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2023年春期七下期中必考真题4(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2023年春期七下期中必考真题4(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06 22:1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生物2023年春期七下期中必考真题4
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
班级______姓名_____
一、单选题
1.动脉血管的特点是(  )
A.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慢 B.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C.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 D.管壁极薄、血流速度极慢
2.如图是血细胞形态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出现炎症时,[2]的数量会增多
B.[2]的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C.[3]的作用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D.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1]
3.“地沟油”、“染色馒头”和“瘦肉精猪”,让人们把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食品 安全问题。下列做法中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A.清洗蔬菜时,浸泡一段时间去除农药
B.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C.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能吃
D.购买食品时,关注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保质期、添加剂等内容
4.运动员在百米赛跑冲过终点后会出现(  )
A.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变浅 B.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增加
C.呼吸频率不变,呼吸深度加深 D.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不变
5.下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左心室 B.②收缩提供的动力最强
C.③是体循环的起点 D.④内血液不能流向③
6.下表是某被测者血浆、原尿和尿液中P、Q两种物质的含量,那么P、Q分别是(  )
物质 血浆 原尿 尿液
P 0.03% 0.03% 2%
Q 0.1% 0.1% 0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7.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丁中有瓣膜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常规化验单中,RBC表示白细胞,WBC表示红细胞,PLT表示血小板
B.体循环能为人体器官运送养料及代谢废物,肺循环则不能
C.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一定偏低
D.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
9.原尿中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水 C.尿素 D.无机盐
10.甲、乙、丙三人同行,丙受伤急需输大量血,已知丙的血型为B型,甲的血型为AB型,乙为B型,可以给丙输血的是(  )
A.甲 B.乙
C.甲、乙都可以 D.甲、乙都不可以
1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这是因为葡萄糖(  )
A.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B.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C.是治疗疾病的必备药品
D.是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
12.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人们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纷纷戴上了口罩。如果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它进入人体的“路线”依次是(  )
A.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B.口→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1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跃鸟飞是因为它们都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下列论证错误的是(  )
A.黑麦的根部有多达150亿条根毛,有利于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B.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
C.小肠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D.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有利于肾形成原尿
14.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过程中,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a>b B.a>b>c C.a>c>b D.b>c>a
15.下面关于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食物中的所有营养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C.消化主要是通过消化液中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
D.胆汁中虽然没有消化酶,但对食物的消化也能起作用
16.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
B.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17.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观察更清晰应使用高倍镜
B.防止小鱼乱跳可选择死鱼进行实验
C.实验结束后将小鱼丢入垃圾桶中
D.为了保证正常呼吸用湿纱布包裹小鱼
18.在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几个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为脂肪,消化器官是口腔 B.Y为淀粉,消化器官是胃和小肠
C.Z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小肠 D.X、Y、Z都能在小肠中进行消化
19.小明由于偏食,经常出现牙龈出血现象,医生告诉他这是由于他的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应采取的措施是多吃些(  )
A.动物肝脏 B.新鲜蔬菜和水果
C.糙米和肉类 D.牛奶和海产品
20.下图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A、D代表血管,B、C代表气体,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为肺动脉,血液中因为含有丰富的B而为动脉血
B.A为肺静脉,血液中因为含有丰富的B而为静脉血
C.D为肺动脉,血液中因为含有丰富的C而为静脉血
D.D为肺静脉,血液中因为含有丰富的C而为动脉血
二、读图理解题
21.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   结构示意图,图C是   结构示意图。
(2)图A和图B共同结构特点是壁薄,仅由   构成,周围包饶着丰富的   (填血管名称)
(3)图C形成尿液的主要过程包括   的滤过作用以及   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4)人体废物排出有排   和排   两种方式
三、资料分析题
22.利用如表信息,结合你在课外查阅的资料回答问题.
活动 打篮球 慢跑 坐 睡 踢足球 游泳 散步
每小时耗氧量(升) 90 120 25 14 115 120 60
(1)从如表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   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较少.   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较多.你的依据是表格中   数据,前者较低,后者较高.
(2)从如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看出,慢跑虽然没有打篮球运动剧烈,但耗氧量却较大,其原因是慢跑没有打篮球剧烈,所耗的氧可以由   过程源源不断的提供.打篮球较为剧烈,供不上的氧,要靠   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较少.
