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节
2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多样的气候
第1课时 气温
课堂导入
我们每天通过各种途径能听到能看到或者听到气温这个词,到底什么是气温?气温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气温的学习。
目 录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
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气温
说一说,对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气候要素是什么?
气温
降水
气温
气温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大气的冷暖程度),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的生活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气温
衣着
气温与生活密切相关
气温
气温与生活密切相关
饮食
气温
住房
气温与生活密切相关
气温
景观
气温与生活密切相关
气温
农业
气温与生活密切相关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为淮北则为枳
华氏度是以其发明者德国人Gabriel D. Fahrenheit(华伦海特1681—1736)命名的,表示方式为℉。
摄氏度是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它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1701-1744)提出来的,表示方式为℃。
气温
气温
气温为:27℃
如何观察和识别气温——温度计的使用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视线与温度计的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
仰视是视线斜向上,视线与温度计的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低。
气温
气温的测定
工具
百叶箱。如果没有百叶箱,也可以将温度计挂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因为人类活动的垂直平均范围就是离地面1.5米)。
百叶箱
内部结构图
百叶箱的好处:通风换气,防止太阳直接辐射。
温度计
温度计
气温
活动
有时候,我们的体感温度与天气预报中的最高气温会最低气温会有明显得差别。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天气预报是百叶窗里面的。人的体感温度,不仅受到大气实际温度的影响,还要受到大气的湿度和风速的影响。所处环境不同,所以感觉不一样。
气温
某地一天的四次测量如右图,算一算,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5+8+15+12)÷4 =10 ℃
一天中的气温变化测量次数一般为四次,即:
2 时 8 时 14时 20时
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气温的测量时间
气温
把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相加并除以当月的天数得到月平均气温;
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相加并除以12得到年平均气温。
想一想,怎样计算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气温
绘制气温曲线图
①绘制横坐标轴
②绘制纵坐标轴
③根据数据描点
④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
月份(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5 -3.5 5.3 13.5 19.7 25 28.6 25.5 16.4 11.3 3.6 -2.5
我国某城市常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10
0
10
20
30
气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根据生活经验,你知道一天中什么时候最热?什么时候最冷吗?
气温
气温
找一找:一天中,什么时候最热?什么时候最冷?
广州
北京
上海
气温日变化曲线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
午后2时(14点)
日出前后
气温
读图观察气温变化有何特点?并思考以下问题:
活动
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31℃
25℃
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31℃-25℃ =6℃
图中气温最高是:_______,
最低值是: _______,
31 ℃
25℃
气温
思考:为什么一般午后2时才是一天气温最高时刻?
大气增温
太阳
地面被晒热
地面向大气辐射热量
简化空气受热示意图
12
13
14
当地时间12点是太阳一天当中辐射最强的时候,但需要经过地面吸热、大气加热,然后地面放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是随着太阳光照一天中的变化而变化的,和地球的自转密切相关。
气温
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年较差:
一年内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
最热月
最冷月
20℃
-11℃
北半球大陆上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气温年较差=20℃-(-11)℃ =31℃
气温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图中气温最高值是:______,最低值是: 。
-11℃
20℃
世界气温的分布
时间 沙子 水 温度比较
早上
中午
傍晚
5°C
5°C
一样
18°C
15°C
沙热水凉
6°C
8°C
沙凉水热
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沙子升温快,降温也快;水升温慢,降温也慢。海陆有热力差异。
5℃
18℃
5℃
8℃
15℃
6℃
早上
傍晚
中午
陆地(是急性子)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是慢性子)升温慢,降温也慢。
将图D、E、F温度数据和比较分析填入下表中,并得出结论。
活动
世界气温的分布
讨论交流: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气温年变化曲线”,结合之前实验结论,归纳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0
10
20
30
气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0
10
20
30
气温:℃
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曲线
南半球气温年变化曲线
陆地
海洋
海洋
陆地
活动
月份
月份
世界气温的分布
大 陆 海 洋
最高月平均 气温 最低月平均气温 最高月平均气温 最低月平均气温
北半球
南半球
7月
1月
8月
2月
1月
7月
2月
8月
规律总结
气温
思考:下列谚语哪些是气温日变化?哪些是气温年变化?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气温年变化
气温日变化
(2)夏作秋,没得收。
(3)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4)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5)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6)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气温
等温线
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
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中心气温低,表示低温中心。反之为高温中心。
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气温
A
B
10℃
20℃
30℃
10℃
10℃
10℃
10℃
10℃
10℃
10℃
20℃
20℃
20℃
20℃
20℃
20℃
20℃
30℃
30℃
30℃
30℃
30℃
30℃
30℃
C
比较A、B、C三点气温的大小。
活动
B>A>C
世界气温的分布
活动
(1)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纬度范围
(2)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
(3)仔细观察,年平均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影响因素是什么?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用笔在图中描出20℃、10℃、0℃、-10℃等温线。思考以下问题:
23.5°S—0°—23.5°N
南极洲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世界气温的分布
活动
(4)观察北半球和南半球的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大小及原因。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北半球等温线弯曲密集,南半球等温线平直稀疏,
北半球气温差异大,南半球气温差异小
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大。
世界气温的分布
活动
读下图说出北京与悉尼相比,1月份气温高的城市是哪个?7月份气温高的城市是哪个?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
1月份气温高的城市是悉尼,7月份气温高的城市是北京。(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
世界气温的分布
南半球圣诞节
北半球圣诞节
同为12月25日圣诞节,图为南北季节的差异
世界气温的分布
7月最热的地方不是赤道,而是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你知道主要原因吗?
7月赤道没有阳光直射,而且降水较多,多雨天;北回归线此时阳光接近直射,而且晴天多。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
世界气温的分布
活动
阅读世界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如图中的A、B两地,7月谁气温较高?你能简单地说明其原因吗?
B
A>B
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
A
大陆升温比海洋快。
世界气温的分布
活动
阅读世界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如图中的A、B两地,1月谁气温较高?你能简单地说明其原因?
A<B
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大陆降温比海洋快。
A
B
规律: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影响因素:海陆因素
世界气温的分布
练习:已知同纬度的①、②两地,①为陆地,②为海洋,据此判断:
1.①比②的气温 。(填高、低)
2.图中为 半球。(填北半球、南半球)
3.图中季节是 。(填冬季、夏季)
10℃
15℃
20℃
陆地
海洋
①
②
高
夏季
北
世界气温的分布
A处为青藏地区,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低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因素是什么?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A
规律: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
影响因素:地形
课堂小结
气温
气温
概念
测量
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
世界气温的分布
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高于海;冬季海洋高于陆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的空间分布一般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
B.海拔越高的地方年平均气温越高
C.夏季同一纬度地区陆上气温低于海上气温
D.北半球大陆1月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2. 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纬度,高山高原的气温高于平原
B. 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 夏季,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地区
D.世界年平均气温是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