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07 09:4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和新词,了解青蛙把烂泥塘变成“好地方”的经过。
2、合作交流说一说写一写其它小动物的建议。
3、分角色,演一演。
4、感受泥塘变化,感悟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分角色,演一演。
【教学难点】
1、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补充说出小鸟、蝴蝶、小兔等动物的不同需求。
2、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都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方法
1、教法:引导学生对本课重点问题进行梳理和理解。
2、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复习导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特别有趣的童话故事,《青蛙卖泥塘》。
2、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3、师: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读一读上一节课学习过的生字词语。
(出示课件二、三)
(卖 烂 牌 喝 坑 挺 舒 集 播 撒 茵 灌 缺 泳 愣)
买卖 挺好 集中 烂泥塘 吆喝 舒服 竹子 绿茵茵
水坑 泉水 引水 灌溉 应该 花丛 尽情 道路
4、发现必读轻声词语。
师:读完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生1:第二行的词语是轻声词语。
【设计意图: 学生随老师书空课题,巩固生字笔画;开火车读,全面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程度;在词语中隐藏一行必读轻声,读准轻声。】
二、品读课文,善思善想
过渡:生字词语读准确了,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这一次读书有小小的要求,我们带着问题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思考一边划记。)
1、品读课文,思考问题。
出示课件四:①青蛙为什么要卖掉泥塘?
②哪些买家找了小青蛙,买成了吗?
2、分享读书收获,回答问题。
2.1回答第一个问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出示五)
2.2理解“不怎样”的意思,分析卖泥塘的原因。
(过渡:青蛙大声吆喝吸引了哪些小动物?)
(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
3、体会老牛对泥塘的看法和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喜好。(出示六)
3.1 师:老牛说了什么?老牛的话是什么意思?
师:说说想买又不想买的理由。
生:种草。(板书:种草)
3.2运用“要是”造句。
4、领会“野鸭”的想法。(出示八、九)
4.1、指名读野鸭说的话。
4.2、师:野鸭想在泥塘里干什么呀?(游泳)
4.3、青蛙会怎么做 (板书:引水)
5、体会青蛙的心
(不开心、伤心、失落、垂头丧气、不退缩、再接再厉)
6、体会“引水”的艰难。
动词:找、砍、破、接、引。(出示十)
7、感受泥塘的变化,青蛙的心情的变化。
8、还有哪些买家来了?
(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
9、师生合作读第10自然段,谈谈你的发现。(出示十二)
10、说一说小动物的想法。 (出示十三至十五)
11青蛙最后又在吆喝了些什么?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设计意图:读中悟,悟中读,悟中说。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通过师生、生生合作,交流体会,感受泥塘的变化和青蛙心情的变化。启发学生直接诉说出小动物的想法,达到与文本交流,与自己内心对话,走进故事,诉说故事,感悟故事的内在真谛。】
三、说写结合,分享成果
(过渡:课文里讲了许多小动物,在你的眼里,在你的心中,还有哪些小动物来了,会对青蛙说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写一写)
1、说一说,写一写。
2、合作交流
3、分享和展示小练笔。
【设计意图:每个孩子都爱想象,每个孩子心中最喜欢的小动物应该走进课文,走进课堂,“小练笔”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给了孩子们机会,既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角色扮演,进入情境
(过渡:师:我们不仅善于想象,还会写作,古人云:善思者智,老师觉得善思者演,接下来,我们一起表演一个情景剧。)
1、分角色,演一演。(出示十七)
2、你演我评。
【设计意图:表演是一门艺术,让学生戴上头饰,带着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表演中自己心中的角色,在表演中释放孩子的天性,在表演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说话能力,在表演中回顾了童话故事情节,在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表扬中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让学生的表演在自由成长。】
五、思维导图,搭建支架
(过渡: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幅图,是关于本课的思维导图)
1、出示思维导图,搭建故事支架,回顾全文内容。
2、体会变化,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改善环境。
【设计意图:本课思维导图中的“省略号”与课文中的“省略号”互相呼应,给学生无限的遐想空间,关注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的思维在想象中生长。】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