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东南亚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到关子东南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马来群岛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B.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
C.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D.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读下图,甲、乙、丙、丁四地中,马六甲海峡是( )
A. B.C. D.
3.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
A.以盆地为主 B.多高原、山地、盆地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多平原、少山地
4.下列地区,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十字路口”的是(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北亚
5.游客能够观赏到热带雨林景观的是( )
A.印度半岛 B.阿拉伯半岛 C.马来群岛 D.欧洲西部
读 “中南半岛山河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中南半岛地形、河流:(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山河东西横列分布
C.河流与山脉无序分布 D.平原多与中国相邻
7.由图可以发现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 )
A.沿河流分布 B.沿海分布
C.集中在南部平原 D.集中在北部山地
8.关于东南亚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B.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C.东南亚是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D.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9.东南亚占据突出地位的矿产有( )
A.石油、锡 B.铁矿 C.煤 D.黄金
10.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整个半岛地处低纬度
B.半岛上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大河都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流经山区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11.明明一家五一期间准备去东南亚旅游,姑姑让他们带点当地特产回来,以下不属于东南亚地区的产物是( )
A.椰子 B.蕉麻
C.甘蔗 D.苹果
12.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南注入太平洋 B.发源于欧洲
C.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 D.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二、解答题
13.读东南亚图,回答问题.
(1)东南亚地处亚洲与____________洲,太平洋与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东南亚由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3) 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_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峡之一.
(4)把相应的国家字母代号填入横线上,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是 有“火山国”之称的是 。
14.东南亚是中国“一带一路”联系密切的地区,经贸往来、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中国从东南亚进口大量农矿产品,投资、修建多条高铁(铁路)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路中,马来半岛南面的____海峡处在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2)水稻喜温喜湿,橡胶喜热怕涝,推测图示①②两地适宜种水稻的是____,适宜种橡胶的是____。
(3)指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彼此具有的优势条件。(各写两点)
中国:____。东南亚:____。
15.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主要记录了湄公河沿岸国家人民的生活情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读上图,湄公河和其他许多河流奔流在中国南部的________半岛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构成了该地区壮丽的地表景观。这里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
(2)从地形的角度看,小明认为湄公河在柬埔寨境内适合航运。你认为这种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
(3)从海陆位置看,A国是位于亚洲东南部的群岛国家,临太平洋和________,与大洋洲相望,地处两大洲和两大洋的交通“十字路口”上,B是________海峡。
(4)读曼谷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全年气温高,降水________。河流流量与降水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图中降水量的变化,推测湄公河流量的年变化规律大致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马来群岛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A正确;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B正确;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C错误;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2.读图可知 ,甲是白令海峡,乙是英吉利海峡,丙是直布罗陀海峡,丁是马六甲海峡,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该些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故选C.
4.以上四个亚洲分区中,处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十字路口”的是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尤其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尤其重要,故选B。
5.印度半岛位于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多热带季雨林景观。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沙漠广布。马来群岛位于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多热带雨林景观。欧洲西部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多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C正确,故选C。
6.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使许多河流自北向南流入海洋。故选A。
7.中南半岛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河运便利、水源充足。故选A。
8.东南亚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产地,其中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棕榈油最大生产国是马亚西亚,故A错误;
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故B正确;
因此东南亚是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故A正确;
因水热充足,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C。
9.石油和锡是东南亚的主要矿产,这里有世界最大的锡矿带,马来西亚锡矿砂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故选A。
10.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处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属于低纬度,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河流一部分注入太平洋,另一部分流入印度洋,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本题选B。
11.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集中地区之一。A、B 、C都属于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苹果是温带水果,故D符合题意。
12.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注入太平洋的南海,不经过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故本题选AD。
13.(1)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3)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峡之一;
(4)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是新加坡,有“火山国”之称的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泰国,最大蕉麻生产国是菲律宾.
14. (1)读图,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2)水稻喜温喜湿,橡胶喜热怕涝。读图,②位于河流下游,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适宜水稻种植;①位于马来半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排水好,适宜种橡胶。
(3)中国的优势:中国有充足的资金,先进的制造技术;多科技型人才;中国消费市场广阔,消费能力强;东南亚的优势:有大量农产品;丰富的旅游资源;地价低廉;劳动力丰富;
15 (1)读图可知,湄公河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受地势影响,向南进入中国南部的中南半岛,由于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湄公河和其他许多奔流在中南半岛的河流一起自北向南注入海洋。
(2)从地形的角度看,柬埔寨境内位于湄公河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水流平稳缓慢,适合航运,所以小明的判断正确。
(3)据图可知,A国为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横跨亚洲和大洋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有17000多个岛屿,被称为“千岛之国”。B是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
(4)根据曼谷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曼谷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湄公河流经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根据曼谷的降水量柱状图可推知,湄公河流域5月到10月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11月到次年4月降水较少,河流水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