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单元检测 (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单元检测 (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28 16:18:5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单元检测 (培优卷)
一、单选题
(2023高一上·温州期末)碛(qi)口古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黄河边的一个古渡口发展形成的。附近河段暗礁密布,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需要在碛口停泊转陆路,遂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明清至民国年间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为东西经济、文化枢纽,图左为碛口古镇景观,图右为碛口古镇位置示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碛口古镇在明清时期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主要得益于(  )
A.水陆运输的中转 B.发达的制造业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丰富的农矿产品
2.古镇道路以青石铺路,斜坡缓降无梯的主要原因是(  )
A.雨季排水 B.就地取材
C.利于车马行走 D.坚固耐用
3.现今碛口古镇难以恢复往日繁荣的景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泥沙淤积严重 B.受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冲击
C.古镇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D.战乱对古镇的破坏较严重
(2022高一下·电白期末)武汉市由武昌汉口、汉阳三座城镇组成。下图为“武汉市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  )
A.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B.沿河流条带状发展
C.沿铁路等交通干线多轴向发展 D.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
5.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  )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增加
C.河运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D.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格局
(2022高一下·大同期末) 2022年是中铁十七局发展70周年,从1952年5月30日到2022年5月30日,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七师到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这支队伍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版图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图是其70年来建“证”第一的荣誉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中铁十七局建“证”第一的荣誉榜中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秦铁路的特点的是(  )
A.客运为主 B.货运为主 C.运速快 D.运距短
7.大秦铁路的建设对秦皇岛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  )
①扩大服务范围 ②煤炭粉尘影响大气质量 ③促进就业增收 ④促进矿产资源开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读下面我国四大地区划分图,完成下列小题。
8.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
B.中部地区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地区
C.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例,而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D.东北地区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9.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吸引外资能力较强
B.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强
C.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D.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轴”是指的京沪铁路
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C.“三极”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市的支撑作用
11.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
B.上游资源丰富
C.宜宾以下可通航
D.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2.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  )
①交通运输建设 ②生态环境保护 ③经济发展 ④自然灾害防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
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2022高一下·东城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一国可主张的海洋权益中,属于领土范围的是(  )
A.毗连区和领海 B.内水和专属经济区
C.内水和领海 D.大陆架海床和底土
16.专属经济区(  )
A.范围包括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B.为邻接陆地领土与内水的一带海域
C.宽度与大陆架相同,小于200海里
D.沿海国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力
17.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  )
A.渤海大陆架上 B.东海大陆架上
C.南海大陆架上 D.黄海大陆架上
(2022高一下·玉林期末)三沙市岛礁面积约为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260多个岛礁及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下图为三沙市地理位置和南海诸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海域属于我国内海海域的是(  )
A.曾母暗沙 B.西沙海域 C.琼州海峡 D.南沙海域
19.我国维护南海权益的地理意义有(  )
①治理海洋环境污染②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
③巩固国家安全④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2高一下·宜春期末)阅读下图,回答下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列序号所代表的海域及其海洋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领海—沿海国对其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
②内水—沿海国对其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
③毗连区—属于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其享有部分主权。
④专属经济区—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
⑤大陆架—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航行、飞越的权利。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二、综合题
21.(2021高一下·山西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东铁项目(下图中的东海岸衔接铁道)是中马“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全长约640公里,跨越马来西亚六个州属及联邦直辖区,计划2026年底前完工,是“一带一路”沿线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把马来西亚东海岸重要城镇与中西部发达城市、地区及重要港口相连,成为连接东西海岸的交通大动脉。下图为该铁路项目线路示意图。
(1)分析马东铁路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简述建设马东铁路项目对我国相关企业的作用。
(3)推测马东铁路项目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三、图文分析题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北平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地势平缓倾斜,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在低平洼地常有土壤盐碱化现象,但西部山麓一带的缓斜平原却很少有盐碱化现象。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围绕京津冀三地协同合作展开,河北省承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产业转移升级的任务。
