形的长是正方形边长8厘米,宽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4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8+8÷2)×2
=12×2
=24(厘米)
故选答案为:B
2.C
【详解】当所拼图形不重合时,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当所拼图形重合时,面积不能确定.
3.B
【详解】试题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大约10岁左右,所以分析各选项中的时间哪个在这个时间段即可.
解:500分=8时,
500周=3500日≈10岁,
500时≈21天,
500月≈42年,
显然500周是10岁最接近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注意一年=12个月,一周=7天,一天=24时.
4.C
【详解】试题分析:就是要看99里面有几个9,就是减几次;还可以列方程解答,设减x次结果是0,99﹣9x=0;据此解答.
解:99÷9=1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整数除法的意义及其应用,解答此题的方法较多,要灵活解答.
5.C
【分析】根据题意,5月是大月,有31天,从5月21日到5月31日,共(31-21+1)天;从6月1日到6月30日,有30天;所以共出差[(31-21+1)+30]天。
【详解】(31-21+1)+30
=11+30
=41(天)
所以,他一共出差41天。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5月出差几天,6月份出差几天。
6.A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一个因数是196,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196×9,把196看作20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
196×9≈1800;
所以,积最接近1800.
故选A.
点评:整数乘法的估算,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7.C
【分析】先把100分钟换算成1小时40分钟,然后从开始时间先小猴推算1小时,再推算40分钟即可确定结束的时间,把结束的时间转换成普通计时法即可.
【详解】100分钟=1小时40分钟,14:30过1小时是15:30,再过40分钟是16:10,也就是下午4:10.
故答案为C.
8.C
【详解】①因为:874﹣169﹣31=874﹣(169+31)所以874﹣169+31=874﹣(169+31)是错误的;
②因为:85×13+85×7=85×(13+7)
所以85×13+7=85×(13+7)是错误的;
③因为:(80+8)×25=80×25+8×25
所以:(80+8)×25=80×25+8×25是正确的.
【分析】利用减法的性质“a﹣b﹣c=a﹣(b+c)”来判断A选项即可;
利用乘法分配律来判断B、C选项;
故选C.
9.1,1,7.8,1,9,5.25
【详解】试题分析:把13月化为复名数,除以进率12,商是年数,余数是月数;
把7米8分米换算为米数,先把8分米换算为米数,用8除以进率10,得数加上7;
把1.9元换算为复名数,整数部分就是1元,把0.9元换算成角数,用0.9乘进率10;
把5吨250千克换算成吨数,先把250千克换算成吨数,用250除以进率1000,得数再加上5.
解:13月=1年1月,
7米8分米=7.8米,
1.9元=1元9角,
5吨250千克=5.25吨;
故答案为1,1,7.8,1,9,5.25.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之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单位之间的进率.
10.错误
【详解】试题分析:两个数相除,商是1,余数是多少,若有余数,则由余数的性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那么这两个数就不相等;因此得解.
解:由余数的基本性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若不等于0,则“两个数相除,商是1,则这两个数一定相等”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11.2,两
【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25×6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判断末尾0的个数即可;
(2)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579÷6的商,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根据题意可得:
(1)25×60=1500,
1500的末尾有2个0,
所以,25×60的末尾有2个0;
(2)579÷6=96…3,
96是两位数,
所以,579÷6的商是两位数.
故答案为2,两.
点评: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自的积和商,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2.二,四
【详解】试题分析:一年有四个季度,第一季度是指一、二、三月份,第二季度是指四、五、六月份,第三季度是指七、八、九月份,第四季度是指十、十一、十二月份,据此可知“六一儿童节”在第二季度;国庆节在第四季度.
解:儿童节在第二季度,国庆节在第四季度;
故答案为二,四.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季度的掌握:一年有四个季度,平均每个季度有三个月.
13. 135.8 135800 293.5 2.935 39 3900
【分析】(1)把0.1358t换算成kg数,用0.1358乘进率1000得135.8kg;再把135.8kg换算成g数,用135.8乘进率1000得135800g;
(2)把29350cm2换算成dm2数,用29350除以进率100得293.5dm2;再把293.5dm2换算成m2数,用293.5除以进率100得2.935m2.
(3)把0.039km换算成m数,用0.039乘进率1000得39m;再把39m换算成cm数,用39乘进率100得3900cm.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详解】(1)0.1358t=135.8kg=135800g;
(2)29350cm2=293.5dm2=2.935m2;
(3)0.039km=39m=3900cm.
