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联考试题(含答题卡、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联考试题(含答题卡、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07 11:21:29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考察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关灯后,屋内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但过一会儿,又能看清部分物体的轮廓。视觉发生这种变化,与眼球哪个结构的调节有关( )
A. 角膜 B. 巩膜 C. 瞳孔 D. 视网膜
2. 在泰山景区一角,小明体会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在听到声音之前,声波的刺激未经过的图中结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图中,甲为兴趣小组自制的变焦水透镜模型,乙为某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请推测该同学的视力状况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  )
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Ⅰ D.远视眼,镜片Ⅱ
4.膝跳反射检查是神经外科检查的常规项目,如图为该反射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反射弧包括⑤→②→①→③→④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①脊髓
C.产生“韧带被叩击感觉”的结构位于⑤感受器
D.若大脑有意识地控制,膝跳反射可能不会发生
5.医生对某人的血糖含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血糖升高是由于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
B.B→C血糖含量下降,可能是胰岛素降低了血糖浓度
C.C→D血糖含量下降,可能是运动消耗了较多葡萄糖
D. D→E点,检测发现体内某种激素含量增加,则其作用可能与胰岛素相同
6.某同学学做饭时,不小心触碰到了热的锅盖,手迅速缩回。如图为缩手反射活动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1接受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B. 缩手后感到疼痛,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 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可表示为:5→4→3→2→1
D.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3
7. 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是( )
A. 听到汽车喇叭声迅速躲避 B. 听相声哈哈大笑
C. 吃梅子分泌唾液 D. 遇到强光瞳孔缩小
8. 人体内的大部分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健康的成年人尿液形成的器官和完成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分别是(  )
A. 膀胱、大脑 B. 肾、脊髓 C. 膀胱、小脑 D. 肾、脑干
9. 下列有关探究“测定反应速度”的分析或做法,错误的是( )
A. 测定时被测者应将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上的零刻线,但不接触
B. 尺子下落时,被测者夹住尺子的刻度值越大,说明反应速度越快
C. 比较不同人反应速度时,重复测量次数要一样多,并计算出平均值
D. 接尺子活动是反射,随着练习次数增加反应速度会提高
10. 专家认为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因为处于青春期的人体在晚上能分泌更多的( )
A. 胰岛素 B. 生长激素 C. 雄性激素 D. 雌性激素
11. 下列疾病中,属于由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有( )
①贫血;②夜盲病;③巨人症;④地方性甲状腺;⑤肺结核;⑥侏儒症
A. ①④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③④⑥
12. 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 )
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如何做;②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③小组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团结合作;④进行实地调查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③
13. 我国政府提出要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量)的目标。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 燃煤取暖 B. 焚烧垃圾 C. 过度放牧 D. 植树造林
14.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注射狂犬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
A.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 抗体,控制传染源 D. 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15.乙肝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原被清除后,抗体还将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下面为人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其中最为正确的是( )
A.B. C. D.
16. 第五届黄河口(东营)公路自行车赛于2020年11月在东营市全民健身公园落下帷幕,参赛选手们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下列关于骑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属于条件反射
B. 发令声在选手的耳蜗处形成听觉
C. 骑行途中,选手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的调节
D. 选手夺冠时,观众欢呼雀跃,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17. 如图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甲、丙是健康人。与甲相比,丙体内含有该病相应抗体,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B. 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C. 1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D. 3表示患者的痊愈过程
18.长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网络聊天,会造成低度近视。下列对近视成因及预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的原因是由于眼球中的晶状体曲度过大造成的
B.近视的结果导致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
C.可以尝试配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加以矫正
D.要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用眼后应向远处眺望几分钟
19.如图中,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两次侵染人体的先后时间顺序,曲线表示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病毒第I次侵染被清除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消失
B. 该病毒第Ⅱ次侵入后,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大量增多
C. 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D. 产生的相应抗体只对该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20.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B.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
C.内耳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D.由远眺转为看书,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
2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22. 垃圾分类,让绿色成为习惯。喝完饮料的塑料瓶应投放在下列哪个垃圾箱中( )
