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5.1《阿Q正传》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5.1《阿Q正传》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7 11:3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Q正传》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根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2.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曾经是一名企业高管,因为经济犯罪而落马;在他炙手可热之时,大家都要怕他三分。
②老张经常会出现一些危言危行,让人觉得他特别怪异,正因如此,很少有人和他打交道。
③鲁迅在他的《阿Q正传》中,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得利于他高超的写作技艺。
④他们这些人撸起袖子努力干,胜利完成了艰巨的任务,这真是三人成虎,人多力量大啊!
⑤有人说耿老二不学无术,是个胸无城府的人;也有人说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大智若愚。
⑥老师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受益匪浅,有如沐春风之感。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无非是在告诉人们,不用刀的杀人和不见血的杀人,实比严刑峻法还严酷,被杀害的范围和人数也要更多更广泛。
B.鲁迅可以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创者,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
C.中国戏曲在海外如何跨越不同文化间的鸿沟,让海外观众从文化猎奇走向欣赏与认同,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D.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及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下列诗句,依“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②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③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A.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5.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太学博士是学校里学位最高、学问最渊博的人。
B.忧,又称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居丧,期间不准为官。
C.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拜,本是一种礼仪,后来引申为接受官职或封赐,受职者不拜表示不接受封赐。
6.下列各项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
A.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B.今天是您的生日,妈妈,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
C.大家既然欢迎我表演一个节目,我就不怕献丑了,唱一支歌吧。
D.小芳,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胜利终归是你的。
7.下列关于《呐喊》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1918至1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B.《药》中,鲁迅赞扬了夏瑜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也描写了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夏瑜的革命主张不被群众理解,但他的牺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同情。
C.《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农民阿Q形象,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满尽致,这是鲁迅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D.《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 其本质是吃人。
8.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受禅,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有时也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萨特的《墙》道出了世界的荒谬,无罪的被处死,戏弄敌人变成成全敌人,抱必死决心的偏不死,藏起来的偏被抓,想给敌人开玩笑,却被现实所捉弄。
B.“科学把距离缩短了,”墨尔基阿德斯吹嘘说,“要不了多久,人们不用离开家门,就能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
C.他又付了五个里亚尔,就像把手放在圣经上为人作证那样,把手放在冰块上高声说道:“这是我们时代的伟大发明。”
D.鲁迅以表现人生、改良人生为创作目的,他所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阿Q、祥林嫂……等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降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
B.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
C.阿Q虽然有些志忑,却并不很苦闷,因为他那土谷祠里的卧室,也并没有比这间屋子更高明。
D.秀才听了这庭训,非常之以为然,便即刻撤消了驱逐阿Q的提议。而且叮嘱邹七嫂,请伊万不要向人提起这一段话。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远远的走来了一个人,他的对头又到了。这也是阿Q最厌恶的一个人,就是钱太爷的大儿子。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后来,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辩子是被坏人灌醉了酒剪去的。本来可以做大官,现在只好等留长再说了。”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假洋鬼子”,也叫作“里通外国的人”,一见他,一定在肚子里暗暗的咒骂。
阿Q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他的一条假辫子。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这“假详鬼子”近来了。
“秃儿。驴……”阿Q历来本只在肚子里骂,没有出过声,这回因为正气忿,因为要报仇,便不由的轻轻的说出来了。
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了。
“我说他!”阿Q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分辩说。
拍!拍拍!
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洋鬼子”回家之后,“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是因为他剪了辫子,不能做官了,说明了未庄人的保守。
B.阿Q称钱太爷的大儿子是“假洋鬼子”和“里通外国的人”,说明阿Q是爱国的。
C.“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他之所以“耸了肩膀等候着”,是因为他知道逃不脱,不如让“假洋鬼子”打。
D.节选文字的结尾处写阿Q“有些高兴了”,是因为他的“精神胜利法”所起的作用。
12.解释文中加点的“等候”“轻松”妙在何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远远的走来了一个人,他的对头又到了。这也是阿Q最厌恶的一个人,就是钱太爷的大儿子。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后来,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辫子是被坏人灌醉了酒剪去的。本来可以做大官,现在只好等留长再说了。”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假洋鬼子”,也叫作“里通外国的人”,一见他,一定在肚子里暗暗的咒骂。
阿Q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他的一条假辫子。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这“假洋鬼子”近来了。
“秃儿。驴……”阿Q历来本只在肚子里骂,没有出过声,这回因为正气忿,因为要报仇,便不由的轻轻的说出来了。
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
“我说他!”阿Q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分辩说。
拍!拍拍!