材料二:京津冀城市群,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其中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石家庄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材料三 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煤炭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25%,煤炭是山西经济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市场上对煤炭的需求降低。山西还是铝土矿资源大省,铝土矿储量占全国的40%以上,但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1)分析华北平原西部山麓一带的缓斜平原很少出现土壤盐碱化现象的原因。
(2)京津冀城市群中各大城市特色明显且互补性强。请说出北京、天津、石家庄各自的优势。
(3)除了将煤炭外运,分析山西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可以采取的措施。
23.(2022高一下·烟台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东海大陆架东部的钓鱼岛隆起褶皱带上,该隆起的褶皱带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在地质结构上,主岛钓鱼岛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岛,现属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周围海域有丰富的石油、渔业等资源。下图为钓鱼岛位置示意图。
(1)描述钓鱼岛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2)根据材料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的理由。
(3)若我国科考队员在钓鱼岛海区进行科学调查,试列举其可开展的调查课题。
24.(2022高一下·湖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之一,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有其独特的临海优势,河北区域面积广。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是京冀两地在沧州合作共建共管首个专业化产业园,保留转移医药企业的“北京户口”即相应产品批准文号不变。这种创新模式促使越来越多的北京医药企业迁往沧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在沧州”的发展格局。
(1)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简析北京、天津、河北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的产业。
(2)分别说出北京和沧州在共建渤海新区生物医疗产业园的优势。
(3)简述医药产业在渤海产业园集聚的有利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3.B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经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历史文化因素。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
1.由材料可知,明清时代黄河水运需要在碛口停泊转陆路,使得这里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A正确;明清时代当地没有发达的制造业,B错误;人口有限,不能形成广阔的消费市场,C错误;当地土地规模小,没有丰富的农矿产品,D错误。故答案为:A。
2.由材料可知,碛口是重要的水陆转运站,有大量的车马运输,青石铺路,斜坡缓降无梯有利于车马行走,C正确;当地降水较少,雨季排水需求不大,A错误;青石铺路是就地取材,但斜坡缓降无梯和材料无关,B错误;青石铺路坚固耐用,但也不是古镇道路斜坡缓降无梯的理由,D错误。故答案为:C。
3.“附近河段暗礁密布,水急浪高”,河流侵蚀剧烈,不会出现泥沙淤积严重现象,A错误;现今各种交通方式兴起,该地区不再依赖于黄河水运,作为水运中转的碛口古镇失去了往日辉煌,B正确;古镇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是古镇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C错误;民国后我国无大规模战乱,当代古镇衰落与战乱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4.C
5.D
【知识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沿重要交通线可以形成城市轴线;交通线交会处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变化可以影响城市兴衰。
4.河运、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都呈线状,在其影响下,城市形态也会沿着交通干线放射延伸而不是向集中式团块状发展,也不会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AD错误;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河运优势明显降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优势逐渐显现,所以武汉市城市形态沿河流呈条带状发展的趋势越来越不明显,B错误;随着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发展,武汉市的城市形态将进一步趋向沿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呈多轴向发展,C正确。故答案为:C。
5.交通枢纽不一定都能发展成省级行政中心,A错误;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B错误;长江的航运功能一直很突出,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武汉市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无法说明河运的兴衰会影响城市的兴衰,C错误;武汉市以前沿河分布,后来沿着公路、铁路等交通线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说明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能影响城市的格局,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6.B
7.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主要有:社会意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等。
6.中铁十七局建“证”第一的荣誉榜中,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1992年底全线通车,从大同直达河北省秦皇岛市,全长653公里。大秦铁路经过无数的山岭、隧道和桥梁,每天运输一百多万吨煤炭去秦皇岛港,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运输大动脉,所以大秦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的特点是货运为主,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7.大秦铁路的建设可以扩大秦皇岛的服务范围,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③正确;煤炭粉尘影响大气质量,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不属于大秦铁路建设对于秦皇岛社会经济的影响,②④错误,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8.C
9.A
【知识点】我国宏观发展格局;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与转型
【解析】【点评】资源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对调入区的意义 环境意义 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区域能源、资源的短缺;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意义
对调出区的意义 环境意义 有利于环境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
社会经济意义
对两区域的协调发展 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8.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较低。中部地区资源丰富,但总体发展水平低于东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9.部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吸引外资能力较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吸引外资能力较低。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答案】10.C
11.D
