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视频”双龙探极”
第 五节 极地地区
--冰封雪裹的世界
晋教版 第九章 认识地区
1、描述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说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2.根据图文资料描述两极地区独特的的自然环境特征,并简要分析其科考价值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
两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的北极地区
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地区
概述:两极地区是指地球的南北两端
南极地区概况
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内,跨经度360°。 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与周围的岛屿和海洋合称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几乎位于南极圈范围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地区的主体是南极大陆。
北极地区概况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的绝大部分及其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 跨经度360°。
北极地区的主体是北冰洋.
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绕,大陆及周围岛屿的总面积1400多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南极大陆百分之95以上的地面覆盖着巨厚的边,冰层厚度平均2000多米,最厚处可达四千米以上。
南极地区及其概况
南极地区地形
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文森山为南极最高峰,海拔5140米。
冰雪高原
1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2350m)
南极地区地形
南极大陆95%的地面终覆盖着巨厚的冰层,冰盖平均厚度达2000-2500米,最大厚度4000多米被称为”冰雪高原“
冰雪高原
2、世界最大的冰库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C以下,极端气温达-88°C以下;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mm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mm;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17米/秒~18米 /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南极地区气候
寒极和风库
酷寒
干燥
烈风
东方站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C以下,极端气温达-88°C以下;成为“世界寒极”
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十分寒冷。
1.酷寒——世界的寒极
南极地区气候
南极地区气候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风力最强的大陆,年平均风速每秒17米—18米,最大可达 每秒100米,狂风挟带着冰块雪粒,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被称做是世界的“风极”,法国迪尔维尔站观测到100米/秒的风速,是12级风的3倍。
有人称南极是“暴风雪的故乡”。
2.烈风---风极
南极地区气候
南极地区气候
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公为55毫米,低于撒哈拉沙漠。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的沙漠”。
南极地区气候
3.干燥---白色沙漠
烈风、干燥、酷寒
是南极大陆的主要气候特征。
南极地区-资源和科研宝地
矿产资源:南极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煤田,还有大量的稀有金属 。
固体淡水资源:——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占全球72%,以固体形式存在.
海洋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
未经雕刻的自然环境
既有经济价值
又有科研价值
南极的主人-企鹅
帝企鹅是唯一在南极大陆生息并繁衍后代的企鹅,它是南极大陆真正的主人。帝企鹅是最能适应寒冷的鸟类,同时它还是潜水冠军,潜水深度最大可达265米,最长时间为18分钟。
最大的哺乳动物
蓝鲸
蓝鲸是南极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世界兽类之最。南大洋中鲸的数量和捕获量均占世界各大洋的首位。现存量100万头左右。
呆萌的食蟹海豹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的浮冰上,约3000万头食蟹海豹占南极海豹总数的90%以上,是全球海豹数量最多的品种。
冰海下的“粮仓”—南极磷虾
北极地区概况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的绝大部分及其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 跨经度360°。
北极地区的主体是北冰洋.
北极地区多为冰雪覆盖,浮冰广布。冬季冰雪覆盖面积大;夏季暖季时,部分浮冰融化。永久性冰雪集中分布在格陵兰岛的内陆地区。
浮冰的世界
北极地区概况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深最浅、气候最为寒冷的大洋。北极点处海水深2000多米,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浮冰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夏季,北冰洋上到处可见漂动的冰山。
北冰洋---浮冰世界
北极点
北冰洋浮冰
北极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气候严寒,干燥。
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北极地区主要是极地苔原气候。格陵兰岛主要是冰原气候。
北极严寒的气候
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等
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主要包括矿产、海洋生物、渔业、旅游(极光)等。
北极丰富的资源
① 地形:南极为冰雪高原,海拔比北极高
② 海陆热力差异:南极主体为大陆,气温变化剧烈;冬季降温快,降温幅度大,气温低。北极地区是海洋,气温变化和缓。
③ 冰雪的反射作用:南极地区冰川广布,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强,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
问题探究:南极为什么比北极冷?