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洋鬼子”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全是因为他剪了辫子,不能做官了,这说明未庄人的保守。
B.阿Q称钱太爷的大儿子是“假洋鬼子”和“里通外国的人”,说明阿Q是爱国的。
C.“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他之所以“耸了肩膀等候着”是因为他知道逃不脱,不如让他打。
D.选文的结尾处写阿Q“有些高兴了”是因为他的精神胜利法起作用了。
14.说说文中的“等候”“轻松”妙在何处。
15.阿Q为什么认为“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这里,看到不同的鲁迅
董阳
①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透过鲁迅的一幅幅画作、书法、篆刻、书籍封面装帧、徽标设计及他收藏的碑帖、邮品,我们看到了一个如此不同的鲁迅。那一张张精美的信笺,亲自设计的书籍封面,影影绰绰显出一张可爱的面虎,那分明是一个颓童,忘我地在海滩上玩赏一枚枚拾到的心爱的贝壳。
②在1936年的《死》中,鲁迅留下遗嘱,希望后代切不可做空头评论家或美术家;他还曾表示:“关于绘画,我本来是外行,理论和派别之类,知道是知道一点的,但这并不足以除去外行的徽号,因为所知道的并不多。”
③然而鲁迅对美术的热爱,却在他的文字中有过多次流露。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写道:“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④绘图本《山海经》也曾经让少年的鲁迅时常惦念。当保姆阿长送给他一包有画儿的“三哼经”时,鲁迅回忆说:“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⑤那些美好的回忆深深地烙在鲁迅的心头,像闪光的露珠散落于清晨的片片花瓣上。少时的经历往往影响人的一生,后来鲁迅集藏了大量的汉画像石刻拓本,曾手摹《秦汉瓦当文字》一卷,印过大册的珂勒惠支画册,他还支持新生的中国青年木刻家,不遗余力……
⑥1929年5月,鲁迅北上探亲期间,适逢许广平怀孕待产,这是两人的第一次分别。鲁迅给许广平写了一封信,所用信笺两张,一张印的是许广平喜食的枇杷,一张印的是寓意孕育其子的莲蓬。许广平领会其意,后来在回信中说:“那两张纸必不是随意选择的。”
⑦鲁迅十分关心美术教育。1913年,任职教育部金事的鲁迅发表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集中阐述了他对美术教育的观点。他指出“美术之用”在于“表见文化”“辅翼道德”和“教援经济”,尤其在“救援经济”一条,鲁迅的见解可以说是超越时代的,他以为“品物材质,诸国所同,其差异者,独在造作……故徒言崇尚国货者末,而发挥美术,实其本根”。这与我们今天“创意文化产业”的要义是毫无二致的。鲁迅尽管早已深谙“美术之用”,但对于美术教育,却并不“沾沾于用”,他以为,美术的真谛在于“发扬真美,以娱人情”,而美术的“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
⑧在今天听来,鲁迅这番话仍有不寻常的意义,即“见利致用”并非美术教育的初衷,“沾沾于用”以及师长过高的期许往往破坏了孩童本性中的爱。对于美术启蒙者而言,其目的并非要人人都成为美术家,他们的第一要务是“发美术之真谛,起国人之美感”,从而有益于修养,有益于人生。在这一点上,鲁迅正是最好的例子。
⑨黄裳在序中说:“他在美术园地的辛勤耕耘与他在《自由谈》上写战斗杂文,几乎是‘双峰并峙’的同样的战斗工作。”在《鲁迅的艺术世界》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如此不同的鲁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第①段中,作者用“顽童”来形容沉醉于艺术世界的鲁迅先生。
B.鲁迅先生的遗嘱表达了他对美术的投入与热爱以及对后代的殷切嘱托。
C.第⑤段中“集藏”等动词,凝练地概括出鲁迅先生为美术所做的贡献。
D.鲁迅先生为许广平精心挑选信笺这一细节主要表现了他的艺术追求。
17.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18.联系全文,说说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如此不同的鲁迅”。
19.第⑧段中提到“在今天听来,鲁迅这番话仍有不寻常的意义”,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不寻常的意义”的看法。(不少于100字)
三、语言表达
20.下面是鲁迅先生《阿Q正传》初稿和定稿中的两段文字,请说说画线处修改的妙处。
初稿:天色将黑,他睡眼蒙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钱,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
定稿:天色将黑,他睡眼蒙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
21.将下面三个句子组合为一个以“阿Q”为主语的单句。(不改变原意,可适当改动词语)
①鲁迅在《阿Q正传》一书中以简洁、鲜明、生动的笔触刻画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
②阿Q是个破产农民。
③阿Q生活在闭塞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农村。
