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请同学们准备好课本、学案和双色笔
精神饱满、坐姿端正
准备课前默写、提问
默写
提问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大意义?
1、香港问题的由来?
2、“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时间?谁提出的?
3、何为“一国两制”?
4、“一国两制”的地位?
5、“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大意义?
6、香港、澳门回归时间分别是?
7、港澳回归的意义?
8、港澳回归的原因?
9、港澳回归的启示?
据路透社报道,4月14日,美国两党6名联邦议员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并将中国台湾称为“国家”。
14日晚,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民主党籍主席鲍勃·梅嫩德斯和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共和党籍资深成员林赛·格雷厄姆率4名参众两院议员抵达台北,对中国台湾进行为期一天一夜的“访问”。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14日就此事表态说,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要求美方立即停止与台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 这已不是美国近期的第一次挑衅。
15日,美国参议员梅嫩德斯在与蔡英文见面时,故意以“国家”来形容中国台湾地区。
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迅速对此行为作出反制,在东海当面和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多军兵种联合战备警巡。
时政链接
美台勾连挑衅令人愤慨!
你知道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吗?台湾能回到祖国怀抱吗?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今天的任务
整体感知
模块一 :兄弟
本是一家亲
模块二:国殇
骨肉分离苦
模块三:两岸
相逢兄弟近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模块四:祈盼
一笑恩仇泯
学以致用
中考真题
模块一 :兄弟
本是一家亲
三国
隋朝
元朝
清朝初年
康熙年间
1885
1895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炀帝派人到达琉求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1945
设台湾行省,加强东南海防
不可分割
模块一:兄弟
本是一家亲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下面材料说明了什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模块二:国殇
骨肉分离苦
离别1
模块二:国殇
骨肉分离苦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依据所学,指出十九世纪末台湾被迫与祖国分离的缘由?(2分)并指出何时回到祖国的怀抱?(2分)
缘由: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回归:抗日战争胜利后。
离别2
模块二:国殇
骨肉分离苦
《海峡两岸的交往》
二、依据所学,分析当今“台湾问题”的由来?(2分)并指出问题的实质。(2分)
由来: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造成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
实质:内战遗留问
题、内政问题
区别
模块二:国殇
骨肉分离苦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三、依据所学,分析台湾这两次与祖国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分)
区别:前次分离是由外国侵略造成的;当今的与祖国分离是国共内战导致的,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台湾是异乡而非他国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
是中国内部事务!
障碍
模块二:国殇
骨肉分离苦
《海峡两岸的交往》
四、依据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外部障碍是什么?(2分)并指出其实质是什么?(2分)
障碍: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实质:干涉别国内政的侵略。
形成原因 问题属性 解决方式
港澳问题 (中国——英、葡)
台湾问题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
西方侵略
形成
中国国共内战形成
外交手段(战、和)
内部协商 武力解决
对比
五、依据所学,完成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对比。
外交问题
内政问题
模块二:国殇
骨肉分离苦
《海峡两岸的交往》
政策
模块二:国殇
骨肉分离苦
《海峡两岸的交往》
六、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70-71页,指出党和政府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8分)
材料1: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2: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材料3: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邓小平
材料4: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江泽民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
新中国成立初期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后
1995年
武装解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分裂。
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五、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六、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七、台湾同胞都是中国人,要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做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利益。
八、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中央政府领导人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2015年,习近平在同马英九的会面中,强调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应胸怀民族整体利益,携手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
说明
模块二:国殇
骨肉分离苦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七、依据所学,指出党和政府不同时期对台政策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后
1995年
武装解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
前提
模块二:国殇
骨肉分离苦
《海峡两岸的交往》
八、依据材料,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基础)是什么?(2分)
前提(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材料一: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邓小平
材料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 ——江泽民
材料三: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二是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三是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四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胡锦涛
材料四: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习近平
基本方针
模块二:国殇
骨肉分离苦
《海峡两岸的交往》
九、依据所学,指出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阶段小结
台湾问题
问题由来
政策
演变
模块二:国殇
骨肉分离苦
《海峡两岸的交往》
港澳台
问题区别
说明
模块三:两岸
相逢兄弟近
关系发展
模块三:两岸
相逢兄弟近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依据教材,归纳两岸关系发展的概况(2分)
时间 历史事件
1979年
1987年
1990年
1991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p70二
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p71一
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p71二
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p71二
关系发展
模块三:两岸
相逢兄弟近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依据教材,归纳两岸关系发展的概况(2分)
时间 历史事件
1992年11月
1993年
1995年1月
2005年
2015年11月
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p71二
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p71二
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汪辜会谈)p72相关史事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在会面中,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状态变化
模块三:两岸
相逢兄弟近
《海峡两岸的交往》
二、依据下述内容,概括两岸关系发展的状态变化(2分)
变化:由隔绝(紧张)到缓和
日益密切
模块三:两岸
相逢兄弟近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三、依据教材P73最后一段,归纳两岸日益密切交往的表现(4分)
表现:①人员、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蓬勃发展;
两岸人员往来络绎不绝,2017年达到878万人次,其中台湾居民来大陆587万人次,
同比增长2.49%,再创历史新高。
《富春山居图》(元朝黄公望作)2011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合璧展出
星云大师
1927年出生在扬州江都,12岁出家,1949年去台湾,创立佛光山。
熊猫“团团圆圆”
日益密切
模块三:两岸
相逢兄弟近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三、依据教材P73最后一段,归纳两岸日益密切交往的表现(4分)
表现:①人员、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蓬勃发展;
②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阶段小结
海峡两岸
关系发展
(节点)
日益密切
的表现
模块三:两岸
相逢兄弟近
《海峡两岸的交往》
模块四:祈盼
一笑恩仇泯
有利因素
模块四:祈盼
一笑恩仇泯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根据所学,分析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8分)你认为哪个是根本因素?
