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须知:
温州市龙湾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 试题
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1.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3 年 1 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人口数据显示,2022 年末中国人口减少 85 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据此完成 1,2 题。
1.我国最早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省区及其原因最可能是
A.北京 人口迁移 B.黑龙江 人口迁移
C.贵州 死亡率上升 D.浙江 出生率降低
2.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需要
A.全面放弃计划生育政策 B.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机制
C.从全球各地大量吸纳移民 D.取消考试减轻家庭负担
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 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某国 2019 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完成 3、4 题。
可更新水资源(10 m3/年) 内部水足迹(10 m3/年) 外部水足迹(10 m3/年)
1.7 2.2 6.4
3.根据上表可知该国
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 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
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读图中①②③④线段均为该大洋中的洋流,7 月份①洋流所在海区经常出现浓雾,有关其
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7 月气温较高,蒸发旺盛,海域上空水汽充足;
②7 月份该海域中有寒流经过,降温促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
③7 月份该海域中有暖流经过,故水温较高,蒸发旺盛,海域上空水汽充足;
④7 月份该地有向岸风,垂直方向上升流较强盛,故水平方向有寒流经过;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地盾”指地台中有大面积基底岩石出露的地区。地盾长期处于上隆,平面呈盾状。圭亚那 地盾位于南美洲东北部,广泛发育古元古代花岗岩类侵入体,独特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形成 了良好的金成矿床。图为“圭亚那地盾北部地质概况图”。据此完成 6,7题。
6.圭亚那地盾中的花岗岩源自
A.火山喷发 B.外力沉积 C.高温变质 D.岩浆侵入
7.图中主要的断裂构造带大致呈
A.北西—南东向 B.北东—南西向 C.东西向 D.南北向
某智能电动自行车公司推出换电套餐服务,其开发的配套手机 app 用户界面功能如图,图中方框为附近换电站的位置,方框中的数字为当前换电站存放的电池数量。根据材料,完成 8-9 题。
8.该公司推出换电套餐服务并开发配套手机 app 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就业 B.开拓市场 C.方便客户 D.缓解交通拥堵
9.通过该 app,用户无法查询的是
A.骑行距离 B.骑行时速 C.电动车当前位置 D.到达换电站路况
航空识别区是一国基于空防的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通常情况下,以该国的战略预 警机和预警雷达所能覆盖的最远端作为防空识别区的界限,防空识别区是位于领空之外的空 间,不属于国家主权范围。下面左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图,右图为我国 钓鱼岛照片。读图,完成 10,11 题。
10.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基本上分布在
A.领海 B.毗连区
C.专属经济区 D.大陆架
11.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
①巩固国家安全 ②强化公民海洋意识
③维护渔民合法权益 ④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图为2000年河北省地下水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该省地下水东部与西部相比
A.西部深,水质好
B.东部深,水质好
C.西部深,水质差
D.东部深,水质差
13.据图可以推测该省西部用水量较大,主要原因是
A.城市众多
B.农业发达
C.旅游业发达
D.轻工业发达
在荒漠广布地区,常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绿洲和荒漠过度地带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 形成“生态裂谷”。读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完成 14、15 题。
14.“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A.0~20km B.20~40km
C.40~60km D.60~80km
15.“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A.植被覆盖率较高
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D.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读我国东部地区及附近海域 2022 年某月某日近地面气压分布部分略图。完成 16、17题。
16.图示近地面气压分布略图出现的季节为
A.早春 B.初夏 C.深秋 D.冬末
17.受图示低压天气系统影响,太湖流域气温、气压变化过程为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在滨海地区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克服一些困难,下图为 滨海海绵城市常规绿化结构模式图,完成18,19题。
18.由材料可知滨海海绵城市建设需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台风威胁 D.水体污染
19.针对该问题,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客土栽植,保障植物生长
B.抬高地形,远离高盐地下水
C.铺设暗管,排走土体盐分
D.多栽乔木,净化地下水质
“共享办公”产业以办公空间与服务、第三方服务、社群等共享为理念,租用并装修空闲楼房为时尚办公环境,给自由职业者、微小企业等提供办公场所,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完成20, 21题。
20.“共享办公”产业公司在选择装修的空闲楼房时,主要考虑( )
①商业活动频繁 ②交通便捷 ③地价较低 ④人口密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共享办公室深受自由职业者和微小企业青睐的首要原因是( )
A.办公环境时尚 B.办公成本降低 C.第三方服务便捷 D.社群社交方便
通过地质勘探,取出地下岩层的岩芯,测量地质年龄,可以推测地下岩层的地质构造,下图 为某地等高线图和岩芯埋藏深度图,图中岩芯地质年龄、物质结构和化学成份相同,且相似岩 层的厚度相同,岩芯的顶端刚好位于某岩层的最上界。完成 22--23 题。
22.图示地区地貌最可能是
A.背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山 D.向斜谷
23.图中甲乙两处的土壤厚度大小与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别是
A.甲厚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乙厚 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C.甲厚 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D.乙厚 地方性分异规律
24.美国生猪养殖实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图为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完成24、25 题。
美国生猪养殖场集中分布在甲带内,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 B.饲料供应
C.交通条件 D.市场需求
25.乙农业带为
A.棉花带
B.混合农业带
C.亚热带作物带
D.水果带
下图为经过河南省的高速铁路分布图。完成26-27题。