A. B. C. D.
23.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指( )
A. 臭氧层破坏 B. 酸雨 C. 大气污染 D. 噪声污染
24.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的病症,HIV使免疫系统造成瘫痪,从而使人缺乏抵御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最终死亡。请你根据对艾滋病的了解,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达到了将艾滋病完全治愈的水平
B. 健康人应避免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行为
C. 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受损,一旦侵入致病病菌后,无法产生抵御该病菌的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能力丧失
D. 虽然艾滋病疫苗目前还未产生,但人们可以通过注射其他的疫苗来预防艾滋病
25.在居家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进行连续踩单车踢球运动,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加了趣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球,感受器位于晶状体
B.踢到球,效应器是膝盖和脚
D.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不需要大脑参与
D.完成这一动作的反射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二、非选择题(毎空1分,共50分)
26.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在太空授课第二课中,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直着抛向了叶光富老师,叶老师看到冰墩墩向自己飞来时,冰墩墩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中【______】______和【D】 的折射作用,在【______】__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在太空授课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听的懂,看的明白,这与⑥中特定的神经中枢有关。该中枢参与的反射活动都属于 ______反射。其中完成“听的懂”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______】____ __。
(3)当看到屏幕显示太空授课完成,北京主会场的同学们热烈鼓掌,请用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写出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C→⑥→⑧→_____ 。
(4)三位“太空教师”在太空失重状态下,需要依靠舱内的扶手固定自己,保持“站立”姿势,给我们上课。而在地球上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中【______】______的调节功能。
(5)小宇同学在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他激动万分,此时他的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促使体内的 ___ ___含量增加,进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27. 甲、乙两人在一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检查后发现他们的脑部活动正常。为了检查他们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进一步测试,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9分)
伤者 伤者蒙上眼睛所 接受的测试 测试结果
甲 用针刺指尖 感觉痛但没有缩手
乙 用针刺指尖 立刻缩手但完全不知有针刺 及缩手动作的发生
(1)正常情况下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填序号),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
(2)吃梅止渴、看梅止渴、谈梅止渴三个反射活动中,与缩手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3)甲可能损伤了脊髓灰质中与缩手有关的 ,无法完成 功能;但脊髓白质中的神经纤维没有受到损伤, 仍能把针刺指尖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的 中枢产生感觉。
(4)乙可能损伤了脊髓中向 传导神经冲动的神经纤维。如果把伤者眼睛上的黑布拿开,这时伤者眼球内的虹膜中的肌肉就会调节眼的 ,使之变小,从而避免过强的光线损伤眼球内部的 。
28.醉酒驾驶害己、害人、害社会。请你根据反射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醉酒者常表现为思维混乱、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 _______ 造成的。
(2)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未受损的中枢部位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 。
(3)有些同学骑车时喜欢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这样不仅为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而且长期如此最有可能损伤______________,使听力渐进式减退。
①外耳道 ②鼓膜 ③听小骨 ④耳蜗 ⑤听觉神经 ⑥听觉中枢
A.①② B.②④ C.②⑤ D.③⑥
(4)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驾驶时,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物像会落在眼球的 _____ ___上,最后在 ___ ____形成清晰的视觉;在声波振动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2的[ ]______,听到的声音是在___ ___形成的;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以防图2的[ ]______破裂。
(5)当你行至路口时,发现红灯则应停车等待,此反射类型属于 ________反射。在紧急情况下, __ ______的分泌会增加,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灵敏,还能充分调动人体的潜力,以应对紧急情况。
(6)由上述感受可知,通过____ ___的共同调节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9.如图表示晓明和妈妈在疫情期间的经历,请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密接者晓明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为阳性,说明他体内有新冠病毒存在,具有 ____ __,必须隔离观察。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 ____ __。
(2)晓明妈妈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检测为阳性,说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 ___ ___道防线在发挥作用,这属于 ____ __免疫。
(3)疫情期间,居家人员可以使用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自行检测(如图),推测试剂盒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__ ____,它能与新冠病毒发生反应。
(4)晓明去方舱隔离后,同学们非常关心,几位同学对此事的看法你不认同的是 __ ____。
30.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如图(一)所示。为了探究模拟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如图(二)所示。请根据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 __
(2)将A、B两个玻璃瓶放在30℃环境中培养,每天给A瓶补充适量的“模拟酸雨”( pH≈4),同时给B瓶补充等量的清水(pH=7)。实验中的A瓶与B瓶形成了一组____ 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_ , A、B两组实验均用了等量的小麦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 。
(3)一定时间后,观察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预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_。
(4)上述两个实验装置中各放30粒种子,而不是放1粒种子,目的是 。
(5)为减少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请你结合图(一)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 _ _。
31.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人感染该疾病,用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康小鸡进行了如下实验:(8分)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引起小鸡或人患禽流感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
(2)丙组给小鸡注射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相当于曲线图中是______(填“甲”或“乙”)。丙组小鸡获得的免疫类型是______。
(3)若设置甲组为对照组应注射_______ ,请预测丁组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填“小鸡全部存活”或“小鸡全部死亡”).
