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课件(共50张PPT)-2023-2024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讲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课件(共50张PPT)-2023-2024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7 09:0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15讲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抨击资本主义,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但他们找不到实现的正确途径和动力,其设想根本无法实现,只能是空想。《共产党宣言》的问世,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理想制度的一种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3)俄国革命经历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也经历了从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的转变。
(4)十月革命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同时也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自主学习
互动课堂
随堂训练
自主学习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基础:________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________,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3)思想基础:英法____________;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4)主观努力: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
工业革命
工人运动
空想社会主义
[图解历史] 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
2.诞生:1848年2月《__________》发表。
3.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国际________的蓬勃开展。
共产党宣言
工人运动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民族矛盾:1870年________中,法军大败。
(2)阶级矛盾: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资产阶级国防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2.经过
(1)人民起义:1871年3月18日,____________占领市政厅等要地。
(2)公社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革命措施
①军队建设:废除反动军队,代之以____________。
②政权建设:普选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____________。
③民主制度: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由选举产生,对_______负责,接受选民监督。
(4)结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被凡尔赛军队占领。
普法战争
国民自卫军
国民自卫军
公社委员会
选民
3.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19世纪70年代,_______水平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2)重要原因:缺乏统一的________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4.历史意义
(1)____________的一次伟大尝试。
(2)打碎了旧的________,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3)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生产力
革命政党
无产阶级专政
国家机器
[构图解史] 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巴黎公社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但其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教材补缺] 巴黎公社的原则
马克思在谈到“公社原则”时,无论是英文还是德文,都是复数,而非单数。所以,公社的原则不是一条原则,而是一系列原则。除了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外,还包括国际主义原则、人民当家做主原则、民主共和制政体原则、公社作为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原则、公社各级负责人由选举产生、受公众监督并可以随时撤换原则、国家工作人员薪金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工资原则等。
[易错辨析]
1.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但其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不能称巴黎公社为社会主义革命
巴黎公社的诞生是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产物。不能称其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原因在于巴黎公社未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背景
(1)经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过渡到________阶段。
(2)政治:俄国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3)国际:______________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恶化国内局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4)主观: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诞生。
帝国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2.经过
(1)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和______________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____________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3)七月事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士兵游行示威,________并存局面结束。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________________,占领冬宫。
(5)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
工兵代表苏维埃
社会主义革命
两个政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农苏维埃政府
[图示明史] 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
3.意义
(1)对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________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对世界
①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②开辟了____________的新时代。
③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____________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
民族解放运动
[教材补缺] 共产国际
也称第三国际。1919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共产国际成立大会。共产国际的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国际有权决定各国党的路线、策略和各国党的领导人,可以否定或修改各国党的决定,开除和解散任何一个支部,向各国党派出常驻代表。为了联合英美进行反法西斯斗争,1943年5月,共产国际宣告解散。  
互动课堂
考点 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
(一)历史概念——“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苏维埃”
1.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广义上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上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其广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2.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该体系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苏维埃
俄文COBET的译音,意思是会议或代表会议。它是在1905年革命中由俄国无产阶级创造的、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它既是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又是新政权的萌芽,为列宁首先发现、肯定并发展。二月革命后成为无产阶级的政权形式,十月革命后正式成为苏俄权力机关的名称,后为苏联宪法所肯定。再后来,苏维埃通行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成为工农革命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代名词。
(二)归纳总结——《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
(1)它第一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2)它第一次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它第一次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工人运动,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
(4)它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理论创新成果,成功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三)史料探史——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
史料一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①。”(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②……
公社设立专门机构对铁路运输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实行国家的监督,颁布法令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拟订了建立工人合作总社的计划③。
——摘编自刘祚昌《世界通史》
史料二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④。……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⑤。
——摘编自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指出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并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性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理由:从公社委员的组成看,大多数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代表。从措施看,政治方面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经济方面触及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由①②③所获取的信息分析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及其成因;由④⑤所获取的信息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注意从必然性和偶然性两方面分析。
① 巴黎公社中人民政权的性质
② 巴黎公社的民主选举制
③ 巴黎公社建立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
④ 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
⑤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影响
