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06 20:0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检测卷
(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所受的浮力变大
B.均匀竖直的桥墩在水中不受浮力
C.阿基米德原理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D.鸡蛋放入清水中沉在杯子底部是因为鸡蛋在清水中不受浮力
2.如图中所示是“辽宁号”航母搭载着“舰载机”试飞演习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舰载机静止在航母上时,航母受到的浮力与它们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B.当舰载机飞离航母时,航母将上浮,航母受到的浮力将变大
C.当舰载机降落在航母上时,航母将下沉,航母受到的浮力将变小
D.不论舰载机静止在航母上,还是离开航母,航母受到的浮力大小都不变
3.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C.C物体一定不受浮力的作用 D.D物体一定不受浮力的作用
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一个漂浮,一个沉底。甲、乙两图中小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2N,竖直向上 B.3N,竖直向下 C.5N,竖直向上 D.8N,竖直向上
6.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步骤应该是 (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7.游泳时佩戴游泳圈是防止溺水的有效方法,质量为50kg的小蓉佩戴游泳圈后,能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游泳圈对她的作用力大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5000N B.500N C.50N D.5N
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A>ρB>ρC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9.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经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圆柱体的高度为4cm
B.圆柱体的重力为12N
C.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
D.圆柱体的密度为3×103kg/m3
1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a、b是体积相等的两个小球,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沉没在容器底。甲液面高于乙液面,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 )
A.两种液体的密度 B.两种液体的质量
C.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 D.两个小球所受的浮力
11.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B.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C.“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12.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如图甲、乙、丙所示。三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水的密度用表示,待测液体的密度用表示。则下列关于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9分)
13.(3分)小敏把一块体积为200 cm3,质量为 240 g 的洋芋全部没入水中时,洋芋受到的浮力是____N;松手后洋芋将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14.(2分)如图,展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两条知识。
① 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
15.(4分)将重为5牛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浸没在酒精中,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牛,则铁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牛。铁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牛。若增加铁球浸没在酒精中的深度,酒精对铁球的压强将_____,铁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合力大小将_____(以上两格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3分)小华用一支自制的长为L的密度计测某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密度计浸在水中静止时露出水面长度为L1,受到的浮力为F1,浸在被测液体中静止时露出长度为L2,受到的浮力为F2.则F1_____F2(选填“>”,“=”或“<”),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ρ液,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7.(3分)如图甲所示,一个棱长为10cm、重为9N的正方体物块M,水平放置在一个方形容器中,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恒定水流向容器内注水,容器中水M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t=100s时,物块M在水中处于______(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状态,图乙中a的值为______cm(g=10N/kg)。
18.(4分)将一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95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80g的酒精溢出。则A在酒精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A的体积是_______cm3,A的密度是_______kg/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g取10N/kg)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
19.(2分)如图所示,小洛将一枚鸡蛋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鸡蛋下沉,请画出鸡蛋下沉过程中受力示意图;
20.(3分)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物体静止在水中,请画出此时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1.(7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最科学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求出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g取10N/kg,ρ水=1.0×103kg/m3)
(3)兴趣小组的同学换用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由实验数据得出F浮___________G排(选填“>”、“<”或“=”),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4)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___________(选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5)如果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不吸液体)来进行该实验,则图___________步骤中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
(6)其中一个同学每次进行图甲步骤时,都忘记将溢水杯中液体装满,其他步骤无误,因而他会得出F浮___________G排(小桶中液体所受重力)的结论。(选填“>”、“<”或“=”)
22.(9分)重庆一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铜块和铁块的体积相同
(1)分析图中的①、③(或①、④),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____(选填“竖直”或“斜”)向上的浮力;比较①、④可知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_N;
(2)铁块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A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铁块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__(选填“A”“B”“C”或“D”)是正确的;
(4)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B是错误的;
(5)分析比较_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得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6)另一组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捡到了一个不吸水的工艺品,它的上端为质地均匀的柱形木块A,木块上粘有合金块B.小明将工艺品竖直在水中如图甲,静止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因粘合处松动导致合金块沉底,如图乙,静止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2,工艺品(由A、B两部分构成)所受浮力与甲图相比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B从水中捞出放在A的上方,AB一起漂浮,合金的密度为水的n倍,当木块在水中竖直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h3=_______,(用h1、h2、n表示,不考虑工艺品沾水对实验的影响)。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23.(12分)如图实心正方体,体积1.2×10-3m3,重10N。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为30cm。(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物体受到的浮力;
(3)绳子的拉力;
(4)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是沉在水底、悬浮在水中还是漂浮在水面?
24.(12分)如图甲所示,把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然后在其上表面放一块底面积为2.0×10﹣3m2的小柱体,如图乙所示,静止时方木块刚好能全部浸入水中(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甲图中木块受到的浮力及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木块的密度;
(3)小柱体放在木块上面时对木块的压强。
答案:
1.B 2.A 3.D 4.B 5.D 6.D 7.C 8.D 9.D 10.D 11.B 12.C
13. 2 下沉 14.(1)漂浮条件  (2)阿基米德原理 15. 3 2 变大 不变 16. = ρ水 17. 漂浮 9 18. 0.8 100 0.95103
19.20.
21. 丙、甲、丁、乙 2.8×103 = 一直不变 丁 >
22. 竖直 2 错误 变大 C ⑥⑦ 变小
23.(1)3×Pa;(2)8N;(3)2N;(4)漂浮
24.(1)6N, 600Pa;(2)0.6×103kg/m3;(3)20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