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八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八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8 08:36: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答案
1.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jié( 诘 )责 diàn ( 佃 )农 长 rán( 髯 ) zhòu(骤 )雨
zhì( 窒 )息 不xùn( 驯 ) 不chuò( 辍 ) zào( 燥 )热
油光可jiàn( 鉴 ) 诚huáng ( 惶 )诚恐
2.下列选项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3分)
A. 黝(yǒu)黑 妯(zhóu)娌 两颊(xiá) 抑扬顿挫(cuò)
B. 禁锢(gù) 炽(chì )热 侏(zhū)儒 颔(hàn )首低眉
C. 踱(duó)步 候(hóu)骑 轩(xuān)昂 一绺绺(liú)
D. 瞥(piē)见 甲胄(zhòu) 扒(bā)手 深恶(wù)痛疾
3.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3分)
A. 劳禄 滞留 广袤无垠 粗制烂造
B. 愚钝 挺拨 为富不仁 暗然失色
C. 残渣 崎岖 杳无消息 无可置疑
D. 炼制 徘红 正襟危坐 鹤立鸡群
4.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与怀念之情。
B.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崇敬,表达了自己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C. 罗曼·罗兰的《列夫·托尔斯泰》不仅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他深
邃的精神世界。
D.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次女。
5.原文填空(10分)
(1)__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__________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3)东皋薄暮望,___徙倚欲何依______________。
(4)___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5)________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6)《庭中有奇树》中写花朵芬芳但因路远无法送到丈夫手里的句子是_________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
6.名著阅读(6分)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__斯诺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采访、考察后写成的一部_____纪实性________作品,它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_______中国红军___________的真实生活。(3分)
(2)文学是细节的艺术呈现,在阅读中,我们往往被细节所触动,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组来谈谈你印象最深刻的细节以及你的感受。(3分)
A血漫湘江——《长征》王树增 B航天人——《飞向太空港》李鸣生
如宋健,对世界航天形势了如指拿,深知中国火箭打入国际市场的必要和艰难 将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中国航天事业。上官世盘,恩维缜密绵里藏针,彬彬有礼,善于辞令,谈判桌上力揽狂澜。被宋健营为“浑身都是金”。
7第一件: 写自己7岁时跟母亲去割麦伤了脚仍不忍心丢下母亲而坚持陪着母亲。
第二件: 写自己10岁时因家境困难取废电池碳棒当“笔”,把学校操场当“练习本”,反复写、背,成绩渐渐靠拢优秀生。
第三件:写自己14岁读初二时作文成绩好而被老师忽略的“折磨”,直到后来作文竞赛获县一等奖,在学校大会上朗读获奖文章后才走出沉重的“等”字。
8写出同学对我的偏见与嘲讽,侧面表现我当时成绩不好,承受的压力大,突出我努力学习的决心与信心
9(1)连用连个唯一,强调了我的实力和学习效果,充分表现了我获奖后的成就感和喜悦之情
(2)泥泞与黑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文讲评课上那个等字给我的心理带来的沉重感受
10回忆感激赞美。文章紧紧围绕抱抱曾经的自己展开,起到线索作用。点明主题,突出感谢每一个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的主题。
11(1)飞奔的马 (2)停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⑷空,白白地
12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在这里都已具备。
1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乙文句子是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14一方面衬托山谷的幽静,一方面奏响一支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无限神往。
15.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的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难道是空话吗。
(1)梨花盛开、柳色深青远是春末夏初之景,已暗含伤春之感;“人生看得几清明”便是直接感叹人生短促。
(2)不能改为“桃光烂熳”,因为“梨花淡白”是紧扣诗题写景,如果改为“桃花烂熳”本诗就变成写桃花了。“花满城”也就成了“桃花满城”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3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jié( )责 diàn ( )农 长 rán( ) zhòu( )雨
zhì( )息 不xùn( ) 不chuò( ) zào( )热
油光可jiàn( ) 诚huáng ( )诚恐
2.下列选项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黝(yǒu)黑 妯(zhóu)娌 两颊(xiá) 抑扬顿挫(cuò)
B. 禁锢(gù) 炽(chì )热 侏(zhū)儒 颔(hàn )首低眉
C. 踱(duó)步 候(hóu)骑 轩(xuān)昂 一绺绺(liú)
D. 瞥(piē)见 甲胄(zhòu) 扒(bā)手 深恶(wù)痛疾
3.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劳禄 滞留 广袤无垠 粗制烂造
B. 愚钝 挺拨 为富不仁 暗然失色
C. 残渣 崎岖 杳无消息 无可置疑
D. 炼制 徘红 正襟危坐 鹤立鸡群
4.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与怀念之情。
B.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崇敬,表达了自己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C. 罗曼·罗兰的《列夫·托尔斯泰》不仅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他深
邃的精神世界。
D.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次女。
5.原文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3)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6)《庭中有奇树》中写花朵芬芳但因路远无法送到丈夫手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
