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5-18 13: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1.万有引力概念总览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http://f1./edu_mobile_upload/ef58601e5ed54a4397752d24992815ca/aaa5950a9d934617ab2935934a1bc0fe.001.png" \* MERGEFORMATINET
2.开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http://f1./edu_mobile_upload/ef58601e5ed54a4397752d24992815ca/639c4b098e4947948cd86978b5e90d73.001.jpeg" \* MERGEFORMATINET
详解:
由于太阳在焦点上,行星的运动就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
3.开普勒第二定律
太阳与任何一个行星的连线(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http://f1./edu_mobile_upload/ef58601e5ed54a4397752d24992815ca/6478a40f735f4767bc4242177669fd84.001.jpeg" \* MERGEFORMATINET
详解:
近日点运行速度快,远日点运行速度慢
4.开普勒第三定律
行星绕太阳运行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其公转周期的平方成正比;
公式:
:行星绕太阳运行轨道半长轴,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比例系数,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详解:
注意点:1、由第三定律知道,而值只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2、行星的轨道都近似为圆,计算时可认为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太阳在圆心上,第三定律为;
3、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若把卫星轨道近似看成圆,第三定律公式为,这时由中心天体决定,与卫星无关。即与被环绕星体有关,被环绕星体相同,相同,所以有被环绕星体相同时,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其圆周运动公转周期的平方成正比。
5.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方向沿两物体的连线,引力的大小与这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这两个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
: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国际单位制单位是N
:万有引力常量,
、:两个物体的质量,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详解:
注意点:公式中的应为两物体质心之间的距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天体计算中天体的大小常常可忽略不计。
特点:普遍性、相互性、客观性、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6.万有引力和重力比较
万有引力和重力比较:
1.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一个是重力,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需要的向心力F向 ,如图所示,可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http://f1./edu_mobile_upload/ef58601e5ed54a4397752d24992815ca/00887489e74c473ea18cd5a680a59e30.002.png" \* MERGEFORMATINET
①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故重力加速度g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增加。
②在两极:重力等于万有引力,重力加速度最大。
③在赤道:,故
④由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很小,地球的自转带来的影响很小,一般情况下认为:,这是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中经常用到的“黄金代换”。
⑤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并不指向地心,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时,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万有引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2.重力随离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物体在高空中可忽略地球自转的作用时,重力跟万有引力相等,在地面上,,在h高度处,所以,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减小。
详解:

7.黄金代换
:万有引力常量,
:被环绕星体的质量,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被环绕星体的半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被环绕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详解:
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一个是重力,另一个是物体随中心自转需要的向心力向,如图所示,由于向心力很小,在中心天体表面的物体受到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与其重力基本相等,所以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8.中心天体的质量
:卫星环绕中心天体的轨道半径(注意与中心天体半径的区别);
G为万有引力常量
M:被环绕天体质量
T:卫星环绕中心天体的周期
详解:
①研究对象是环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卫星
②卫星圆周运动的圆轨道绕着星体,圆心在中心天体中心,轨道半径为r;
③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卫星受到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作用(重力只是万有引力产生的一个效果,不再分析);
④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所以求得中心天体的质量为
9.中心天体的密度
g:中心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万有引力常量;
r:卫星环绕中心天体的轨道半径;
T:卫星环绕中心天体的运动周期
R:中心天体的半径
详解:
天体的密度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0.引力常量的发现过程
引力常量的发现过程:
1.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得出比例系数G;
2.卡文迪许:1798年,利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G的值为。
3、英国物理学家:1989年,改进卡文迪许扭秤后,测得
4、2008年,G值修正为
详解:
相关方法:放大法
(使用电脑学习的同学,可查看视频:http://v./v_show/id_XMjUzNDY2MTYw.html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11.人造卫星
研究人造卫星的基本方法:把卫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卫星与中心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