(4)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这种预防措施属于____________。
(5)人类的计划免疫中,“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组的操作
(6)人体依靠免疫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______物质,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七年级生物试题 第2页,共11页
七年级生物试题 第1页,共11页七年级生物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考察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关灯后,屋内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但过一会儿,又能
看清部分物体的轮廓。视觉发生这种变化,与眼球哪个结构的调节有关()
A.角膜
B.巩膜
C.瞳孔
D.视网膜
2.在泰山景区一角,小明体会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
幽”的意境。在听到声音之前,声波的刺激未经过的图中
①②
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
3.图中,甲为兴趣小组自制的变焦水透镜模型,乙
为某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请推测该同学
的视力状况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
A.近视眼,镜片IB.近视眼,镜片Ⅱ
镜片I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ID.远视眼,镜片Ⅱ
R
4膝跳反射检查是神经外科检查的常规项目,如图为该反射
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反射弧包括⑤→②→①→③→④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①脊髓
C.产生“韧带被叩击感觉”的结构位于⑤感受器
D.若大脑有意识地控制,膝跳反射可能不会发生
5.医生对某人的血糖含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七年级生物试题第1页,共11页
20o↑
血塘普量(/d工)
150
100
50
1
时同/h
牙双的当情密夜
开始运动
A.A→B血糖升高是由于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
B.B→C血糖含量下降,可能是胰岛素降低了血糖浓度
C.C→D血糖含量下降,可能是运动消耗了较多葡萄糖
D.D→E点,检测发现体内某种激素含量增加,则其作用可能与胰岛素相同
6.某同学学做饭时,不小心触碰到了热的锅盖,手迅速缩回。如图为缩手反射活动示意
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1接受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B.缩手后感到疼痛,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可表示为:5→4→32→1
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3
7.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是(
A.听到汽车喇叭声迅速躲避
B.听相声哈哈大笑
C.吃梅子分泌唾液
D.遇到强光瞳孔缩小
8.人体内的大部分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健康的成年人尿液形成的器官和完成排
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分别是()
A.膀胱、大脑B.肾、脊髓C.膀胱、小脑
D.肾、脑干
9.下列有关探究“测定反应速度的分析或做法,错误的是()
A.测定时被测者应将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上的零刻线,但不接触
B.尺子下落时,被测者夹住尺子的刻度值越大,说明反应速度越快
C.比较不同人反应速度时,重复测量次数要一样多,并计算出平均值
七年级生物试题第2页,共11页七年级生物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考察试题卡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考场/座位号:

[0] [0] [0] [0] [0] [0] [0] [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1] [1]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单选题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2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2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2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5 [A] [B] [C] [D]
解答题
26. ⑴ [ ] [ ]
⑵ [ ] ⑶
⑷ [ ] ⑸
27. ⑴ ⑵


28. ⑴ ⑵ ⑶
⑷ [ ]
[ ]
⑸ ⑹
29. ⑴ ⑵
⑶ ⑷
30. ⑴


⑷ ⑸
31. ⑴ ⑵
⑶ ⑷
⑸ ⑹七年级生物学生综合评价考察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50分)
1.C 2. B 3. B 4.C 5. D 6.C 7. B 8. B 9.B 10.B 11. D 12.A 13. D
14. A 15 .B 16.B 17. B 18. C 19.A 20. A 21. C 22.A 23. B 24. C 25.D
二、非选择题(毎空1分,共50分)
26. (8分)⑴ [ A ]晶状体 玻璃体 [ B ]视网膜 ⑵ 条件 [④]耳蜗
⑶ G→ H→ I ⑷ [⑦]小脑 ⑸ 肾上腺激素
27.(9分)⑴ 1 1→2→3→4→5 ⑵ 吃梅止渴 ⑶ 神经中枢 缩手 躯体感觉
⑷ 上 瞳孔 视网膜
28. (11分)⑴ 大脑和小脑 ⑵脑干 ⑶ B
⑷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d]耳蜗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 ]鼓膜 ⑸ 条件 肾上腺激素 ⑹ 神经系统和激素
29.(6分) ⑴ 传染性 控制传染源 ⑵ 三 特异性 ⑶ 抗体 ⑷ D
30. (8分)⑴(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⑵ 对照 (模拟)酸雨 控制单一变量
⑶ A瓶种子萌发,B瓶种子不萌发 (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由影响(或有抑制作用)
⑷ 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⑸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31. (8分)⑴ 病原体 ⑵ 乙 特异性免疫 ⑶ 等量的生理盐水 小鸡全部存活
⑷ 保护易感人群 ⑸ 丙 ⑹ 抗原
同课章节目录