四、实验探究题
23.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   。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填正确或错误)
(3)步骤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其中喂正常食物的一组老鼠起   作用。
(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 ①观察 ②调查 ③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实验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有几个选几个)
五、综合题
24.当同学们剧烈运动或学习时间过长时,就会导致疲劳,这时补充能量是恢复体力最有效的方法。图一中①~⑤分别代表不同的消化液,a、b、c代表不同的消化产物,X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图二表示食物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血糖含量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中①为唾液,在口腔中能将淀粉分解为   ,最终分解为[a]   。因此,食用含淀粉的食物1h(小时)后,血糖含量会大幅度上升(见图二中BC段)。
(2)图二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的调节作用。
(3)图一中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是[   ]   。这个器官的主要结构特点之一是   。图一中②含有的消化液中含有盐酸和   ,可初步消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b]   。
(4)图一中③是   ,是由   所分泌的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它能初步乳化脂肪,图一中代表脂肪被分解的最终产物是[c]   。
(5)某人为达到减肥的目的,去医院切除一小段小肠,这样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2.【答案】B
【解析】【解答】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1红细胞、2白细胞和3血小板.
A、2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大大增加,来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不符合题意.
B、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符合题意.
C、3血小板,个体最小,能止血和加速凝血,不符合题意.
D、1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能运输氧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红细胞 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女子平均值:4.2×1012个/升 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0×109-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1011-3×1011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3.【答案】B
【解析】【解答】A.用清水浸泡冲洗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符合食品安全,A不符合题意。
B.如果吃了不干不净的食物,如被大肠杆菌、或农药等污染的食物,人就会生病,则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不符合食品安全,B符合题意。
C.发芽的马铃薯里面含有一些毒素,会危害人体的健康,不能食用,符合食品安全,C不符合题意。
D.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所以在在购买带包装的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符合食品安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4.【答案】B
【解析】【解答】人体在进行体育锻炼、剧烈运动时的耗氧量很大,为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呼吸深度要增加,即每次呼吸肺的通气量(肺与外界交换的气体量)要增加;同时,呼吸频率也要增加。
故答案为:B
【分析】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 ,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1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随着呼吸深浅度的不同.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肺的通气量也不相同.
5.【答案】B
【解析】【解答】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由四腔组成,①是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A不符合题意。
B.②左心室最厚,左心室内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行程较长,需要的压力最大,所以②左心室收缩提供的动力最强,B符合题意。
C.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泡壁外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所以③是肺循环的起点,C不符合题意。
D.右心房内的血液流向右心室,在心室和心房之间的房室瓣,保证血液不能倒流,所以④右心房内血液能流向③右心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这四个腔分别与人体内的一些大的血管相连.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
6.【答案】D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葡萄糖全部重吸收了而不重吸收尿素,故尿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为0即Q;而尿素的浓度明显增大即P。所以P是尿素,Q是葡萄糖。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原尿、尿液的主要区别:
类型 主要区别
血液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尿液 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原尿有所上升.
7.【答案】C
【解析】【解答】A.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例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A不符合题意。
B.乙血管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丙是由分支到主干的是静脉,B不符合题意。
C.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C符合题意。
D.丁中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连,只有静脉中有瓣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8.【答案】D
【解析】【解答】A、红细胞的英文是Red blood cell,简写为RBC;白细胞的英文是White blood cell,简写为WBC;血小板的英文是Platelet,简写为PLT,A不符合题意;
B、体循环能为人体器官运来养料和氧气并运走代谢废物,而肺循环能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排出,B不符合题意;
C、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形成的.因此,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不一定偏低,也可能是红细胞数量正常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红细胞 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女子平均值:4.2×1012个/升 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0×109-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1011-3×1011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9.【答案】C
【解析】【解答】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原尿中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尿素,而葡萄糖、水和无机盐能被肾小管重吸收,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输血的原则是同型相输,输血前还要做交叉配血实验.已知丙的血型为B型血,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该以输B型血型的血为原则,因此可以给丙输血的是乙。
故答案为:B
【分析】人类的血型系统有许多种,其中与输血有较大关系的是ABO血型系统。它包括A型、B型、AB型、O型4种血型。输血时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若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聚成团,堵塞毛细血管,阻碍血液循环,从而危及生命。
11.【答案】B
【解析】【解答】病人不能进食,就不能从食物中获得糖类,这就需要点滴葡萄糖,这是因为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进入人体后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糖类(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12.【答案】D