6.名著阅读(6分)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__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采访、考察后写成的一部_____________作品,它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__________________的真实生活。(3分)
(2)文学是细节的艺术呈现,在阅读中,我们往往被细节所触动,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组来谈谈你印象最深刻的细节以及你的感受。(3分)
A血漫湘江——《长征》王树增 B航天人——《飞向太空港》李鸣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5分 )
(一)(15分) 抱抱曾经的自己 张亚凌
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
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一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我只割两行,也只是一行一行、一小把一小把地割。很快,我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想赶上母亲,可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
一镰刀下去,没割到麦子竟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疼得直龇牙咧嘴。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我没喊也没哭,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然后撒在淌血的伤口上。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麦子,我将脱下来的袜子悄悄塞进兜里,忍着疼往前赶,只是割得更慢了。
母亲性急,头也不回地催促着:“快点,手底下快点。”她已经打了个来回,折到我的跟前。见我绷着脸慢吞吞的,她轻轻地踹了我一脚,骂了句“慢腾腾,没听见麦子都炸开了”,而后她继续弯腰卖力地割。
天热得让人直流汗,汗水渗到伤口上钻心地疼。那天临近傍晚,收工回来,母亲照例拉我到池塘边冲洗,我死活不下水,她才瞅见我没穿袜子的那只脚,还有脚背上的伤。“没事,都结痂了,两天就好了。”母亲说时语气很轻松,就像受伤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孩子,受伤了很疼,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
如果可以,真想去抱抱那个瘦弱的小姑娘。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乖孩子。
10岁那年,我上三年级,考试没考好,很伤心,老师表扬别的孩子就像在批评我。母亲从没问过我的成绩——农活多得她都没时间直起腰来,哪会关心这些事?可我却不敢直视母亲的目光,似乎她什么都知道。
那时,一块橡皮2分钱,一支铅笔5分钱,一个本子8分钱。家里不会随便给我钱买这些,可努力学习的话这些是必须要的。怎么办?贫穷能生出智慧。电池自是稀罕东西,我家里有一把手电筒,但经常舍不得用,怕费电。我好不容易在亲戚家找到了一节废电池,砸开,取出碳棒,从此,我拥有了一支可以长久使用的“笔”。
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我:学的不好,还显摆这点学问?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要好好写,好好背。哪怕会了,还继续写,当练字。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蹲在地上认真书写的小女孩,我会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办法自己拉自己一把,为你的优秀自豪。
14岁那年,上初二了,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后,作文变得挺不错了。只是,我不是一个长得清爽且伶牙俐齿讨人喜欢的孩子,或者说,我那张皮肤黝黑又绷很少露出笑容的脸很不招人喜欢。
语文老师很是奇怪,每次讲评作文,都会先说一句“这次作文写得好的有某某、某某等”,而后将点到名的学生的作文当范文读,最后总说一句,“时间有限,其他的就不读了”。我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而翻开作文本,评语、分数和优秀的一样——我一直在“等”里面,这让我欣慰又窝火。而在初一,我的作文总被前一任语文老师当范文的。那一年每次上作文课,对我都是一场折磨,恨不得将头深深地埋进课桌兜里。而握起笔,又告诉自己要认认真真写出自己最好的作文。
下学期的3月份,县里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一定认为我是声情并茂。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等”里面解救出来了。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女。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好厉害,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
再如果可以,我还要抱抱那个在别人都已酣然入梦却依旧点着蜡烛勤奋学习的18岁少女,没有她的刻苦劲,我怎么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校门?
回望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是付出和努力,如果可以,我真的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没有让自己失望。
7. 简要概括文中详写的三件事的大意。(3分)
第一件: 七岁时,
第二件: 十岁那年,
第三件: 十四岁那年,
8.文中画线句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好厉害,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题目“抱抱曾经的自己”中“抱抱”的意思是什么?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吴均)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⑦办,具备。
1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猛浪若奔 ( ) (2)猿则百叫无绝( )
(3)窥谷忘反( ) (4)岂徒语哉( )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两文中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文中都有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甲文是什么? 乙文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两文中都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两篇山水小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6分)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6.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 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有人认为“梨花淡白”与“一株雪”相重复,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熳”。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
请以“我最好的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以记叙为主,要求有描写,并适当抒情和议论;
(3)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