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同步教学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新课标】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同步教学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07 16:48:20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知识结构

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和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方略,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课程标准
新时代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
立足史料证实家国情怀,了解新时期祖国统一方略,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了解“九二共识”、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意义。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课程导入
三国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炀帝派人到达琉求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设台湾府管辖台湾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蒋介石在内战中失利退守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
1684年
1895年
1945年
1949年
史海钩沉——
台湾的前世今生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1949年,国民党战败,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
1.台湾问题的产生
2)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时 间 人 物 政 策
新中国成立初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毛泽东
武装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邓小平
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江泽民
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
两岸共同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
胡锦涛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3.两岸关系的缓和
1)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它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倡导两岸“三通四流”,标志着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掀开了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新的一页,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3.两岸关系的缓和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3.两岸关系的缓和
3)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3.两岸关系的缓和
4) 1992年,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国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会辜振甫举行第一次会谈。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八项主张的内容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对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
3.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4.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5.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6.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7.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
8.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人,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国家尊重台湾的现实,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与生活方式。国家对实现统一有信心和决心,会有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实现祖国统一。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3.“胡连会”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4.两岸实现“三通”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等。
三、新时代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世纪之握”,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会面使用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互称“先生”。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2.坚决同“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进行斗争
三、新时代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2)国外反华势力不断干扰我国完成统一
三、新时代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2.坚决同“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进行斗争
3)中国对台独分裂的反制措施
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海域实战化演练
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三、新时代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3.2022年《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布
4)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史料证实】习近平指出:“(台湾)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习近平谈及的“核心意涵”是指 ( )
A.“一国两制”构想 B.两岸直接“三通”
C.经济密切合作 D.一个中国原则
D
2.【唯物史观】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
D
3.【史料证实】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节目《雪花》中,有一只“掉队的小鸽子”。有网友认为节目寓意“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一个(鸽)不能少”。这反映了( )
A.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期盼
B.海峡两岸已经完全实现全面融合发展
C.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受到“台独”势力阻挠
D.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
A
4.【唯物史观某学校的历史文创兴趣小组活动时创作了一幅作品(见下图),图片内容体现的主题是 ( )
A.国家独立自主 B.人民当家做主
C.民族共同发展 D.祖国统一大业
D
5. 【史料证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是为满足台湾地区居民在大陆工作、学习、生活、出行便利的需要,保障台湾居民合法权益而开放申请的居住证,于2018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与该证件入选同一主题的是 ( )
A.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B.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D.2000年,中央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
6.【史料证实】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称为“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 ( )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两岸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C.反对台独,武力统一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7. 2018年12月18日,两岸“三通”十周年系列专题展览在厦门博物馆开幕。展览特设“邮票上的厦门”主题,展出邮票86套、360枚。两岸“三通”的实现 ( )
①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②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③表明两岸完成了统一 ④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重大进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A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