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凿井(záo) 娱乐(yù) 局势 匪徒
B.暂时(zàn) 押送(yā) 严竣 寄托
C.青稞(kē) 兴旺(xīng) 威胁 法庭
D.搪瓷(táng) 收敛(liàn) 残爆 占据
2.下列诗句中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的一项是( )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比喻)
B.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比喻)
C.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张)
D.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反问)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文章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B.《为人民服务》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C.《石灰吟》和《竹石》都是托物言志诗,《马诗》是借景抒情诗。
D.《金色的鱼钩》故事发生在长征过草地途中,“金色的鱼钩”象征着伟大的革命主义精神。
5.下列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雀猛地从香樟树上飞起, ,直冲云霄。
A.仿佛利箭离弦 B.如同猛虎出山
C.像陀螺打转转 D.好似炮弹出膛
6.“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 )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二.填空题(共8小题)
7.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yòu zhì bì miǎn mó guǐ
pì jìng yán jùn kǔ xíng
8.比一比再组词。
跳 猾 榴 铸 狡
眺 滑 溜 涛 饺
9.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兴旺—— 光明—— 减少—— 正确——
批评—— 提高—— 紧张—— 团结——
10.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横线上。
坚强 倔强
(1)一个人必须要有志气,不能依赖依靠别人, 的气魄与力量是人一生中最大的瑰宝。
(2)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 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情绪 情况
(3)要记住! 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越无为就越有害。
(4)他 日益高涨,最终变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
1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2)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3)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 、
12.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3.字词理解与运用。
(1)“精”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经过提炼或挑选的。②提炼出来的精华。③精通。“精兵简政”中的“精”字应选解释 。
(2)“鼎”共 画,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第六画笔画是 。“鼎”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②借指王位,帝业。③树立。④正当;正在。⑤大。请为下列词语中的“鼎”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人声鼎沸 鼎力相助 大名鼎鼎
鼎盛时期 革故鼎新 问鼎中原
1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竹石》一诗的作者是 ,他是清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竹石》和《石灰吟》一样,运用了 的手法。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按 顺序,赞扬了父亲李大钊 的精神。
(3)《为人民服务》的体裁属于 ,文章以“ ”为中心,讲述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以及搞好团结、克服困难等方面的内容。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一向是cí xiáng 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yòu zhì 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hán hu 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搜查。为了bì miǎn 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1)读拼音,写词语。
(2)那年春天,父亲有哪些反常的举动?请用简洁的词句概括。
。
从这些反常的举动中可以看出 。(多选)
A.当时局势很严峻。
B.父亲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C.父亲一向是慈祥的。
D.父亲很担心工友阎振三的安危。
(3)用“ ”画出与片段中画横线的内容相照应的句子。
。
16.
宁死不屈的“空军勇士”
①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晴空万里。淞沪会战硝烟弥漫,激战正酣。
②天上,战机穿梭往来,煞是忙乱,一朵朵弹花像盛开的木棉,布满天空。突然,一架中国战机被密集的地面高炮击中,拖着黑烟,向西坠去。这时,一个黑点弹出了燃烧的机身,转眼化作一朵洁白的伞花。
③降落伞轻柔地飘落空中,阎海文拔出手枪,警惕地四下搜索着。几分钟前,当他把成吨的炸弹准确地投向地面上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日军虹桥一带密集的高炮击中了他的座机。对此,他早有准备,只是在心里有点儿为他的座机惋惜。
④伞花还在飘荡着,突然,一阵逆风吹过,吹得他睁不开眼。不好,他心里一惊,这么飘下去不落到海里,也得落向敌阵地。他心里急速地考虑着,手中的左轮枪抓得更紧了。与此同时,一队队身躯粗壮的日军从工事、掩体、村落、树林里向他扑来。几天来,他们已尝到了中国空军的苦头,中外舆论对中国空军的赞誉,也对他们有一定的精神折磨,他们急着想看看中国空军到底什么样。日本兵把阎海文团团围在一块坟地里。“砰!砰!砰!”三声清脆的枪声,三个冲在前列的日军扑通倒在地上。“捉活的,不许开枪!”一个瘦瘦的陆军少佐冲上来,狠狠地命令道。一个汉奸探出头来喊话,被阎海文一枪撂倒在地。少佐再也忍不住了。他扬起枪,先扣动了扳机,立时,枪弹在阎海文藏身的坟头掀起一片尘土。“砰!砰!砰!砰!”阎海文躲在坟后举枪射击,又有几个日兵应声倒地。这时,他检查了一下枪膛,只有两颗子弹了,他抬手又打死了一个日兵。
⑤敌人在一步步逼近,死亡也一步步向他袭来。阎海文擦了擦枪上的尘土,缓缓地站起了身。头上,天空还是那样蔚蓝;脚下,祖国的泥土那样芳香。他最后轻蔑地扫了一眼围上来的日军,高声吼道:“中国无被俘空军!”他举起了枪。“砰!”枪响了,一股殷红的鲜血,落在英雄脚下深情的土地上。
⑥当天下午,日本兵列队脱帽,向刚树立的一座新坟致敬。为敌人的勇士举行葬礼,这是他们的第一次。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背景是 ,地点是 ,主人公是 。
(2)下面关于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第一句话用环境描写突出战斗的激烈。
B.第②段画线句子说明当时形势的险恶,也说明阎海文高超的技艺和早做好了跳伞的心理准备。
C.第④段画线句子通过对陆军少佐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阎海文的勇敢无畏,属于正面描写。
(3)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一处描写阎海文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4)概括短文第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日本兵向阎海文的坟墓致敬的原因是什么?
