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6 22:34:2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章节名称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1课时) 编号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授课人 上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通过阅读诗文,能让学生感受古人的生活、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情分析 因为12课《诗经》二首学生学习过,对《诗经》的相关介绍和特点比较熟悉。但还需要反复诵读体会《诗经》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课时 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 2.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抒发的情感。 3.感受律诗的格律、章法和语言之美。
教学 重点 1.朗读诗歌,体会《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 2.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律诗的格律、章法和语言之美。
教法 或 学法 1.情景导入法:积极地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关联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体会作者的高洁情趣。 3.语文活动教学法: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结合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的特点,设计语文活动,对比阅读,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美,并提升语言文字的整体感受能力。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语文课本。
教学 媒体 选择 分析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文字 探究新知 G F 分析内容 10 自制
文字 小组讨论 I、J C 多角度赏析 10 自制
文字 小组展示 A G 多角度赏析 8 自制
填表 说明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教学过程
环节及 学习内容 对应目标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评价活动
课堂 导入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的殿堂,欣赏其韵味,感受其魅力。(板书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1: 1.朗读诗歌,体会《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 2.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抒发的情感。 3.感受律诗的格律、章法和语言之美。 教学《式微》和《子衿》 一.初读,把握节奏特点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师播放PPT-抽生认读-生在诗行注音-齐读2遍) 邶风(bèi) 子衿(jīn) 嗣音(sì) 挑兮(tāo) 达兮(tà) 城阙(què) 再读诗歌,读出节奏(生在书上划节奏符号)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朗读。 (生听录音朗读-抽2名学生朗读-评价-齐读) 自由朗读,体会重章叠句。 (1)自由朗读《式微》,比较两节诗的不同。 (生朗读交流,师引导) 讲解: 两节诗只有三个字不同。上一节中的“微君之故”,第二节变为“微君之躬”;上一节中“胡为乎中露”,第二节变为“胡为乎泥中”。 (2)自由朗读《子衿》,体会重章叠句的运用。 讲解:《子衿》前两节,变换了三处地方。第一节“青青子衿”在第二节变为“青青子佩”,“悠悠我心”变为“悠悠我思”,“子宁不嗣音”变为“子宁不来”。 师小结:这也是我们第12课学过的《诗经》中常见的表达方式——重章叠句,即同一诗章重复,只变换少数几个字来表达动作的进程和情感的变化。“重章叠句”可以强调某种感情,营造特殊的意境。 二.研读,深入理解诗歌 1.注释词语检测。【PPT】(师播放PPT-抽生解释-学生勾画) ①式微,意思是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 ②[胡]何,为什么。 ③[微](如果)不是。 ④〔君〕君主。 ⑤[中露)即露中,在露水中。 ⑥〔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 ⑦[子衿(jīn)]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 ⑧〔悠悠〕深思的样子。 ⑨〔宁(nìng)]岂,难道。 ⑩[嗣(sì))]接续,继续。 〔佩〕指佩玉的带子。 [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独自徘徊的样子。 [城阙(què)]城门两边的楼台。 2.梳理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诗歌-抽生口译-PPT播放-齐读) 式微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因为你们,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浆中? 子衿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即使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即使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独自徘徊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像有三个月那样长! 3.交流讨论。 说说这两首诗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生交流讨论,师引导-播放PPT-填写表格-学生做笔记) (1)《式微》情感主旨:描写了劳役者在野外冒霜露、踩泥水,给统治者劳动,天黑仍无法归家的景象,表达出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式微》品味精彩:“式微式微,胡不归 ”重章叠句,具有回环往复之韵律美;且运用设问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 《式微》艺术特色:重章叠句。 《式微》字词传神:“胡”字采用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起调,引人注意,启人深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2)《子衿》约会不遇,失落惆怅,抒发了对恋人焦灼的思念。 《子衿》品味精彩:“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子衿》艺术特色:重章叠句,采用倒叙的手法。 《子衿》字词传神:用“挑”“达”表现女子的动作,又辅以内心独白,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 三.课堂训练 1.《式微》里的“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劳役者身披露水仍要劳作的悲歌,时时警醒着当权者。 2.奴隶们为了君主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泥浆中奔波劳作,正如《式微》中所言:“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3.请简要分析“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这句话采用反问句式(修辞),更有力地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怨怒。 4.有关“青”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例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衿》)。 5.《子衿》中,“一日不见_,如三月兮”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手法,形成主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6.小明正在辑录古诗集,他应该把《子衿》归到以下哪个专题中(C) A.爱国 B.悲秋 C.思念 D.送别  课件出示相关问题,学生自学讨论 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节奏,并通过分析诗歌每一节中变换的字词,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重章叠句的回环往复之美。 引导学生感知诗歌内容,理解情感,感受《诗经》的内涵之美。
