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设计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不仅要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与结局的讲授,而且要让学生对辛亥革命及其意义及教训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评价。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课学习,已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其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由于大多数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缺乏正确认识历史的方法和技能,因此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通过创设情境、研读史料、探究问题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立足史料实证,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基本史实;(史料实证)
2.立足历史解释,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其性质、意义;(史料
实证、历史解释)
3.立足唯物史观,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
中的地位。(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教法学法
1.教法:板块式教学法、内外迁移教学法、情境探究发现反思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板块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智慧课堂大屏幕展示四幅图片,要求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说出图片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图片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复习导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斗争,终于在辛亥年发动了武昌起义并取得成功,全国一半的省份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接下来革命形势如何发展?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件?下面,让我们走进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板块二 共和肇始—中华民国的诞生
教师: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问题1: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46页,完成下列表格。
中华民国的成立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措施 纪年
机构(任职)
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小老师上台展示交流答案。
教师:中华民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问题2:我们学过哪些纪年方法?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相差多少年?
台湾至今仍使用民国纪年,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今年2020年是民国哪一年?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问题3:阅读以下材料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思考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告各友邦书》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南京临时政府推行“和平主义”外交政策。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以期获取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敢发动广大群众进行革命,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注定了他们领导的民主革命不能取得胜利。
板块三 共和梦魇
教师播放视频
问题4: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47-48页内容回答袁世凯是怎样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果实的?
生总结:
(1)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
(2)孙中山提出辞职,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临时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后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问题5:孙中山提出什么条件来限制袁世凯?最终怎么样?
条件:(1)临时政府设在南京;(2)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问题6: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1: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材料2:1911年新军总兵力不过13.18万人,袁世凯的北洋系新军有7.45万人,成为新军的绝对主力。
材料3:一方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材料4: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材料5: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材料6:清帝退位的第二天,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学生分析材料,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7: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败?
教师: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但在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这段时间,颁布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各个方面给中国注入了全新的气息!
板块四 共和遗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师: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问题8:分析材料和课本48页约法的内容回答,约法体现了哪些革命精神和思想?
材料 第一章“总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三章“参议院”: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六章“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学生阅读材料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认识约法体现的民主自由的精神。
问题9:临时约法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实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
板块五 学以致用(课后作业)
民族需要英雄,时代需要先驱。在万马齐喑的旧中国,正是这些人,勇敢的站了出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脊梁的真正含义;虽艰难而不屈,虽百挫愈奋,为民族振兴而躬行,为国家强盛而砥砺。
从本课学习的人物中,你学习到了什么?从他们的英雄事迹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他们的故事,对我们今天实现伟大中国梦有怎样的启示?要求:①题目自拟,观点明确:②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结合现实,评述合理。②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200字。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小组合作。
板块七 盘点 提升
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在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的盘点。
在今天的历史课堂上,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在今天的历史课堂上,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在今天的历史课堂上,你有了怎样的感悟?
在今天的历史课堂上,你还有哪些疑惑(或质疑)呢?
教师:孙中山先生走了,但他身上所折射出的种种优秀品质,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孙中山先生走了,带着一丝的遗憾走了。他在临终前留下了两句沉重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在此课的讲授中,我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讨论、课堂发言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课堂结束时,引导学生进行本次课综合性总结;课后,通过学以致用作业教师给予引导,并作出评价和反馈。加强了学生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深化了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