北极地区极光
极光----大自然送给地球的鲜花
北极与南极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北极有土著居民。在北极圈以内长期居住的人口达300万。当地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也叫萨米人)
北极因纽特人
北极拉普人
北极的居民
北极因纽特人的雪屋
北极拉普人与驯鹿
北极狗拉雪橇
极地考察
由于两极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们在经济,科学,战略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因此,从18世纪开始,就有人去两极地区探险和进行科学考察活动。
科学研究的领域:
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几乎涉及每一个科学领域,在这里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所得不到的异常宝
贵的科学资料。
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了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中国南极科考站包括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和中国南极泰山站。以及在恩克斯堡岛在建的第五个科考站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
我国三个南极科考站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都选在2月?
(暖季,极昼现象)
极地考察
中国南极科考---长城站
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长城站
1985年2月20日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科考---中山站
是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经过20多年的扩建,建筑面积达到5800平方米
中国南极中山站
1989年2月26日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科考---昆仑站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南极大陆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中国南极昆仑站
2009年1月27日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科考---泰山站
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泰山站
2014年2月8日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
我国于2004年7月28日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78 55′N,11 56′E)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站——黄河站
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
视频”南极科考站”
科考时间:
①北极:每年6-8月
②南极:每年11月-次年3月
原因:
此时是南北半球的夏半年(暖季),极地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有利于科学考察工作的开展
问题探究:极地科考选择在什么时间进行?
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极地脆弱的环境
南极臭氧层空洞在缩小
北极上空出现罕见臭氧层空洞
2.臭氧层空洞
极地脆弱的环境
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极地脆弱的环境
《南极条约 The Antarctic Treaty 》
-08
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
保证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
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
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
冻结目前领土所有权的主张
促进国际在科学方面的合作
保护世界最后一块净土
我国已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保护措施:
①各国加强合作,签订《南极条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②在极地科考、旅游时将生活垃圾随身带走;
③禁止捕杀极地动物。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回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About
项目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位
置
纬度位置
气候特点
主要动物
极昼出现时间
南极圈以南
北极圈以北
以北冰洋为主体,三大洲包围
3月21日到9月22日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烈风、干燥为主的特征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少,集中夏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主要有企鹅、鲸、磷虾等
有北极熊、驯鹿等
两极对比
以南极洲为主体,三大洋包围
海陆位置
范围
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大部分地区
极夜出现时间
9月23日到次年3月21日
3月21日到9月22日
9月23日到次年3月21日
课堂检测
1、从纬度位置看,南、北两极地区主要位于( )
A、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 B、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
C、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北
D、南、北两极地区主要位于极圈以内
2、以下自然现象不会在南极出现的是( )
A、极度寒冷 B、狂风大作
C、降水稀少 D、水土流失
3、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到南极考察选择的最佳时间是( )
A、6月份 B、8月份 C、2月 D、9月份
D
D
C
课堂检测
4、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两极地区都有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B、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都很恶劣
C、北极地区具有“白色沙漠”之称
D、南极地区的企鹅被称作是南极的主人
5、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的原因是( )
A、周围国家数量较多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热量较多
C、被海洋覆盖,受海洋影响大 D、有极光现象
C
C
课堂检测
6、下列对南极洲“之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面积最小的大洲 D、气候最寒冷的大洲
7、到北极地区去的人比南极地区多,而且北极地区还有人定居。主要原因是( )
A、北极地区空气污染小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小
C、北极地区冰山更多,淡水资源丰富
D、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C
B
课堂检测
“我住在寒冷的北极圈内,我的体长约3.4米,体重约300到700千克。我的毛皮防水,皮下脂肪又厚,所以不怕冷。我可喜欢吃海豹、海鱼啦。”
8、这里的“我”是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各动物分布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被誉为“高原之舟”,主要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上
B、全球气候变暖,②的生存范围逐渐扩大
C、③被誉为“南极绅士”,分布在严寒的南极大陆沿海一带
D、④被誉为“草原霸主”,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上
B
C
课堂检测
10、有关南极地区保护与和平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大力开采南极的煤炭资源,解决全球的能源问题
B、组织捕鲸船队到南极捕鲸,获得更多的海洋产品
C、科考队员将垃圾埋在雪地里,不能丢弃海中
D、各国应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D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