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课前预习】
(一)文学常识
1. 《观沧海》的作者是 ,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嵩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代诗人。
3. 《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 ,唐代诗人。
4.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 代戏曲作家、散曲家,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三位是 、 、 。
(二)字音字词
碣( )石
澹澹( )
竦( )峙( )
xiāo( )sè( ) 枯téng( ) 天yá( )
海日shēng( )残夜 cāng( )海 夜láng( )
(三)解释词语
临:
澹澹:
竦峙:
星汉:
杨花:
断肠: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归雁洛阳边:
(四)课文填空
1.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曹操博大胸怀和宏伟抱负的诗句是: ,
; , 。
2.李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的诗句是:
, 。
3.乡书何处达? 。
4.夕阳西下, 。
【课堂探究】
(一)《观沧海》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
(三)《次北固山下》
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四)《天净沙·秋思》
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课前预习】
(一)文学常识
1. 《观沧海》的作者是 ,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嵩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代诗人。
3. 《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 ,唐代诗人。
4.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 代戏曲作家、散曲家,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三位是 、 、 。
(二)字音字词
碣( )石
澹澹( )
竦( )峙( )
xiāo( )sè( ) 枯téng( ) 天yá( )
海日shēng( )残夜 cāng( )海 夜láng( )
(三)解释词语
临:
澹澹:
竦峙:
星汉:
杨花:
断肠: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归雁洛阳边:
(四)课文填空
1.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曹操博大胸怀和宏伟抱负的诗句是: ,
; , 。
2.李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的诗句是:
, 。
3.乡书何处达? 。
4.夕阳西下, 。
【课堂探究】
(一)《观沧海》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从中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令我眼界开阔、胸怀宽广。诗人借观沧海之景抒发了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表现了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何深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杨花、子规、明月。
杨花是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之一,子规的啼叫声哀怨不已,借此表达出作者因友人被贬以及与友人告别的悲伤之情,同时暗含友人漂泊远方的羁旅之苦。
作者将明月人格化,把它当成友好的使者,借明月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同情。
(三)《次北固山下》
1.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 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 “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3. 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四)《天净沙·秋思》
1. 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