【知识点】长江经济带战略;长江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解析】【点评】提高中游航道水深,解除长江中游河段的通行瓶颈,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 运扩能工程、荆汉 新水道等工程建设,提高长江中游大型船舶的通过能力,提升黄金水道功能:以沿江重点港口为节点,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积极打造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多式联运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从而提升黄金水道的整体运力。由于长江水系横跨诸多省市的不同行政区划,要建设黄金水道,关键是要形成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合作开发,才能打造好长江“黄金水道”。
10.“一轴”是指长江黄金水道,“两翼”中的“南翼”是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市的支撑作用。
故答案为:C。
11.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沿途特别是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社会经济发达,货流量大,人流量大,对运输需求大。
故答案为:D。
【答案】12.B
13.C
14.B
【知识点】长江经济带战略
【解析】【点评】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
1.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
2.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1)状况: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
(2)局部污染严重的根源:排污。
(3)措施:
①严格管控流域内的各种排污口,开展污染源综合整治。
②重点保护好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和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重要湖泊水库。
3.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12.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经济水平较低,地理优势有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①对。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②对。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③对。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④错。B对,A、C、D错。故答案为:B。
13.交通运输和自然灾害不是今后发展的比较突出的矛盾,①、④错误,AB错误;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得,针对长江出现的水体污染严重,今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②正确;经济发展是条件,因此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经济发展,③正确;结合题意,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
14.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B不符合。应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A、C、D符合。故答案为:B。
【答案】15.C
16.D
17.B
【知识点】海底地形的分布;海洋权益
【解析】【点评】内水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领海是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从领海基线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海域,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专属经济区指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大陆架是指从海岸起在海水下向外延伸的一个地势平缓的海底地区的海床及底土,海水深度一般不超出200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②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③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④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举措:加强海洋立法;加强海洋意识;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建立海上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海洋执法。
15.由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国家的领土的范围包括领陆、领海、领空。其中一国可主张的海洋权益中的内水和领海,属于一国的领土,拥有一国的主权,C正确;而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属于沿岸国家拥有司法管辖的区域,故答案为:C。
16.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享有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的主权权利,D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沿海国领海基线向陆地的一侧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属于内水的范围,不属于专属经济区,A错;邻接陆地领土与内水的一带海域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领海,不属于专属经济区,B错;专属经济区范围是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宽度与大陆架无关,C错误。故答案为:D。
17.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B正确,ACD错。故答案为:B。
【答案】18.C
19.D
【知识点】海洋权益
【解析】【点评】我国内海有渤海、琼州海峡、西沙内水3个。
1、渤海,位于中国北方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是中国四大海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内海,海域面积约7.7284万平方千米。
2、琼州海峡,位于中国大陆的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由于南北狭窄,平均宽度仅为20多公里。琼州海峡的面积0.2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
3、西沙内水,位于中国南海三沙市的西沙群岛,是中国第二大内海,水域面积约31000平方千米,三沙市的行政中心就位于此地。
18.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属于我国内海的是琼州海峡,C正确;曾母暗沙海域、西沙海域、南海海域都不是内海,ABD错误。故答案为:C。
19.我国维护南海权益的地理意义有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②正确;维护南海权益有助于巩固国家安全,③正确;维护南海权益有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④错误;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主要通过限制污染物排放或达标排放、规范人类活动等技术或管理措施,①错误。故答案为:D。
20.【答案】C
【知识点】海洋权益
【解析】【分析】据图及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内水,①错误;②为领海,②错误;ABD错误。③毗连区—属于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其享有部分主权,③正确;④专属经济区—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④正确;⑤大陆架—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航行、飞越的权利,⑤正确;③④⑤正确,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内海是内水,和领海一样都属于主权范围内的,沿海国主权管辖部分,外国船舶和飞机非经许可不得进入沿海国享有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专属管辖权;海上航行和空中飞行管辖权;海洋科学研究专属权;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管辖权;国防保卫权。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不属于主权范围内,沿海国可行使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等行政管辖权力。专属经济区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建造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及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的管辖权力。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大陆架沿海国有在其大陆架上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任何国家未经沿海国同意不得在该沿海国的大陆架上从事开发资源的活动。
