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下科学3.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课件(60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四下科学3.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课件(60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07 14:47:49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科学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
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科学思维
·会用感官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
·会使用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探究实践
·积极参加观察岩石特征的探究活动,保持对岩石的研究兴趣。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是十分重要的。
态度责任
·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
新知导入
岩石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让我们了解一下几种常见的岩石有什么特征。
新知讲解
一、观察下面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
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花岗岩:颜色为黑麻肉粉色(肉红色至浅灰色不等),形状不规则,表面较无光泽。
砂岩:颜色为土黄色,形状不规则,表面无光泽。
大理岩:颜色为白色,形状不规则,表面有光泽。
花岗岩
砂岩
大理石
新知讲解
二、更细致地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
科学家在野外观察岩石时,采用了一些更为细致的观察方法,对认识岩石的特征很重要。
构造:各种成石中含有矿物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所赋岩石的外貌特征,比如条纹构造、层次构造、小孔构造、斑点构造等。
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等。
新知讲解
岩石的构造——层理
有些岩石分好几层,这就是层理。
新知讲解
岩石的构造——气孔
新知讲解
岩石的构造——斑点
新知讲解
岩石的构造——条纹
新知讲解
岩石的构造——生物痕迹
新知讲解
岩石的构造——颗粒大小
粗粒
细粒
中粒
新知讲解
注意:稀盐酸有腐蚀性,千万不要弄到皮肤上和眼睛里。滴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声音是混浊还是清脆
会不会冒气泡
新知讲解
石灰岩和稀盐酸反应
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粗,光滑,较硬,常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新知讲解
大理岩和稀盐酸反应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新知讲解
观察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
“有无纹理、分层、斑点、小孔”是指岩石的构造。
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纹理、分层、斑点、小孔。
有斑点的岩石
有小孔的岩石
有条纹的岩石
有层次的岩石
新知讲解
(1)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条纹、层次,是否有斑点、小孔。
1--构造:条纹构造、层次构造、小孔构造、斑点构造等。
新知讲解
(1)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条纹、层次,是否有斑点、小孔。
1--构造:条纹构造、层次构造、小孔构造、斑点构造等。
新知讲解
(1)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纹理、分层,是否有斑点、小孔。
1--构造:条纹构造、层次构造、小孔构造、斑点构造等。
新知讲解
(1)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纹理、分层,是否有斑点、小孔。
1--构造:条纹构造、层次构造、小孔构造、斑点构造等。
新知讲解
(1)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构造--是否有条纹、层次,是否有斑点、小孔。
构造 条纹 层次 斑点 小孔
花岗岩 花斑状
砂岩 有小孔
大理岩 有美丽条纹
1--构造:条纹构造、层次构造、小孔构造、斑点构造等。
新知讲解
(2)用放大镜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它们是由颗粒组成的吗?颗粒的大小一样吗?可以看出是由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吗?
2-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等。
新知讲解
(2)用放大镜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它们是由颗粒组成的吗?颗粒的大小一样吗?可以看出是由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吗?
粗 粒
中 粒
细 粒
粗 粒
面粉
白糖
比芝麻大
颗粒大小
2-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等。
新知讲解
(2)用放大镜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它们是由颗粒组成的吗?颗粒的大小一样吗?颗粒结构一样吗?可以看出是由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吗?
颗粒结构
松散
紧密
2-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等。
新知讲解
(2)用放大镜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它们是由颗粒组成的吗?颗粒的大小一样吗?颗粒结构一样吗?可以看出是由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吗?
颗粒种类
多种
一种
2-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等。
新知讲解
(2)用放大镜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它们是由颗粒组成的吗?颗粒的大小一样吗?可以看出是由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吗?
颗粒 大小 颜色 种类 组成
花岗岩 较粗 黑、白、红等 粗大 多种
砂岩 中等 褐、土黄、灰等 粗疏 多种
大理岩 较细 肉色 细密 多种
2-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等。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
新知讲解
(3)用手分别触摸这三种岩石标本的表面,感觉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
3-颗粒细密的岩石比较光滑,颗粒粗大的岩石比较粗糙。
岩石 光滑度
花岗岩 最粗糙
砂岩 较粗糙
大理岩 光滑
新知讲解
(4)用手电筒分别照射铝箔包装纸、地板、黑板和窗户上的玻璃,再照射每一块石头,看看它们的光泽和谁类似。
用“耀眼”“很亮”“暗淡”“不够亮”等词汇进行描述。
4-矿物表面的反射光形成了光泽
岩石 光泽
花岗岩 不够亮(玻璃)
砂岩 较暗淡(黑板)
大理岩 不够亮(玻璃)
新知讲解
4-矿物表面的反射光形成了光泽
金属光泽
玻璃光泽
土状光泽
蜡状光泽
丝绸光泽
新知讲解
(5)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说明什么
不同岩石能否被各种物体刻画的情况不同,说明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
矿物的硬度
用指甲刻画
用铜钥匙刻画
用小刀刻画
新知讲解
(5)分别用直接、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结果会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岩石 软硬
花岗岩 硬
砂岩 较硬
大理岩 较软
5-硬度:矿物抵抗刻画和摩擦的能力
知识拓展
在一些行业,矿物的硬度很有意义。比如地质、建筑业上钻探机的钻头,我们平时划玻璃的玻璃刀就要用硬度最大的金刚石来做;在钟表等仪器中,快速转动的部分要用硬度稍次于金刚石的刚玉来做轴承。最软的是石墨。
名称
颜色
软硬
光滑
光泽
有无层次、小
孔、斑点、条纹
组成岩石的颗粒特征
花岗岩
砂岩
大理石
红、土
黄、灰
黑、白、
肉红等
纯白色、
黑色等
很坚硬

较软
粗糙
粗糙
比较
粗糙
有光泽
有光泽
有光泽
花斑状
有气孔
有条纹,有少量气孔或无气孔

中等
较大
黑、白、
肉红等
红、土
黄等
纯白色、
黑色等
多种
多种
单一
大小
颜色
种类
岩石观察记录表
日期:
三、将观察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研 讨
1.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各有哪些特征?
