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7 08:0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你知道下列有趣的自然现象预示着什么吗?连一连。你还知道哪些呢?
蚂蚁搬家
要下雨了
燕子低飞蛇过道
大雨不久就来到
雨中闻蝉叫
预告晴天到
这些有趣的自然现象,是大自然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也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起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5 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墨剑飘雨
陶弘景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它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单元内容提要和要点阐释
事物说明文:介绍事物的形态、构造、类别、特点、功能等。说明对象往往是具体的事物,解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比如《苏州园林》
事理说明文: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对象往往是抽象的事理,解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按说明特点分: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说明文分类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的内外、远近、高低、上下、左右、整体局部等方位顺序,介绍建筑物或者物品等。
逻辑顺序:按照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展开,如由总说到分说、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顺序,常用于介绍事理。
说明文顺序
1.通过速读课文,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了解物候和物候学的相关知识。
2.通过提炼关键词句,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体会说明时严密的逻辑思维。
3.通过结合课文实例,分析说明方法,品味准确又生动的说明语言
4.通过积极储备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思考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目标导美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1
第一课时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翩然( ) 簌簌( ) 物候( )
载途( ) 农谚( ) 刺槐( )
连翘( ) 短促( ) 孕育( )
悬殊( ) 销声匿迹( ) 草长莺飞( )
piān
hòu
zài

huái
yùn
yàn
qiáo

shū
yīnɡ

( )记载
( )装载

( )翘课、翘尾巴
( )翘首以待

zài
zǎi
qiáo
qiào
预习检测——字词积累
预习检测——理解词意
: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每年都像这样。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花儿飘香,鸟儿鸣叫,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
: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孕育
衰草连天
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花香鸟语
风雪载途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yú)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还带头撰写物候学专著,普及物候知识。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等,有《竺可桢全集》。
作者:墨剑飘雨
走近作者
任务一:初读课文,感知“物候”
自主寻美
【自读内容】
1.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物候学的研究意义是什么?
【方法提示】
1.寻找段落中心句。
2.寻找设问句式
【自读时间】5分钟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上。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南京桃花盛开时
北京桃花含苞待放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三四月间)
3.决定物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01
济南苹果树四月中或谷雨节开花
02
烟台苹果树开花要到立夏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山顶和山下的差异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4.物候学的研究意义是什么?
任务二: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思考内容】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作者是如何组织行文思路的呢?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方法提示】
根据归纳的课文内容,概括说明的结构层次,把握思路,梳理说明顺序
【自读时间】5分钟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一部分
(1—3)
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二部分
(4—5)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三部分
(6—10)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四部分
(11—12)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由现象到本质的逻 辑 顺 序
做出科学解释
描述物候现象
阐述研究意义
追究因果关系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1.文章第1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立春过后
再过两个月
不久
于是转入
到了秋天
寒冬
练一练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2.快速浏览第三部分,指出第6—10段的说明对象,并列出其说明顺序。
①纬度的差异
②经度的差异
③高下的差异
④古今的差异
主要
空间
时间
次要
逻辑
顺序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为什么?
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
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读者接受。
深度思考,感悟科学精神
“四季变迁”“草木枯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习见习闻的现象,但是,作者以科学家的眼光,看透现象背后的本质,揭示出其中的科学道理,这给予我们什么样启示呢?
示例: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善于从现象中筛选信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而想要探索它,就要有科学精神,要有科学知识的储备,掌握科学方法。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02
第二课时
任务三:合作探究,体会方法
【思考内容】
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方法提示】
【自读时间】8分钟
合作研美
①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②列数字:通过列举准确的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特点,使说明更准确、直观,有说服力。
③作比较:把……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④作引用:通过引用……资料,鲜明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增强了说明的权威性、趣味性。
⑤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⑥摹状貌:具体、形象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1.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运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通过引用农谚,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增强了说明的权威性、趣味性。
作引用: 通过引用……资料,鲜明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增强了说明的权威性、趣味性。
2.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事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的“活的仪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物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使说明的内容更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物候观测使用得“仪器”与气象仪器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物候观测使用活生生的生物作为观测“仪器”(手段)的特性---灵敏、复杂,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作比较,把……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5.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运用作引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引用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并以此为例,将“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作比较,用具体的数据,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物候想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
任务四:重点品读,赏析语言
【思考内容】
本文运用大量的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的特点,试找出句子并赏析。除这一特点外,本文的语言还有什么特点?请速读课文,找出句子并赏析。
【方法提示】
先自读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对比阅读赏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和“生动”的特点。
【自读时间】8分钟
1.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特殊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一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的高度都如此,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准确
“××”词表示……(程度、范围、约数、推测等),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平均”一词表示范围,说明了文中所述的提早日期是十年的统筹情况,并非专指某一年。“七种”“十年”“九天”所指明晰,准确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的显著影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准确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沉睡”“苏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地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
语言生动形象
生动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4.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说一说它们的不同?
第1段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人们习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
第2段则相反,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察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这是因为物候古今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
说明语言采用“生动”还是“平实”要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来决定。
生动
准确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做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是科学家竺可桢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1.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4)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A.举例子 作引用 列数字、作比较 举例子、作比较
B.作引用 打比方 列数字、作比较 举例子、作比较
C.举例子 作引用 举例子、作比较 列数字、作比较
D.作引用 打比方 举例子、作比较 列数字、作比较
B
练一练
实践展美
标题“大自然的语言”指“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物候现象。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地点明了说明的对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本文的标题有何妙处?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徒、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
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
练一练
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自然现象同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
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古今的差异最次,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因素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楚。
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大自然的语言
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利用物候决定农事活动,简便易行
现象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利用物候观测可及时调整,避免损失
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空间因素
——时间因素
本质
逻辑顺序
板书设计
美善少年能量定制单
向上单:
“读读写写”字词积累大声朗读2遍。
向前单:
《大自然的语言》基础题。
向美、向善单:
这篇文章总结了武侯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