环节2: 1.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抒发的情感。 2.感受律诗的格律、章法和语言之美。 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一.初读,把握节奏特点 1.再读诗歌,读出节奏(生在书上划节奏符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朗读。 (生听录音朗读-抽2名学生朗读-评价-齐读) 二.研读,深入理解诗歌 1.注释词语检测。(师播放PPT-抽生解释-学生勾画) ①城阙辅三秦】意思是三秦辅卫着长安。城阙,指长安。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王朝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 ②[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代指蜀州。 ③[歧路]岔路口。 ④[儿女]恋爱中的青年男女。 ⑤[沾巾]泪沾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⑥〔涵虚]指水映天空。涵,包含。虚,天空。 ⑦〔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太清,天空。 ⑧〔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⑨[欲济无舟楫]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济,渡。 ⑩〔端居耻圣明]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句隐喻 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2.梳理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诗歌-抽生口译-PPT播放-齐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秦辅卫着长安,(我)透过风烟遥望蜀州。 与你离别有(无限)情意,因为同在宦海滚翻。 海内有你这个知己,远在天涯也如身在近前。 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别像恋人那样泪落涟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洞庭湖水几乎与岸齐平,水映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渡湖却无船只,闲居在家,因有负盛世而感到羞愧。坐看垂钓之人悠闲自在,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三.品读,读出诗歌之美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两首诗,思考以下内容。 设问1:请找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眼。 提示:“诗眼”可以是全篇中最精彩和最具关键性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主旨所在;也可以是诗词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或词。 预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眼就是诗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诗眼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和“撼”。 设问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为什么能够成为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 预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反送别诗伤感悲戚的格调,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表明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此句蕴含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成为远隔千里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名句。 设问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和“撼”换成“滋”和“摇”好不好?为什么? 预设:不好。“蒸”是蒸腾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湖面浩渺的画面;“撼”是摇撼的意思,描绘出了洞庭湖波涛汹涌似要撼动岳阳城的雄伟壮阔的景象,且“撼”还能传达出诗人面对湖水时心胸似乎也被震荡,从而想要建功立业的主观感受。如果换成“滋”和“摇”则显得境界小、力度弱,没有这样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学生做好笔记)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情感主旨: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慰勉,体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旷达的胸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品味精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表明诚挚的友谊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此句蕴含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成为远隔千里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名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艺术特色: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字词传神:诗人着一“望”字,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谊。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情感主旨: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引荐、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品味精彩:“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触景兴怀,巧借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却无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而深感惭愧的情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汹涌澎湃,气势磅礴,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写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的情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字词传神:“蒸”即蒸腾,从视觉上写出云梦泽被水气笼罩的情景。“撼”即撼动,写出了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楼,诗人感到脚下的城楼都在晃动的情景。表现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三、课堂训练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体现真挚的友情可以冲破空间阻隔、消除孤独苦闷的句子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在初三毕业晚会上,有好友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泪眼婆娑,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句勉励他收起眼泪,趁青春年少,奋发有为。 2.本诗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请从写法、内涵和情感等方面,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 预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表现了友谊不受空间的限制,抒发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让我们感受到意在求仕却不直接表达的婉转含蓄。 5.古代评论此诗“气势在‘蒸’‘撼’二字”,试从炼字角度任选一字分析其妙处。 【示例一】选“蒸”。蒸是“蒸腾,升腾”的意思,描绘出云梦泽水汽蒸腾、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展示出洞庭湖丰厚的蓄积。 【示例二】选“撼”。撼是“动摇,摇动”的意思,写出了洞庭湖水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衬托出洞庭湖的浩瀚无边,气势宏大。 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感受古人炼字的智慧,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情感和艺术手法。
作业 布置 必做作业:背诵诗歌。 2.选做作业:完成《优化设计》P51-阅读理解《蒹葭》。P114-阅读理解《蒹葭》。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