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2张PPT)
第11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2)雅典民主经历了梭伦改革的奠基、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最终确立、伯里克利改革的鼎盛时期,具有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点。
(3)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充分体现,创造了辉煌的希腊文明。
(4)古代罗马法经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体系的过程。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而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则是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和统治地区民族众多、经济发展的结果。
(5)罗马法是维护罗马奴隶制统治的法律,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罗马法蕴含的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自然法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主学习
互动课堂
随堂训练
自主学习
一、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1.背景条件
(1)地理环境: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2)经济条件: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活动,工商业繁荣。
(3)思想文化: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________的观念。
(4)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________,城邦珍视独立自治,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
(5)社会基础:______是主体,政治素质高,珍视个人自由,集体荣誉感强烈。
平等互利
城邦体制
公民
[特别提示] 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雅典的生产方式,即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城邦体制是形成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因。
2.发展历程
改革 时间 内容 地位
梭伦改革 (奠基) 公元前 6世纪初 (1)经济:颁布“_______”,废除债务奴隶制 (2)政治:实行“财产等级制度”、设立“__________”和陪审法庭 (1)一定程度上改变了_________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 尼改革 (确立) 公元前6世纪末 (1)实行以______为基础的行政区选举制度 (2)组成“___________”和“十将军委员会” (3)制定“__________” (1)打破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2)使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民主制度最终确立
解负令
四百人会议
贵族专权
地域
五百人会议
陶片放逐法
伯里克利改革(黄金时代) 公元前 5世纪 (1)除________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 (2)“________”“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充分权力 (3)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政公民发放________ 贵族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希腊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特别提示] 古希腊时期,雅典将参与政治事务规定为公民的基本义务,甚至带有一定的强制色彩。
十将军
公民大会
津贴
3.评价
(1)进步性: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2)局限性
①民主范围: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______和_______被排除在外。
②民主性质:是原始的________,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参政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妇女
外邦人
直接民主
抽签选举
轮流坐庄
[知识拓展] 公民政治与精英政治
公民政治指的是以公民为主体的政治生活方式。在古代雅典,公民政治观念以公民积极参政为核心,认为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主张全体公民的政治地位平等,并且应当直接参与到公共生活之中。从这个角度看,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属于公民政治。
精英政治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主张的贤人治国理论一脉相承,其认为在一个国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掌握政权,被统治阶级绝大多数是群众,即让有专业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
[教材补缺] 雅典程序性民主
雅典程序性民主强调民主的机制、规则和程序,属于价值理性,侧重于从整体角度阐释民主,但很难保证真正的民主。
雅典民主制度程序性民主的主要体现:
(1)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国家机构。
(2)比例代表制、任期制等。
(3)全体公民都有机会被选为陪审法庭成员;选举方式是抽签选举;司法审判中采取法庭辩论等形式与程序。雅典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相对粗糙,雅典的程序性民主无法保证真正的民主。
二、古代罗马人的法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2)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①背景:平民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要求保障自身的权益。公元前5世纪中期,立法委员会成立。
②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等方面。
③特点:标志着_______诞生,但保留了原始和落后的习俗。
④影响: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罗马法
[图解历史]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公民法
①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②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2)万民法
①背景:随着________的不断扩张、国际交往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法律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长期的司法实践。
②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______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③意义: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发展,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罗马帝国
贸易
3.西塞罗和自然法精神
(1)概念: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______,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2)意义: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4.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1)共和国时期
①提高了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②激发了平民的爱国热情和______的积极性。
(2)帝国时期
①巩固了罗马政权。
②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观念
参政
(3)罗马法的普遍意义
①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
②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
③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
(4)罗马法的深远影响
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教材补缺] 罗马法对欧美法律体系的影响
罗马法的私法体系,被西欧大陆的民事立法借鉴。《法国民法典》继承了古罗马《法学阶梯》的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例;《德国民法典》以古罗马《学说汇纂》为蓝本,形成了债法、物法、继承法。法德的民法体系,又被瑞士、丹麦等国直接或间接仿效。罗马法中的许多原则和制度也被近代以来的法制采用,如公民的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一审终审原则等,权利主体中的法人制度、物权制度、契约制度、陪审制度等。
互动课堂
考点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特点
(一)历史概念——“城邦”“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1.城邦
