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一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一课时)(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7 13:1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六年级语文下册
真理单生育一百个问号之后
15
第一课时
课前导入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有没有什么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相信你会对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叶永烈,1940年生,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传记《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毛泽东和蒋介石》等。
生平简介
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其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5年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背景资料
波义耳,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他一生贡献很多。他将元素定义为不可分解的物质。他把化学确立为科学,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背景资料
魏格纳: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要研究大气热力学和古气象学,他是“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他1910年提出“大陆漂移学说”,1912年得到证实。
背景资料
华罗庚: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理解课题含义。
3. 体会课文用多个事例说明观点,找出相关事例并分析文中讲述事例的方式。
4.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写作。
我会写












我会认
领域 习惯 花圃 盐酸
溅落 花蕊 魏国 搜集
蚯蚓 出版 阶段

ɡuàn

yán
jiàn
ruǐ
wèi
qiū yǐn
bǎn
jiē
sōu
书写指导
















生字结构

全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书写指导

“或”里边的“口”要小
“土”窄小偏上
右上角有一点
书写指导

不要丢掉点儿哟
“囗”大一 点,方正
“甫”稍小些
书写指导
yán
上部分写紧凑些
“土”的横变提
“皿”扁平,最后的横要长
反义词
真理——真知 诞生——产生
敏感——敏锐 机遇——机会
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多音字

jiě
解除 解决
xiè
解县 姓解
jiè
押解 解差

zhuǎn
转移 转学
zhuàn
自传 转盘
词语理解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诞生:(人)出生。
学说:学术上的有系统的主张或见解。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朗读课文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 音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带着问题读课文: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整体感知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文章题目
中心论点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第1自然段
开门见山,提出了本文的观点。
课文用科学史上的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
作者通过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来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作家叶永烈先生列举了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来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初读课文
为了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1.石蕊试纸的发明
2.“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
3.睡觉时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我们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一段(1)提出论点;
第二段(2—5)事例论证;
第三段(6—7)总结全文。
课堂练习
一、用“\”划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司空见惯(guàn gàn) 花圃(bǔ pǔ)
石蕊(ruǐ ruì) 搜集(sōu shōu)
领域(yù yǜ) 溅落(jiàn jiān)
·
·
·
·
·
·






课堂练习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司( )( )惯 无独( )( )
见( )知( ) ( )而不( )








课堂练习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 )
2.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 ( )
3. 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
贬义)。 ( )
4.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
5. 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 ( )
6.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 )
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百思不得其解
不可思议
课后作业
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