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

文档属性

名称 使至塞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河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18 15:3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宋道口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使至塞上》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了解边塞诗和王维的相关文学常识。结合颈联体味王维诗歌 “画中有诗”的特点; 2、通过反复诵读和炼字法,体会诗歌用词用语的妙处3、体会诗歌意境,培养学生开阔博大的胸襟。
重难点 1、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颈联中“大”、“孤”、“直”、“长”、“圆”字的妙处,感受这幅画面的美。
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
一、导入。盛唐时期国力强盛,为了开拓疆土,唐朝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断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发生战争。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怀着建功立业的目的来到边塞,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了边塞奇异的风光和战争的场景。他们写的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使至塞上》,作者王维。二、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素有“诗佛”之称。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三、朗读诗歌1、读诗韵形式: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2、感诗意 (1)了解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附属小国小勃律。737年春,节度使崔希逸大破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犒赏三军。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赴边途中。 (1)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翻译:奉命到边疆去查看,驾车经过居延属国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二字暗示了作者此次出塞是受到了朝廷的排挤。 (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翻译:像远飞的蓬草,飘出汉地的边塞;似北归的大雁,进入胡地的天空。 作者以“蓬”、“雁”自比, 暗写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激愤和抑郁之情。 (3)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翻译:茫茫沙漠中狼烟聚集直上,滔滔黄河边落日依水而下。 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 “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 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4)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翻译:在萧关遇见了送信的骑兵,告诉我都护还在燕然前线。 写到达边塞所见,叙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四、合作探究,加深理解1、结合写作背景找出首联中哪个字写出了诗人出塞时的心情? 2、颔联中诗人把“征蓬”、“归雁”比作什么?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3、你能不能用几个词语描述一下颈联中这幅边塞风光图?此时诗人的心境与前两联一样吗? 4、这里的“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诗人对这些“在燕然”的将士们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五、反复朗读,争取背诵课堂检测1、《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他与__________合称“王孟”,是唐代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2、 , 。两句描写了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3、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C.第五、六句“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4、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中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大”字,写出了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B.一个“孤”字,写出沙漠中景物的单调。因为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孤烟”。C.一个“直”字,写出烽烟升腾的荒漠中所显示的劲拔、坚毅之美。D.一个“长”字,写出横贯沙漠的黄河浩浩荡荡,无边无际。E.一个“圆”字,既写出了落日的形状,又写出了诗人观赏落日感觉到新切、温暖和苍茫。5、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了解作者相关知识认真练习,读的要美哦。结合注释,会对诗文的理解更好哦。讨论之后赶快整理认真完成,相信你能行!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