城邦就是城市国家,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在古希腊,实行贵族制的斯巴达和实行民主制的雅典是典型的城邦。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君主专制无法发展起来。公民是古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1)“人民主权”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
(2)“轮番而治”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为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二)史料探史——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史料一 有由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职官的任用制度;又有全体挨次进行统治,也挨次而被统治的安排①;又有抽签参加政治机构……一切职司各人都不得连任……一切职司的任期都是短暂的②。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史料二 (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③,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④。
——摘编自乔·萨托利《民主新论》
[探究] 根据史料一、二,概括雅典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
答案: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权力制约;直接民主;少数服从多数。
原因:雅典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贵族制的传统;自然和地理环境;工商业经济发达。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从①②③④所获取的信息可直接归纳“特点”所在,“原因”从自然环境、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分析。
① 体现了主权在民、轮番而治,防止独裁产生的特征
② 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运作过程中权力制约的特征
③ 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的特征
④ 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中少数服从多数的特征
[系统认知]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从原始社会部落民主制继承发展而来的,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并未形成真正的奴隶制民主制;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伯里克利改革使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民主范围不断扩大:由血缘世袭到以财产、地域为主;由财产等级限制到逐步取消;由贵族共和到公民广泛参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3)民主制度的形式不断创新:抽签选举、差额选举制;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的尝试。
(4)少数人的民主:以城邦制为基础,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只属于雅典少数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则不享有民主权利。
(三)归纳总结——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原则
(1)公民平等参与
①雅典的立法、选举和最高决策都在公民大会,而且大部分的官职是通过抽签而不是选举产生的,只有少数需要专门技能的官职(如十将军)除外。
②无论公民的财富或者社会地位差别有多大,就是说无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还是大字不识的农民,都有均等的担任官职的机会。只要被抽中,任期都是一年,大家轮流执政,这就把公民的平等推到了极致。
(2)集体决策
任何一个机构或者一个职位都是集体的决策。雅典的官职通常不是一个人,而是由十个人来担任。这种制度对集体决策的强调达到了极致,同时对个人的决策,始终保持着防范和警惕。
(3)个人的利益从属于共同体利益
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体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如果城邦共同体认为某一个人对集体利益构成了威胁,那么就会毫不犹豫地剥夺这个人的权利,以致处罚他。在雅典,自由和民主不是同等重要的。可以说民主是第一位的,自由是第二位的。一旦个人自由与共同体的利益,也就是民主发生冲突,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压制。
(四)归纳总结——雅典民主政治机构及运作方式
机构 产生方式 或资格 主要职责 性质或地位
公民 大会 全体公 民参加 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五百人 议事会 抽签产生 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监督官员执行大会决议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陪审法庭 抽签产生 负责各种诉讼 日常司法机关
(五)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它的海外贸易特别发达,奴隶制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扩张性,有助于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这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可见,古希腊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其民主政治形成的根本原因。
考点二 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一)史料探史——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史料一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①。……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②。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③。”
——摘编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史料二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④。……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⑤。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入木三分:“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⑥。”
——摘编自倪学勇《雅典民主制的多元解读》
[探究] 综合两则史料,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弊端。
答案:①从民主的范围看,雅典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妇女和外邦人没有资格得到公民权利。
②从民主的性质看,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从参政方式上看,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意味着素养不同的公民享有相同的国家管理权,这样的极端民主化很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从①⑥所获取的信息,在民主形式、参政方式等方面总结分析。
① 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形式和政治基础
② 说明雅典国家机构及公职人员之间的关系特征
③ 说明在雅典不存在独揽大权的最高官员
④ 说明了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不同
⑤ 说明雅典民主具有不宽容性
⑥ 明确地说明了雅典民主的狭隘性与随意性容易造成国家权力滥用、误用的弊端
[系统认知]
雅典民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得与失)
(1)进步性(得)
①民主的创举: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民主运作的新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
②多数人参政: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③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调动了雅典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雅典的管理水平,推动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众多辉煌成就。
(2)局限性(失)
①民主性质的原始性: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②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
③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④民主后果的危害性: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隐患,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最终造成了雅典城邦的衰落。程序性民主不能保证实质性民主。
(二)追根溯源——雅典民主政治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影响
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影响
轮番而治 现代选举制的起源