21.【答案】(1)“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充足的资金支持;中马合作建设经验丰富,技术实力强。
(2)拓展国际市场;增加企业收入:积累国际项目经验。
(3)缩短两岸货物运输里程,降低交通成本;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增加居民就业;促进社会的稳定。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马东铁项目是中马“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有“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中马两国合作项目,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中马合作建设经验丰富,中国基建水平高,技术实力强。
(2)马东铁路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我国相关企业提高知名度,加强国际联系,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国际业务往来,增加企业收入;积累国际项目经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3)马东铁路项目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可从运输成本、经济发展、就业、社会稳定等方面分析;马东铁路项目建设将马来西亚东海岸重要城镇与中西部发达城市、地区及重要港口相连,缩短了两岸货物运输里程,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交通成本;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
【点评】交通建设的作用或意义
经济意义 发挥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社会、政治意义 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区域交通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加快地区脱贫致富速度
战略意义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促进区际联系,加强区际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22.【答案】(1)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地表不易积盐;地势缓斜,方便灌溉,有利于引水淋盐;地势缓斜,有利于土壤中水盐流动,排水、排盐。
(2)北京具有政治、文化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天津具有港口和制造业的优势;石家庄具有商贸优势。
(3)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工产业,延长产业链;利用本地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发展炼铝等耗能型工业。
【知识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荒漠化及其综合治理;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解析】【分析】(1)土壤盐碱化主要是地下水高,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所致。而华北平原西部山麓一带的缓斜平原很少出现土壤盐碱化现象,从地形上看,该区地势较高,地下水容易向地势低处流动,地下水位低,地表不易积盐。地势缓斜,方便灌溉,受地势影响利于土壤中水盐运动,且利于引水淋盐,利于排水排盐。
(2)北京是我国首都,具有政治、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天津是港口城市,具备海运和机械制造业优势;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距北京天津较近,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具有商贸优势。
(3)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可以通过将将煤炭转化为电能,变输煤为输电;或利用煤炭发展煤电铝、煤焦化等化工和炼铝工业等,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点评】次生盐渍化的形成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大水漫灌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位上升后,地下水易沿土壤孔隙到达地表,在蒸发作用下,地下水形成水汽蒸发,而其携带的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次生盐渍化。
23.【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亚欧板块之下;板块碰撞挤压,岩层褶皱隆起。
(2)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我国大陆向东延伸的大陆架);在地质上属于我国台湾岛的附属岛,与台湾岛的成因相同。
(3)海洋渔业资源调查;海底矿产资源调查;海洋水文调查(答出其中两条即可)。
【知识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权益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中可知,位于东海大陆架东部的钓鱼岛隆褶带上,该隆起的褶皱带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在地质历史时期,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抬升地壳。随后岩层受到内力作用的强烈挤压,不断隆起,形成褶皱地貌。随后出露海平面,受到外力风化作用和海水的不断侵蚀、剥蚀,变成如今的钓鱼岛。
(2)从材料可以看出,钓鱼岛属于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地质结构上主岛钓鱼岛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岛,与我国台湾省地质构造相同,而与日本管辖的琉球群岛之间有一条深海沟相隔,不属于同一地理单元。
(3)我国科考队员在钓鱼岛海区进行科学调查其可开展的调查课题主要从海洋渔业,海洋矿产以及海洋水文等角度来进行分析。由于钓鱼岛海区纬度较低,水温适宜,有渔业资源可以进行调查。并且钓鱼岛周围有丰富的石油等资源,所以可以进行海底矿产资源调查。钓鱼岛附近有洋流的存在,所以可以进行海洋水文的调查。
【点评】内水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领海是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从领海基线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海域,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专属经济区指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大陆架是指从海岸起在海水下向外延伸的一个地势平缓的海底地区的海床及底土,海水深度一般不超出200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②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③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④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举措:加强海洋立法;加强海洋意识;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建立海上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海洋执法。
24.【答案】(1)北京:发展科学研发技术产业;天津:货物集散、物流等行业;河北: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2)北京:技术、资金;沧州:地价、政策。
(3)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带动相关产业产业发展;便于共享基础设施等。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集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北京有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适宜发展科学研发技术产业;天津有优良的港口运输条件,适宜发展物流和货物运输业;河北有充足的土地、劳动力资源,可以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发展第二、三产业。
(2)北京的医药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先进,资金实力雄厚,为生物医疗产业园区提供有力的技术研发和资金支持;河北沧州有土地面积广、土地租金低、政策支持等优势。
(3)医药产业在渤海产业园集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减少投资成本;医药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物流、包装、印刷等);医药产业在渤海产业园集聚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实现了由传统精细化工产业区转型为专业的医药特色产业园区);有利于园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减少环境污染。
