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雷雨
教学目标
1、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象的兴趣。
3、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够掌握根据时间顺序来写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的变化;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的能力,有留心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创设情境、问答、学生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歌曲,激发兴趣。
师:在我们上课之前,先来听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大家说出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播放音频)
2、师:大家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指名同学回答。
3、师:对,正是《夏天的雷雨》,这首歌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有关。(出示并板书课题《雷雨》)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4、除了雷雨,你们还知道其他的雨吗?它们与雷雨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毛毛雨、阵雨、暴雨和雷雨的图片
今天,我们要走进课文,重点了解雷雨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观看《雷雨》的朗读视频,让学生小声跟读。
2、标出自然段序号,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出这样分段的理由。
3、复习词语。
黑沉沉 乱摆 压下来 垂下来 逃走 彩虹 渐渐 蝉 蜘蛛 越来越响
4、课文围绕雷雨写了哪几个时候的景象?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一)请大家思考: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课文里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及自然现象?读课文,用“ ”画出来。
(二)雷雨的不同时段
1、雷雨前(课件出示雷雨前的图片和段落)
(1)指名朗读雷雨前的段落,并进行评价和指导。
(2)请同学们找出雷雨前景物的特点,用波浪线画好并读出来。教师相机指导,读出感情来。
(3)课件出示雷雨前图片和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重点理解“黑沉沉”、“压”“一动不动”“垂”等词语。
(4)出示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看图用上“——越来越——”说说雷雨前的景象变化。
(5)练习运用“——越来越——……”句式连续说雷雨前的景象变化。
(6)请同学找出描写大风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板书:雷雨前:乌云——大风——电闪雷鸣 )
(7)要下雨了,蜘蛛从网上逃走了,那么你们知道其他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吗?
出示课件
2、雷雨中
(1)全班齐读雷雨中的自然段,说说雨有什么变化?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来?用横线画出来。(课件出示雷雨中的图片)
(2)师:雨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小——大——小),从哪里可以看出呢? 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
(3)分析重点语句: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个“哗”体现了雨下得又大又急。
——“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看不清”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两个“渐渐地”说明雷声和雨声在一点一点变小。那可以用哪个词来替换呢?(慢慢地)
(4)练习用“渐渐”说话
(板书:雷雨中:小——大——小 )
3、雷雨后
(1)请同学们默读7—8自然段,用横线划出雷雨后的景物,并与雷雨前的景物进行对比,思考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景色有什么不同?你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课件出示7—8自然段)
(2)师:同学们,看,刚刚被吓得一头从网上垂下来的蜘蛛,此时又坐回去了,同学们想象一下,他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坐)好一个“坐”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蜘蛛的悠闲自在。
(3)欣赏一组雨后的图片。
(板书:雷雨后:美丽)
四、课堂总结
1、齐读课文。
2、请同学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3、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多神奇的大自然呀,小朋友们,只要你们细心观察,一定还会发现更美丽、更神奇的景象。把观察到的景象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板书设计
16.雷雨(时间顺序)
雷雨前:乌云——大风——电闪雷鸣
雷雨中:小——大——小
雷雨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