详解:
1.相关公式: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http://f1./edu_mobile_upload/ef58601e5ed54a4397752d24992815ca/1a292dfa59804d0f8e3288669250dc7a.001.png" \* MERGEFORMATINET
2.环绕速度:不同高度处的人造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速度。
3.大小:,其大小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但是,由于在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过程中火箭要克服地球引力做功,增大势能,所以将卫星发射到离地球越远的轨道,在地面上所需的发射速度就越大,此时。
4.发射速度: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对应将卫星发射到近地表面运行(r=R)时的速度。
5.此时发射动能全部作为绕行的功能而不需要转化为重力势能。此速度即为第一宇宙速度,此时。
12.同步卫星(通讯卫星)
相对地面静止,跟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
详解:
1.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始终与赤道平面共面;
2.同步卫星的周期一定,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即;
3.由解得同步卫星高度h。可见:同步卫星的高度一定,距地面;
4.由解得同步卫星速率v。可见: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一定,
13.极地卫星
极地卫星:通过两极点上空,当然也应存在着与赤道平面成某一角度的圆轨道,只要圆周的圆心在地心,就可能为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圆轨道。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http://f1./edu_mobile_upload/ef58601e5ed54a4397752d24992815ca/dc7ab6deb26844ec9c901a660f3fff85.001.jpeg" \* MERGEFORMATINET
详解:

14.卫星环绕星体的线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万有引力常量,
:被环绕星体的质量,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详解:
①研究对象是环绕星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②物体圆周运动的圆轨道绕着星体,圆心在地球中心,轨道半径近似等于星球半径;
③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物体受到星体的万有引力作用(重力只是万有引力产生的一个效果,不再分析);
④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所以要使物体环绕星体表面做圆周运动的速度
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半径越小速度越大,半径,所以,所以第一宇宙速度不仅是发射的最小速度,也是环绕的最大速度。
15.卫星环绕星体的角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万有引力常量,
:被环绕星体的质量,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详解:
①研究对象是环绕星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②物体圆周运动的圆轨道绕着星体,圆心在地球中心,轨道半径近似等于星球半径;
③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物体受到星体的万有引力作用(重力只是万有引力产生的一个效果,不再分析);
④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所以要使物体环绕星体表面做圆周运动的速度
16.卫星环绕星体的周期
: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万有引力常量,
:被环绕星体的质量,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详解:
①研究对象是环绕星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②物体圆周运动的圆轨道绕着星体(如上图所示),圆心在地球中心,轨道半径近似等于星球半径;
③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物体受到星体的万有引力作用(重力只是万有引力产生的一个效果,不再分析);
④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所以要使物体环绕星体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17.第一宇宙速度
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卫星的环绕的最大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万有引力常量,
:被环绕星体的质量,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详解:
在地球上的物体若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则物体做平抛运动,且离抛出点越来越远,如下图所示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http://f1./edu_mobile_upload/ef58601e5ed54a4397752d24992815ca/82874676851e4259996db5a4f88eb55a.008.jpeg" \* MERGEFORMATINET
如果从太空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下图,当抛出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环绕地球一周回到抛出点,所以物体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物体将离开地面,贴着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http://f1./edu_mobile_upload/ef58601e5ed54a4397752d24992815ca/82874676851e4259996db5a4f88eb55a.009.jpeg" \* MERGEFORMATINET
①研究对象是被抛出的物体
②物体圆周运动的圆轨道绕着星体(如上图所示),圆心在星体中心,轨道半径近似等于星球半径;
③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物体受到星体的万有引力作用(重力只是万有引力产生的一个效果,不再分析);
④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所以要使物体离开星体表面,发射速度至少
若在地球表面,为地球质量,是地球半径
18.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物体绕太阳运行11.2km/s
详解:
范围:11.2km/s≤v<16.7km/s
19.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物体将脱离太阳系在宇宙空间。16.7km/s
详解:
范围:v≥16.7km/s
20.对太空的探索
对太空的探索:
1.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1961年4月12日,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号发射升空。
3.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将人类送上月球。
4.1975年7月1524日,“阿波罗”和“联盟”号对接。
5.1984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成功。
6.1990年4月24日,哈勃望远镜升空。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