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期中复习卷(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期中复习卷(含解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06 20:5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期中复习卷
一、选择题
歌曲《亚洲雄风》大家耳熟能详,下面关于歌词的描述,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选出来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亚洲不仅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还有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和山峰。从分布来看,这些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中部
2.“莽原缠玉带”亚洲河流众多,下列对亚洲主要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第一长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注入太平洋
B.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都是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C.叶尼塞河、鄂毕河都是向北注入北冰洋
D.黄河、黑龙江最后都是注入太平洋
如图是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亚洲面积辽阔,拥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下面不属于亚洲地域文化的是
A.印度河流域文化 B.华夏文化
C.尼罗河文化 D.阿拉伯文化
4.图中B表示的文明发祥地名称是:
A.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B.印度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5.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原因是:
A.都位于亚洲南部
B.都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
C.都属于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光照条件优越
D.都有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读亚洲简图(下图),完成下面6-8小题。
6.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以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B.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欧洲为界
C.亚洲广大内陆地区是寒带气候 D.东亚和南亚季风气候最显著
7.亚洲的河流大多呈辐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体现出亚洲的地势特点为( )
A.中部低,四周高 B.东西高,中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南北高,中部低
8.导致①地区人口稀疏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交通
亚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下图为亚洲主要山脉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9-10小题。
9.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绝大部分地处热带,植被种类丰富 B.经纬度跨度大,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C.跨经度最广,东西时差大 D.受地势影响,所有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10.下列不属于亚洲与甲大洲分界线的是( )
A.乌拉尔山脉 B.土耳其海峡 C.红海 D.大高加索山脉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这样描述我们的家园——亚洲:“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河,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结合亚洲地形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多彩的亚洲文明”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亚洲自然环境多样主要表现在( )
①平原集中分布在中部②地形类型多样③季风气候广泛分布在西部④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亚洲有很多“世界之最”,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在这个大洲
B.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在这个大洲
C.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D.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13.观察下图亚洲位置图,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①亚洲西邻A(欧洲)②亚洲位于B(非洲)的西南方向③西经60°经线穿越C(亚洲)的东部④亚洲濒临D(北冰洋)、E(太平洋)、F(印度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关于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叙述正确的( )
①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②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③地形单一,以平原为主④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关于亚洲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全部位于北半球,东临太平洋
C.长河众多,其中最大的河流是长江
D.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面积最广
16.关于亚洲地形地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较低 B.以高原地形为主,山地、平原、盆地
C.东西部高,中部低 D.以平原地形为主,山地、高原、盆地极少
17.下列各地的区域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组合正确的是( )
A.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气候湿热的自然条件
B.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多住高脚屋——多地震
D.沙特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
18.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住木屋,穿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的是( )
A.贝都因人 B.达雅克人 C.孟加拉人 D.雅库特人
19.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关于这个“大家庭”的“左邻右舍”,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邻欧洲,西濒临太平洋 B.东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
C.东邻北美洲,西濒大西洋 D.西南隔海与北美洲相望,东北隔海与非洲相望
20.亚洲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
B.北亚的孟加拉人身着毛皮服装
C.西亚的贝都因人以捕鱼为生
D.南亚的亚库特人过着游牧生活
二、解答题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图中大洲为____洲,该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运河。
(2)图中阴影部分地形区有“世界屋脊”的美称,该地形区是____,有世界最高峰是____、海拔为____。
(3)读图可知,该大洲的河流大部分流向为____;地势倾向为____。
22.亚洲是我们的“家”,对自己的“家”,你了解多少?读图回答问题。
(1)邻居A是____洲。与邻居B的分界线是____运河。
(2)我们“家”东临世界最大的____洋;大部分位于南、北半球的____半球。
(3)我们“家”的地势____高____低;因此河流多发源于____部,呈____状流向周围的海洋。
(4)我们“家”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气候具有显著的____气候特征。
(5)我们“家”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____高原。
2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B______;高原:C______;半岛D:______;平原:E______。
(2)图中亚洲北部的三条长河的共同特征:被______(重要纬线)穿过,自南向北注入____洋。
(3)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______为主,A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______,其主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4)依据图中信息判断,亚洲河流受地势影响呈____状流向周边海洋,其中②河流为_____(名称)。
(5)下面哪一项不能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
A.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参考答案:
1.从分布来看,亚洲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所以这些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部,故选D。
2.亚洲的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注入太平洋;湄公河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恒河和印度河注入印度洋;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黄河、黑龙江最后都注入太平洋,故选B.