【点评】工业集聚的有利影响:共用基础设施,共享公共服务;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集中处理废弃物。不利影响:可能加重环境污染与交通拥堵。工业分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工业联系常导致工业集聚,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会形成工业城市。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单元检测 (培优卷)
一、单选题
(2023高一上·温州期末)碛(qi)口古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黄河边的一个古渡口发展形成的。附近河段暗礁密布,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需要在碛口停泊转陆路,遂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明清至民国年间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为东西经济、文化枢纽,图左为碛口古镇景观,图右为碛口古镇位置示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碛口古镇在明清时期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主要得益于(  )
A.水陆运输的中转 B.发达的制造业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丰富的农矿产品
2.古镇道路以青石铺路,斜坡缓降无梯的主要原因是(  )
A.雨季排水 B.就地取材
C.利于车马行走 D.坚固耐用
3.现今碛口古镇难以恢复往日繁荣的景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泥沙淤积严重 B.受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冲击
C.古镇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D.战乱对古镇的破坏较严重
【答案】1.A
2.C
3.B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经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历史文化因素。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
1.由材料可知,明清时代黄河水运需要在碛口停泊转陆路,使得这里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A正确;明清时代当地没有发达的制造业,B错误;人口有限,不能形成广阔的消费市场,C错误;当地土地规模小,没有丰富的农矿产品,D错误。故答案为:A。
2.由材料可知,碛口是重要的水陆转运站,有大量的车马运输,青石铺路,斜坡缓降无梯有利于车马行走,C正确;当地降水较少,雨季排水需求不大,A错误;青石铺路是就地取材,但斜坡缓降无梯和材料无关,B错误;青石铺路坚固耐用,但也不是古镇道路斜坡缓降无梯的理由,D错误。故答案为:C。
3.“附近河段暗礁密布,水急浪高”,河流侵蚀剧烈,不会出现泥沙淤积严重现象,A错误;现今各种交通方式兴起,该地区不再依赖于黄河水运,作为水运中转的碛口古镇失去了往日辉煌,B正确;古镇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是古镇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C错误;民国后我国无大规模战乱,当代古镇衰落与战乱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高一下·电白期末)武汉市由武昌汉口、汉阳三座城镇组成。下图为“武汉市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  )
A.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B.沿河流条带状发展
C.沿铁路等交通干线多轴向发展 D.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
5.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  )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增加
C.河运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D.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格局
【答案】4.C
5.D
【知识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沿重要交通线可以形成城市轴线;交通线交会处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变化可以影响城市兴衰。
4.河运、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都呈线状,在其影响下,城市形态也会沿着交通干线放射延伸而不是向集中式团块状发展,也不会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AD错误;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河运优势明显降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优势逐渐显现,所以武汉市城市形态沿河流呈条带状发展的趋势越来越不明显,B错误;随着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发展,武汉市的城市形态将进一步趋向沿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呈多轴向发展,C正确。故答案为:C。
5.交通枢纽不一定都能发展成省级行政中心,A错误;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B错误;长江的航运功能一直很突出,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武汉市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无法说明河运的兴衰会影响城市的兴衰,C错误;武汉市以前沿河分布,后来沿着公路、铁路等交通线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说明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能影响城市的格局,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大同期末) 2022年是中铁十七局发展70周年,从1952年5月30日到2022年5月30日,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七师到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这支队伍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版图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图是其70年来建“证”第一的荣誉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中铁十七局建“证”第一的荣誉榜中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秦铁路的特点的是(  )
A.客运为主 B.货运为主 C.运速快 D.运距短
7.大秦铁路的建设对秦皇岛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  )
①扩大服务范围 ②煤炭粉尘影响大气质量 ③促进就业增收 ④促进矿产资源开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答案】6.B
7.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主要有:社会意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等。
6.中铁十七局建“证”第一的荣誉榜中,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1992年底全线通车,从大同直达河北省秦皇岛市,全长653公里。大秦铁路经过无数的山岭、隧道和桥梁,每天运输一百多万吨煤炭去秦皇岛港,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运输大动脉,所以大秦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的特点是货运为主,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7.大秦铁路的建设可以扩大秦皇岛的服务范围,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③正确;煤炭粉尘影响大气质量,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不属于大秦铁路建设对于秦皇岛社会经济的影响,②④错误,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读下面我国四大地区划分图,完成下列小题。
8.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
B.中部地区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地区
C.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例,而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D.东北地区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9.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吸引外资能力较强
B.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强
C.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D.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
【答案】8.C
9.A
【知识点】我国宏观发展格局;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与转型