阿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型,主要考查推断类中的排序衔接类。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答题要求;然后快速阅读文本,概括主要内容。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语段的语境协调,具体表现在话题的一致性。本题整个文段谈论的是读书多少与人格气质高下的关系,整体表述的目的是倡导“少而精”的阅读方式。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推断不当。
这段文字开头说“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作者要强调的显然是“少读”而不是“多读”。
第一处横线后的“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与“少读如果彻底”一气贯通,而多读与“深思熟虑”之间就隔着一层,所以,①②之间应该选②,这样,B、D两项就可以被排除。
再看第二处横线后的语句:“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其中“十里洋场”旧指上海,是旧中国繁华热闹之所、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温柔富贵乡;“珍奇满目”“眼花缭乱”都暗含有“多”的意思,如果选④,显然与文意不合,“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工夫,现多指读书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可见,读书“不求甚解”也与读得“多”具有内在的联系,所以,③④中只有选③才符合上下文意,这样,C项又可以被排除。
第三处横线后的语句“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这是对那种读书“只为装点门面”的现象进行嘲讽和批评。而⑤⑥两个选项的区别在于,⑤中有“许多人读书”,着眼点是读书这件事,⑥中有“许多读书人”,着眼点是“读书人”,而“读书人”指知识分子,也有一些地方指学生,从上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对“以多为贵”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评,所以选⑤更符合上下文意。
故选A。
2.C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①“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合乎语境,正确。排除A项、B项。②“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望文生义,不合语境中“让人觉得他特别怪异”。③“穷形尽相”:既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又指丑态毕露。与原形毕露不同。合乎语境,正确。排除D项。④“三人成虎”:指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不合语境,错误。⑤“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⑥“如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点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语题。
3.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搭配有误,应是“范围更广泛,人数更多”。B项,“可以”和“堪称”表意重复。D项,介词滥用导致成分残缺,去掉“由于”。
4.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中意象的感悟能力。①“翠叶残”“西风”,表明是秋天;②“燕子来”“梨花落”,表明是春天;③“蔷薇一院香”,表明是夏天;④六出飞花,指雪花,表明是冬天。所以选C项。
5.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详解】A.古代太学博士是学校的主持和讲授者,不是一种学位。
太学博士,学官名。汉、魏置五经博士,分经教授弟子员。东晋不复分经,统称太学博士,置十六员,六品,掌教授太学生,亦备咨询,参议礼仪,隶太常。
6.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得体的能力。
A.“祝您长命百岁”不得体。“95岁高龄”,如果还祝“长命百岁”,那就是只剩5年的生命了,这样表述不恰当,应该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或者“身体健康”之类的。
故选A。
7.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
B.“但他的牺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同情”不正确。夏瑜的牺牲没有赢得广大群众的同情。夏瑜的革命主张不为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他讲革命道理,人们感到“气愤”;他挨牢头毒打,人们幸灾乐祸;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封建王朝杀害,人们“潮一般”地去看热闹;甚至他母亲对他的英勇献身,也不以为荣,反而感到“羞愧”。更可悲的是他为革命所喷洒的热血,竟成了华老栓给儿子治病的“良药”。夏瑜的死是悲凉的、寂寞的,从他身上不难看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
故选B。
