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阶段考试生物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阶段考试生物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07 21:13:07

文档简介

大庆市名校 2022-2023 学年下期4月阶段考试 C.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D. 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一般不同
生物 6.菠菜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 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一、单选题(1-30 题每题 1 分,31-40 题每题 2分,共计 50 分)
B. 有丝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述了萤火虫晚上闪闪发光的场景,其发光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C.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单体消失
( )
D. 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A.葡萄糖 B.腺苷三磷酸 C.脂肪 D.蛋白质
7.多细胞生物的生长,除了依靠细胞数目的增多,还依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下列关于细胞体积的说法正
2.下列关于细胞代谢和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确的是( )
A.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
A.不同动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体积大小相差很大
B.过酸、过碱、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因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
B.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C.细胞中化学反应的有序进行,与酶在细胞中的分布有关
C.细胞越小越有利于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因此细胞越小越好
D.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而代谢的发生离不开酶
D.细胞越大,细胞表面积就越大,越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3.如图是在相同条件下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装置。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8.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B.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这次细胞分裂结束时为止
C.着丝粒分裂会导致细胞中染色体和 DNA 分子数目加倍
D.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9.下列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无关的细胞器是( )
A.中心体 B.核糖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10.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离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相互分离
A.装置甲中 NaOH 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CO
B.漂洗的目的之一是洗去盐酸和酒精,防止解离过度
B.装置乙中应让Ⅱ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与Ⅲ连接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观察不到染色体
C.装置乙中Ⅲ处石灰水浑浊程度高于装置甲中的石灰水
D.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呈椭圆形
D.该装置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替换成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11.在细胞周期中,下列各项不能周期性消失和出现的是( )
4.如图是 ATP 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物质,字母表示化学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核仁 B.纺锤体 C.赤道板 D.染色体
12.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1 表示磷酸基团,2 表示核糖,3 表示腺苷
B.ATP 中远离 3的 1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C.ATP 释放的 1可使某些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组成 ATP 的化学元素有 C、H、O、N、P
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历经的时间远长于分裂期
第 1 页 共 6 页
A.图甲所示细胞内有 2 组中心粒、4 条染色体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B.图甲所示的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能形成两个核 DNA 相同的子细胞
C.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 DNA 分子数分别是 8、8、8 一 红花 A×白花 B 全为红花
D.图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数比例为 1:2,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二 红花 C×红花 D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 3:1
13.下列细胞中最容易表达出全能性的是( )
A.红花为显性性状
A.人的神经细胞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红花 A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Rr
C.小白鼠的肝细胞 D.兰花根尖的分生区细胞
C.红花 C 与红花 D 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14.实验是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观察指标的描述,错误的是( )
D.白花 B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Rr
选项 实验名称 观察指标
21.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现在政策允许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则他们再生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滤纸条上色素带的数量、颜色和宽窄 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 )
A.1/4 B.1/2 C.3/4 D.3/8
培养液的滤液能否使酸性重铬酸钾溶
B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2.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接近 3:1,最关键的原因是
液转变成灰绿色 ( )
C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同一时间段内圆形小叶片浮起的数量
D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的运动 A. B.
15.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内色素积累
C.细胞呼吸速率减慢 D.细胞的体积增大
16.人体上皮细胞每天都在新生和脱落,其产生新细胞的方式是( )
A.有丝分裂 B.无丝分裂 C.细胞凋亡 D.细胞分化 C. D.