【解析】【解答】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它进入人体的“路线”依次: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数量很多,大大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吸水效率,不符合题意;
B、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不符合题意;
C、小肠内含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是与消化有直接关系的,与吸收无关,符合题意;
D、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据此答题。
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这种功能与其结构有关。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通过肾小管的冲吸收形成尿液。
14.【答案】B
【解析】【解答】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上下径都增大;膈肌也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胸廓的体积增大,胸廓内的气压小于肺内压,肺就随着扩张.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面的气体就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15.【答案】B
【解析】【解答】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稍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6.【答案】D
【解析】【解答】A、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由于消化器官要进行消化和吸收等生理活动需要消耗氧气,所以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A不符合题意;
B、若b表示肾小球,则a表示入球小动脉,c表示出球小动脉,肾小球只对血液起到了过滤作用,而没有进行气体和营养物质交换,血液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流的都是动脉血,B不符合题意;
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由于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所以a内应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C不符合题意;
D、若b表示肺,则a是肺动脉,c是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的血液,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由毛细血管汇集成的肺静脉,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17.【答案】D
【解析】【解答】A.因为小鱼尾鳍血管在低倍显微镜下已经比较明显,且鱼尾有一定的厚度,所以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不用高倍镜,A不符合题意。
B.因为要观察血液流动,通过血液流动特点来区分血管,死鱼血液不流动,无法观察,B不符合题意。
C.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入鱼缸,C不符合题意。
D.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或纱布,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18.【答案】D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Y被消化,最后是Z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Y代表蛋白质,Z代表脂肪。
图中X、Y、Z都能在D消化道内被消化,可以判断D代表小肠;X在A中开始消化,则A代表口腔;Y在C中开始被消化,则C代表胃。
故答案为:D
【分析】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
19.【答案】B
【解析】【解答】解:维生素的种类、功能、缺乏症和食物来源如下表所示:
种类 功能 缺乏时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夜盲症 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 牛肉、肾、谷类种皮、豆类
维生素C 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 坏血病 水果、蔬菜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肝脏、鸡蛋、鱼肝油
可见,牙龈出血是坏血病的表现,坏血病是由于人体缺少维生素C造成的,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小明由于偏食,长期不吃蔬菜和水果体内缺少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20.【答案】D
【解析】【解答】AB.图中A为肺动脉,血液中因为缺少C(氧气)而为静脉血,AB不符合题意。
CD.图中D为肺静脉,血液中因为含有丰富的C(氧气)而为动脉血,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21.【答案】(1)小肠绒毛;肾单位
(2)一层上皮细胞;毛细血管
(3)肾小球;肾小管
(4)遗;泄(或泄遗)
【解析】【解答】(1)图A表示小肠绒毛结构示意图,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图C表示肾单位示意图,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一个“小漏斗”。
(2)图B肺泡的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图A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二者共同特点是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物质的交换。
(3)图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包括: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滤过大分子的血细胞和蛋白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无机盐)两个过程。
(4)人体废物排出有排泄和排遗两种方式。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
【分析】(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约5~6米,是消化道内最长的一段,内壁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包括肠液、胰液、胆汁等。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蛋白质、脂肪进行彻底消化,所以说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小肠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绝大部分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所以说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22.【答案】(1)坐、睡、散步;打篮球、踢足球、游泳、慢跑;每小时的耗氧量
(2)呼吸;肌肉
【解析】【解答】解:(1)从如表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坐、睡、散步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较少. 打篮球、踢足球、游泳、慢跑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较多.依据是表格中每小时的耗氧量数据,前者较低,后者较高.(2)从如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看出,慢跑虽然没有打篮球运动剧烈,但耗氧量却较大,其原因是慢跑没有打篮球剧烈,所耗的氧可以由 呼吸过程源源不断的提供.打篮球较为剧烈,供不上的氧,要靠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较少.
故答案为:(1)坐、睡、散步 打篮球、踢足球、游泳、慢跑 每小时的耗氧量(2)呼吸 肌肉
【分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时对有机物的分解.
23.【答案】(1)作出假设
(2)错误
(3)乙;对照
(4)①②③④
【解析】【解答】作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此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错误的。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步骤乙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收集和分析资料法等。
故答案为:(1)作出假设;(2)错误;(3)乙;对照;(4)①②③④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24.【答案】(1)麦芽糖;葡萄糖
(2)胰岛素
(3)X ;小肠;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胃蛋白酶;氨基酸
(4)胆汁;肝脏;甘油和脂肪酸
(5)会
【解析】【解答】(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2)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胰岛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3)④⑤是肠液和胰液,肠液和胰液在小肠中发挥作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4)图一中③是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5)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
【分析】(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