8.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把握能力。
C.“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是错误的。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
故选C。
9.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能力。
A.“无罪恶的被处死……却被现实所捉弄”,这些种种情况是对荒谬情况的列举,因此荒谬后面用冒号,“想给敌人开玩笑”“却被现实所捉弄”是说的一种情况,两句话中间用逗号,“处死”“成全敌人”“不死”“被抓”等后面都应该用分号。
C.《圣经》是一本书,要加书名号。
D.省略号和“等”重复,二者保留其一。
故选B。
10.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B.“完人”加了引号,是反语。“完人”指品行优秀而毫无缺点的人,阿Q显然既不是德行完美也不是身体健康的人。
A.“行状”大词小用、庄词谐用,文中指阿Q的履历。
C.“卧室”,大词小用、庄词谐用,阿Q在土谷祠没有什么“卧室”。
D.“撤销”多用于比较正式、庄重的场合,句中其实就是“撵走”的意思。
故选B。
11.B 12.“等候”一词,不仅表明阿Q的奴性,即他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他的某种受虐倾向,这种奴性人格,让人触目惊心。“轻松”一词写出了阿Q的法宝——精神胜利法的作用,面对屡遭毒打、屡次失败的境遇,他竟然能轻松起来,多么可悲可怜。
【分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说明阿Q是爱国的”分析错误,阿Q称钱太爷的大儿子是“假洋鬼子”和“里通外国的人”,只能说明他的狭隘保守。不能其是爱国的。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词语含义,鉴赏语言表达艺术能力。
题目要求学生解释文中加点的“等候”“轻松”妙在何处。解答时,要结合词语所在的上下文理解其好处。“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这里“等候”说明阿Q明明知道自己大约要被打了,就“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按常理,正常的人知道自己要被打了,要么逃离要么反抗,而阿Q却耸了肩膀等候着,被动挨打,既不敢逃跑,更不敢反抗。“等候”一词,不仅表明阿Q的奴性,更表明他的某种受虐倾向,这种奴性人格,让人触目惊心。
“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被打是屈辱的,可是他竟然能轻松起来,多么反常,“轻松”一词写出了阿Q的法宝——精神胜利法的作用,面对屡遭毒打、屡次失败的境遇,竟然能轻松起来,写出了人物的可悲可怜。
13.B 14.“等候”一词,不仅表明阿Q的奴性,即他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他的某种受虐倾向,这种奴性人格,让人触目惊心。“轻松”一词写出了阿Q的法宝——精神胜利法的作用,面对屡遭毒打、屡次失败的境遇,他竟然能轻松起来,多么可悲可怜。 15.说明阿Q是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很深的人,他认为人就是要留长辫子,没有辫子就没有做人的资格,妻子要为丈夫守妇德,丈夫不对,做妻子的就应该“跳井”。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爱国”无从说起,阿Q称钱太爷的大儿子是“假洋鬼子”和“里通外国的人”,只能说明他的狭隘保守。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重要词语的能力。“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阿Q明明知道自己大约要被打了。正常的人要么逃离要么反抗,而阿Q却耸了肩膀等候着,被动挨打不敢反抗。“等候”一词,不仅表明阿Q的奴性,更表明他的某种受虐倾向,这种奴性人格,让人触目惊心。“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被打时屈辱的,可是他竟然能轻松起来,多么反常,“轻松”一词写出了阿Q的法宝——精神胜利法的作用,面对屡遭毒打、屡次失败的境遇,竟然能轻松起来,写出了人物的可悲可怜。
15.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在阿Q看来,人就是要留长辫子,没有辫子就没有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在阿Q看来,妻子要为丈夫守妇德,丈夫不对,做妻子的就应该“跳井”。这都说明阿Q是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很深的人。他狭隘、保守,容不下新事物。所以会这样说。
16.D 17.一个“烙”字形象地写出蒙画绣像、收到绘图本《山海经》等往事带给鲁迅心灵的震撼之大和在鲁迅记忆中的深刻程度;“像闪光的露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童年那些关于美术的往事对鲁迅心灵的浸润、滋养及留给鲁迅一生的清新美好的感觉。 18.文中的鲁迅,有着孩童般的可爱;对美术辛勤投入,见解独到,为人谦逊亲切;有着作为丈夫的温情细致。 19.不寻常的意义在于美术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美感,有益于人生、修养。鲁迅先生的真知灼见至今仍能针砭时弊!美术启蒙教育不能过于功利,鲁迅先生告诫我们过高的期许和“沾沾于用”,只会破坏孩童本性中的爱,不仅不能造就真正的美术家,而且错失了美术的真谛,往往会使很多孩子后来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内容、手法等的综合赏析能力。