17.下列关于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部分神经细胞发生凋亡
B. 细胞的死亡不利于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 23.如图是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坏死的细胞中也含有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D. 端粒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变短,可能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
18.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某细胞中存在抗体合成有关的基因,说明已经发生细胞分化
B.人体某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说明已经发生细胞分化
C.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D.水稻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9.下列各项中属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的测交实验的是( )
A.DD×Dd B.Dd×Dd A.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配子
C.Dd×dd D.dd×dd B.如果抓球次数偏少,结合时可能只出现 DD 和 Dd 组合
20.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的控制(用 R、r表示)。 C.每次抓取小球后不能放回,这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D.同一小桶中两种小球的个数必须相等,但两个小桶中的小球个数可以不相等
第 2 页 共 6 页
2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
A.提出问题:为什么 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B.假说的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演绎推理:若 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 1:1
D.验证假说:做了其它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 3:1
25.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
种 F1的遗传因子组成
A.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B.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A.甲、乙两种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B.丙、丁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片的液泡中
26.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C.图示色素参与光合作用所有过程
A.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D.色素丁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B.显性性状就是指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 32.将 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 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 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杂合子的双亲一定是杂合子,纯合子的双亲一定是纯合子 ( )
D.猪的白毛和黑毛、马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27.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分别受 R 和 r 控制。将遗传因子组成为 RR、Rr 的豌豆按 2∶1 的比例种植,
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圆粒与皱粒豌豆的数量比为( )
A.8∶1 B.13∶3 C.11∶1 D.35∶1
28.牵牛花的心形叶和枫形叶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某同学用心形叶牵牛花植株(M)进行如下实验,
其中能判定 M 是杂合子的实验是( )
A.利用 M 进行自花传粉,子代未出现性状分离
B.用 M 给另一株心形叶牵牛花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心形叶
C.用 M 给枫形叶牵牛花植株授粉,子代心形叶∶枫形叶=1∶1 A.该反应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慢后快
D.用 M 给另一株心形叶牵牛花植株授粉,子代心形叶∶枫形叶=3∶1 B.酶 C 提高了 A 生成 B 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29.紫茉莉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RR 为红色,Rr 为粉红色,rr 为白色。红花紫茉莉与白花紫茉 C.实验中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使 T2值减小
莉杂交得 F1,F1自交产生 F2。下列关于 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D.T2后 B增加缓慢是由于 A含量过少导致
A.白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1/4 33.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及 O2是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大多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的底物主
B.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3/4 要是淀粉水解所产生的葡萄糖。下列有关小麦种子萌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C.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1/2 A.当环境中氧气充足时,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基质中彻底氧化分解
D.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2 B.小麦种子萌发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可导致烂根
30.某遗传病,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的人都患病,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的人有 2/3 会患病,遗传因子组成 C.小麦种子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为 aa 的人都正常。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 AA 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 D.小麦种子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部分产物相同
致病遗传因子,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 34.如图表示蝴蝶兰在正常条件下和长期干旱条件下 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
A.1/3 B.1/4 C.1/6 D.1/21 误的是( )
31.如图表示从某植物新鲜叶片中提取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距离滤液细线的距离。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第 3 页 共 6 页
37.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可被诱导成类似早期胚胎细胞的 iPS 细胞。科学家培养 iPS 细胞获得角膜组织,
将其移植到一位几乎失明的患者左眼上,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到可阅读书籍的程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iPS 细胞与培养 iPS 细胞获得的角膜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
B.iPS 细胞可能有助于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等问题
C.iPS 细胞的全能性高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
D.iPS 细胞形成角膜组织的过程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8.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 1/2 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中 AA:
A.正常条件下,叶肉细胞在 0~6时和 20~24 时仍能产生 ATP Aa:aa 个体的数量比为( )
B.正常条件下,在 12 时 CO2吸收速率最快,此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高 A.1:2:3 B.1:3:2
C.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可能通过夜间吸收 CO2以适应环境 C.2:3:1 D.3:2:1
D.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 10~16 时能进行光反应 39.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
35.下图是桃树叶肉细胞内光合与呼吸过程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转移途径,其中①~⑥代表有关生理过 蝇杂交,产生的 F1再随机交配产生 F2,若将 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 F3,
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则 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3:1 B.5:1 C.6:1 D.8:1
40.果蝇的长翅对残翅是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有一个果蝇群体,雌果蝇全为残翅,
雄果蝇全为长翅。让这个果蝇群体随机交配,F1中长翅:残翅=7:1。则这个亲本果蝇群体的雄果蝇中
杂合子占( )
A.1/4 B.1/3 C.1/2 D.2/3