【解析】【点评】资源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对调入区的意义 环境意义 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区域能源、资源的短缺;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意义
对调出区的意义 环境意义 有利于环境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
社会经济意义
对两区域的协调发展 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8.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较低。中部地区资源丰富,但总体发展水平低于东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9.部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吸引外资能力较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吸引外资能力较低。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轴”是指的京沪铁路
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C.“三极”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市的支撑作用
11.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
B.上游资源丰富
C.宜宾以下可通航
D.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答案】10.C
11.D
【知识点】长江经济带战略;长江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解析】【点评】提高中游航道水深,解除长江中游河段的通行瓶颈,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 运扩能工程、荆汉 新水道等工程建设,提高长江中游大型船舶的通过能力,提升黄金水道功能:以沿江重点港口为节点,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积极打造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多式联运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从而提升黄金水道的整体运力。由于长江水系横跨诸多省市的不同行政区划,要建设黄金水道,关键是要形成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合作开发,才能打造好长江“黄金水道”。
10.“一轴”是指长江黄金水道,“两翼”中的“南翼”是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市的支撑作用。
故答案为:C。
11.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沿途特别是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社会经济发达,货流量大,人流量大,对运输需求大。
故答案为:D。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2.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  )
①交通运输建设 ②生态环境保护 ③经济发展 ④自然灾害防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
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答案】12.B
13.C
14.B
【知识点】长江经济带战略
【解析】【点评】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
1.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
2.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1)状况: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
(2)局部污染严重的根源:排污。
(3)措施:
①严格管控流域内的各种排污口,开展污染源综合整治。
②重点保护好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和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重要湖泊水库。
3.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12.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经济水平较低,地理优势有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①对。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②对。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③对。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④错。B对,A、C、D错。故答案为:B。
13.交通运输和自然灾害不是今后发展的比较突出的矛盾,①、④错误,AB错误;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得,针对长江出现的水体污染严重,今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②正确;经济发展是条件,因此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经济发展,③正确;结合题意,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
14.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B不符合。应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A、C、D符合。故答案为:B。
(2022高一下·东城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一国可主张的海洋权益中,属于领土范围的是(  )
A.毗连区和领海 B.内水和专属经济区
C.内水和领海 D.大陆架海床和底土
16.专属经济区(  )
A.范围包括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B.为邻接陆地领土与内水的一带海域
C.宽度与大陆架相同,小于200海里
D.沿海国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力
17.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  )
A.渤海大陆架上 B.东海大陆架上
C.南海大陆架上 D.黄海大陆架上
【答案】15.C
16.D
17.B
【知识点】海底地形的分布;海洋权益
【解析】【点评】内水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领海是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从领海基线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海域,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专属经济区指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大陆架是指从海岸起在海水下向外延伸的一个地势平缓的海底地区的海床及底土,海水深度一般不超出200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②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③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④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举措:加强海洋立法;加强海洋意识;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建立海上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海洋执法。
15.由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国家的领土的范围包括领陆、领海、领空。其中一国可主张的海洋权益中的内水和领海,属于一国的领土,拥有一国的主权,C正确;而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属于沿岸国家拥有司法管辖的区域,故答案为:C。
16.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享有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的主权权利,D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沿海国领海基线向陆地的一侧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属于内水的范围,不属于专属经济区,A错;邻接陆地领土与内水的一带海域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领海,不属于专属经济区,B错;专属经济区范围是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宽度与大陆架无关,C错误。故答案为:D。
17.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B正确,ACD错。故答案为:B。