3.属于亚洲地域文化的是印度河流域文化,华夏文化和阿拉伯文化。
4.图中B表示的文明发祥地名称是印度河流域。
5.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原因是都位于河流沿岸,都有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6.亚洲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A错误;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B错误;亚洲北部有北极圈穿过,南部延伸赤道以南,主要位于北温带,C错误;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形成的季风气候最典型最强盛,D正确。故选D。
7.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所以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的原因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正确,故选C。
8.由图可知,①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冬季有极夜现象,所以该地区人口稀疏最主要的因素是寒冷的气候,B正确,故选B。
9.亚洲主要位于北温带,故A错误;亚洲经纬度跨度大,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故B正确;世界上跨经度最大的大洲是南极洲,故C错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大河大多自中部流向四周,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10.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亚洲与甲大洲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故ABD正确;红海不是大洲分界线,故C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11.亚洲平原集中分布在四周,故①错误;亚洲地形类型多样,故②正确;亚洲季风气候广泛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故③错误;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故④正确。亚洲自然环境多样主要表现在地形类型多样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故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即ABC错误,故选D。
12.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故A错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亚洲,故B正确;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亚洲,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故C正确;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A。
13.由图可知,亚洲西邻A表示的欧洲,位于B表示的非洲东北方向;东临E表示的太平洋,北临D表示的北冰洋,南临F表示的印度洋,西经60°没有穿过亚洲,故选D。
14.亚洲地形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故①④叙述正确,②③叙述错误。故选D。
15.关于亚洲的叙述,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太平洋的西岸;长江众多,其中最长的河流是长江;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故选C.
16.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选:A。
17.世界各地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对人类活动有着不同的影响。东西伯利亚地区地处高纬,气候严寒,居住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住木屋,穿毛皮服装,乘坐狗拉雪橇,A错误;孟加拉国位于孟加拉湾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所以船是传统的交通工具,B正确;加里曼丹岛属于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由于气候湿热,为防止蚊虫和潮湿,人们居住于高架屋中,C错误;沙特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是因为沙特贝都因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纬度较低,气候炎热,D错误。故选:B。
18.居民生活情况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东西伯利亚地区地处高纬,气候严寒,当地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贝都因人生活在西亚和北非;达雅克人生活在南亚;孟加拉人生活在南亚,故本题选D。
19.亚洲西邻欧洲,东临太平洋,A错误;亚洲东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临印度洋,B正确;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不临大西洋,C错误;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毗邻, D错误。故选B。
20.东南亚的达雅克人生活在热带雨林气候区,是聚居在高脚长屋里;孟加拉人是生活在南亚地区,当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不会穿毛皮服装;西亚的贝都因人是生活在干旱地区,这里是畜牧业为主,以放牧为生;亚库特人是生活在北亚地区,过着游牧生活,故选A。
21. (1)读图可知,图中大洲为亚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2)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的美称,其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为8848.86米。
(3)读图可知,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青藏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由此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2.(1)邻居A位于亚洲西部是欧洲。邻居B是西南方向的非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2)我们“家”亚洲东临太平洋,北邻北冰洋,南临印度洋;北半球的范围是0°→90°N,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所以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3)我们“家”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亚洲的河流流向呈放射状分布,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都位于亚洲的中部,比如我国的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动。
(4)我们“家”亚洲的北部被北极圈穿过,南部被赤道穿过,南北跨纬度较大,气候复杂多样;亚洲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在亚洲东南部沿海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所以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5)我们“家”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它是亚洲内陆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23(1)据图可知,B是位于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上的乌拉尔山脉,C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D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E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2)图中亚洲北部的三条长河分别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三条河流均被北极圈穿过,受地势影响,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3)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A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86米,被称为“世界第一峰”。
(4)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其中②河流为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5)亚洲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AC说法正确;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B说法错误;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能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一项,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