26.对高速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铁线以直达为主
B.受天气状况影响大
C.促进沿线煤炭开发
D.单位距离的造价低
27.经过郑州市的高铁线路最多,主要是因为郑州市
A.位于区域几何中心
B.其他运输方式少
C.旅游资源最为丰富
D.城市等级最高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推进农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地膜等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养殖和秸秆燃烧等环节;碳汇主要来 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下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碳效应对 比数据。完成 28,29 题。
农业生产模式 具体生产形式 亩均碳排放量/吨 亩均净碳汇量/吨
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 0.131 0.195
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蔬菜/瓜果类轮作(多茬) 0.587 -0.194
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十经济林园 0.141 0.130
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作物秸秆/饲草)→(家禽家畜+沼气技术)→粮食作物 0.206 0.253
说明:净碳汇量常用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值来衡量
28.关于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汇量的描述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大,粮食作物秸秆还田量大
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碳汇量最小,蔬菜光合作用弱
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小,土壤固碳少
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大,秸秆还田和土壤固碳量大
29.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黄土高原区农户适宜发展的生产模式是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城市的辐射半径越大,影响的地区范围越广,即其经济辐射力越强。长三角经济圈中,上海、南京、 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其他城市为接受经济辐射的城市。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区,对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 2003-2012 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据此回答30题。
30.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及辐射半径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交通状况 上海市经济水平上升
B.经济发展水平 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
C.科技实力 上海市城市规模扩大
D.对外开放水平 辐射区交通通达度提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 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 垂直变化,据此完成31~32题。
31.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3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2022年4月17日,南京郊外大约日出前一个半小时,在东方天空拍到四星连珠,从地球看去它 们排成一直线,四星汇聚在约30度左右的范围内。据此完成 33,34 题。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小时后木星大约移动到金星的位置
B.一天中四星在天空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
C.悉尼该日观测到的火星最大高度角相比南京小
D.四星公转轨道面平行
34.若图中甲地为正东方向,则( )
A.日出位置在甲地右侧
B.天空中四星与太阳运动方向一致
C.此刻土星为正南方向
D.四星由左到右的顺序符合八大行星由内到外的顺序
35.该地正午日影最短和最长的日期分别最接近
A.3 月 21 日 6 月 22 日
B.6 月 7 日 6 月 22 日
C.6 月 22 日 12 月 22 日
D.7 月 9 日 12 月 22 日
三、综合题(共 25 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清水河流域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生态环境脆弱,水源水量不稳定。下图为宁夏清水河流 域简图,下表为清水河流域不同时期某些地理概况。
时期(年) 主汛期降雨量变化率(%) 泉眼山年均输沙量(亿吨) 时期 (年) 水库建设数量(座) 淤地坝建设数量(座)
1980~1989 -18 0.18 1980~1989 9 18
1990~1999 21 0.45 1990~1999 14 13
2000~2009 -10 0.25 2000~2009 10 239
2010~2015 -7 0.09 2010~2012 0 26
注:主汛期降雨量变化率指某时段主汛期降雨量与多年平均主汛期降雨量的比值,正值 表示增加趋势,负值表示减少趋势。
材料二:清水河上游固原市黄土丘陵广布。当地采用生物谷坊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生物谷坊以具有一定间隔 的柳桩为框架,将装有不同粒径砂砾的砂袋堆放其中,置于沟谷底部,上面可种植红柳等耐旱植物。右图为生物谷坊截面示意图。
材料三:“宁夏枸杞”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自古就有“全国入药杞子,皆宁产也”的说法。喜排水良好的沙 壤土; 21世纪以来,宁夏在清水河流域打造了枸杞产业带。
(1)依据表格概括输沙量变化特点并说明变化的原因。(5 分)
(2)说明生物谷坊在该地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主要作用。(6分)
(3)近年来,宁夏在清水河流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发展依据。(8分)
(4)材料四: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以中卫市黄河右岸浅层地下水为水源,向海原、固原等地供水, 计划 2023 年底基本贯通。
简述该供水工程贯通后对清水河流域发展的影响。(6 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A B D A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B A C B B A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D B C A D D D C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31 32 33 34 35
A C C B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25 分)
36(25 分)
(1)特点:1980~1999 年输沙量增多,2000 年后输沙量减少。(2 分)2000 年后主汛期降水年际变化变小;水库数量的增多;淤地坝数量的大幅度增加(3 分)
(2)该地水土流失严重(1 分);柳桩、砂袋可固沙,降低河流流速,减少地表侵蚀(2 分);种植红柳,增加植被覆盖率,利于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2 分); 拦蓄泥沙,改善水质等。(1 分)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排水良好;(4 分)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大规模种植;历史悠久,枸杞种植基础好; 政策支持。 (4 分)
(4)对全流域水资源进行合理调控;(2 分)缓解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短缺问题;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提升水质,改善和保护流域水环境;维护流域生态安全等。(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