花岗岩:有花斑状,有黑、白、肉红等颜色,表面粗超,很坚硬等。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表面粗糙,比较硬等。
大理岩:有纯白色、黑色等颜色,常有美丽的条纹, 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等。
研 讨
2.如何观察和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
我们可以用看、摸、照、刻画等方法观察,可以从颜色、条痕、光泽、斑点、软硬、大小等方面对岩石进行描述。
砾岩有多种颜色。颗粒是小石或卵石。
花岗岩都是斑斑点点的。
花岗岩
砂岩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砾岩:
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知识拓展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砂岩
知识拓展
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知识拓展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知识拓展
浮石:浮石又称轻石或浮岩,一般为白色、浅灰色,偶尔呈浅红色,多孔,质轻,表面粗糙,在水中可以浮起。
知识拓展
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粗,光滑,较硬,常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知识拓展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知识拓展
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知识拓展
颗粒粗细
小石或卵石
微细颗粒
颗粒粗或中等
砾岩
紧密
砂岩
松散
颗粒有不同的颜色
颗粒晶莹,有的有纹理
花岗岩
大理岩
板岩
页岩
滴稀盐酸冒泡
成层
多孔
敲击后有砰声
敲击后无砰声
浮石
石灰岩
鉴别岩石的种类—
知识拓展
分别用小钢锉在岩石的一角锉出粉末,让粉末散落在白纸(接颜色深的粉末)或黑纸上(接颜色浅的粉末),观察岩石的内部组织是否一样。
条痕
知识拓展
矿物颜色:
矿物表面的颜色
条痕颜色:
矿物粉末的颜色
矿物名称 矿物的颜色 条痕的颜色
自然金 黄色 黄色
黄铁矿 浅黄色 绿黑色
黄铜矿 黄铜色 绿黑色
方铅矿 铅灰色 黑色
石墨 黑色 黑色
石英 白色 白色或近于白色
赤铁矿 红色 樱红色
矿物的颜色和矿物条痕的颜色不完全一致,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知识拓展
一、矿物外表的颜色容易受到光线等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矿物的条痕是固定不变的。
比如:光线、风吹、雨淋等因素影响
二、矿物的颜色有时是因为所含的杂质而导致的,并不是矿物本身的颜色。
比如:各种颜色的石英晶体,因含不同的杂质而呈现不同的颜色,但纯净的水晶是无色透明的。
为什么矿物颜色和条痕颜色会有不同?
你觉得在识别矿物时,哪种颜色更可靠呢?
矿物的条痕颜色比较可靠。因为条痕的颜色是矿物留在瓷板上的粉末颜色,可以消除杂质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这是矿物本身的颜色。
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
1、岩石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通过观察发现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2、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手电筒、小刀、钥匙等工具观察岩石。
3、科学家在野外观察岩石时采用了更为细致的观察方法,对认识岩石的特征很重要。比如观察岩石标本是否有条纹、层次、斑点、小孔,用手触摸感觉粗糙还是光滑,用手电筒照射看一看有没有光泽。
4、岩石都是有颗粒组成的,可以的大小不一样(粗、中、细)、颗粒的结构不一样(细密、粗疏)、有的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有的是由多种物质组成。
5、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判别岩石软、较软、较硬和硬等级。
6、通过观察岩石粉末(条痕)颜色,发现粉末和岩石颜色不一样,粉末颜色更可靠。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
1、背熟并默写本课知识点
2、完成本课基础训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材简析】
岩石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本课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三种岩石,从肉眼的初步观察到使用工具的细致观察,让学生不但知道三种岩石各自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岩石的视角与方法。学生主要借助比较的方法认识三种岩石是否有纹理、分层、是否有斑点、小孔、光滑、粗糙程度、光泽、硬度、岩石成分的颗粒大小、成分是否单一等特征,同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知道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科学的方法。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研究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意义。对于岩石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兴趣。“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这三种岩石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区分这三种岩石对于学生来说十分轻松,但在生活对岩石无意识的观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特征认识。
四年级的学生对观察物体已掌握了一些方法,可作为本节课观察岩石的基础, 但对岩石观察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但这正是本节课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特性,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用科学家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岩石。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科学思维
·会用感官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
·会使用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探究实践
·积极参加观察岩石特征的探究活动,保持对岩石的研究兴趣。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是十分重要的。
态度责任
·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比较中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难点:学生对于岩石光泽的判断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1个放大镜、1个手电筒、1枚钢钉、1把铜钥匙、活动记录手册,(以小组为单元,材料充足,可2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聚焦:种类繁多的岩石(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ppt3种岩石图片、三种岩石。]
1.分发岩石。大家认识这三块岩石吗?