(2022高一下·玉林期末)三沙市岛礁面积约为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260多个岛礁及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下图为三沙市地理位置和南海诸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海域属于我国内海海域的是(  )
A.曾母暗沙 B.西沙海域 C.琼州海峡 D.南沙海域
19.我国维护南海权益的地理意义有(  )
①治理海洋环境污染②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
③巩固国家安全④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8.C
19.D
【知识点】海洋权益
【解析】【点评】我国内海有渤海、琼州海峡、西沙内水3个。
1、渤海,位于中国北方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是中国四大海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内海,海域面积约7.7284万平方千米。
2、琼州海峡,位于中国大陆的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由于南北狭窄,平均宽度仅为20多公里。琼州海峡的面积0.2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
3、西沙内水,位于中国南海三沙市的西沙群岛,是中国第二大内海,水域面积约31000平方千米,三沙市的行政中心就位于此地。
18.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属于我国内海的是琼州海峡,C正确;曾母暗沙海域、西沙海域、南海海域都不是内海,ABD错误。故答案为:C。
19.我国维护南海权益的地理意义有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②正确;维护南海权益有助于巩固国家安全,③正确;维护南海权益有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④错误;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主要通过限制污染物排放或达标排放、规范人类活动等技术或管理措施,①错误。故答案为:D。
20.(2022高一下·宜春期末)阅读下图,回答下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列序号所代表的海域及其海洋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领海—沿海国对其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
②内水—沿海国对其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
③毗连区—属于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其享有部分主权。
④专属经济区—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
⑤大陆架—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航行、飞越的权利。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答案】C
【知识点】海洋权益
【解析】【分析】据图及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内水,①错误;②为领海,②错误;ABD错误。③毗连区—属于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其享有部分主权,③正确;④专属经济区—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④正确;⑤大陆架—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航行、飞越的权利,⑤正确;③④⑤正确,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内海是内水,和领海一样都属于主权范围内的,沿海国主权管辖部分,外国船舶和飞机非经许可不得进入沿海国享有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专属管辖权;海上航行和空中飞行管辖权;海洋科学研究专属权;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管辖权;国防保卫权。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不属于主权范围内,沿海国可行使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等行政管辖权力。专属经济区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建造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及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的管辖权力。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大陆架沿海国有在其大陆架上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任何国家未经沿海国同意不得在该沿海国的大陆架上从事开发资源的活动。
二、综合题
21.(2021高一下·山西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东铁项目(下图中的东海岸衔接铁道)是中马“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全长约640公里,跨越马来西亚六个州属及联邦直辖区,计划2026年底前完工,是“一带一路”沿线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把马来西亚东海岸重要城镇与中西部发达城市、地区及重要港口相连,成为连接东西海岸的交通大动脉。下图为该铁路项目线路示意图。
(1)分析马东铁路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简述建设马东铁路项目对我国相关企业的作用。
(3)推测马东铁路项目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充足的资金支持;中马合作建设经验丰富,技术实力强。
(2)拓展国际市场;增加企业收入:积累国际项目经验。
(3)缩短两岸货物运输里程,降低交通成本;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增加居民就业;促进社会的稳定。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马东铁项目是中马“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有“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中马两国合作项目,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中马合作建设经验丰富,中国基建水平高,技术实力强。
(2)马东铁路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我国相关企业提高知名度,加强国际联系,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国际业务往来,增加企业收入;积累国际项目经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3)马东铁路项目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可从运输成本、经济发展、就业、社会稳定等方面分析;马东铁路项目建设将马来西亚东海岸重要城镇与中西部发达城市、地区及重要港口相连,缩短了两岸货物运输里程,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交通成本;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
【点评】交通建设的作用或意义
经济意义 发挥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社会、政治意义 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区域交通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加快地区脱贫致富速度
战略意义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促进区际联系,加强区际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三、图文分析题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北平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地势平缓倾斜,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在低平洼地常有土壤盐碱化现象,但西部山麓一带的缓斜平原却很少有盐碱化现象。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围绕京津冀三地协同合作展开,河北省承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产业转移升级的任务。
材料二:京津冀城市群,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其中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石家庄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材料三 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煤炭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25%,煤炭是山西经济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市场上对煤炭的需求降低。山西还是铝土矿资源大省,铝土矿储量占全国的40%以上,但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1)分析华北平原西部山麓一带的缓斜平原很少出现土壤盐碱化现象的原因。
