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临阵磨枪”专题训练(二十七):人体健康【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临阵磨枪”专题训练(二十七):人体健康【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07 10:5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控制传染源是防止新冠肺炎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控制新冠肺炎传染源的是(  )
A.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
B.接种新冠疫苗,产生抗体
C.设立专用病房,隔离新冠肺炎患者
D.对皮肤进行酒精消毒,杀灭病原体
2.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稍有不慎就变成了肺炎。为精准快速查出感染的病毒,宁波市妇儿医院应用最新的诊断技术“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试剂盒”,一次检测13种呼吸道病原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肺炎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
B.患病儿童及时就医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肺炎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时产生的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D.引起肺炎的支原体、衣原体属于肺炎的病原体
3.图示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其中①表示某种病原体,③表示抗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的②表示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
B.图中的③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C.该漫画表示的免疫类型为体液免疫
D.该漫画体现出免疫具有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
4.2020年初,新冠肺炎“来势汹汹”。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较严重时会导致肺炎、严重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好预防工作,其中勤洗手从防治传染病的措施来说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发热时消化功能下降,原因是酶的活性降低了
C.若某人体温一直维持在40℃左右,此时他的产热大于散热
D.要治疗某人的病毒性肺炎,要给他使用抗生素
5.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天是高发季节,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疹,并采取隔离措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 B.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
C.麻疹病毒属于抗原 D.麻疹疫苗属于抗体
6.近日,我市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在进行。全市100家常规门诊、6个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均已启用,全力保障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新冠肺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是该病的传染源,没有细胞结构
B.“勤洗手,合理佩戴口罩”能有效控制传染源
C.抗生素可以杀死新冠肺炎病毒
D.从上臂注射疫苗后,疫苗将随血液首先流回到右心房
7.如图所示,甲、乙和丙为由细菌A引起的传染病在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①②③表示三类人群的转变途径;其中甲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乙和丙是健康人,与乙相比,丙体内含有该传染病相应的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A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B.甲是该传染病的病原体
C.丙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①可以是接种该传染病的疫苗
8.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超过一亿剂次。关于免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种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B.新冠病毒在免疫学上属于病原体
C.有人曾注射过流感的疫苗,这次一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
D.当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时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一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9.2022年3月17日新冠口服药Paxlovid(利托那韦片)上市。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我们要预防该病,就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新冠疫苗,遇到感染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
B.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
C.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
D.注入人体的新冠疫苗在免疫反应中属于抗原
10.如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A.①特异性免疫 ②细胞免疫 ③T淋巴细胞 ④抗体
B.①染色体 ②DNA ③基因 ④脱氧核苷酸
C.①系统 ②组织 ③器官 ④细胞
D.①脊椎动物 ②两栖类 ③鱼类 ④鲫鱼
11.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寄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它主要随按蚊叮咬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病。近来,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沃尔巴克氏菌的细菌可以感染按蚊,从而导致蚊子唾液中的疟原虫含量大幅减少。而且感染某种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雌性蚊子交配后所产生的卵大概率不能孵化而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所产生的后代都会感染沃尔巴克氏菌。
(1)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进行分类,疟疾属于    传染病。
(2)疟原虫与沃尔巴克氏菌在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区别是   。
(3)如图,能准确表示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产生后代的选项是    。
(4)与使用化学杀虫剂灭杀蚊子相比较,用沃尔巴克氏菌感染蚊子控制疟疾流行的优势在于    (写出一点即可)
1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今正在全球大肆传播,2019﹣nCoV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让人产生发热、无力、干咳的症状,目前我国正在抓紧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首批志愿者已经接种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回答:
(1)2019﹣nCoV病毒与人体细胞相比,其病原体结构特点是   。
(2)目前我国的主要新增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针对境外回国人员,我国加大了检查力度,一旦确诊新冠肺炎,立即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
(3)志愿者接种了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后,还要定期接受抽血检测,检测体内是否产生  ,如果产生该物质,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对抗病毒了。
(4)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时,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简称ECMO)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医学仪器。使用时,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置后,血液经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内。以上描述的情形中,人工肺的作用是 。
A.可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 B.使流经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C.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D.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3.最近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冠抗原检测盒,小南同学想知道它与经常做的核酸检测有什么不同?于是查阅了资料如下:
资料一: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量,核酸检测中磁珠法提取核酸主要环节如图所示。
资料二:抗原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物质,通过试纸条上质控区(C)和检测区(T)显色来判定结果。(资料如图甲所示)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冠病毒是新冠肺炎传染病的    。
(2)吸取核酸的环节,是通过外加的磁铁将已纳合核酸的磁珠与其他物质分离,这环节主要用到的科学原理是  。
(3)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判定他的结果是    。
1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给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1)新冠患者肺部感染严重,在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时,该药物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肺部的过程中,最后通过    (填血管名称)到达肺。
(2)研究小组发现练习“八段锦”后红细胞的数量增加,可改善心肺功能。因为红细胞的功能是    。
(3)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上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利用核酸检测发现确诊病人属于    。
15.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病毒,该病能从禽类传染给人。杭州市自2014年1月24日起,永久关闭主城区所有活禽市场。请回答:
(1)主城区永久关闭活禽市场,此措施属于    。
(2)如图甲所表,当注入抗原X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时,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村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
(3)对H7N9重病患者治疗中,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功不可没。图乙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由此分析,其成分变化是   、
 。