人民主权 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
五百人议事会规定的任期 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任期制的渊源
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 比例代表制的开始
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 近代西方议会制的雏形
(三)家国情怀——对西方文明、民主的辩证认识
(1)古代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发生于不同的文明圈内,其时间、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文化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些不同的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各具特色的古代政治制度。他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各自文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各自有其优势,各自有其弊端,简单的判断古代西方政治文明优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显然是错误的。
(2)民主由一种理念变成现实,实际上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有经济的作用,也有政治和文化的保证;既有现实的渴求,也有历史传统的制约,并不是将西方的理念拿来就可以在中国变成现实的。
(3)虽然雅典民主制度有不少其他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弊端和局限性,我们应以史为鉴,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制度的积极作用,消除其不良影响。
考点三 影响后世的罗马法
(一)历史概念——“自然法”“公法”“私法”
1.自然法: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一般指人类所共有的权利或正义体系,是社会得以维系的人类正当行为的原则(如自由、公平、正义等)。它先于国家而存在,地位高于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及国家权力应是自然法的体现和实现自然法的保障。
2.公法和私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一般都分为公法与私法两种类型。公法指的是关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而私法指的是关于普通公民的个人事务与财产关系的法律条文。在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公民法侧重于公法建设,而万民法则侧重于私法建设。
(二)追根溯源——罗马法形成的条件
1.政治条件:罗马帝国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制传统的确立,以及罗马在对外扩张中对罗马法的强有力的推行。
2.社会条件:平民、自由民的不断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
3.经济条件: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4.思想条件:古罗马人崇尚“自然法则”思想(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
5.文化因素:继承和发展了希腊等法律成果。
6.技术因素:罗马法的立法形式灵活多样,技术发达,重视法学家的作用。
(三)史料探史——罗马法的特征
史料一 第三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①。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史料二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②。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③。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④。
——摘编自万民法
史料三 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⑤。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分析《十二铜表法》对债权人权利的规定体现了罗马法怎样的法律思想及其意义。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如何认识罗马法在施行过程中的特点?
(3)结合史料三,分析罗马法保存的重要法律观念是什么。
法律思想: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意义:有法可依,贵族随意解释法律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重视证据,体现了罗马法的理性、公正、平等意义,具有深远的影响,值得肯定。注重形式,显得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这是罗马法的重大缺陷之一,给后世以借鉴。
法律应适应变化的情况,不断发展。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在有效调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各史料所获取的信息分析各问题。
① 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罗马统治者利益及自由民权利的奴隶制法律体系
② 体现了罗马法的公平性
③ 体现了罗马法的理性一面
④ 罗马法强调证据的作用
⑤ 体现了罗马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系统认知]
罗马法的特征
从地位上看 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从形式上看 体现出为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 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
从作用上看 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从局限上看 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四)归纳总结——罗马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 原则 罗马法时代,是奴隶制社会,不会存在人人平等。但是对于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地位,主张平等原则。该原则发展成后来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法人 制度 罗马法没有法人名词,但是设立了法人制度,对法人分为社团和财团,并对法人的权利、义务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
一夫 一妻 与现在的内涵不一样,但是至少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名词,成为后人战斗的武器
物权 法定 罗马法强调物权的范围和种类都由法律规定。所有权为自然权,为核心权利。后来该原则发展成“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继承 原则 实行遗嘱至上原则;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五)追根溯源——罗马法的历史遗存
罗马法 对今天的影响
陪审制度 仍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保护人制度 现代各国的律师制度几乎都源于罗马
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体现了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的思想
提倡自由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是近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渊源
“不告不理”审判原则 资产阶级对此继承和发展,以立法的形式确认“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
(六)家国情怀——罗马法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
(1)表现在二者在价值精神层面的契合,罗马法的自由、公平、正义等精神,也是中国法制建设追求的价值;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在借鉴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将罗马法特有的精神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对于罗马法不仅要借鉴其制度,更要有其精神的追求。
(2)任何国家的法制现代化都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都具有本国的特色。我们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完善立法,树立法律权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权力制约;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新理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现代化的独特之路。
随堂训练
1.[2022·全国甲卷,32]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 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
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 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梭伦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时,梭伦并非领袖,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平民与贵族的关系,B项错误;梭伦时代尚未出现智者学派,该学派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C项错误;梭伦鼓动雅典民众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某主战派统帅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等反映出雅典公民直接参与城邦的事务,D项正确。