四.习作(共1小题)
17.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一个恰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2)选择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层次清楚;(3)不少于500字。
第4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A.有误,“娱乐”的“娱”应读“yú”。
B.有误,严峻:严重。故“竣”错误,应为“峻”。
C.正确。
D.有误,“收敛”的“敛”应读“liǎn”。
故选:C。
2.【解答】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朝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在这句诗中,诗人用“傲霜枝”作比,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故A表述正确。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运用了托物言志的修辞手法。故B表述正确。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意思是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故C表述正确。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这首诗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故D表述错误。
故选:D。
3.【解答】A.正确。把“他们“比作“魔鬼”,运用比喻修辞。
B.错误。这里的“好像”不是比喻词,也没有本体和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C.正确。“这个碗有千斤重”,运用夸张手法。
D.正确。“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问中有答,“光吃这些不行”,所以是反问修辞。
故选:B。
4.【解答】A.《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说法正确。
B.《为人民服务》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说法正确。
C.《石灰吟》《竹石》《马诗》都是托物言志。说法不正确。
D.《金色的鱼钩》故事发生在长征过草地途中,“金色的鱼钩”象征着伟大的革命主义精神。说法正确。
故选:C。
5.【解答】本题考查句子的连贯性。答案给出的四个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们首先要分析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然后再作答。
B.猛虎出山与云雀起飞没有可比性,因此先排除。
C.陀螺是转动的,但云雀起飞时是快速直冲出去的,故不恰当。
D.炮弹出膛速度过快,与云雀起飞的实际情况差距过大,故不正确。
所以A项最恰当。
故选:A。
6.【解答】句子出自课文《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阅读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可知,这段话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故选:A。
二.填空题(共8小题)
7.【解答】故答案为:
幼稚 避免 魔鬼
僻静 严峻 苦刑
8.【解答】如“跳”与“眺”,读音相同,部首和意思不同。跳: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组词:跳高。眺:眺望。组词:眺望。
故答案为:
跳高 狡猾 石榴 铸造 狡猾
眺望 滑雪 溜冰 波涛 饺子
9.【解答】兴旺:兴盛,旺盛的意思。反义词“衰败”。光明:指光线明亮。反义词“黑暗”。减少:减去一部分的意思。反义词“增加”。正确:符合实际,没有错误。反义词“错误”。
批评:对缺点或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反义词“表扬”。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等比原来高。反义词“降低”。紧张:因害怕而不放松的意思。反义词“紧张”。团结:为了集中力量实现目标而联合或结合。反义词“分裂”。
故答案为:
衰败 黑暗 增加 错误
表扬 降低 轻松 分裂
10.【解答】坚强: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使坚强。
倔强:刚强、不屈服。
(1)结合语境选择“坚强”。
(2)结合语境选择“倔强”。
情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或指不愉快的情感;泛指感情;缠绵的情意;劲头;情况;端绪。
情况:人或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发现的状态和动静。
(3)结合语境选择“情况”。
(4)结合语境选择“情绪”。
故答案为:
(1)坚强;
(2)倔强;
(3)情况;
(4)情绪。
11.【解答】(1)从“蹲、看”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
(2)从“我奇怪地问他”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
(3)从“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恐怖的眼光”“瞅了瞅”可知,运用了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故答案为:
(1)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12.【解答】(1)把“大漠”比作“雪”,把“月”比作“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故选B。
(2)把“竹”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故选A。
故答案为:
(1)B;
(2)A。
13.【解答】(1)精兵简政:缩减机构,精简人员。精:经过提炼或挑选的。故选①。
(2)“鼎”共12画,用部首查字法查鼎(目)部,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D。“鼎”的笔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第六画笔画是竖折折。