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的正确性;
③港澳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④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
⑤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根本因素
不利因素
模块四:祈盼
一笑恩仇泯
《海峡两岸的交往》
二、依据材料,概括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哪些?(4分)
材料一: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 “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他们加紧勾连外部势力破坏台海和平……这些严重威胁台海和平稳定。——摘自《国台办》(新华社,2020.5.20)
材料二:台海局势出现新一轮紧张,症结在于台湾当局企图“倚美谋独”,美国及个别国家有意“以台制华”……正是这些倒行逆施损害了台海和平稳定……。——摘自《国台办》(新华网,2021.12.20)
根据两则材料思考: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民进党蔡英文
(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
①台独势力(内部)
②以美国为首的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涉(外部)
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习近平出席发表重要讲话。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亲望亲好,中国人要帮中国人。
广大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相关史实
认识
模块四:祈盼
一笑恩仇泯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三、经过本课的学习,说说你对台湾问题的认识(4分)
表现:①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
②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③我们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而努力奋斗;
④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做法
模块四:祈盼
一笑恩仇泯
《海峡两岸的交往》
四、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复兴做些什么?(4分)
①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标语
模块四:祈盼
一笑恩仇泯
《海峡两岸的交往》
五、设计一条台湾回归祖国的 (海峡两岸关系)宣传语,表达你对祖国统一的美好祝愿。(2分)
海峡两岸血脉相连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台湾回归祖国,人民团结幸福。
台湾回归祖国,骨肉共同繁荣。
今年2月1日,台湾人民共产党在新营区总部,组织数十位党员参加庆祝2022年虎年春节升旗仪式。
此前,在台北西门町街头,就有不少岛内民众高举五星红旗,高喊“打倒台独”的口号,上街抗议蔡英文当局和岛内“独派”。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对“台独”分子决不妥协,坚决打击;反对外国以任何形式干涉中国内政。
模块四:祈盼
一笑恩仇泯
《海峡两岸的交往》
祈盼
一笑恩仇泯
阶段小结
展望海峡两岸
影响海峡两岸关系
的有利、不利因素
认识
模块四:祈盼
一笑恩仇泯
《海峡两岸的交往》
做法
海峡两岸的交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日益密切的交往
不同时期的方针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表现
武力解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告台湾同胞书》
调整“三不”政策
“九二共识”
胡锦涛会见连战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拓展
因素、认识、做法等
课堂总结
(2022年山东临沂)邓小平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即使武装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从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台湾问题必须使用和平解决模式
B.武力统一后也可实行“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构想排斥使用武力
D.只有通过武力才能解决台湾问题
中考真题
B
中考真题
(2022年黑龙江龙东)“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表达了台湾同胞对回归祖国的渴望。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 B.坚持一个中国
C.“三不”政策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中考真题
(2022年湖南衡阳)握手是一种礼仪,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领导人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班级的同学对下面一组图片进行了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标志着两岸民间团体交往的开始B.图二见证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见
C.图三形成了对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D.图片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
D
(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历史试题)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反映,我国以国家法强调了实现祖国和平统-的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C.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D.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展
中考真题
A
(2021·新疆中考真题)构建知识体系是学习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将下列史实串连成线,据此可知他探讨的主题是
A.体制改革 B.钢铁长城 C.国家统一 D.民族团结
中考真题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