(2)京津冀城市群中各大城市特色明显且互补性强。请说出北京、天津、石家庄各自的优势。
(3)除了将煤炭外运,分析山西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可以采取的措施。
【答案】(1)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地表不易积盐;地势缓斜,方便灌溉,有利于引水淋盐;地势缓斜,有利于土壤中水盐流动,排水、排盐。
(2)北京具有政治、文化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天津具有港口和制造业的优势;石家庄具有商贸优势。
(3)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化工产业,延长产业链;利用本地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发展炼铝等耗能型工业。
【知识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荒漠化及其综合治理;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解析】【分析】(1)土壤盐碱化主要是地下水高,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所致。而华北平原西部山麓一带的缓斜平原很少出现土壤盐碱化现象,从地形上看,该区地势较高,地下水容易向地势低处流动,地下水位低,地表不易积盐。地势缓斜,方便灌溉,受地势影响利于土壤中水盐运动,且利于引水淋盐,利于排水排盐。
(2)北京是我国首都,具有政治、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天津是港口城市,具备海运和机械制造业优势;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距北京天津较近,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具有商贸优势。
(3)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可以通过将将煤炭转化为电能,变输煤为输电;或利用煤炭发展煤电铝、煤焦化等化工和炼铝工业等,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点评】次生盐渍化的形成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大水漫灌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位上升后,地下水易沿土壤孔隙到达地表,在蒸发作用下,地下水形成水汽蒸发,而其携带的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次生盐渍化。
23.(2022高一下·烟台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东海大陆架东部的钓鱼岛隆起褶皱带上,该隆起的褶皱带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在地质结构上,主岛钓鱼岛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岛,现属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周围海域有丰富的石油、渔业等资源。下图为钓鱼岛位置示意图。
(1)描述钓鱼岛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2)根据材料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的理由。
(3)若我国科考队员在钓鱼岛海区进行科学调查,试列举其可开展的调查课题。
【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亚欧板块之下;板块碰撞挤压,岩层褶皱隆起。
(2)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我国大陆向东延伸的大陆架);在地质上属于我国台湾岛的附属岛,与台湾岛的成因相同。
(3)海洋渔业资源调查;海底矿产资源调查;海洋水文调查(答出其中两条即可)。
【知识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权益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中可知,位于东海大陆架东部的钓鱼岛隆褶带上,该隆起的褶皱带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在地质历史时期,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抬升地壳。随后岩层受到内力作用的强烈挤压,不断隆起,形成褶皱地貌。随后出露海平面,受到外力风化作用和海水的不断侵蚀、剥蚀,变成如今的钓鱼岛。
(2)从材料可以看出,钓鱼岛属于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地质结构上主岛钓鱼岛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岛,与我国台湾省地质构造相同,而与日本管辖的琉球群岛之间有一条深海沟相隔,不属于同一地理单元。
(3)我国科考队员在钓鱼岛海区进行科学调查其可开展的调查课题主要从海洋渔业,海洋矿产以及海洋水文等角度来进行分析。由于钓鱼岛海区纬度较低,水温适宜,有渔业资源可以进行调查。并且钓鱼岛周围有丰富的石油等资源,所以可以进行海底矿产资源调查。钓鱼岛附近有洋流的存在,所以可以进行海洋水文的调查。
【点评】内水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领海是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从领海基线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海域,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专属经济区指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大陆架是指从海岸起在海水下向外延伸的一个地势平缓的海底地区的海床及底土,海水深度一般不超出200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②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③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④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举措:加强海洋立法;加强海洋意识;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建立海上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海洋执法。
24.(2022高一下·湖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之一,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天津有其独特的临海优势,河北区域面积广。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是京冀两地在沧州合作共建共管首个专业化产业园,保留转移医药企业的“北京户口”即相应产品批准文号不变。这种创新模式促使越来越多的北京医药企业迁往沧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在沧州”的发展格局。
(1)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简析北京、天津、河北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的产业。
(2)分别说出北京和沧州在共建渤海新区生物医疗产业园的优势。
(3)简述医药产业在渤海产业园集聚的有利影响。
【答案】(1)北京:发展科学研发技术产业;天津:货物集散、物流等行业;河北: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2)北京:技术、资金;沧州:地价、政策。
(3)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带动相关产业产业发展;便于共享基础设施等。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集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北京有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适宜发展科学研发技术产业;天津有优良的港口运输条件,适宜发展物流和货物运输业;河北有充足的土地、劳动力资源,可以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发展第二、三产业。
(2)北京的医药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先进,资金实力雄厚,为生物医疗产业园区提供有力的技术研发和资金支持;河北沧州有土地面积广、土地租金低、政策支持等优势。
(3)医药产业在渤海产业园集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减少投资成本;医药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物流、包装、印刷等);医药产业在渤海产业园集聚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实现了由传统精细化工产业区转型为专业的医药特色产业园区);有利于园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减少环境污染。
【点评】工业集聚的有利影响:共用基础设施,共享公共服务;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集中处理废弃物。不利影响:可能加重环境污染与交通拥堵。工业分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工业联系常导致工业集聚,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会形成工业城市。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