人声鼎沸: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故选①。鼎力相助:大力相助。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套话。鼎:大。故选⑤。大名鼎鼎:形容名声极大。鼎:大。鼎盛时期:非常繁华的时期。鼎:正当;正在。故选④。革故鼎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鼎:树立。故选③。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鼎:借指王位,帝业。故选②。
故答案为:
(1)①;
(2)12 鼎(目) D 竖折折 ①⑤⑤④③②。
14.【解答】(1)《竹石》一诗的作者是郑燮,他是清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竹石》和《石灰吟》一样,运用了的手法。
(2)《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按事情的发展序,回忆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以及被害后的一系列事情,赞扬了父亲李大钊坚贞不屈的精神。
(3)《为人民服务》的体裁属于议论文,文章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讲述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对待批评以及搞好团结、克服困难等方面的内容。
故答案为:
(1)郑燮 托物言志;
(2)事情的发展 坚贞不屈;
(3)议论文 为人民服务 对待批评。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解答】(1)考查看拼音写词语。根据课文原文,结合汉语拼音,词语拼写如下:慈祥【cí xiáng】、幼稚【yòu zhì】、含糊【hán hu】、避免【bì miǎn】。
(2)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掌握。阅读选文内容,由选文第一自然段内容可知,那年春天,父亲的反常举动主要有:①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并烧掉书和文件;②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总是含糊应对。从这些反常的举动中可以看出当时局势很严峻,父亲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故选A和B。
(3)考查对选文重点句子和内容的掌握。选文中画线句子“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是对父亲反常举动的描写,这句话与后文中“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相照应,进一步说明父亲举动反常的原因,从中可以感受到由于时局紧张,父亲已经在着手销毁一些文件,避免文件被国民党反动派搜查出来。
故答案为:
(1)慈祥 幼稚 含糊 避免;
(2)早出晚归并烧掉书和文件,对“我”的问题含糊应对。AB;
(3)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16.【解答】(1)本题考查了对故事的基本要素的理解。要认真读选文,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地点、人物。
(2)本题考查了对重点句子的赏析。A、B正确。C选项中通过陆军少佐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阎海文的勇敢无畏属于侧面描写,不是正面描写。故说法错误。故选C。
(3)本题考查了对心理描写的理解。从“对此,他早有准备,只是在心里有点儿为他的座机惋惜”可知,这是对阎海文的心理描写,这句话表现他珍惜国家的财产,为了国家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
(4)本题考查了对重点段落主要内容的概括。要认真读片段,抓住重点内容提炼概括,做到言简意明。通过阅读可知,本段主要写了阎海文跳伞落地后与大量日军激战。
(5)本题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探究能力。要结合全文来回答,阎海文为了国家利益,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落入敌手,体现出他顾全大局、无惧无畏、宁死不屈的品格。写原因时要结合阎海文的品格来组织答案。
故答案为:
(1)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七日 淞沪会战 硝烟弥漫,激战正酣一块坟地 阎海文;
(2)C;
(3)对此,他早有准备,只是在心里有点儿为他的座机惋惜。这句话表现他珍惜国家的财产,为了国家视死如归的高尚品4.(4)阎海文跳伞落地后与大量日军激战。
(5)他宁肯自杀也不落入敌手,用自己的热血和正气,征服了他的敌人。
四.习作(共1小题)
17.【解答】范文:
我得到了教训
成长是一个不断跌倒再爬起来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吸取教训并接受批评,才能尽快的成长,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以下是我的教训之一,也是我的经验之一。
在一次暑假里,我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教训。那天,爸爸、妈妈说要把我送到大姑家,我还没好想不想去,爸爸、妈妈直接就把我送到了大姑家,原因是爸爸、妈妈忙。
在大姑家的第二天,天气非常热,在家里闷得慌。我对大姑说:“我下楼去和对面的大姐姐们一起玩。”“不行啊,这么热的天不能在太阳下面呆太久。”大姑说。我想,怕什么,回来冲个冷水澡不就没事了。我不理会大姑了,带着阿姨给我买的滑板下楼了。我找了对面的大姐姐一起到楼下的空地里玩起了滑板。
烈日当头,我们被太阳考得大汗淋淋,一个大姐姐说:“我给你们每人买根冰棍吧。”我们都很高兴,我挑了一根绿豆冰棍,舔了起来,当我精疲力尽的时候,我跟那些大姐姐们告别后,回家了。
回到家,大姑就问我有没有不适。我摇摇头,便走向厕所洗澡了。到了晚上,我脸发烫。大姑看我这样知道我中暑了。拿了一瓶藿香正气水给我喝。然后说道:“早叫你不出去吧,活该。”
得到这次批评后,我知道了,长辈的话,不能不听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