14.2000,78,120
【详解】试题分析:(1)用400乘上5即可;
(2)用13乘上6即可;
(3)用15乘上8即可.
解:(1)400×5=2000;
(2)13×6=78;
(3)15×8=120;
答:400的5倍是 2000,13的6倍是 78,8个15连加的和是 120.
故答案为2000,78,120.
点评:本题考查了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以及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15.40
【详解】试题分析:整数的除法计算中,一般是利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整十数进行试商,因为39接近40,所以计算时,把39看做40试商.
解:根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试商的方法可得:39可以看做40来试商,
故答案为40.
点评:此题考查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16.错误
【分析】要看清楚起点刻度为1厘米,所以要减去0刻度到1刻度的1厘米
【详解】物体的长度应该为4厘米.故答案为错误
17.×
18.√
【分析】101可以拆分为(100+1),然后按照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详解】101×86
=(100+1)×86
=100×86+86
故答案为:√。
19.√
【分析】需要求出卧室的面积和地砖的面积,卧室的面积:53=15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5平方米=1500平方分米,地砖的面积是55=25平方分米,150025=60(块),故此题正确
【详解】一间长方形卧室的长是5米,宽是3米,用边长5分米的地砖铺满,求需要多少块,先求这个卧室的面积,5×3=15平方米,15平方米=1500平方分米,再求地砖的面积,用5×5=25平方分米.最后求需要地砖多少块,用1500÷25=60块.
20.错误
【详解】1700÷400=4…100, 1700不是400的倍数,所以1700年是平年,不是闰年;
故答案为错误.
21.×
【详解】试题分析:把一包糖分成5份,不是平均分,所以无法判断1份多,还是2份的多,可以运用赋值法进行判断.
解:令这包糖共重10千克,分成5份,其中的4份是都是1千克,剩下的1份是6千克;
其中两份的重量可能是2千克,它要比1份6千克少;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看清楚是否有关键词“平均分”.
22.√
【详解】试题分析:转化成24计时法,用终止时间减去起始时间就是经过时间;或分段计算,从上午8时到中午12时为一段,经过12﹣8=4(小时),从中午12时到下午5时,经过5小时,二者相加即是经过时间.
解:下午5时=17时,
17﹣8=9(时),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
23.×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详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8+3)×2=22cm。
故答案为:×
24.(1)112×3=336(元) 答:需要付336元.
(2)答案不唯一,如买1张桌子和1把椅子需要多少钱
112+22=134(元) 答:买1张桌子和1把椅子需要134元.
25.7;36;
21;99;
30;6;
5;81
26.42,104,180…2,492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笔算法则列竖式计算即可解答,除法是利用它的逆运算乘法进行验算的.
解:294÷7=42,
624÷6=104,
542÷3=180…2,
41×12=492.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笔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7.2300;1850;2900
【分析】(1)根据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25×23×4
=25×4×23
=100×23
=2300
37×27+37×23
=(27+23)×37
=50×37
=1850
29×101-29
=29×(101-1)
=29×100
=2900
【点睛】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28.12束,6束
【详解】试题分析:先用花的总枝数除以每束花的枝数,就是可以扎几束,然后根据平均分的意义,用束数除以2,就是每个花瓶可以放多少束花.
解:48÷4=12(束);
12÷2=6(束);
答:可以扎成12束,每个花瓶可以放6束花.
点评: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和平均分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进行求解即可.
29. 63个,42个
【详解】试题分析:把378个西红柿平均装进6个袋里,根据除法的意义,每袋装378÷6个.同理可知,如果平均装进9个袋子里,每袋装378÷9个.
解:378÷6=63(个);
378÷9=42(个).
答:378个西红柿平均装进6个袋里,每袋装63个,如果平均装进9个袋子里,每袋装42个.
点评:完成本题的依据为除法的意义,即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0.39件
【分析】要求实际每天比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件,需知道原计划以及实际每天生产小农具的数量,先依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求出原计划每天生产小农具的数量,然后用实际每天生产的数量减去原计划每天生产小农具的数量即可。
【详解】114-675÷9
=114-75
=39(件)
答:比计划每天多生产39件。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等量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求出计划每天生产小农具的数量。
31.9个
【分析】总人数=每个跳绳小组的人数×小组数,丢手绢可以分成的组数=总人数÷每个丢手绢小组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6×6÷4
=36÷4
=9(个)
答:可以分成9个小组。
【点睛】先利用乘法意义求出总人数,再根据除法意义求出分成的小组数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