二、多选题(每题 2 分,共计 10 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
41.下列关于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②③都有 ATP 产生 A.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B.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过程是①⑥ B.希尔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于水
C.在生物膜上进行的过程有④⑤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探明了 CO2中的碳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
D.过程③产生的[H]只有部分来自丙酮酸 D.阿尔农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合成 ATP 的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
36.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条件下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 DNA 含量与 42.《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荫坑储存葡萄的方法(如图所示)。目前,我国果蔬主产区普遍使用大型
细胞数的关系。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该方式延长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抑制 DNA 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C.通过促进着丝粒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 DNA 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第 4 页 共 6 页
A.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应保证干燥,以减缓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 三、非选择题(每空 2分,共计 40 分)
B.气调冷藏库可保证库内的无氧环境,从而使有机物的消耗降到最少 46.(10 分)A 组同学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等量的淀粉酶溶液探究了温度对酶活性
C.荫坑中储存的果蔬,在其线粒体内膜上[H]与 O2反应产生 H2O,并释放能量 的影响,甲在最适温度,乙、丙在高于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试管中产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 1所
D.储存水果时,荫坑和气调冷藏库中的 CO2浓度增大,CO2全部来源于水果的细胞质基质 示;B 组同学研究了 pH 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 2 所示。已知盐酸也能催化淀粉的水解。回答
43.图甲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测定装置图,图乙中 ab 为测定过程中某些生理指标相对量 下列问题:
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图 1 乙、丙两支试管中,_________试管所处的温度较高。t1时,甲、乙、丙三支试管中的产物量
均不再增加,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图甲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有色液滴向左移动,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有色液滴向右移动 (2)若将淀粉酶换成蔗糖酶,则不能得到图 2 所示的结果,这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
B.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0%的K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产生NADPH (3)如图 2所示,在 pH为 3和 9的环境中 1h后淀粉剩余量相等,推测 pH为 3条件下的酶活性_________
的速率将不变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H 为 9条件下的酶活性。
C.一定光照条件下,如果再适当升高温度,总光合速率会发生图乙中从 b 到 a 的变化 (4)人体合成淀粉酶需要的能量由 ATP 提供。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 24 h 有 40 kg ATP 发
D.若图乙表示图甲植物光合速率由 a 到 b 的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 CO2 缓冲液的浓度 生转化,而细胞内 ADP、ATP 的浓度仅为 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
44.如图为某种高等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 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是( ) 47.(10 分)细辛是一种适宜在森林下腐质层深厚处生活的植物,主要接受漫射光,滨藜是一种适宜在
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如图是上述两种植物(用甲、乙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
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A.①→②过程处于分裂间期,此时期细胞内核 DNA 加倍
B.④→⑤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复制
D.⑥→⑦过程中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
45.某种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的个
体有角,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的个体无角,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的个体中雄性有角、雌性无角。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两只无角羊杂交产生的后代中,不会出现有角个体 (1)图中代表滨藜的曲线是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 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 ATP 的场所有
B.两只有角羊杂交产生的后代中,不会出现无角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有角羊和无角羊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雄性可能全为有角 (2)假如细辛、滨藜两种植物叶绿体中的基粒大小和基粒类囊体层数存在较大差异,从结构与功能相
D.有角羊和无角羊杂交产生的后代中,不会出现 aa 的个体 适应的角度分析,含有较大基粒和较多类囊体层数的植物是_________。(填写植物的名字)
第 5 页 共 6 页
(3)生产实践中栽培乙植物时,为了提高乙植物的产量,通常采用增施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的办法。 (1)图一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施有机肥料后,若保持温度、水分等条件不变,则 d 点将发生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考虑一个细胞周期,图二中缺少处于_________期细胞的示意图。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高等
(4)漫射光环境中,光线以较短波长的光占优势。如图为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吸收光谱(暗带部分 植物细胞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图二中细胞 _______________所处的时期。
表示被吸收的光线),则细辛、滨藜两种植物中,叶绿素 a 与叶绿素 b 的比值较小的植物是_________。 (3)图二中的细胞乙对应图三中的 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填写植物的名字) 49.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性状表现与遗传因子组成的关系如下表(注:
AA 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性状表现,则该对鼠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10 分)图一表示细胞在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变化;图二为动物细胞有丝分 它们再生 1 只黄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_____。
裂模式图;图三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请据图 (2)假设进行很多 Aa1×a1a2的杂交,平均每窝生 12 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 Aa1×Aa2的杂交,
回答: 预期平均每窝生_______只小鼠。
(3)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
实验思路: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______色雌鼠杂交。②观察后代的毛色
结果预测:①如果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___,则该黄色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1。
②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2。
图一
图二
图三
第 6 页 共 6 页1-5 BBCAA
6-10 CBDAD
11-15 CCDDD
16-20 ABBCA
21-25 DCCDA
26-30 ACDBA
31-35 DDDBA
36-40 AABDA
41 BC
ABD
CD
ABD
ABD
(1)丙 甲试管中淀粉已完全分解,乙、丙试管中淀粉酶已完全失活(2)专一性
(3)小于(4) ATP与ADP相互快速转化
(1)甲;叶绿体(类囊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2)细辛
(3)向右上移动(4)细辛
(1)DNA分子复制 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2)中 丙、丁(3)②
(1) Aa2、a1a2 1/4 (2)9 (3)黑 黄色和灰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