(4)下列关于H7N9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该病毒在光学显微镜可见
B.死亡的病毒不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C.至少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的细胞结构
D.该病毒只能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内
答案及解析
1.C
解:A、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符合题意;
B、接种新冠疫苗,产生抗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符合题意;
C、设立专用病房,隔离新冠肺炎患者属于控制新冠肺炎传染源,符合题意;
D、对皮肤进行酒精消毒,杀灭病原体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解:A、肺炎属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A正确;
B、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病儿童是传染源,其及时就医属于控制传染源,B错误;
C、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肺炎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时产生的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
D、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可见,引起肺炎的支原体、衣原体属于肺炎的病原体,D正确。
故选:B。
3.C
解:A、图中②代表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则表示病原体的是①.A错误;
B、③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B错误;
C、体液免疫是通过 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来消灭抗原。C正确。
D、该漫画体现出免疫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具有防御的功能。D错误。
故选:C。
4.B
解:A、做好预防工作,其中勤洗手从防止病原体从传染源到达健康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错误;
B、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发热时消化功能下降,原因是酶的活性降低了。B正确;
C、产热大于散热时,温度应一直上升,不能一直维持在40℃左右。C错误;
D、抗生素能杀死会抑制某些细菌而对病毒不起作用,所以不能通过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病毒性肺炎。D错误。
故选:B。
5.D
解:A、保持室内通风可以减少室内麻疹病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正确;
B、出现感染症状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因此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B正确;
C、麻疹病毒进入体内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麻疹病毒属于抗原,C正确;
D、麻疹疫苗进入体内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麻疹疫苗属于抗原,不属于抗体,D错误。
故选:D。
6.D
解:A、新冠病毒的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错误。
B、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勤洗手,合理佩戴口罩”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C、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不起作用,错误。
D、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
可见,从上臂注射疫苗后,疫苗将随血液首先流回到右心房,正确。
故选:D。
7.D
解:A、细菌A是该传染病的病原体,A错误。
B、甲是该传染病的患者,属于传染源,B错误。
C、丙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与乙相比,丙体内含有该病相应抗体,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使易感者体内产生该传染病的抗体,D正确。
故选:D。
8.D
解:A、接种新冠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错误;
B、接种的新冠疫苗属于抗原,B错误;
C、抗体具有专一性,有人曾注射过流感的疫苗,体内产生了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只能抵抗流感病毒,对新冠病毒无效,C错误;
D、当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只针对新冠病毒起作用,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D。
9.C
解:A、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要做好个人卫生素保护易感人群、保持室内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都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A正确。
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核酸检测阳性的感染者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B正确。
C、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C错误。
D、新冠疫苗是用灭活的新冠病毒制成的,新冠疫苗疫苗进入体内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注入人体的新冠疫苗在免疫反应中属于抗原,D正确。
故选:C。
10.B
解:A、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不存在于细胞免疫过程中,A错误;
B、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还有RNA。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符合上图,B正确;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C错误;
D、②两栖类和 ③鱼类 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D错误;
故选:B。
11.解:(1)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
(2)疟原虫属于动物,沃尔巴克氏菌属于细菌,因此二者在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沃尔巴克氏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所产生的后代都会感染沃尔巴克氏菌,C符合题意。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用沃尔巴克氏菌感染蚊子控制疟疾,与使用化学杀虫剂灭杀蚊子相比较,其优势在于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故答案为:(1)血液(2)沃尔巴克氏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C(4)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12.解:(1)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2)一旦确诊疫情,应马上按规定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控制传染源。
(3)志愿者接种了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后,还要定期接受抽血检测,检测体内是否产生抗体,如果产生该物质,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对抗病毒了。
(4)人体在肺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经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之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根据图示血液经过人工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所以此过程类似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故选D。
故答案为:(1)没有细胞结构(2)控制传染源(3)抗体(4)D
13.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冠病毒属于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
(2)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原理,主要是依据每一个生物的核酸都是不一样的,都有特定的核酸序列以及DNA序列。病毒的特点就是形态非常之小,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根据每种病毒都有独特的基因序列来检测,只要检测出人体内有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并且采用荧光定量 PCR的方法,把这个基因序列扩增后。
(3)抗原检测的结果分析:阳性结果:出现C、T两条红线表示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阴性结果:只在C线出现一条红线表示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阴性。
无效结果:如果没有可见的线,或者只在T线出现一条线,表示结果无效,需要使用新的检测卡进行检测。由图可知: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是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阴性。
故答案为:(1)病原体。(2)根据每种病毒都有独特的基因序列来检测。
(3)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阴性。
14.解:(1)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的图中看出,某人患新冠肺炎后,医生在其上肢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经上腔静脉运送到心脏的右心房,再到右心室,然后经肺动脉送到肺部发挥作用.
(2)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贫血的人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3)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传染病患者属于传染源.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利用核酸检测发现确诊病人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1)肺动脉(2)运输氧(3)控制传染源
15.解:(1)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主城区永久关闭活禽市场是切断传播途径。
(2)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注射抗原Y属于初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慢、数量少,对应曲线C。
(3)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血液中的(血浆、水、血细胞等)渗不出去,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成分减少,氧气的成分增多。
(4)A、病毒及其微小,观察病毒必须用电子显微镜,因此光学显微镜不可见,A错误。
B、死亡的病毒可以制成疫苗刺激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不能独立生活,而不是能独立生活,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切断传播途径(2)C(3)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4)D
人体健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