[系统认知]
多维视角认识巴黎公社
爆发的 偶然性 巴黎公社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失败的 必然性 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意义的 深远性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教训的 深刻性 巴黎公社革命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四)史料探史——十月革命的特点及意义
史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①。
——摘编自列宁《四月提纲》
史料二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府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摘编自《世界近代现代史》
史料三 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一场震撼世界的理想探索……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②,让这一理论不再停留于小部分人的思想武器,而是成为更广泛人群的现实力量。苏联也因此成为一个象征和符号,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被统治阶级的希望之所寄。
——摘编自《十月革命的现代启示录》
[探究] (1)据史料一,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有何特点。
(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国革命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的含义。
特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解读] 史料一说明了俄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特点,指明了二月革命后的斗争方向。①表明俄国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史料二反映了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史料三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作用。②表明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系统认知]
多维视角认识俄国十月革命
(1)“一个过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四个变化”: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①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
②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③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
④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3)“四个特点”
①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②革命道路:革命由中心城市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③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④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
(五)纵引横联——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革命,它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1)俄国十月革命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与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对被压迫民族采取了和平、友好的政策,它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2)俄国十月革命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准备了条件。
(3)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先进分子创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随堂训练
1.[2022·全国卷,35]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  )
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
C.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
D.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1917年3月中旬”“临时政府”可知此时处于二月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加米涅夫和斯大林的文章主要是强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妥协,反映出其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性认识不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阶段俄国内部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对于革命的任务、方向、路线、方针政策也没有明确的认识,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临时政府是支持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的,A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材料未涉及沙皇残余势力和国际局势对俄国革命的影响,故B、D两项错误。
2.[2021·海南卷]十月革命爆发后,美国特使R·罗宾斯自称是“布尔什维克社会性实验的反对者”,但他认为必须“利用能够将布尔什维克拉向美国一方的所有因素”与布尔什维克保持联系。直到他离开苏俄,美国仍与苏俄保持接触。这说明(  )
A.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B.布尔什维克主义在美国受欢迎
C.十月革命为俄国发展开辟新道路
D.美国外交秉承实用主义原则
答案:D
解析:十月革命爆发后,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是美国想要拉拢苏俄向美国靠拢,这体现了美国外交秉承的实用主义原则,D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十月革命的意义,排除A、C项;十月革命坚持的意识形态和美国不同,而且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美国社会群体对于十月革命的态度,排除B项。故选D项。
3.[2021·山东卷]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案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  )
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
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
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巴黎公社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新型革命引发了资产阶级的恐惧,其他国家害怕本国国内也出现类似的工人运动,因此“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以防止巴黎公社革命的蔓延,故选C;各国政府是害怕无产阶级革命的蔓延,而非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排除A;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倡导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是第一国际,排除D。
4.[2021·全国甲卷]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C
解析:由材料“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可知,巴黎公社加深了普通人民群众与政权的联系,它是代表普通大众的新政权,这体现了工人政权鲜明特征,故选C;巴黎公社并未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所以它很快就失败了,排除A;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大革命时期就已被废除,这不是巴黎公社对历史的贡献,排除B;俄国革命20世纪才发生,故D项说法无从谈起,排除。
5.[2020·浙江7月,18]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圣西门主张一切人都要劳动,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抨击商业是资本主义罪恶和灾难的集中表现,主张妇女解放;欧文提出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消除城乡对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上述主张旨在(  )
A.改造现实,勾画未来理想社会
B.解释世界,科学指导工人运动
C.完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
D.宣扬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圣西门主张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主张妇女解放,抨击资本主义;欧文主张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取消城乡对立。他们的主张旨在改造现实,勾画未来理想社会,故A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提出具体的实现手段,不能科学地指导工人运动,排除B项;空想社会主义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不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张不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善,排除C项;空想社会主义不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无关,排除D项。
6.[2020·江苏卷,16]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统治不仅使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中得到崭新的武器,而且还给他们创造了一种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地位——他们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力量。”在马克思看来(  )
A.资产阶级统治具有其合法性
B.无产阶级斗争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取得胜利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已成熟
答案:C
解析:由材料“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中得到崭新的武器”“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力量”可知,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最终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由此可知,C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必然性,并不能说明“资产阶级统治具有其合法性”,A项错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更无法反映其“已成熟”,D项错误。
7.[2019·海南卷]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这反映出(  )
A.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
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会议上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得到了22个国家代表的支持,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其影响不断扩大,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法国大革命传播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与材料中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不符;C项错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在此时期才确立的;D项错误,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主要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