2.[2022·湖北高考,11]在雅典城邦,获得村社支持是通向政治舞台的必由之路。公元前5世纪中期,著名将军客蒙用大量家财捐助公共服务、资助同村公民,以获取政治上的支持。这表明( )
A.贵族对村民有庇护义务 B.公民责任意识衰落
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缺陷 D.理性精神逐渐消解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用大量家财……政治上的支持”可知,用钱可以获得政治支持,这对没钱的公民来说是不公平的,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缺陷,故选C项;贵族资助村民是为获得政治上的支持,不是其义务,排除A项;公民参与政治就是责任意识的体现,“衰落”说法错误,排除B项;理性精神指具有理性精神的公民在利益平衡和价值选择以及重大事件面前,能够从实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不被个人情绪和偏见所左右,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3.[2021·海南卷]公元前272年,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被征服的意大利人没有罗马公民权,而公民权意味着占有土地的权利和机会且具有排他性。约公元前124年,“拉丁官员法”的颁布使得意大利人在拥有本土权利的前提下,可以获得罗马公民权。这一转变( )
A.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
B.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形成
C.消除了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
D.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而公民权意味着占有土地的权利和机会且具有排他性”可知,罗马公民权具有排他性,材料“使得意大利人在拥有本土权利的前提下,可以获得罗马公民权”则意味着罗马公民权的日益开放性,使得罗马人之外的人也可以获得罗马公民权,这有利于激发意大利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利于罗马的强大,有利于推动罗马帝国的形成,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给予罗马之外的人以公民权,强调的是罗马和外邦人之间的关系,而非贵族和平民的关系,排除A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因为外邦人获得罗马公民权的前提是“拥有本土权利”,这就意味着一些在本土没有权利的人如奴隶会依然不能享有罗马公民权,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不涉及罗马法,而且早在公元前5世纪颁布的《十二铜表法》就已经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故选B项。
4.[2021·天津卷]凯撒执政时期,罗马发行的一些货币上,一面是凯撒的侧面头像,另一面记载着他的功绩,且内容时有变化,可见罗马货币( )
A.兼具了经济政治功能
B.彰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C.显示了铸造工艺高超
D.体现了帝国实力强盛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罗马货币上刻印凯撒的侧面头像和他的功绩,能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A项正确;在罗马货币上刻印凯撒的侧面头像和他的功绩,无法体现“皇权至高无上”,排除B项;“铸造工艺高超”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仅凭材料内容无法得出“帝国实力强盛”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1·北京卷]雅典民主改革后,工商业者获得一定权利。一位雅典公民濒临破产,却不愿让家中女眷制作面包和衣服出售,认为只有蛮族和奴隶才做这种“低贱营生”。苏格拉底劝导说,为了家庭生计,自由的女人运用技艺从事商品生产是“最高贵”的行为,通过学习和练习可增进美德。这说明( )
①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社会道德沦丧 ②古希腊城邦时期开始出现手工工场 ③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当求知并付诸实践 ④雅典民主改革后仍有公民对工商业抱有偏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苏格拉底劝导说,为了家庭生计,自由的女人运用技艺从事商品生产是‘最高贵’的行为,通过学习和练习可增进美德”可知,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当求知并付诸实践,③符合题意;根据“一位雅典公民濒临破产,却不愿让家中女眷制作面包和衣服出售,认为只有蛮族和奴隶才做这种‘低贱营生’”可知,雅典民主改革后仍有公民对工商业抱有偏见,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社会道德沦丧,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古希腊城邦时期开始出现手工工场,②不符合题意。所以D项正确,排除ABC项。
6.[2021·山东卷]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 )
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
B.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
C.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
D.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答案:A
解析:根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可得出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城邦中的重要政治事务,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祭司的特权,排除B;妇女没有政治权利,排除C;津贴制并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排除D。
7.[2021·湖南卷]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答案:C
解析:根据“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可得出罗马法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当地罗马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商业纠纷,因此法律也要适当的调整,C正确;材料只说债务关系转移,但私产的观念没有动摇,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是保护谁,排除B;D项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D。
8.[2021·全国甲卷]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可知,雅典的直接民主有一定的缺陷,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和无用,这无法确保司法的正义,故选C;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是从公民中选出来的,这就代表了民意对司法审判的参与,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主政治的缺陷,而非其完善,排除B;材料没有显示法律的具体内容,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9.[2021·广东卷]公元前5世纪中期,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 )
A.公正性缺失导致城邦瓦解
B.内部矛盾扩大了社会阶层的对立
C.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
D.轮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答案:C
解析:根据“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可得出这属于权力的滥用,是直接民主弊端的表现之一。而“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则说明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C正确;瓦解的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瓦解,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内部矛盾,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针对平民的政治地位问题,排除D。
10.[2020·山东卷,10]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时……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 )
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
B.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
C.良好的道德风尚
D.发达的城邦教育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时……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否则城邦将不存在”并结合所学可知,为维系城邦利益,雅典实行民主制,公共事务由公民群体决定,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