2.区分三种岩石“花岗岩、大理岩、砂岩”。(学生知道三种岩石的名称并能区分)
3.揭示课题: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板书)
4.大家来说说看,这三种岩石各有怎样的特征呢?(这里主要让学生通过看、摸等方式观察“颜色和光滑度”)
5.请两位同学上展台,各介绍一种岩石。
二、探索:像科学家一样观察岩石(预设18分钟)
观察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
[材料准备:实验记录单。]
大家的观察非常细致,但是科学家在观察研究岩石的时候更加细致,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还从哪些方面观察岩石的呢?
2.出示活动单,明确观察方向。(用铅笔记录,方便涂改)。
3.大家知道怎样去观察吗?
[由于本课观察内容较多,并且很多实验需要指导,所以将主要的观察内容重点放在“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软硬、组成的颗粒大小”]
出示观察记录表。
名 称 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 组成岩石的颗粒大小 软硬
花岗岩
砂 岩
大理岩
(二)更细致地观察岩石标本
[材料准备:1枚钢钉、1把铜钥匙。]
我们来看看科学家是怎么观察岩石的。
依次提供“有斑点的岩石”、“有小孔的岩石”、“有条纹的岩石”、“有层次的岩石”四副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并提问:“你知道有条纹是什么意思吗?有层次是什么意思?”(学生说不出,老师给予解释)
引导学生对照参照物来细致观察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的相关特征,及时记录。
岩石是由非常多的颗粒组合而成的,这些颗粒大小是怎样的
Ppt微课展示(颗粒细密的岩石、颗粒粗疏的岩石、颗粒粗大的岩石)
学生进行观察,并记录。
4.岩石的硬度该如何判断?用微课演示刻划:
软:用指甲刻画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微课中准备了三种硬度岩石的展示,在总结判断硬度方法时,可让学生推测“较软”的标准);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和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
5.学生总结方法,老师用板书“导图”的方式总结软硬标准,便于学生实验。
6.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学生进行观察记录。
三、研讨:观察发现(预设10分钟)
学生反馈交流:学生在展台下展示记录单汇报,全班交流。
请学生分别归纳总结“花岗岩、大理岩、砂岩”三种岩石各自的特征,师板书总结特征。
提问:我们如何观察、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预设:学生能说出课中提到的各种所需观察的特征以及与之对应的方法,如果学生能说出更多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予以肯定)
拓展:观察岩石的光泽和组成岩石的内部物质(预设7分钟)
1.科学家们有时也会对岩石的光泽进行观察,微课展示“光泽度的观察及光泽度标准”。(如果时间充裕可让学生进行观察)
2.我们对岩石的外部特征进行了观察,那不同岩石内部的物质是否一样呢,该怎样观察?通过视频微课对操作进行演示。(如果时间充裕,学生进行观察)
【板书设计】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花岗岩 砂岩 大理岩
颜色:红、黑、白多种颜色 黄棕色 浅黄色
光滑: 很粗糙 粗糙 较粗糙
花纹: 有斑点 无 有条纹
组成颗粒大小:粗大 细密 细密
软硬: 硬 软 较硬
【作业设计】
1.用铜钥匙刻划岩石,不能刻画出痕迹,但用钢钉可以划出划痕,我们可以判断岩石的硬度为( C )。
A.软 B.较软 C.较硬
2.有一种岩石,由白色、黑色和黄色三种颗粒组成,比较硬,你判断是( C )。
A.砂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教学反思】
  围绕“突出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过程,关注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概念”的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遇到各种不同的岩石时,学会如何观察,如何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有序观察。学会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能够从观察中获得信息,将信息根据需要进行综合与概括,进行准确的描述。能像科学家一样经历一个科学的观察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既能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又能自我构建“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的科学概念。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一堂课要观察、记录、描述三种岩石,并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是有极大难度的。如果在观察前没做有效指导,学生在观察时就会没有目的、没有头绪,最终探究不出什么结果。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认为要在学生观察方法、观察内容方面做精心的指导。所以我适当修改了实验表格,降低了难度,主体采用了打钩的方式,整合了岩石颜色和颗粒颜色,突出颗粒研究。《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一课在教学上很难有新意,但我觉得每篇课文都有它的突破口,只要找准这样的突破口,就能把学生研究岩石的活动凸现出来。通过试教,我觉得这一课要抓好探究过程中的交流环节,依次呈现学生的思维观察过程,展现学生的思维火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