D. “鲁迅先生为许广平精心挑选信笺的这一细节主要表现了他的艺术追求”错误,从文中来看,“鲁迅先生为许广平精心挑选信笺”这一细节并不是表现出鲁迅先生的艺术追求,而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对许广平的爱和对“孕育其子”的美好祝愿。
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然后找到划线句,分析该句写了什么内容,使用什么技巧,从哪些角度来写,并分析其效果。
“那些美好的回忆深深地烙在鲁迅的心头,像闪光的露珠散落于清晨的片片花瓣上”,首先从炼字的角度来看,句中使用一个动词“烙”,很形象,很生动,“烙”字本义为用高温的金属烧灼,可引申为打上或留下标志,这里是写“蒙画绣像”“收到绘图本《山海经》”等往事带给鲁迅的感受;从修辞的角度来看,“像闪光的露珠”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好的回忆”比作“闪光的露珠”,优美、形象,写那些关于美术的童年往事,浸润、滋养了鲁迅的心灵。
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文章第一段说,透过鲁迅的艺术世界,我们看到了一个如此不同的鲁迅,“那一张张精美的信笺,亲自设计的书籍封面,影影绰绰显出一张可爱的面虎,那分明是一个颓童,忘我地在海滩上玩赏一枚枚拾到的心爱的贝壳”,文中的鲁迅,有着孩童般的可爱。
文章第二段有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关于绘画,我本来是外行,理论和派别之类,知道是知道一点的,但这并不足以除去外行的徽号,因为所知道的并不多”,体现了先生的谦逊;而第三段写先生对于美术的热爱,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偷偷蒙绣像,“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第四段写他对于绘图本《山海经》;第五段写他“藏了大量的汉画像石刻拓本,曾手摹《秦汉瓦当文字》一卷,印过大册的珂勒惠支画册,他还支持新生的中国青年木刻家,不遗余力”。先生对美术辛勤投入,见解独到,为人谦逊亲切。
第六段写他对妻子的关照,他与怀孕的妻子分别,给她写信,“所用信笺两张,一张印的是许广平喜食的枇杷,一张印的是寓意孕育其子的莲蓬”,先生有着作为丈夫的温情细致。
1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第⑧段提到‘在今天听来,鲁迅这番话仍有不寻常的意义’,联系现实,谈谈你对‘不寻常的意义’的看法”,然后到文中找到“在今天听来,鲁迅这番话仍有不寻常的意义”,立足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并根据平时掌握的知识,联系作品中的某些方面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
从文中来看,先圈出鲁迅的话,主要在第八段,是鲁迅对美术教育的观点,如“美术的真谛在于发扬真美,以娱人情,而美术的‘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主张将美术‘传诸人间,使与国人耳目接,以发美术之真谛,起国人之美感,更以冀美术家之出世也’”,鲁迅认为美术教育要发扬真美,认为“美术见利致用是不期之成果”,对于今天的意义就是批评教育过于功利的弊端;“传诸人间……”说明艺术、体育等只有普及才可能真正出现名家大师;“起国人之美感”说明学习艺术的真谛在于激发对兴趣的热爱,培养美感,有益于人生修养。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方面进行探究。
20.①将抽象概念形象化,让读者同时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效果;
②形象具体地表现出阿Q手中钱的零碎,凸显了阿Q寒酸却又想要摆阔的性格特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初稿“满把是钱”语言一般又直接,缺少形象感和人物形象的表现力。
定稿“满把是银的和铜的”,从语言运用看,运用了借代修辞,“银的和铜的”是用事物的特征代本体“钱”,凸显了“钱”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语言表达更形象。
从表现人物看,语段描写的对象是阿Q,结合语境“从腰间伸出手来”“在柜上一扔”以及语言描写“现钱!打酒来!”可知,阿Q是寒酸却又想要摆阔的性格特点,用“满把是银的和铜的”更能形象具体地表现出他手中钱的零碎,凸显其性格特点。
21.(阿Q)是鲁迅在《阿Q正传》一书中以简洁﹑鲜明、生动的笔触刻画出的生活在闭塞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农村破产农民的典型形象。
【详解】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
本题属于短句变长句。做此类题首先要从三个短句中选取一个句子作为新句子的主干,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其他两句作为修饰成分加入新句,可适当采用代词衔接,但不能遗漏信息。本题中,阿Q已经作为主语给出,故这句话的主干应是“阿Q是形象”,然后整理其他信息:破产农民,生活在闭塞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农村,在《阿 Q正传》一书中。将这些信息按逻辑顺序排列充当定语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